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近年来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绿色发展”更是成为“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要保证老百姓不仅吃得饱、吃得好还要身体健康,势必要发展绿色科技来培育无公害的农产品。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怎样的问题和困难呢?又该如何通过体制的创新和改革推动绿色科技的进步?中国网中国访谈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杨忠岐。
杨忠岐说,我国现在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通过清洗可以清除一部分,但是很多农药具有渗透性,它是内吸性的,它一旦渗透到豇豆细胞里,里边洗不掉。现在除了生物防治研究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以外,还要研究高效低毒的农药和生物农药,比方说从植物里边提取一些杀虫或者杀菌的有效成分,再利用害虫的性激素,害虫眼睛的趋光性等等来研制黑光灯,研制一些色斑,来诱击害虫等等这些技术。总体来说就是利用高科技技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在对环境没有污染,食品又能保障安全前提下,把害虫杀死,保证我国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
杨忠岐指出,社会的发展是一切为了人,如果发展了,有钱了,但把人们身体搞坏了,这个发展就不是一个健康的过程。农产品蔬菜粮食每天都得吃,老百姓一顿不吃都不行,但是在吃的过程当中,作为农业、农林业、科技人员来说,肩负着重要责任。举例来说,本人是做生物防治,主要研究方向是森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经过几十年的团队研究,研究出来很多防止森林病虫害一些有效技术,解决了重大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保障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过去说害虫一发生,一打了之,上午打,下面掉一层虫子,表面效果很好,但却不知在打药过程中,把这些毒药喷洒在环境里,污染了水体、土壤,污染了大气,后患是无穷的,而且杀死了天敌,使害虫更猖獗,虽然暂时杀死一批害虫,看起来效果明显,但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是巨大的。经过生物防治以后,培养的害虫天敌本身就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它释放之后再自然界长期一代一代传下去,对害虫起到持续长期的控制作用,从这个方面来做生物防治是很划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