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谢玉红在中国角边会上发表“倡导绿色发展,推动低碳社区建设”讲话。王芳 摄
中国网12月8日讯(记者 王芳)12月5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中华环保联合会、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和加拿大UBC大学在中国角联合主办了“建设碳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主题边会。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摩洛哥、瑞典等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边会。
“建设碳汇城市理念的提出及其指标体系的研建,是贯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部署、推进城市低碳转型的积极措施,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机制创新。”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在主旨演讲中说。
李怒云表示,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促进那些森林覆被率高、生态服务功能强、工业不发达、温室气体排放少的地区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谢玉红发表题为“倡导绿色发展,推动低碳社区建设”的演讲,强调城市作为区域碳减排的重要单元和研究主体,是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上最重要的实施平台,是实现全球减碳和低碳城市化的关键所在。
研讨会以讲述碳汇城市建设故事,传播中国林业声音为主题,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线,在《碳汇城市指标体系》引导下,推动以碳汇为主的生态服务市场发育,探索新的生态补偿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这只是中国民间组织在此次巴黎气候大会上举办的边会之一。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还分别举办了“气候变化和恢复力——协同设计中国城市化”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林业行动和创新风险管理”两场大会配套边会,积极发出中国民间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声音的同时,广泛开展交流。
其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一直是各国民间组织登台亮相,推广自己的理念、表达诉求的大舞台。其中,中国民间组织在传递中国声音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力量。
在此次大会上,以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等为代表的广大民间社会积极参与大会,通过举办大会配套边会、研讨会、展览等方式表达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切、提出关于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主张,其中中国民间组织参会人数众多、活动丰富多彩、表达方式科学务实,表达了中国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为本次大会填上一笔中国民间色彩。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自2009年起积极推动和协调中国民间组织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气候变化舞台上发出中国民间声音,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民间力量。
据了解,今年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联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全联新能源商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国长城学会、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协会、北京“地球村”、世青创新中心等民间组织共同出席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法国组委会及与会各国代表团及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民间组织在大会期间的表现均给予积极评价,认为中国民间组织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面拥有坚定的决心、科学的态度和扎实的行动,而且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胸怀,始终将全球共同发展和全人类共同利益作为主要关切。
中国外文局气候环境组 发自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