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焦耐:“专”注创新“利”致创业

发布时间: 2016-07-27 11:45:13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中冶焦耐,知识产权,转型升级,创新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历史机遇中,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贯标,按照“三专双创”,即“专利-创新-专利-创业-专利”的步骤开展专利布局、技术研发、专利申请、市场开拓、专利保护等工作,将专利工作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运用专利导航,把握创新方向

“要研发先检索”,不是只是一句口号。立项之前,研发人员与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会通过专利信息数据库对拟进入的行业进行全面的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绘制专利地图。根据企业自身优势与特点,找准创新切入点。通过专利导航工作,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优化创新路径,规避创新风险。

在“干熄焦”自主开发项目中,通过专利检索和分析,中冶焦耐判断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钢铁需求必然很大,未来干熄焦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在创新中抢得先机。

专注技术研发,创新解决方案

中冶焦耐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全行业节能减排水平、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肩负起国家焦化、耐火材料工艺与装备技术方面的研发创新任务,通过焦化产业化引领焦化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

中冶焦耐通过已建立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结合研发项目的实施,统筹安排项目、人才和基地的建设,建立了能够开展焦化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和工业化试验研究的研发平台和实验室,培养了一支稳定的、专业配置齐全的焦化和耐火材料工艺与装备技术研发队伍,能够针对焦化和耐火材料行业领域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课题开展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的研发和专用设备的研制,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开发出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更新换代技术与装备。

2010年5月,中冶焦耐与国家科技部正式签订了“新一代清洁炼焦工艺与装备开发项目”合同,标志着由中冶焦耐牵头承担的国家“863”重点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冶金行业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第一个以工程技术公司牵头实施的“863”项目,是我国焦化行业的第一个“863”项目。该项目所包括的三个课题已于2013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结题验收。

多维专利布局,提升专利质量

中冶焦耐注重从“核心-外围”、“公开时间先后”,对专利质量严格把关。在干熄焦技术研发过程中,结合数十年的科研和设计经验,通过冷态试验,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进行分析,创造性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干熄炉供气装置,并在第一时间申请了发明专利ZL200710158949.4“一种干熄炉专用供气装置”,并于2011年4月6日获得中国专利局批准授权。围绕上述核心专利,针对由其衍生出的干熄炉炉体结构、气体流量调节装置、风道结构、装入装置、排出装置,以及焦粉冷却、红焦运输等技术实施了持续改进、全面布局、攻防结合的专利申请策略,累计申请专利29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共获得专利权25件(其中发明专利权6件)。通过专利布局,中冶焦耐的干熄焦技术已经形成了专利群保护。

专利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尤其在新型市场上,拥有关键技术专利对于项目中标至关重要。为了利用专利保护自己,打击侵权行为。中冶焦耐采取了以下专利保护措施:

一方面对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密的并使该专利实施效果最佳的相关技术诀窍,公司以技术秘密的方式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中冶焦耐与本技术产品研发、设计、管理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对本设备的关键技术参数以技术秘密形式严格保护,对仿真模型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此外,中冶焦耐采取的专利保护措施还有:研发人员在公开发表或对外交流论文之前,必须履行论文保密审查审批及备案手续,经审批同意并备案后方可公开发表;电子文件实行分类加密的管理办法,采用不同的使用权限和解密审批手续;产品文件、图纸、资料从拟稿、审稿、打印、复制、收发、传递、阅办、保管、借阅、携带、归档和销毁等每个环节都执行严格的保密工作要求;办公区域实行外来人员登记准入制度,研发人员工作区域设立门禁管理系统;为有效保护本专利的技术秘密,本设备的制造由我公司专门指定的制造厂加工制作,并签署保密协议;同时,专利技术亦不授权他人使用;在专利实施过程中,中冶焦耐还积极开展专利保护,建立了有效的专利信息反馈机制。由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协同法务部门采取了有力的防范措施,有效遏制了专利侵权行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