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之疾":2013年36万人因燃煤污染过早死亡

发布时间: 2016-08-19 14:57:39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壹弘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燃煤,环保,疾病负担,pm2.5,清华大学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8月18日,清华大学和健康影响研究所(HEI)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燃煤和其他主要空气污染源造成的疾病负担》研究报告,研究发现燃煤是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影响的单一最大来源。

报告称,2013年,中国有36.6万人由于燃煤导致的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中国已经针对发电厂、机动车和其他排放源执行了广泛的污染控制计划,并要求所有主要城市实现大量的减排。展望未来,由于持续采取行动控制空气污染,2030年之前大气污染水平将大幅度下降,这将避免27.5万人过早死亡。但是,尽管未来污染水平会下降,由于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老龄化,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仍将会增加,中国面临着更为突出的挑战。

通过严格分析和同行评审之后发表的这份新报告,第一次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对中国燃煤和其他颗粒物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颗粒物的空气动力直径小于2.5µm,或PM2.5)引起的当前和未来的疾病负担进行了综合评估。这也是主要空气污染来源引起的全球疾病负担(GBD MAPS)研究的第一份报告。该研究是清华大学、健康影响研究所(HEI)、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IHME)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多年国际合作的成果。

空气污染——中国健康负担的一个重要来源

据全球疾病负担(GBD)2013估计:2013年,暴露于环境细颗粒物空气污染(PM2.5)导致中国有91.6万人过早死亡。“GBD是迄今为止最大和最全面的衡量全球流行病水平和趋势的项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非传染性及慢性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副主任周脉耕说,他也是2015年10月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2013年GBD中国分析的主要作者。“基于中国数据,我们发现室外空气污染是第五个导致中国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2013年导致过早死亡的前20个危险因素估计

2013年主要来源中的煤炭、工业和民用燃煤

GBD MAPS利用卫星数据和中国日益增长的空气污染监测网络数据进行研究,第一次估计了中国各省份不同空气污染来源的影响(每个省份的健康负担的详细情况参见附录V.6)。GBD MAPS发现:工业、电力和民用燃煤是中国PM2.5人口暴露和健康负担的最大贡献因素。

 “燃煤是环境PM2.5的最重要贡献因素,估计2013年其排放导致36.6万人过早死亡,”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与控制研究所所长王书肖表示。另外,她还指出,“工业排放和民用固体燃料燃烧(包括煤炭和非煤炭)排放是导致中国环境PM2.5引起的疾病负担的最大行业,分别导致25 万和17.7万人过早死亡”。

王书肖介绍,“2013年,煤炭燃烧是大气PM2.5的最重要来源,贡献了大气PM2.5含量中的40%,共致36.6万人过早死亡,在所有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中排第12位,高于高胆固醇、药物使用及二手烟等。其中总人口加权PM 2.5浓度最高的前三个省份为北京、河北、河南,燃煤贡献大最高的省份北京、重庆、河北位居前三。”

人口 加权平均的PM2.5 浓度和每个省内各行业导致的PM2.5 浓度

至2030年的未来影响:更低的空气污染,但是持续的高健康负担

基于四个未来空气污染控制和能源效率的情景,从“一切照旧”(代表全面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污染控制措施[BAU1])到最大可行的空气污染控制和能源效率情景(PC2),GBD MAPS 也对2030年的疾病负担做了预估。预测发现,PM2.5暴露量在四种情景下均有所降低,如采取最积极的努力(PC2情景) ,PM2.5暴露量将减少一半。但是,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人口寿命增长,空气污染引起的心血管和肺部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将上升。GBD MAPS分析预测,2030年每年将有13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的健康负担将继续是一个挑战,但未来污染控制可能带来的健康效益是巨大的,”健康影响研究所副所长Robert O’Keefe说。

近年来,中国已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污染,而且这些措施都开始显示出效益。“这些分析强调需要制定更积极的战略来减少燃煤排放和减少其他污染源的排放,十三五计划已经开始实施这些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表示,“GBD MAPS分析结果建议需要对工业和民用部门采取进一步减排措施,以让未来公众受到健康效益。”

2013年和2030年四种情形下主要污染源导致的PM2.5 浓度归因死亡人数

 

“‘十三五’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推进煤炭的清洁利用,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 郝院士在分析中指出,“和燃煤电厂排放相比,工业和民用燃煤还存在很大减排潜力,因此减少工业和民用燃煤污染排放应成为未来大气污染治理的优先管理策略。”

郝院士建议,以北京为战略重点,破解大气污染防治中若干难点问题,实现首都空气质量的长效改善;以秋冬季重污染天数为突破口,加大秋冬季污染防治工作力量;进一步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柴油机、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郝院士透露,国家对大气污染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针对大气污染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科技部的国家科技重点专项分别启动了“大气细颗粒及相关污染物的毒理评价与健康效应”专题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专题。(王壹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