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现重污染天气10城市“爆表”

发布时间: 2016-11-07 09:21:14  |  来源: 新京报  |  作者: 王硕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爆表,污染过程,天气过程,污染程度,天气预警

近日,受大范围静稳、大雾天气影响,东北、华北、华东多地相继出现重污染天气。特别是东北地区,2日-6日,该区域内10个城市相继“爆表”,哈尔滨、鞍山等PM2.5小时浓度“破千”。为摸清来源,研究对策,环保部于昨日召开了会商会议。会商指出,东北地区此次重污染过程,波及6省30多个城市,“污染程度之重、影响范围之广为历年少有”。

哈尔滨PM2.5“爆表”14小时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宫正宇研究员介绍说,11月2日至6日,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出现大范围重污染过程。东北地区相继有10个城市的AQI达到最高值500,其中黑龙江哈尔滨市、绥化市和大庆市等3个城市“爆表”持续时长分别为14小时、23小时和24小时(AQI值最高500,超过这一值称为“爆表”)。

哈尔滨市污染最为严重。11月4日的PM2.5日均值和小时值分别达到704微克/立方米和1281微克/立方米,大庆市PM2.5小时值也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

5日,东北地区的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哈尔滨市、吉林市、大连市等7个城市小时AQI为重度污染,长春市、鞍山市、营口市、辽阳市等13个城市小时AQI为严重污染。其中,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辽阳市和营口市的小时AQI达到最高值500,鞍山市PM2.5小时值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

5日夜间至6日上午,受东北地区污染传输影响,山东省烟台市、潍坊市、青岛市、日照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相继出现重度以上污染。

大庆“爆表”一整天却未启动红色预警

11月2日起,环保部相继派出12个督查组奔赴重污染发生城市。现场检查发现,各地在应对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普遍存在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不足、响应级别偏低。”环保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比如哈尔滨市严重污染持续26个小时,“爆表”持续14个小时,但按照哈尔滨市的预警分级标准,仅启动了蓝色预警。

大庆市实际重度和严重污染持续37个小时,其中“爆表”持续24个小时,应启动红色预警,但大庆市仅预测到一天重污染,实际启动了橙色预警。内蒙古通辽市近2天持续“爆表”,在环保部及自治区环保厅督促下,才启动蓝色预警。

“并且,即使启动了预警,一些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也不完善。”环保部在督查中发现,大庆市对重点大气排污企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没有强制性或约束性要求,重点排污企业也没有按照预案要求制定配套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实施方案,应急响应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此外,企业排放问题仍较突出。“黑龙江省是全国唯一大型燃煤电厂没有安装脱硝设施的省份”,该负责人表示,东北三省独立的采暖燃煤锅炉基本没有安装脱硝设施,在一些中小城市甚至连脱硫设施也没有安装,超标问题突出。

■ 追问

1 东北此次极重污染过程始于何处?

哈尔滨、绥化一带燃煤采暖和秸秆焚烧排放

“这么大范围同时发生重污染天气,主要原因还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过大,这是内在原因,而不利的气象条件是重要诱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说,东北地区冬季发生的大范围极重污染天气过程,已经连续出现了4年。

他介绍,此次东北、华东地区大范围的污染过程,始于11月3-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和大庆一带,重污染主要源于当地冬季燃煤采暖和秸秆焚烧排放,是导致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

5日下午,受东北方向气流影响,污染气团向西南偏南方向持续传输,经长春、沈阳至大连一线,跨过渤海湾到达山东半岛,并在6日上午影响到江苏和安徽北部地区。柴发合表示,污染气团的长距离传输,叠加本地的燃煤、工业和机动车排放贡献,是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和安徽等地多个城市出现重度甚至严重污染的原因,部分城市PM2.5浓度受污染气团传输的影响可能高达30%-50%。

2 今冬再遇重污染,东北该如何应急?

以保障公众健康为目标降低预警启动门槛

面对今冬接下来可能发生的重污染,东三省该如何应急?柴发合表示,首先应尽快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保障公众健康为根本目标,降低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门槛。同时,提升预测预报能力,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措施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做到应急措施的有效减排。如遇到极重污染天气,要立即启动有效的管控措施,切实将污染峰值削减下来。

3 京津冀今冬是否存在“爆表”可能?

已采取三大措施确保北京及周边城市不“爆表”

柴发合表示,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PM2.5浓度总体持续下降,重污染天数也明显减少,但冬季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并不明显。

针对重污染,京津冀地区目前已经采取了三大措施,柴发合说,包括燃煤电厂全部实现超低排放、重污染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和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特别是大规模用电和天然气替代散煤),以确保北京及周边城市不会出现极重污染“爆表”现象。

但其他地区缺乏重大减排措施支撑,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若不提前采取更加有力的应急管控措施,仍有出现“爆表”的可能。

4 导致或加重区域污染,是否要担责?

厘清各地相互影响,要有问责要求

柴发合说,此次重污染过程从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开始,沿哈大线一路向西南偏南方向传输,直至山东半岛、江苏和安徽北部,波及6个省30多个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必须要进行联防联控。

他表示,现在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仅明确了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负责,未规定其导致的区域性大气污染责任。对这种情况,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有问责的要求。同时,建立区域性的大气环境管理机构,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厘清各地相互影响,切实落实责任,才能有效应对区域性重污染天气。

新京报记者 王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