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开经济转型与体制转变制约连环套?

发布时间: 2015-11-02 11:09:16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魏博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经济转型,体制障碍,经济政策,连环套,经济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社科院院长王福生在2015新兴经济体智库年会上发表演讲。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魏博)10月31日-11月1日,2015新兴经济体智库年会在海口召开。年会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改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联合主办,主题为“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新兴经济体”。甘肃省社科院院长王福生在会上发表演讲,就如何解开经济转型与体制转变相互制约的连环套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这几天媒体热议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特点来讲,是在四个全面指导下的五年规划。可量化和具体化的内容都是第一个全面,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大家可以放心,这些都是可以完成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够实现得更有质量、有更高水平?这受制于另外三个全面,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我想回答的是,如何解开经济转型与体制转变相互制约的连环套。经济转型为内涵发展,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都已讨论了多年,已经成为老大难问题,也是常议常新的课题。”王福生说。

经济转型与体制转变历史大考,西部更为艰难

面对经济转型与体制转变的历史大考,王福生认为,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为艰难,就经济转型而言,西部发展取得的巨大进展,是由国家投入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为基础。就体制转变而言,西部地区存在诸多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体制矛盾。

一是西部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没有改变,GDP的增长主要是靠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企业自改项目的高投入。东北地区自身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的力度不够,生产方式粗放,产能严重过剩。西部大多数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外商比重小。

二是西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东部呈现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全国看,东部或许可以说是工业化后期,西部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三是改革开放步伐,西部与东部相比,普遍有差距。东部地区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完善公共服务体制、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城镇一体化等,改革的重点尚未完成。西部与东部相比,对外开放的水平差距更大。

经济转型与体制转变的相互关系不清楚,难在动手术

“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变两者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合二为一的共存关系。大家都知道,经济发展方式是由经济体制的模式决定的。建国以来,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的模式,可以说是数量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想转型为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求我们的体制要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只有前者的转变才能实现后者的转变。”王福生说。

他表示,由于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变都是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在转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两者相互制约的情况。一种是体制改革滞后,经济转型效果不明显。另一种是体制改革缺乏宽松的经济环境,由于粗放式发展模式未变,宏观经济环境趋紧,一些想出台的改革政策难以出台。

经济转型面对的体制障碍是清楚的,难在下决心

王福生认为,中国经济转型之所以迟缓、乏力,其基本原因是缺乏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转变的制度安排。改革举措层层削减的情况比较严重。近三年出台的改革举措,被各种干扰消减于无形。比如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被反对私有化,强调产权保护被重置阶级斗争理论,改革举措被削减的情况比较严重。

王福生强调,下一步应从五方面解决经济转型面对的体制障碍:

一是要下决心解决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障碍。目前,我国投资主体依然以政府、国有企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形式上的多元化投资主体虽然已经形成,但是国企并未脱离政府,政府投资主体的状态也没有改变。

二是要下决心解决阻碍城乡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束缚了农民,限制了城镇化转移人口。

三是要下决心解决深化体制改革的障碍。

四是要解决发展要素市场的体制性障碍。

五是要下决心解决两创的体制障碍。大众创新、万众创新提出的非常及时,但是大众创业受制于政府转型,改进三证合一的实际进展受制于社会信用体系,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大的发展时期,都有关键性的改革举措。下一步,第一,要建立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数学公式计算了以后成块切给地方,不要让地方层层跑项目、跑资金。第二,目前农村最需要的是松绑,其次才是扶贫。需要以松绑焕发亿万农民的活力,与其把钱撒在城市,不如把钱撒在农村,给农民工房子,给农民工社会保障,抓住城中村的机遇。第三,要坚定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王福生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