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京津冀:办冬奥可成张家口内在转型优势

发布时间: 2015-08-07 10:09:3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方青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京津冀 冬奥会 张家口 生态 大城市病

北京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梁昊光 中国网 杨佳摄

中国网:

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在几天前的7月31日,备受瞩目的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花落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不仅将对我国的冬季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而且北京和张家口的组合也将通过奥运会大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那么申奥成功将如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向前推进?对于处在“环北京贫困带”的张家口来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其未来转型和发展又将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新的思路呢?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北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梁昊光老师为我们解读。

梁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北京市长王安顺在申冬奥陈述,回答问题的时候讲到,说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经纳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那么,京张联合申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系到底有多大呢?

梁昊光:

我认为这次冬奥会申办成功,以前是北京人民的大喜事,但这次不同了,是整个华北地区的大喜事。特别是张家口、北京这两个城市,咱们从电视画面能够看得很清晰,这两个地方的老百姓都是欢欣鼓舞。从这方面来看,申冬奥成功有三大战略意义或者三大战略上的收获。

第一,从早期的单个项目合作转向整体区域发展战略融合。

第二,从地缘经济文化方面的关系,通过这些活动、大项目的推进走向区域的融合。

第三,我们从产业发展,项目推进阶段来看,这两个城市通过大型标志性活动,关联度会更高了,形成开放、包容、均衡的城市发展格局体系。

中国网:

那您能不能再给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申奥成功到底能从哪些方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向前推进呢?

梁昊光:

我认为积极的方面主要是有三个。

第一,目前北京面临“大城市病”的问题,所谓环境污染、雾霾、沙尘、热导效应等等,城市病的问题特别严重。所以,它第一个积极的意义在于,这些区域的关联度高了之后,生态保护形成区域的联动效应。环境的治理肯定不是北京本身的事儿,甚至包含了山西、内蒙这些大的区域效应。

河北张家口地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地区,也是生态保养地区,它是北京的绿色产品提供基地。所以,这方面来看,积极的效用就是从生态环保角度上会通过这种活动得到比较大的提升。

第二,我们所看见的,显性效应比较强的是基础设施,要开办这么大的活动肯定要建很多设施,并且这次申办过程当中,市长陈述也提到了,北京新建的场馆可能就一个,大部分都来在张家口地区,带动的像交通、场馆、配套设施这一块对张家口来说会有大面积的建设,投资拉动会对这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就业、产业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产业的合作,包括公共服务的体系也可以通过这种大型活动得到大的提升。之前北京和张家口是有很大落差的,因为两者的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体系都有很大的差别。目前来看,在这种大的活动,京津冀启动方案的大背景下,早期的低端产业不仅北京要疏解,河北也在瘦身和转型过程当中。北京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一些新的创新资源往张家口输送。举个例子,中关村科技园要在张家口建科技园区,带去的不只是单个产业,产业分工包含了方方面面都会带过去;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依托张家口现有的资源,依托北京的创新资源优势,从产业分工上,从空间格局上得到更大程度的配置,这是第三个特别积极的意义。

这个积极的意义会同时带动当地公共服务水平的上升,包括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信息服务资源,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达成两个城市之间关联度高,相互依存度比较高,真正使城市发展融合形成显著发展效应。

中国网:

今年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就提到河北的一个定位是生态环境保护支撑区,张承地区除了保护大气环境之外还有一个责任是涵养水源。其实在生态和发展之间,张家口的发展一直面临各种制约,您觉得冬奥会申办和举办的这个契机会为张家口未来转型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新的思路呢?

梁昊光:

我认为内在的要转,就是我们张家口地区要转,同时通过北京、天津这种大的方式,大的项目对接,大的产业转移,新的技术输入,通过这些方式逐步地通过项目的一个个带动起来。我们又回到奥运会,冬奥申办成功对这个地区带动来说。并不是冬奥会就把整个张家口都建设好了,方方面面建设好了,那是不可能的,带动的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交通体系,这是产业发展基础甚至地区发展基础。打基础的同时,我们通过“十三五”规划把产业,把人口,把空间整体都规划好。举个例子说,张家口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包括它的葡萄酒基地等等。但不管是国际的旅游人口还是国内的旅游人口,到北京来旅游,游完北京、天津调头坐飞机就走了,他没有这些优势资源转化到河北地区,到张家口地区。

我们通过京津冀发展规划方案,我们要把这个规划做到底层,做深了,就是我们把这个路线要从天安门、颐和园一直延伸到河北地区,这是一条线。我们从规划上就设计好旅游资源。

产业上也是如此。我们在中关村有创新创业的,我们可以把一些创新创业资源也引申到张家口地区,张家口地区做好服务配套,有条件,有技术,有能力来做这些承接。这样把创新资源引进过去,自己的就活了,就打破了,彻底改变了之前的这些低端、前端的产业。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发展转型,公共服务的转型都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接,这样就将共同申奥成功这一大的形势转变成内在转型(优势),并且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路径。

中国网:

现在有了举办冬奥会的助推,那一定会有资金投入进来去改善空气质量,去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您认为,北京和张家口的对接可以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示范吗?

梁昊光:

我认为这种示范是很明显的,并且这种示范是可以扩大化、多元化的。冬奥城市合作申办成功,我所知道的有几个大项目也是如此。举个例子,2019年北京世园会,它也是合作共推的方式。这个项目以北京为主题,同时发展周边地区花卉产业,绿色农业。因为周边的产业有很好的基础,通过这种大项目的方式,北京是展示区,张家口、承德、廊坊地区是生产示范区,刚才你说的这种示范建设其实是多种多样,多元化的。

中国网:

您认为未来实现京冀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操作层面还有哪些关键点呢?

梁昊光:

从张家口城市发展资源条件来看,它本身像兄弟一样,这个兄弟也不是很富有,它也是处于一个很紧张的状态,就像水、能源、资源这些来看,它的也处于紧缩的状态(紧资源状态),但它又为了保障首都的发展,这些资源就用的更加谨慎了。

其实在现代经济社会,这种资源配置性的东西是非常关键的,北京现在发展的优势产业、优势行业、国际领先的产业是非常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势必要有所溢出,在技术上有溢出,资本上有溢出。溢出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周边这些地区,周边这些地区它成长起来了,就想雄鹰一样,你的主体强健了,如果你的翅膀不长起来也是飞不高飞不远的。这个例子体现在北京、河北、天津的关系上。河北、张家口、承德,包括廊坊、保定这些地区,北京发展起来需要这些地区有更大的发展,这样你才能够飞得更远。经济的腹地,经济的内涵才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北京的优势资源就是科技、资本、现代服务配套,包括法律体系、咨询体系、规划体系,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发展,冬奥会大的项目带动下,依靠这些方式深入地融合,深度协同,起到并进的作用。

我觉得北京政府层面、市场、社会、企业层面都要有个转变性的认识,它是咱们的兄弟,一家人之间共同发展了才叫发展,你个人富不叫富,全家都富了才叫富了,才叫和谐安乐的大家庭,体现应该是这么一种状态。

我们也是多年的跟踪研究,从项目合作转向整体关联融合过程当中,也面临着很多的困境。举个例子,河北的劳动力资源,人员素质的问题等等,产业转移过去了它对接不上,其他配套的跟不上,这些也是制约两者之间产业分工的一个困境问题。

从这方面来看,河北的这些地区,张家口、承德这些地区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不足问题。因为合作并不是我给你钱你就能发展起来,为什么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对接层面是不对等的,要想达到这个程度,河北地区也要做很多工作,特别是在人力资源、要素配套等等方面做很多工作。

我们看世界上几大城市群,从我的评估来看,京津冀城市群规模在全球是排第九位,发展体系比较完善的城市群当中就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北美五大湖地区、大东京地区、伦敦地区,它为什么能更好地疏解和对接,因为周边地区也有很好的软性的、助推的要素资源,很齐备,你来我就能接受,你来我就能应用,你来我就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一两年是有难度的,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同时,也吸引北京的科学教育资源,信息医疗资源过来,不仅是产业资源、创新资源、资本资源等等,其他的资源我们也要想办法吸收过去。缩短对接关联的路径,缩短时间,通过这个方式就会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中国网:

好的,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记者/责编:孙婉露 摄像/后期:王一辰 图片:杨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