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晓琳在看望基本痊愈的患儿。曹炯摄
“刘医生是第一个上报疫情的人!”“她的职业敏感和及时报告挽救了许多孩子的生命!”——这几天,安徽省已将手足口病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欣慰之余,人们把感激的目光聚集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质控办主任、儿科主任医师刘晓琳的身上。
刘晓琳成为“热门人物”,缘自她在手足口病病毒发作初期的临床治疗中,首先发现了疑点,第一个提出了疫情报告,及时提出预警,在与手足口病病毒感染的遭遇战中,为捉住病毒元凶、实现有效救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卫生部部长陈竺称赞道:“刘医生对这次疫情的发现和控制是有特殊贡献的。”
女医生在异常中发现问题
“真的没什么,我只是一个认认真真工作的普通医生。”见到刘晓琳,她和善的笑容掩不住连日救治病人、得不到好好休息的倦容。说起3月29日向医院提出疫情报告的事,她平平淡淡。
3月28日下午5时,刘晓琳像往常一样走进病房值夜班,这时,重症监护室里已经同时住进两个孩子,病情基本一样,呼吸困难、吐粉红色痰。检查完病情,刘晓琳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感到了问题的不同寻常:“这到底是个什么病,既有肺炎症状,也表现出急性肺水肿症状,怎么又会出现与肺炎相矛盾的其他症状?”然而,患者病情的恶化不容刘晓琳多想,紧张的施救,无法挽回两个孩子的生命。“当了26年医生,我们医院儿科的肺炎抢救成功率达到98%以上,可一天倒下两个,很不正常!”
结束抢救,一向认真的刘晓琳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这时护士过来,告诉她3月27日也有一名相同症状的孩子没抢救过来。刘晓琳立即将这3个病例资料调到一起,对比发现患儿都出现右心衰竭。“常规的肺炎,大多出现左心衰竭,而且不应有水肿、口吐红色泡沫等症状。”刘晓琳马上打电话向医院领导汇报,此时,已是3月29日凌晨。一夜无眠的刘晓琳,早上6点,又打电话给疾控中心主任。当日8点多,市疾控中心专家到医院及时采集到了标本。
刘晓琳的及时预警起到了作用。3月29日当晚,阜阳市卫生局组织全市儿科专家会诊,分析病因,并将情况上报安徽省卫生厅。3月31日,省卫生厅派出第一批专家来到阜阳;4月16日,卫生部专家在接到报告后也赶到阜阳。4月23日,经卫生部、省、市专家诊判,确定该病为手足口病(EV71病毒感染),常见而可控可防。专家们评价:刘晓琳做的大量基础性工作对此次疫情病因的及时确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向认真使偶然成为必然
“刘医生对工作一向认真,所以她总是能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阜阳市人民医院院长高学中说起刘晓琳,一句话点明了看似偶然而实为必然的原因。
说起2004年上半年发生在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人们记忆犹新。但人们并不知道,在2003年8月,刘晓琳就在诊疗工作中注意到这种现象,并调查锁定了背后的元凶——劣质奶粉,向社会进行了呼吁和及时预警。
2003年8月,刘晓琳在值班时发现,前来就诊的营养不良患者明显增多。“现在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怎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情况呢?”刘晓琳开始留意患者的症状和患者的生活情况。经过进一步调查,她发现患儿多来自贫困家庭,都食用奶粉。这引起了她对奶粉质量的怀疑,于是刘晓琳动员患儿家属将奶粉送到质检机构化验,但化验一次需要200元的检验费,患者家属都不愿去,生怕花了冤枉钱。后来刘晓琳对一位杨姓家长说,“你去化验,如果证明奶粉有问题,去找消费者协会自然会补偿你检验费用。如果不是奶粉问题,我们给报销这200元。”检验结果证明,奶粉质量严重不达标。随后,刘晓琳在医院的支持下,走进阜阳电视台的节目,呼吁注意劣质奶粉问题,制止了事态发展。
特殊时期,她是16小时“工作制”
“刘医生太疲劳了……”接待采访的医院工作人员见到来采访刘晓琳的记者,总是欲言又止。“从疫情发生开始,她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6个小时左右,加上她十年前就身患乳腺癌,并做过多次化疗,真担心把她累倒了。”医院的领导、同事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疫情发生初期,阜阳市只确定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医院。业务过硬的刘晓琳,当然被作为专家派去指导治疗工作。作为把关专家,每天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患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她拍板,再加上危重患者的抢救,往往还需要她亲自上阵。随着疫情的发展,市人民医院也开始接诊EV71病毒感染患者。刘晓琳便不时地两边跑,常常是看了二院的病人再重返一院查房。不久,专门收治重症患者的一院监护病房工作告急,刘晓琳又主动要求上监护病房。
1个多月了,刘晓琳白天基本没有回过家,只有晚上很晚了回去才睡一觉,很多时候还被夜里的急救叫起来。她的爱人在亳州市工作,孩子在南京读书,一家三口在三个地方。刘晓琳开玩笑说:“这样正好让我集中精力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刘晓琳的父亲患视网膜脱落,去年11月她陪父亲到北京动手术。根据专家的建议,今年4月父亲要去北京进行第二次手术。可是她实在脱不开身,只好让父亲留在合肥手术,然后让在合肥工作的妹妹去照顾。
“我马上还要去病房……”好不容易才抽出一点时间接待记者的刘晓琳又匆匆走向隔离病区,瘦削的背影那样普普通通,让人很难把她同揪住手足口病“尾巴”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记者李陈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