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书法代表作《生天成佛》赏析

发布时间: 2016-04-06 12:01:3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罡  |  责任编辑: 周兵
关键词: 林散之,书法,艺术,收藏家,王罡

赏析提要:作品 6次著录,淡墨禅意,以圆为主,极具立体感、金属感、现代感,是林散之先生的绝笔之作,是林散之先生晚年的代表作。

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草圣。字散之,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南京江浦。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散之3岁学书,32岁师从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无论碑帖,无论何派,各取其长,隶真行草,功力深厚。60岁开始专攻草书。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林散之的草书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自作诗 论书一首》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1989年10月15日,林散之先生家热闹非凡,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孙女,还有学生等 20多人欢聚一堂。因林老身体日渐衰弱,家人决定提前为他庆祝 92岁生日,寿宴全程录像。人逢喜事精神爽。林老十分开心,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吃了不少菜,还喝了点酒。

之后没过多久的一个中午,林散之先生起床后突然叫二儿子林昌庚教授拿纸拿笔,说要写字。这时候哪能写字?林昌庚教授叫父亲好好休息不要写,林散之先生两眼圆睁,怒视林教授,急得用拳头直捶桌子。教授不敢违命,连忙裁了两张窄窄的宣纸条铺在他面前,立即磨墨。这时林散之还是急促不安,林昌庚感到这是反常现象,立即打电话叫摄影技术比较好的三女儿贝青赶来为父亲拍照。

林昌庚教授是这样描述林散之先生书写《生天成佛》情景的:“父亲喝了点人参汁,闭目养神了半个多小时,用有气无力的笔在宣纸上写了‘生天成佛’4个字,写好后,我在他指定的位置盖了印章。他闭目端坐,显得那样安详、超脱。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他即将走完这个世界的终点,迈向另一个世界的起点。”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生天成佛》 75×20㎝ 林散之艺术馆收藏

林散之先生写下“生天成佛”后,再也没有拿过毛笔,1989年 12月 6日离开了人间。《生天成佛》成了他的绝笔,由于这幅作品内容特殊、时间特殊、用墨特殊等多种因素,不少文章都提及这幅绝笔之作,有人还用这幅作品的内容“生天成佛”做研究林散之文章的题目,从而使《生天成佛》成为林散之先生晚年影响最大的代表作。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生天成佛》(特写一)

《生天成佛》,条幅,尺寸为75×20㎝,约2、5平方尺,落款散耳,钤印是“散之信玺”(朱文)、“大吉羊”(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细,品相十品。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生天成佛》(特写二)

这幅作品线条老辣,墨色淋漓,布白精道,自然天成。具体特点有三:一是淡墨禅意。“八九年十月”为淡墨所书。“年”字的两横,还有“八”字,墨色更淡。有“淡墨宰相”之称的董其昌认为,用淡墨书写,显得空灵,极有禅意。林散之先生这里的淡墨,已将书理、禅意和书法内容“生天成佛”融为一体。二是以圆为主。“生天成佛”的线条都是圆的,每个字最后一个笔画的收尾,圆得十分明显,还有“成”字的一点也是圆的,墨色丰润,浓淡分明。这种墨像在林散之先生草书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三是极具立体感、金属感、现代感。请看这幅作品的局部,如果再用一个放大镜,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作品的线条立体感很强,洇渗在每一根线条旁边的淡墨,就像排笔写完字以后,为了增加立体感,而在笔画的同一方向加上一条淡淡的细线,仿佛是字的影子,立体感特别明显。尤其是“成”的弯钩,“佛”字的最后一竖,好像沐浴在阳光下,颜色过渡十分自然,金属感极其强烈,现代气息浓厚。据了解,这种内容的作品,林散之先生一生就写过两幅,而且都是2、5平方尺的条幅。

林散之先生的代表作《生天成佛》先后著录于 2001年的《林散之艺术馆馆藏精品集》、2005年的《林散之与禅》、2006年的《林散之书法集》,还有2007年的《林散之》、2012年的《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和2012年《华人时刊》杂志第11期。

有人说,林散之先生这幅作品中的“生”写错了,应该是“升”。是“升天成佛”,而不是“生天成佛”。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就是“生天成佛”!林老经常写的联句“生天成佛谢灵运,旷世知音钟子期”。“生天成佛”乃此联的缩语。林散之先生一生信佛,而且佛缘很深。他的妈妈信佛,他的女婿李秋水也信佛,虔拜观音。他的墨缘朋友中,有不少是居士、法师,圆霖大师就是其中之一,最大的、最有名气的是中国佛教界公认的领袖赵朴初。林散之先生的诗集《江上诗存》中也有很多反映佛教思想的诗句,如《昔游十八首》的最后一首《归来》:“万里我归来,诗稿携满袖,口口阿弥陀,佛光照大地。”钱征先生专门写了一本书,书名叫《林散之与禅》。佛家认为,生命无始无终,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恪守十善的人死去就可能转生于天上。“生”这个字蕴含着“轮回”的意思,符合佛学的要义,而“升”讲的是一种单向运动,与佛教对生死的看法不太相符。

作品《生天成佛》由林散之艺术馆永久收藏。

——原载《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一书

相关链接:

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 王罡

王 罡,江苏扬州人,1957年生,大学本科,哲学学士。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原南京军区政治部东海民兵杂志社总编辑,大校军衔。王罡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世界华人杰出收藏家”,授予国防服役金质纪念章,受到两代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接见并合影,著名雕塑家尹悟铭为王罡雕塑半身铜像。

王罡先后发表各类研究林散之的文章100多篇,编著《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食砚斋珍收藏林散之书画精品集》,专著《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面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华人时刊》杂志连载《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一书,历时4年。《中国网》、《中国书法网》、《雅昌艺术网》、《凤凰网》等多家官网开辟专栏转载、选登《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2104年11月,王罡出席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2015年4月,王罡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林散之》的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