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12日(星期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将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主持人 曲卫国:
大家上午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现在开始。今天,大会新闻中心邀请了三位部长接受大家的采访,回应社会各界关切。三位部长分别是: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
下面,首先有请国家体育总局高志丹局长。
2023-03-12 11:00:57
人民日报记者:
高局长您好。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已经一年多时间了,许多比赛盛况至今仍历历在目,其辐射效应也逐渐显现。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冰雪运动成为了一种新的年俗。我想请问的是,在后冬奥时代,如何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冰雪运动需求?谢谢。
2023-03-12 11:09:41
高志丹:
谢谢。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一年来,北京冬奥红利持续释放,北京冬奥遗产得以充分利用。冰雪运动的覆盖人群更加广泛,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参与方式更加便捷。今年春节,全国各大冰场、雪场纷纷成为热门打卡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后冬奥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持续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
一是深化体教融合,深入实施四部委《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探索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校园和青少年冰雪运动开展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和服务。同时,也为“北京周期”培养的各类冰雪运动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展示才华的平台。
二是进一步提升冰雪运动公共服务水平,办好大众冰雪季等群众身边的冰雪运动赛事活动,建好简易浇冰场等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设施,营造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守住安全底线,不断建立健全冰雪运动行业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和制度,确保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安全。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我国竞技冰雪运动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要继续保持冰雪运动为国争光的良好态势。本赛季以来,我们在一些过去比较少参与的冰雪国际赛事项目中也取得了一些好成绩,一批年轻运动员开始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这展示了中国竞技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良好气象,也为我们参与“米兰周期”的冬奥备战和角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推进北京冬奥场馆的可持续再利用,积极申办和筹办一些高水平的国际冰雪赛事,加强国际冰雪运动合作,丰富冰雪运动赛事供给,更好地讲好中国冰雪运动的故事,传递中国冰雪运动的声音,巩固和扩大我们在世界冰雪运动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冰雪运动既要为国争光,也要为民增利。当前,大家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自备冰刀、雪板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大家对冰雪运动体验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我们要深入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协调推进各地政府继续出台支持冰雪产业发展的和促进冰雪消费的政策和措施,扶持引导国产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培育壮大冰雪竞赛表演、冰雪服务行业等新业态,促进冰雪运动消费的潜力,扩大冰雪运动的内需,让冰雪运动的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谢谢。
2023-03-12 11:17:16
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记者:
高局长您好,我是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的记者。足球、篮球、排球运动深受群众喜爱,“三大球”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然而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三大球”发展情况不太理想。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体育总局下一步对振兴“三大球”有什么工作打算?谢谢。
2023-03-12 11:22:26
高志丹:
谢谢。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集体球类项目参与人口多,社会影响力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三大球”的比赛成绩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更体现的是集体主义精神,蕴含着爱国主义情怀。历史上,我国“三大球”,特别是女子项目,在世界上都取得过好的成绩。中国女足曾经夺得过奥运会、世界杯的亚军,被誉为“铿锵玫瑰”。中国女篮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上夺取奖牌,去年又夺取了世界杯的亚军,展示了持续进取和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艰苦磨炼中锤炼出来的中国女排,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在世界三大赛上,十次夺得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她们以奋斗和拼搏凝练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但实事求是地讲,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三大球”,特别是男子项目发展不尽如人意,男子足球水平更是一路下滑。足球业内甚或出现了诸多乱象,这与党中央、全国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和期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三大球”要搞上去,这是一个体育强国的标志,也是我们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补上的短板。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针对足球领域出现的严重问题,我们一直在深刻反思,研究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准备从思想教育、作风建设、深化改革、抓好当前工作等方面系统施治,以重走长征路的精神,扎实做好“三大球”的各项工作。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聚焦当前“三大球”工作中存在的精神不振、正气不足、作风不硬等突出问题,持之以恒转作风、强担当、抓落实。坚决打击、严厉惩处足球和其他领域的腐败和假赌黑问题,正风肃纪,严明纪律,完善制度,强化规矩,全面修复重构“三大球”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当前,足球、篮球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深化改革、实现突破的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创新,从构建管理体系、人才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保障体系入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三大球”发展路径。要正视问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准确理解落实好《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等政策措施,推进“三大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联赛治理体系规范发展。坚定有序一以贯之地走好中国“三大球”发展改革之路。
振兴“三大球”,打好足球翻身仗,必须强基固本,厚植人才基础。我们要沉下心来,从娃娃抓起,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用好市场机制的活力,推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夯实后备人才的基础。我们要从基层抓起,积极支持培育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在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社会足球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促进社会足球和职业足球良性互动。我们要从基础抓起,不断完善足球竞赛体系和职业联赛体制,畅通优秀苗子从校园足球、社会足球到职业足球的成长通道,让更多的优秀后备苗子培养出来、输送上来。在抓好后备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决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后备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路径和通道,久久为功,振兴中国足球。谢谢。
2023-03-12 11:30:59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2019年制定实施的《建设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也是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请问,在推动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方面,国家体育总局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谢谢。
2023-03-12 11:36:42
高志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体质和健康工作,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全民健身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事关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参与运动、促进健康,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一是群众健身场所“有没有”的问题得到了逐步破解,健身场所的数量大幅增长。我们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场地建设,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的短板,县、乡、村三级公共健身服务体系的网络不断完善。我们在城乡基层消除了一批没有任何健身设施的空白区域。截至2022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2平方米,较10年前有了大幅度增长。据统计,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覆盖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是健身设施“好不好”的问题得到了不断改善,健身设施的质量稳步提升。我们在城乡基层建设了一批质优实用的健身设施和场地,全民健身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大家的身边可以找到种类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的健身场地设施。针对“一老一小”的适老化、适儿化场地设施,也在不断地增多。
三是体育场馆“开不开”的难题得到了有效应对,公共场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努力破解公共体育场馆,特别是大型体育场馆开放难题。各级体育财政部门出台政策,持续推动破解体育场馆开放的难题。2023年,中央补助约2500个体育场馆,分布在全国1400多个县(市、区),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我们通过制定完善公共场馆服务规范,增加场馆开放时段等措施,不断改进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质量,群众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今年,我们还计划启动“新时代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工程”,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全民健身好去处。在这里,我还想和大家讲一下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问题。体育锻炼既能增强体魄,也能培养青少年人才的身体素质、健康情操意识,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要求,我们要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青少年体育的顶层设计,推动体教融合,发展青少年体育工作,广泛开展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体质健康干预,协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好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和主题健身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们跑起来、动起来、跳起来,助力解决“小胖墩”“小眼镜”等体质问题,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谢谢。
2023-03-12 11:46:49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高局长。下面,有请国家统计局康义局长。
2023-03-12 11:47:08
新华社记者:
我们知道,2022年中国经济顶住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保住了经济大盘的稳定。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各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趋向也普遍看好。请问,您对此怎么看?目前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您怎么看待今年的经济形势?谢谢。
2023-03-12 11:55:13
康义: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比较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正如刚才记者朋友讲到的,2022年确实是保住了宏观经济的总体稳定。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可以用五句话比较好地概括去年总体的经济运行情况。总的来讲,宏观经济保持总体稳定,取得的成绩是可圈可点的,也是来之极为不易的,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为今年乃至今后的经济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首先,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判断宏观经济运行,一般是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这四个方面来衡量。2022年,我们实现了3%的GDP增长,GDP总量达到121万亿元,人均GDP达1.27万美元。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去年全年CPI仅上涨2%,保持温和上涨,和其他国家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在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各月有所波动,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国际收支保持总体平衡,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外汇储备仍然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其次,成绩来之不易。2022年,地缘政治冲突冲击全球经济,国内疫情反复延宕,加上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可圈可点的。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好的防疫成果,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去年我国3%的经济增长也高于美国的2.1%,日本的1.0%,德国的1.8%。此外,我国物价保持稳定,“中国价稳”与“世界通胀”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成绩反映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
2022年是极不容易的一年,面对困难和冲击,我们顶住了压力,表明我国经济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同时也积累了更多宏观调控经验,为今后宏观调控留下了更多可操作的政策空间。
关于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表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国两会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是5%左右,我对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发展基本面的判断,二是对今年两个多月以来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的观察。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有充足的劳动力供应,有很好的生产要素条件,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国际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研究机构都在研究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测算基本上都在5%-6%之间。随着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
从今年前两个月情况看,一是市场预期正在改善。3月1日我局发布了PMI相关指标,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6%,创130个月的新高,这表明市场主体对未来的预期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也调高了我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从世界经济情况来看,2月份以来,因为中国的经济复苏,很多国际组织对世界经济的看法也变得不那么悲观,也都调高了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二是先行指标出现好转势头。比如铁路货运量、发电量、人民币贷款余额都平稳增长。三是经济运行向好因素增多,包括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生产指数等等。国家统计局将在3月15号对外发布1—2月份数据,请大家继续关注。
2023年,我们有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5%左右的全年预期增长目标。但是中国经济仍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国际上不确定性也很多,发展环境非常复杂,国内经济运行中本身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企业经营存在一些困难,人民群众就业、收入增长也还面临不少困难,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想,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的经济预期目标是非常有信心能够实现的,能够推动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谢谢。
2023-03-12 12:03:40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请问,目前我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进展如何?未来将如何继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2023-03-12 12:20:02
康义:
谢谢你的提问。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去年面对复杂的局面和困难,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没有松懈,可以说是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动摇,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松劲,总体还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一是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创新首先得有投入,2022年研究试验经费投入(R&D)突破了3万亿元,与GDP之比达到2.55%,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已经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去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又前进了1位,由第12位上升到第11位,创新驱动扎实推进,很多创新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二是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结构、区域结构等各方面的表现都更加协调。我也报几组数据:产业结构方面,去年制造业在GDP的占比达到27.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需求结构方面,去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9%,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去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差距也在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东西部发展也更加协调,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高于东部地区。这些数据表明协调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三是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用一些数据来说,比如能源消费,因为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我国充分发挥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作用,去年在煤炭消费量增长4.3%的情况下,单位GDP能耗下降0.1%。此外,空气、水、土壤等都有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去年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了3.3%。
四是开放发展提质增效。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的朋友越来越多,最近很多国际商会和跨国公司都纷纷表示,中国不是多选题,而是必答题。去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9.4%,我国仍然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今年3月7日,海关总署已经发布了1—2月份外贸数据,在数据发布前有很多推测,说外贸会断崖式下降,而实际数据是,1—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增长0.9%。
五是民生福祉持续推进。我国有7亿多的就业人口,去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这么大规模的就业市场,没有发生规模性失业,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各项民生保障有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江苏代表团,专门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一体化要求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我们会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特别是在处理发展质量和速度上,我们要更好地进行统筹,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随着各项落实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的落地,我国一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真正把质量优先发展落到实处,推动我国经济整体运行好转和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谢谢。
2023-03-12 12:31:16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统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我想请问一下,对于统计改革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样的设想?2023年还有哪些重点工作是需要我们继续关注的?谢谢。
2023-03-12 12:40:06
康义:
谢谢你的提问,更感谢你对统计工作的关心。大家都知道,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工作,统计工作要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统计部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握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这样一个根本任务。所以,今年的统计工作主要是坚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
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一是要在转变统计思维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统计理念和实践,又要总结中国统计实践规律,不断发出中国统计声音,在国际统计规则、制度制定等方面增强中国统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要改革统计制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拓展统计调查领域,丰富统计调查内容,建立科学规范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今年我们将探索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统计监测,实施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共同富裕统计监测体系,深化社会民生统计改革等。三是变革统计生产方式,特别是要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潮流,变革统计生产方式,研究推进大数据、卫星遥感、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四是完善统计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坚持全国统计“一盘棋”,进一步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着力形成统计合力。
统计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比较多,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两件事:一是要始终牢牢坚守统计数据质量这个生命线。只有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才能够准确地反映经济社会的情况。近年来统计数据质量明显提升,但是在个别地区还存在统计造假、数据造假的现象,我们会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坚持对统计造假零容忍,露头就打,我们今年还会开展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确保我们数出有源、数出有据。二是今年要组织实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开展的首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被称为“大国体检”。这次经济普查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不仅仅是要调查清楚经济总量和布局,把我们的家底摸清楚,还要把结构弄清楚,把国民经济之间相互的联系弄清楚。现在注册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7亿户,大量的产业活动单位需要进行普查,所以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把这项任务完成好。拜托媒体朋友们持续加强对五经普的宣传报道,大家共同支持普查工作。也欢迎媒体朋友们加大对统计数据方面的监督,我们希望能够利用舆论监督来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不断提升。
2023-03-12 12:50:20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康局长。下面,有请自然资源部王广华部长。
2023-03-12 12:53:38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强调了粮食安全,强调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请问,自然资源部在接下来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谢谢您。
2023-03-12 12:56:01
王广华:
谢谢你的提问。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中午好,自然资源部是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重构性组建的部门,我们的工作职责是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这项工作一直都非常关心。总书记讲,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前几天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的时候再次强调,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耕地面积和产量不能再减少了。自然资源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们今年首先要做好以下三件事情:
第一,要稳住总量。去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这个要保持到2035年不变。我们在接下来的审核、审批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要将上述这个目标逐级分解下达,落实到图斑和地块,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要优化布局。今年我们将通过采取耕地经济奖惩的措施,促使南方的部分省份有序恢复一部分流失的优质耕地,这样可以有效遏制“北粮南运”的势头进一步加剧。
第三,要落实或压实责任。在耕地保护上,各级党委政府负有主体责任,相关部门负有监管责任,接下来我们将共同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按照中央的要求,每年进行考核,突破耕地红线的要一票否决,从而落实党政同责、终身追责的要求。
这是今年要做的三件事。要做好这三件事,我们要把握好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严控增量。不论是建设占用耕地,还是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我们都必须严格管控,确实需要占用的,建设占用的就必须落实占补平衡,农业结构调整占用的要做到进出平衡。第二个环节,要抓好盘活存量。要从源头上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唯一的出路就是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用地。我们将采取措施,促进增存挂钩,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单位面积的投入产出水平,这样的话我们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用资金技术换空间,使得集约节约用地能够有大幅度的提升。第三个环节,要严格执法,要敢于亮剑,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法建设占用耕地的行为。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冻结违法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补充耕地指标,让违法占用的耕地也能够得到补充,这样才能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耕地面积不能再减少了。
同时,我们还将积极配合推动耕地保护的立法,用严密的法治来促进耕地的保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这儿还要和各位媒体记者朋友讲的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耕地总量持续减少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连续两年实现了耕地净增加,但是这个基础还不是很稳固,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有社会各界,包括媒体界的支持监督,我相信我们18亿亩耕地红线一定能够守住,中国人的饭碗也一定能够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谢谢。
2023-03-12 12:58:31
东方卫视记者:
我们都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矿产是工业的粮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要加强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的国内勘探的开发和增储上产。请问,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自然资源部接下来有哪些部署和安排?谢谢。
2023-03-12 13:00:04
王广华:
谢谢你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也要求进一步提升战略性资源的供应保障水平。当前,我们国家一些主要的矿产对外依存度比较高,新能源、新材料矿产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国内矿产的勘查开发和增储上产,确保能源资源、重要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今年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相关的工作:
一是要全面启动新一轮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我们已经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十四五”实施方案,重点是围绕紧缺和战略性矿产,加强国内的勘查开发,希望能够巩固和新增一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接续基地,从而真正实现增储上产。
二是进一步完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矿产勘查开发的相关政策,我们将陆续出台一些政策,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或者吸引社会资本能够投入到找矿行动。比如,我们推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就是要适应我们国家共生矿伴生矿比较多的资源特点,进一步取消探矿权矿种的限制,因为伴生矿,几种矿在一起,你只确定了一种矿,可能对于找矿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我们要取消这种限制。同时,要放开探矿权的二级市场,允许探矿权流转,这样的话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有实力的矿业企业投入到找矿行动当中,找好矿、找大矿。我们在政策制订方面要进一步调整矿业权出让收益的征收方式。过去是采矿权出让时一次性征收出让收益,我们希望调整,按照矿山生产真正的销售收入,按年收取。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资源资产的权益不受损失,同时也能够大幅度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负担,更加繁荣我们的矿业市场。
三是进一步强化矿产勘查的科技支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向地球深部进军,加快启动科技创新的重大专项,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基础研究,创新找矿理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还有就是在技术和装备方面,能够突破“卡脖子”问题,这样的话我们推动高精尖的勘查开发装备的国产化,进而能够更好地支撑国内找矿。谢谢。
2023-03-12 13:02:09
光明日报记者:
今天是植树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曾经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通过哪些重大的举措来推动这项工作?谢谢。
2023-03-12 13:03:23
王广华:
谢谢你的提问。今天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这也是我们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重要的法定节日。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每年都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保护修复的坚定决心。自然资源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统一负责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工作,在过去几年,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做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工作。比如,我们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生态红线保护制度,我们在推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我们在重要流域和重点区域组织实施了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重大工程,我们在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方面,已经连续多年实现了“双缩减”。应该说,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下一步,我们还将立足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坚持保护优先,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家都知道,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五个国家公园去年已经正式设立。我们将根据国家公园的布局方案,今年着重推进黄河口、秦岭、若尔盖、羌塘、亚洲象等新一批国家公园的设立。同时,要加快推进国家公园法的立法,修订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让我们的自然保护地能够有更好的法律制度的保障。
二是要坚持系统治理,继续部署一批新的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工程。大家都知道,去年“中国山水工程”被联合国评为首批世界十大“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旗舰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象,同时也贡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今年我们还要进一步在青藏高原、长江、黄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再部署一批山水工程,就是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项目,这是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好的。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实施好海岸线、海岸带的保护和修复,重点解决滨海湿地的退化,海岸线的退缩,外来物种的入侵等重大问题。同时,将启动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的示范工程。
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谢谢大家。
2023-03-12 13:07:29
主持人 曲卫国:
谢谢。媒体朋友们,本次大会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到此全部结束。谢谢大家!
2023-03-12 1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