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美好中冶

发布时间: 2016-08-12 08:58:35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中冶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冶,央企,全产业链

 中冶集团承建的珠海横琴综合管廊项目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在历史的长河里,科技创新始终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这样说道:“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中冶集团厚积薄发,在中央企业负责人2013-2015年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中,荣获2013-2015年任期“科技创新优秀企业”称号,位居冶金类与建筑类中央企业前列,较上一任期跃升了15位,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

八项举措强力出击 全面提升科技水平

2015年,中冶集团紧跟国家未来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积极顺应两化融合发展趋势,加快制定和实施《先进制造、3D打印、互联网+行动纲要》,并在科技创新活动及为全球客户提供冶金全产业链服务过程中,快速引入并应用3D打印和“互联网+”技术,通过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改进、创新现有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运营服务等全方位商业模式,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成本,在国际市场中确立“中冶制造”的价格优势、性能优势和质量优势,争取在下一轮全球产业重大变革中占据有利地位。

按照全产业链和创新链部署要求,中冶集团在完善现有的“国家级-集团与省部级-子公司级”两层三级科技研发平台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国家级研发中心建设,力争建成若干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依托中冶建研院建设的“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实现了公司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零的突破。截至目前,中冶集团国家级研发平台增加至17个,位居中央企业前列;拥有省部级与集团级科技创新平台108个、子公司级科技创新平台50个。集团“两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已日臻完善,覆盖了冶金工程、矿山建设、环境工程与新能源、装备制造、高端房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业务领。借助这些研发平台,中冶集团瞄准引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与协同创新,不断促进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工程与产业化能力、促进传统行业技术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全面提升集团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中冶集团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的高度,积极谋划科研战略布局,力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形成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引领中国冶金向更高水平发展。2013~2015年,集团共获批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36项,获得专项经费支持43912万元(含国资委3亿元资本金支持);承担省级地方政府科技专项31项,获得专项经费支持2811万元。国家在2014年开始进行科技立项工作的改革,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国家不再进行研发投入的情况下,集团积极拓展节能环保及绿色建造领域的项目申报。另外,在争取国家科研经费的同时集团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13~2015年,集团科技投入分别达到46.94亿元、47.88亿元、51.7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3%、2.2%、2.3%。通过承担国家级研发课题和加大集团科技投入,中冶集中优势,占据高端,着力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联合攻关,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推进核心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

三年来,中冶集团大力推进实施“质量并举、质为先”的专利发展战略,加大专利申请力度,努力提高发明专利占比,加强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紧密围绕“冶金建设、基本建设及新兴产业”三大领域积极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网,建立支撑主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体系,取得明显成效,中冶集团有效专利保持持续较快增长。2013~2015年,中冶集团有效专利数连续三年位居中央企业第4名,居建筑类与冶金类中央企业第1位,仅次于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截至今年6月底,中冶集团有效专利数已突破17000件,为实现战略新定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专利数量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中冶集团专利质量得到快速提升,2015年,中冶长天自主研发和申请的专利“一种环冷机台车”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实现了中冶集团在中国专利金奖上的零的突破。2013~2015年,中冶集团共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1项,居建筑类与冶金类央企前列。由于中冶集团的专利工作表现突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所属子企业中有1家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家被评为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在孵化器建设方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现有的研发平台,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孵化、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等项工作,在中冶集团层面和子公司层面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目前,在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冶集团已成功孵化出重庆赛迪信息技术、中硅高科、武汉都市环保、中冶华天水务等新兴技术企业,这些企业成为集团转型升级的靓丽“新名片”。在核心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方面,加速实现设计、研发、专利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使中冶集团的技术、管理、装备融为一体,形成规模,让技术搭载在装备上走得更远、跑得更快,着力做到设计最优、施工最优、装备最优。在示范工程建设方面,立足自身特点,将示范工程建设作为自主创新和成果推广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在积极推广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将各子公司自主创新技术切实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实现了自主创新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形成了具有中冶特色的创新孵化器模式,受到央企同行的赞誉。

作为中国钢铁产业走向海外的引领者和钢铁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主导者,中冶集团大力推进实施标准联通“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加强国际标准编制,推进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构和中国标准走出去示范工程建设,用标准支撑中冶技术、工程和装备走出去,全面提升中央企业的国际影响和控制力。2013~2015年,集团共计主编并发布国际标准3项,参编并发布国际标准8项,国际标准工作打开新局面,为集团获得国资委2013~2015年任期考核科技奖励加分0.6分,并有力地支撑了中冶走出去。

三年来,中冶集团大力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强与相关院校、协(学)会及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围绕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实施联合攻关,加速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一个大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全面提升集团科技创新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三年来,中冶集团分别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相关高校开展了战略合作,建立了深层次、高起点的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机制。例如: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企业共同组建了“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有关高校,武钢、兴澄特钢等相关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科技奖及国家科技专项;与教育部、湖北省、中钢集团共建武汉科技大学等。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近年来,中冶集团科技部会同人力资源部,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合理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品牌人才、拔尖人才、高端人才的比例;积极引进高学历、业务转型急需的专业人才;大力引进和培养行业高端领军人才;加快推进技术人员从传统冶金板块向非冶金板块转移,更多更快地培养实际实用基础性人才。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构建创新载体和平台,支持科技人才在创新活动中成就事业,真正构建起适应企业发展、结构合理、“真学真懂真干”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鼓励科技专家学习掌握业务涉猎行业领域的实用技术,逐步从企业型专家向行业型专家跨越,从国内专家向国际专家跨越,从冶金专家向复合型专家跨越。目前,中冶集团建立了首席专家制和首席技师制,设立了“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和专利奖励,鼓励全员创新和基层创新。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