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战峰:土壤污染“防”字当头 “治”字同行

发布时间: 2016-06-21 09:08:24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张天华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董战峰,土壤污染,防治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实习生 张天华) 继“大气十条”、“水十条”之后,国务院又于5月31日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俗称“土十条”)。在“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方面,应当如何具体实施?中国网《中国访谈》邀请环保部专家董战峰先生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董战峰表示,“土十条”对土壤污染防治还是“防”字当头,预防优先。“单从防治工作的经济成本考虑,一旦造成土壤污染,以后再修复、治理,很多很难恢复,比如说重金属污染,从成本的角度来讲比例非常大。对一些国家的治理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防治成本是1的话,很多时候修复成本是它的几十倍、上百倍。”所以突出“防”的理念成为“土十条”里的基本思路。

譬如,土壤在使用上要突出它的分类的非用途调控。董战峰解释说,土壤质量好的农用地要优先保护好,而土壤环境比较差的地方,就严格要求,不允许再种植某些作物。土壤环境较好的地区在农药化肥使用上要有严格要求,努力使土壤的质量不退化,不恶化,相对差的就要求不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建筑等方面也是类似。“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不同污染水平,实行分类调控的管理手段。”

另一方面就是在规划的源头上考虑,怎么样把土壤环境保护的要求、标准纳到里面去。董战峰认为,相对之前这可能是很大的调整。“以前我们重视,但是怎么样把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管控要求纳入到土地的开发利用规划里去,纳入到园区的规划里去,我想还是做的不够。这一次就把它明确了,而且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提出来了,我想也算是预防上很好的措施。”

除了“防”,还有“治”。董战峰指出,土壤污染治理本身难度非常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壤污染的来源、污染原因往往非常复杂。“有的污染物一旦进入到土壤以后,可能非常难以修复,更不用谈恢复原状了,这是土壤污染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二是土壤污染的机理非常复杂。土壤污染机理往往是多因素,有物理、化学、生物学各方面。三是修复治理资金消耗巨大。“我国土壤污染严重的形势,不仅有现在很重要的存量问题,还有将来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的增量问题,不是几个万亿能解决的,可能都是十万亿水平才能解决。”董战峰认为,这需要管理部门做一些政策、机制方面的创新,把方方面面的投资主动性调动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