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年)

发布时间: 2016-07-23 13:54:34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林业局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荒漠生态系统,林业有害生物,湿地恢复,气候变化情景,极端气候事件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为总目标,以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总体部署和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要求为总任务,科学造林、科学保护、科学经营,加强监测预警、加强风险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促进低碳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对接国家战略的原则。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目标要与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和规划相衔接,突出林业适应行动特点,支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二是坚持适应与减缓并重的原则。优先采取具有减缓和适应协同效益的措施。三是坚持趋利避害的原则。积极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利因素,采取科学措施,最大程度规避各种可能风险,使林业资源开发利用最优化、损失最小化,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主动适应、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确立有序适应目标,从适应技术到适应政策,提高各个层面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五是坚持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传播与宣传引导,普及林业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知识,提高公众意识,探索社会参与机制,努力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林木良种使用率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2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165亿立方米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95%,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林业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全面展开,适应意识普遍提高,基础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工作体系基本形成,服务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能力明显提升。

三、重点行动

(一)加快优良遗传基因的保护利用,大力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良种壮苗。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利用,强化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开展树种改良研究和试验的技术攻关,加大林木良种选育和使用力度,科学培育适应温度和降水因子极端变化情况下保持抗逆性强、生长性好的良种壮苗,提高造林绿化良种壮苗供应率和使用率。

(二)适应气候条件变化,适地适树科学造林绿化。根据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变化,适应物种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转移的趋势,科学调整造林绿化树种和季节时间。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提高乡土树种和混交林比例,增加耐火、耐旱(湿)、耐贫瘠、抗病虫、抗极温、抗盐碱等树种造林比例,合理配置造林树种和造林密度,优化造林模式,培育健康森林。尤其是旱区造林绿化,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加快植被恢复,努力构建适应性好、植被类型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

(三)运用近自然经营理念,积极推进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借鉴运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加快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森林培育方向和经营模式,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制定森林经营计划要综合考虑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尤其是极端天气情况。针对纯林多、密度不尽合理、林分退化及服务功能脆弱等问题,要结合气候变化因素科学开展森林抚育经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质量及服务功能,增强森林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四)加强林业灾害监测预警,不断提升适应性灾害管理水平。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建立和完善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沙尘暴监测体系,利用遥感等现代手段开展森林状况监测,提升预报预警能力。深化林业灾害发生规律研究,加强灾害风险评估,重点研究评估洪涝、干旱、雪灾、冻雨、台风等气象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条件及对林业的影响。加强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做好物资、技术储备,采取先进管理模式,提升林业灾害防治水平,控制灾害影响范围,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努力降低灾害引发的损失。

(五)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严格保护生态脆弱区和相关物种。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适应性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及物种迁徙走廊,加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脆弱区保护。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能力,加大重点物种保护力度,拯救极小种群,优先保护种群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范围狭窄、栖息地割裂或生境破坏严重的陆生野生动植物,提高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重要物种和珍稀物种的适应能力。强化景观多样性保护,推进森林公园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努力构建完整的生态保护网络。

(六)加大湿地恢复力度,努力提升湿地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开展重点区域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增加湿地面积、恢复湿地功能、增强湿地储碳能力。加强湿地资源监测,加大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湿地功能退化风险评估。提升湿地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七)加快沙区植被恢复,努力提升荒漠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运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加大岩溶地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加强沙区物种保护,开展沙区植被状况和荒漠化动态监测,加快沙化土地植被恢复进程。通过治理,改良土壤条件,提高植被更新条件,增加林草植被覆盖,增强荒漠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八)强化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及其风险评估,加强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研究。推进对历史时期气候状况与森林灾害关系的研究。开发适用的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工具,促进地方使用。推进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发,研究提出适应对策。应用和推广符合中国国情的林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构建适应技术体系。加强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成本效益与适应效果评价研究,不断提高科技支撑政策决策的能力。

(九)深化林业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建设性参加国际气候谈判和IPCC报告的研究、编写和评估,把握林业适应气候变化国际进程和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双边和多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广泛务实合作,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交流。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展适应行动在资金、技术及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利用国际资源推动国内林业适应行动。引导和支持国内外企业、民间机构、非政府组织开展林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交流,推进务实合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