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纸褙福州城”这是对旧社会福州城的描述。解放前,经济落后,战乱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福州城市建设缓慢。至解放前夕,福州市建成区面积仅1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7万多人,市容破旧、布局凌乱,城区的鼓楼区(含大根区)与台江区(含小桥区)、仓山区各为一体。市政设施落后,没有自来水厂,没有一幢四层以上的大楼。大部分道路为砂石路、石板路,市内交通主要靠人力车。环卫设施缺乏,没有下水道,没有公厕,有的地方垃圾堆积如山。城区房屋多是连片矮小木板房,破漏不堪,备受台风、洪水威胁,尤怕火灾。
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地处海防前线,经济底子薄,国家投资少,只能先解决最迫切的国计民生问题。1952年,建成闽江防洪堤,造福于民;以工代赈,恢复市政设施建设;整治晋安河等,改善水系;扩建、新建一些与闽江水运、福厦、福马等公路相连的西南环城路、洋中路、鼓屏路、三保路、洋下路等10多条道路;1952年成立“福州市公共交通公司”,恢复市内公共交通,当年只有两条线路,21辆公共汽车行驶。1955年1月20日,台湾当局飞机轰炸台江,毁房4000余座,灾后修建达江路、台江东路和沿街建筑,建起3383平方米灾民安置房。1956年建成西区水厂,居民开始饮上自来水。
1958年“大跃进”期间,由于片面强调“先生产、后生活”、“遍地开花办工厂”,许多污染严重的工厂,建在居民区内,给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和城市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规划管理被作为“管、卡、压”受批判,人员撤销,档案散失,违章建筑严重。西湖公园和动物园改作农场,园林绿化、文物古迹被严重破坏。1968年城市建设投资达不到全市基建投资总额的1%,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停顿。但作为支援前线需要,1968~1971年,先后建成供大型集会活动的五一广场,闽江大桥和当时国内跨径最大的乌龙江大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1979~2000年是福州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时期。1990年、1995年、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相继超过100亿、500亿元、100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30亿元、75亿元,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城市以建设道路为特征改变了面貌,先后新建、扩建五一路、六一路、华林路、国货路、仓前路、工业路、广达路等几十条主次干道。“八五”期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18.37亿元,是“七五”期间总投资的2.5倍。“九五”期间,福州市实施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三个项目盘子”新一轮创业项目投资。先后建成水口电站、华能电厂二期、长乐国际机场等一批基础骨干项目,改善了福州市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建设中华映管二、三期,东南汽车一期,和顺化纤等一批工业骨干项目,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九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180.67亿元,年平均增长7.85%。
“九五”期间,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东扩南进”战略,加快金山、鼓山、新店新区建设,全面推进棚屋区改造工程。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建了解放大桥,乌龙江特大桥、三县洲大桥、金山大桥、五四北琴亭高架桥等先后建成通车,青洲闽江大桥正在建设中。根据福州市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闽江上有10座大桥飞架南北。新建、扩建、改造了二环路二期、江滨大道、福马路、鳌峰路、上三路等50多条主次干道,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建成国际会展中心、台江步行街等工程;完成城门水厂一期,西区水厂扩建二期工程,续建第二水源供水工程、马尾白眉水库供水工程;建成长乐营前BP石油液化石油气基地;在进行城市电网扩容的同时,加快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的工作力度;城市公共交通实行转让线路经营权,进行旧线改造,市区主次干道不仅全部开通了公共汽车,而且小公共汽车还驶入小街巷、住宅新区。2000年末,城市道路总长907公里,比1995年末增长12.0%,拥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469辆,市区出租汽车3473辆,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九五”期间,福州的房地产业欣欣向荣。在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二级市场的开放以及商业银行为居民提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住房消费政策的推动下,福州的房地产市场投资和需求不断升温。福州还大力发展住宅和经济型适用房建设,全市有资质的房地产企业共有883家,建成30多个配套齐全的居民住宅小区。城区住宅成套率85%左右。有20多万户居民迁入新房,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0.81平方米。
“九五”期间,继续实施“小城镇、大战略”,村镇建设不断加快。开展了连江、福清、长乐、闽侯、永泰5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全市12个次中心镇中有11个已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并启动建设;160个市级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试点村已完成全部规划并启动建设。
2004年,福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