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从"贵州样本"读懂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发布时间: 2016-02-04 10:09:31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魏博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贵州样本,习近平,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看贵州,习近平治国理政

苗族绣娘王兴兰。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魏博 摄

【精准里的“最炫民族风”】

“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显得尤为重要,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记者看到少数民族同胞们搭上了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的快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梵净山脚下的寨沙侗寨,共有 76户304人,几乎家家户户开办“农家乐”。“以前干苦力,抬了11年滑竿,我常想,万一哪天抬不动了咋办?”侗族乡亲夏德发告诉记者,创业贷款,政府贴息,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最初大家都不敢接,政府带头建了第一批房子,村民才壮着胆子贷款改造旧房。他贷款5万元,借款20多万,办起农家乐,年收入高达十几万。如今,他还清了贷款,又将农家乐租出去,每年租金高达8万元。

在丹寨,身着苗族服饰的美丽绣娘们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原本能歌善舞、性格开朗的她们,因为有了体面的工作,而变得更自信。近年来,贵州通过实施“锦绣计划”等方式,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有些绣娘的刺绣所得甚至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与其他绣娘相比,49岁的王兴兰因长期劳作,并不擅长刺绣,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作品,她对每天能获得60元的工费非常满足。

“黔货”要出山,电商要先行。在贵州偏远的民族村寨里,随处可以感受到“互联网+”的时代脉搏,电商平台为少数民族同胞脱贫致富趟出了新路子。在“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村,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不仅打通了土家同胞的购物通道,也为当地特产出山搭建起了平台。而这样的站点,在江口县共有58个。通过建立农村电商扶贫示范点,2015年,江口县农特产品和工业品线上完成交易近7000多万,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0%,有效地解决了山区群众“买难买贵”、“卖难卖贱”的问题。

【挪穷窝,拔穷根】

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区等农村贫困人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举措,帮助群众挪穷窝、拔穷根。“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山地丘陵覆盖率超95%,超百万人口生存条件恶劣,2016年,贵州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万人。

“在山里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现在坐公交车去学校二十分钟就到了。”从丹寨大山深处的高峰村搬迁出来的一个小女孩高兴地说。高峰村的村支书田茂轩告诉记者,在山里的时候,家家户户住的非常分散,孩子们经常是一个人走山路,这是让他最揪心的。搬下来的村民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选择50平米和100平米新房。一套价值约7万元的50平米的房子,一家四口每人补贴7000元,加上整村搬迁100户以上再优惠9000元,村民仅需自筹一半经费。丹寨县移民局副局长雷智荣告诉记者,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后,搬迁补助逐步提高,几乎是让贫困群众免费搬出大山。“对于实在不想搬迁的村民,我们考虑将其转变为林业工人,对于搬迁下来的贫困家庭,对其进行技术培训,鼓励他们在城里打工,或者创业。” 丹寨县委书记侯美传说。

而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总书记提出了由社会保障来兜底、加大社会救助等具体措施。在丹寨县的卡拉村里,80岁的蒙阿婆是村里仅有的9户贫困户之一,她的儿子丈夫都已去世,女儿远嫁外地。她原本不符合低保条件,但是考虑到特殊情况,村里将其纳入社保兜底脱贫户,每年补贴2800多元,逢年过节还送去慰问。随着新扶贫标准的提升,蒙阿婆的补助会增长到每年3000多元。当问及为何不愿去县里民政兜底的养老院时,老人笑着说,“村里好!”贵州省扶贫办叶韬告诉记者,像蒙阿婆这样无劳动能力,需要通过农村低保实现政策性兜底脱贫的约158万人。

【记者手记】

精准扶贫思想,源自总书记对贫困的切身体会、对百姓的深切牵挂,读懂这份深邃的思想,须躬行大地,感知百姓冷暖,用心、用情、用功在实践中体味。此次贵州之行,记者带着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在阴冷潮湿的冬天里,沿着总书记走过的乡间小径,感受浓浓的乡愁;在民族村寨里,听乡亲们诉说“穷山鸡”变“金凤凰”的奇迹,分享他们脱贫后的喜悦;在走街串巷中,看到社保兜底、安享晚年的老人,与他们一起笑对贫困!

脱贫攻坚看贵州,愿这个最大的“贫困样本”变成最靓的“脱贫样本”!

(文章部分资料来自“脱贫攻坚看贵州 首批全国网络媒体记者‘走转改’”采访小组)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