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省委、省政府对节能降耗工作决心大、力度大、措施实,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到市州和重点耗能企业,签订责任书,开展督导检查和验收,全年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等高耗能工业企业落后产能555户,有力地促进了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降低。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狠抓“三个整治、一个确保”,200户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49.2%和75.8%,依法划定了246个城市(县、区)、3472个农村建制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007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人员6801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31个,环境监测人员2158人。当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66个,完成投资1.85亿元。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2007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66个,面积8902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3%。建成生态示范区99个。
安全生产成效明显。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继续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取得阶段性成效,隐患排查治理“十项行动”扎实推进,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1889起,死亡5260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0.4%和11.2%。全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5人,下降26.5%;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3人,下降8.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6.6人,下降16.3%;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5.1人,下降6.6%。
十二、人口
据2007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全年出生人口75.0万人,人口出生率9.21‰,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1.2万人,人口死亡率6.29‰;人口自然增长率2.92‰。年末常住人口81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2万人,减少0.5%。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893.2万人,乡村人口5233.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5.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8.7%,其中,工薪收入8147元,增长22.0%。人均消费性支出8692元,增长15.5%。用于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方面的费用增加较多:食品支出增长26.1%,衣着支出增长25.8%,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3.8%,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11.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1.2%。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47元,增收544元,增长18.1%。其中,工资性收入1438.7元,增收219.2元,增长18.0%;家庭经营收入1863.3元,增收276.8元,增长17.4%;财产转移性收入244.7元,增收48.4元,增长24.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47元,增长14.7%。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5.0%,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8.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3%。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50.9亿元,增长9.8%。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2424.1亿元,增长18.0%;定期储蓄存款余额5026.8亿元,增长6.2%。
年末城乡就业人员达473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1万人,增长0.3%。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为1298.4万人,增加35.7万人,增长2.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51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2万人,增长3.0%。其中,国有单位增加5.4万人,集体单位减少0.5万人,其他经济单位增加10.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4.8万人,登记失业率4.3%,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稳步发展。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员175.4万人,城市“低保”资金支出18.3亿元。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34.1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0%。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177个,社区服务中心551个。销售福利彩票19.7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8838.6万元。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17.2万人,其中,职工参保人数647.9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314.2亿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418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5亿元。全年为19.8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14.1万人,其中,农民工98.0万人,征缴医疗保险费91.5亿元。参加工伤保险职工397.3万人,其中,农民工98.9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4.7亿元;参加生育保险职工323.3万人,征缴生育保险费3.2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展开,参保人数达205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3%。
十四、民族自治地区经济
民族自治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三州三县)年末人口673万人,辖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62.9%。民族自治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8亿元,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9.4%上升为11.4%;第二产业增加值280.0亿元,增长2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60.4%降到59.6%;第三产业增加值214.4亿元,增长1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0.2%下降到29.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7:40.4:33.9调整为26.8:41.4:31.8,第一产业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1亿元,增长31.9%。
农业恢复性增产,畜牧业稳定增长。全年粮食产量252.4万吨,增长7.6%。猪牛羊肉产量82.6万吨,增长8%。年末大牲畜存栏754.4万头,增长2.0%;生猪存栏623.61万头,增长8.9%;羊存栏907.17万只,增长4.9%。
工业增长速度加快。实现工业增加值215.5亿元,增长32.7%,增速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0.0亿元,增长30.9%。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邮电通讯业、旅游业继续快速增长。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6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9万公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6亿元,增长19.3%;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7.3亿元,增长17.8%;公网电话用户达85.1万户,增长4.6%,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4.1万户,达到140.0万户,增长18.8%;全年接待游客2559.5万人次,增长46.8%;实现旅游总收入140.5亿元,增长24.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1.5亿美元。
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加快增长势头,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4亿元,增长18.2%,增速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9.0亿元,增长11.3%;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646元,增长2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53.0元,比上年增加402元,增16.4%。
十五、扩权试点县(市)经济
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确定了富顺县、盐边县、泸县、什邡市、绵竹市、广汉市、中江县、江油市、三台县、射洪县、威远县、资中县、峨眉山市、夹江县、南部县、仪陇县、阆中市、宜宾县、岳池县、华蓥市、大竹县、渠县、宣汉县、简阳市、安岳县、仁寿县和平昌县等27个县(市)进行扩权试点。2007年,27个扩权试点县(市)辖区面积5.15万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2665.1万人,全年农业稳步发展,工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社会加快协调发展势头。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27个扩权试点县(市)地区生产总值2303.1亿元,增长14.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613.2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亿元,增长22.2%,其中,工业增加值908.5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增加值654.3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8%、66.6%、24.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4:43.5:30.1,调整为26.6:45.0:28.4。
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3.6亿元,增长3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8.0亿元,增长39.3%。民营经济增加值1206.8亿元,增长19.4%,占GDP比重由上年的50.6%上升到52.4%,提高1.8个百分点。
农业稳步发展,畜牧业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179.9万吨,增长6.8%;肉类总产量458.0万吨,增长5.0%。出栏肉猪3079.2万头,增加139.2万头,增长4.7%;年末生猪存栏1909.1万头,增长0.6%。
工业加快发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2178户,增加39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713.3亿元,增长30.8%,实现利税211.2亿元,增长33.4%,实现利润115.2亿元,增长40.5%。
投资较快增长,邮电通讯、旅游业发展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4亿元,增长28.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21.7万户,增加9.5万户,增长2.9%,新增移动电话用户97.2万户,达到493.3万户,增长24.5%。全年接待游客3765.5万人,增长17.1%;实现旅游收入200.4亿元,增长28.8%。
消费品零售市场快速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5亿元,增长17.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31.1 亿元,增长12.8%;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06.7亿元,增长21.3%;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7239元,增长19.4 %;农民人均纯收入3845.5元,比上年增加546.7元,增长16.6%。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四川统计年鉴—2008》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