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章二
治理·反哺
命运仿佛跟唐希明开了个玩笑。
铆劲考上大学,“是心里藏个念想,逃出老家这穷地方”。
临到毕业分配,结果是:唐希明,回宁夏中卫,治沙去。
打开卫星地图,黄河“几”字形的西北角,触目惊心的黄——那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
“风沙最烈时,距离中卫城区不足4公里。”沙临城下,在黄河北岸,沙暴袭来时甚至有人丢了命。
腾格里、毛乌素、库布其……世上没有哪条大河,如此迫近荒漠化威胁。
唐希明拎起“干”字杵,一板一眼演示他发明的“造林神器”。“用底端卡槽卡住柠条根,手压上横杆,脚踩下横杆,往沙里头一杵,一棵树就种成了。”他咧着嘴笑。
上手一试,记者秒变种树高手。这玩意儿比用铲子在沙里挖坑容易,好栽;下横杆可作标尺,确保树苗扎进湿沙深处,好活;省劲易学,好用。
“三好神器”拿了专利,正广泛推广,唐希明可没要一分钱,“既然‘打回原籍’,那就跟沙干到底了!”
脚踏“干”字杵,沙丘上的唐希明就像一根折不断、埋不住、旱不死的柠条。如今,他已是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大小是个官,可黑瘦黑瘦的模样,咋看咋像农家汉。
万千柠条,让塞上江南的绿洲在中卫甩出了长尾巴,硬是让腾格里沙漠在黄河面前后退20公里。
你种柠条,我栽红柳。在水肥草丰的九曲黄河第一弯——四川若尔盖湿地,人与沙如今已进入“拉锯战”。而在5年前,当地人还曾惊呼:“再不治流沙,将来只能放骆驼了!”
若尔盖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刘海金,自信满满地向记者展示“生态战术”:打下柳桩,用柳条编成方格护栏,阻止沙丘流动,再施有机肥,撒入草种,植入红柳树苗……
过去两年,红柳存活率超过85%,这些“地球修理匠”将沙丘稳稳装进“包围圈”。
有人坚守,也有人把生态环境治理做成了产业。
几年前,丁茂把北京的写字楼卖了。
老同学替他不值:“30多年,从一介书生到打拼出一栋大厦,为修复老家的矿山,扔了?”就连留学海外的一双儿女,也被丁茂叫回内蒙古包头,举家跟大青山较劲。
走进笸箩铺治理区,目力所及是单薄的危岩山体、密布的大小矿坑。“上世纪50年代起,大青山就成为城建取石基地,村民以采石、碎石为生。”包头市青山区副区长徐茂华指向一处被炸得“瘦骨嶙峋”的“五指山”。
治理区内,数十台大型机械轰鸣。矿山生态修复,是个烧钱的“无底洞”。坚定企业投资信心的,是政府的治理决心和大力引导。党的十九大以来,青山区全面启动大青山南坡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清理非法工矿企业100家。“仅笸箩铺治理区,就对17家采石碎石企业清零。”徐茂华语气坚定。
治山水为本,水从哪里来?
“从沿黄小白河湿地,远程调水到山脚旧矿坑改造的水库,再用泵提到山顶13座水塔,将废弃矿坑改建为30个蓄水池,解决供水问题兼做景观。”徐茂华扳起三根手指,“用好黄河水,存续天上水,留住地表水。”
禁采断生计,人往哪里去?
修复工程用工上万人次,帮助沿山村民增收3170万元,“挖山人”变身“修山人”。大青山南坡修复工程已完成矿坑危岩体治理6平方公里、人工造林6.76万亩、栽植苗木665万株。最新气象监测显示:局部年降水量增加30至40毫米。
山河治理,远非朝夕之功。一边砸钱修山,一边融资养鱼,丁茂心有期望,“我就当好‘修山工’,营收且看下一代。”
说这话时,夕阳洒在这位一米八的西北汉子肩头,整个人看上去像青山一样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