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海滨湿地生态整治再现自然之美

发布时间: 2017-04-27 15:26:48  |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宋美倩  |  责任编辑: 马骅
关键词: 戴河生态园,生态文明,海水浴场水质,水生生态

划定生态“红线”

4月14日一大早,北戴河居民王勇像往常一样沿着戴河跑步锻炼。

“看这里现在多美,以前可不是这样子。”到了戴河入海口附近,王勇说,这里曾有一个私建渔船码头,污染水质,影响泄洪,脏乱景象和北戴河的美景格格不入,“现在政府把它拆了,恢复了生态景观,老百姓都叫好”。

近年来,秦皇岛坚持把“生态立市”作为发展战略之首,为近岸海域环境划定生态“红线”,针对自然岸线、海洋保护区等区域制定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在规定区域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和进行工程建设活动,使海洋自然保护得到最为切实的保障。

对于触碰“红线”、影响海域环境的行为,秦皇岛建章立制,严厉打击。市里先后制定了《秦皇岛市重点污染行业和涉水污染企业退出方案》《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的方案》等多项方案、规定,明确了污染企业退出范围、时限,将河流河道两侧陆域至少200米范围内地域划定为禁养区,禁养区外300米以内划定为限养区。

据统计,近两年来,秦皇岛市共拆除临河、临海房屋、码头、仓库等违章建筑151处、7.2万平方米;关停违法违规排污企业360家和25条落后生产线;关停、整改临河养殖场2317家;关闭河道非法采砂场31个;打捞外运从河道两岸50米范围内清除的各类垃圾56万立方米。

守住“红线”不松,秦皇岛市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对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全覆盖;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基本形成集成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陆—海—天”立体监测能力,实现对近岸海域水质和环境灾害等的全天候、全覆盖、高频率动态监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