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从事创业风险投资的人,如同在荒原上开拓的前行者,还没有进入收获的季节;山西的发展,正对这些开拓者发出深深的呼唤。
期待零的突破
深圳中小板市场开设已三年多,但山西至今无一家企业在此上市。全国共有6省期待着零的突破,山西是其中之一。
山西并不缺乏可供培养上市的资源。在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用中心主任张慧冰告诉笔者,该区有486家高新企业,不少企业发展前景看好,辖区企业科工贸收入年均增长40%以上。
但目前这些中小企业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许多都达不到银行放贷的条件,面临融资困难。"它们往往也不需要太大的资金,只要扶一把就成了。"张慧冰介绍说。 扶一把,有多种方式。引入创业风险投资,是国际国内比较通行的方式。这种投资是指向主要属于科技型的高成长型创业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展壮大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取中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国创业风险投资资本与投资总量大幅度增加,分别达到583.85亿元人民币和143.64亿元人民币,共有371家企业获得过风险投资的支持。而山西省内的商业性风险投资机构为数寥寥,同时,也还没有一家国内外商业性风险投资机构为山西高新创业型科技企业"下单"。
这又是两项零的纪录,突破是必然,只是需要时间。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把国际国内的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引入山西。早在2002年,山西省就出台政策促进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推动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化。
但与其他省市相比,山西的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太少。2006年,国内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已经有345家,而山西省仅有3家,其中一家还主要是孵化器的功能。同样,山西省目前的创业风险投资资金总量也太少,总共只有3亿左右,而上海为250亿,深圳250亿。山西甚至远逊于邻近省份,陕西已达20亿,河北也超过了10个亿。
为了把外地的创投公司请到山西,张慧冰们也曾到深圳、北京等地争取。虽然太原高新区提出了许多优惠条件,但是外地的创投公司由于对山西的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并没有扎根山西的意思。张慧冰期盼着更多本土的商业性创投公司能够涌现。
吃螃蟹者的踯躅
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山西只有3家真正意义上的创投公司,其中还有两家系全资国有资本。直到2004年,山西省才结束了没有本土商业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历史--山西风险投资股份公司宣告成立。但至今,该公司风险投资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这个率先吃螃蟹的公司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创业风险投资是靠投资组合项目来获利的,特点是总体回报高,单个项目投资成功率低。投资10个项目,最后成功的可能只有一个。这在山西毕竟是个新事物,人们的接受还是得有一个过程。"该公司综合部经理高永林对笔者说。
"我们在山西也发现了一些有潜力的创新型投资目标,但是,单靠自己的资本金投入尚有限度,受托风险投资业务又受到方方面面限制,最终股东还是选择将资金投入了较为稳妥的常规项目。"高永林说。
这是无可厚非的商业性选择,在山西,这家公司的经历带有共性。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试图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的资本最终选择了相似的道路。
然而,前行者的踯躅并没有成为后来者的羁绊,王建国是太原信敏管理咨询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目前,他们正在筹建山西创新资本有限合伙企业,进入山西风险投资的领域。但他很快就品尝到了同行们的酸涩。
"山西企业对风险投资的认识还不到位。"他对笔者说。2007年4月,他们计划组织山西一些企业前往深圳参加 "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暨中国风险资本--项目对接会"。当时,他给山西上百家企业发去了邀请函,但是咨询者不多,成行者为零,虽然很多企业都急需资金。
王建国也谈到未来公司资本的募集问题,"有些煤老板与我们商谈,要与我们签协议,约定每年回报是多少,但这与风险资本募集的方法有冲突。虽然国内外的统计表明,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平均是股票市场的两倍,但回收周期长,风险也大,三年五年能收回来就不错了,哪里能每年按比例分红?"
这就是风险投资公司在山西面临的窘境,拿着钱的股东与等待注入资金的企业,对风险投资运作规律普遍缺乏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项事业在山西的发展。
星火何时能燎原
与商业性创新风险投资公司在山西发展缓慢相对比,带有明显政府背景的两家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却做得风生水起,它们曾经都是山西省科技厅下属的企业,一家是山西科技基金发展总公司,另一家是山西省科技创业投资中心。现在,前者已归属于省国资委。
创立于1993年的山西科技基金发展总公司,是山西省创业投资行业的"旗舰",其资金来源于省财政的科技三项费用,属于国内创立比较早的风险投资公司。"我们公司成立目的是想通过风险投资这种形式促进山西科技成果的转化,追求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并重。而不是单纯的商业风险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范建年说。
政府的资金被用来滚动投入,截至2005年底,该基金公司累计实现科技创业投资超7亿元,重点支持了国家和省级火炬、星火、成果推广等科技计划项目共212项,带动了社会资金10多亿元投向科技型企业,初步起到了政府预想中的杠杆效用。
然而,一马当先为何未能引来万马齐奔?"山西的问题,主要是创业风险投资资金规模太小,投资机构少,专业人才缺乏。同时,外面的投资人不知道在山西能投资些什么项目,对投资环境也不了解。因此他们不愿来山西建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范建年坦陈观点。
他介绍说,近几年,深圳、上海等地非常注重创业风险投资体系的建设,如建立创业风险投资补偿机制、科技创业企业担保资金、扩大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以及通过行业协会对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自律等等。反观山西省,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现在,这种局面有所缓解。2007年6月,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协议,双方各出资4亿元建立"山西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以逐步吸引20亿以上的境内外资金建立子基金,参与创业风险投资。预计将吸引100个亿的社会资金,参与推动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是一个大动作,此前此后,山西省已出台一系列扶植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吸引国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来晋开展业务。
采访中笔者发现,在各地的发展模式中,政府的资金只是一个引导,创投事业的发展最终得靠唤醒民间资本,而山西的民间资本非常丰富。相关数据显示,山西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已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寻找出路的山西民间资本,尚徘徊在创投的门外。
"山西民间资本还没有闻到创投的味道。"范建年说。"1996年,山西芮城制药厂进行股份制改造,我们投资进入,帮助企业实现脱胎换骨的变革,并改称为亚宝药业上市。到今年,企业实现了跨越发展,我们的投入也增值9倍。这样的案例应当引起民间资本的关注。"
"吸引山西民间资本进入创投需要一个成功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民间创投机构。只要有一个成功,就会有人跟上来。山西创投不愁发展不起来。"信敏事务所的王建国说。
这个即将加入到创业风险投资先行者队伍里的人,已经感受到那拂面的东风。这是吹拂星火燎原的风。(郑亦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