|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9月5日,G20杭州峰会于杭州闭幕,习近平主席主持会议并致闭幕辞,随后又在中外记者会上介绍了本次峰会达成的共识和取得的主要成果。此次峰会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理解这些成果?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
习主席把这次峰会的成果概括为五点共识,其中第一条是“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对这一条,陈凤英解析道,方向和路径很现实,就是世界发展到今天,金融危机以后已经过了8年,为什么经济增长还是那么低迷,为什么又遇到了“反全球化”或者叫“逆全球化”,为什么到现在为止金融架构也没有搭起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难民问题,包括现在的澳洲铁路问题等等,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指明方向。
陈凤英说,对此“杭州共识”达成了四个原则:
一是放眼长远。危机应对是肯定必要的,但是“后危机时期”必须放眼长远,光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肯定不行,必须要有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还有其它方面的。
二是必须要扩大开放。如果不开放,比如中国以邻为壑,比如只搞自己的,甚至转嫁危机,或者货币政策的分化,都会引起溢出效应,这个溢出效应是负面的,所以要扩大开放。
三是最关键的,就是要包容发展。
四是“伙伴精神”,杭州峰会还提出了G20的“伙伴精神”,它体现在哪儿?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在金融危机当中都知道要应对危机,19个国家坐在一起要解决问题,但是后危机时期大家面对的问题不一样了,这个时候G20的伙伴精神是最重要的,杭州峰会重新将它点燃。它的方向就是希望由短往长,标本兼治,关键是走向一个长效治理机制,这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杭州共识”或者“杭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