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忠:
各位代表:
今天的全体会议,应出席代表2977人,出席2943人,缺席34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现在开会。
2023-03-07 15:02:16
李鸿忠:
今天的全体会议有4项议程。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3-03-07 15:02:30
李鸿忠:
下面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同志作报告。
2023-03-07 15:03:05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栗战书:
各位代表:现在,我受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3-03-07 15:03:30
栗战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党胜利召开举世瞩目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回答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其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的一系列重大成果载入史册,也为新时代做好人大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工作、外事工作,圆满完成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任务。
2023-03-07 15:04:09
栗战书:
各位代表!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任期,正逢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伟大历史变革时期。常委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方向,紧紧依靠全体代表,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
五年来,最为重要的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推动人大制度理论和人大工作实践取得了重要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深刻阐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更加巩固完善;党中央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真正打通、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整体功效得到充分彰显,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2023-03-07 15:06:01
栗战书:
五年来,历次大会和常委会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53件,已经审议尚未通过的法律案、决定案19件;听取审议182个监督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检查30件法律和决定实施情况,开展11次专题询问、33项专题调研;2282件代表议案、43750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8%;决定批准或者加入条约和重要协定36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515人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指明了方向。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制定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对有关条款作出解释,根据宪法通过关于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决定,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完善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两个产生办法,作出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决定等,为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建立健全合宪性审查工作机制。制定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对报送备案的7261件规范性文件,公民、组织提出的17769件审查建议,逐件进行审查、研究。
在推动实施宪法的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要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宪法,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和机制,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3-03-07 15:08:05
栗战书: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立法。审议通过我国首部法典——民法典。制定外商投资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及时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助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制定电子商务法、期货和衍生品法,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修改专利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制定耕地占用税法、资源税法,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等,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2个税种制定法律,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制度体系。
加快国家安全领域立法。制定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陆地国界法等。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制定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健全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的法律制度。
围绕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保立法。形成由1部基础性、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若干部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及正在审议中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等4部特殊区域法律组成的“1+N+4”法律制度体系。
做好社会建设和民生领域立法。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食品浪费法,修改行政处罚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
回应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立法需求,修改57件次相关法律,作出23个授权决定和改革决定,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五年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有效发挥人大在立法各环节的主导作用;丰富立法形式,既注重“大块头”,也注重“小快灵”;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有效促进了立法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五年来推进高质量立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更为完备的法律保障。
2023-03-07 15:14:58
栗战书:
三、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做好规划计划、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修订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审查批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入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作出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听取审议相关综合报告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在高质量发展领域,围绕创新驱动发展、金融工作、数字经济发展等听取审议报告,推动解决制约重点领域、新兴行业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农业农村领域,听取审议脱贫攻坚、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报告。在生态环保领域,连续五年听取审议环境状况和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环保工作听取审议报告,以法治力量、法律武器推动污染防治、守护绿水青山。在社会事业领域,听取审议就业工作、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报告。突出社会治理重点问题,听取审议深化“三非”外国人治理等报告。
加强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紧紧围绕法律规定、法律条文,连续五年对生态环保领域主要法律开展执法检查,先后检查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还对就业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等法律和决定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围绕促进司法公正,对“两高”开展常态化监督。听取审议解决判决“执行难”、公益诉讼检察等工作情况报告。
人大监督是具有法定权威、代表人民的监督。常委会始终坚持把“依法”二字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确保宪法法律有效实施和各国家机关依法履职;坚持跟踪监督问效,久久为功,一抓到底,推动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坚持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和监督方式,注重从制度上、法律上推动解决普遍性、规律性问题。在监督工作实践中,我们进一步找准人大监督的性质和定位,有力推动了宪法法律的实施和“一府一委两院”正确行使职权、依法履行职责。
2023-03-07 15:20:46
栗战书:
四、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提升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水平。坚持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做到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建议所提问题74%得到解决或正在解决。
支持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邀请1026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基本实现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建立列席代表座谈会机制,770人次代表参加。400多人次代表参加立法调研、评估等工作,2000多人次代表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工作。
健全常委会联系代表机制。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和常委会委员直接联系432名代表,形成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相关领域代表的工作机制,做到联系工作覆盖基层一线和专业人员代表、覆盖常委会各项工作。
推动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组织8389人次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形成497篇调研报告。根据代表职责,9100余人次代表参加了“一府两院”组织的有关活动,240余人次代表担任特约监察员、监督员。
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做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指导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依法民主选举产生277万名各级人大代表。
五年来,代表工作的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代表工作重要论述的认识。本届以来,代表的履职意识更强了。通过出席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建议,参与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开展调研视察,深入了解和反映群众诉求,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代表的职责定位更准了。人大代表不是政治光环,而是重要职务,是要讲担当、有作为的。要把人民群众的心声、意愿反映上来,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贯彻到人民群众中去。代表的作用发挥更好了。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既有“本职”工作,也有“履职”工作。代表立足岗位,不负重托,在本职工作中展现了人大代表的时代风采,以履职工作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光荣使命。
2023-03-07 15:26:06
栗战书:
五、发挥人大对外交往优势,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
加强与外国议会的双边交流。邀请接待111个团组访华,组派150个团组出访,举行双边线上活动260多场、线下外事活动98场,外交信函往来近2000件。
深入参与议会多边交往合作。派团出席65次国际会议,出席视频国际会议137场,推动中国主张成为国际共识。
发挥定期交流机制和友好小组作用。同16个国家议会和欧洲议会举行35次机制交流会议。成立双边友好小组136个。
五年来,人大外事工作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大对外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聚焦国家外交总体布局,推动落实国家元首之间达成的重要共识;就是找准人大在国家对外工作中的定位、任务、特点、优势,为国家发展争取良好国际环境,为维护国家利益赢得更多友华人士;就是在国家需要时,毫不犹豫地站到一线进行法律的、政治的、外交的斗争,捍卫我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23-03-07 15:30:32
栗战书:
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完善常委会运行机制。召开5次代表大会和39次常委会会议,开展1029项议题。
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作用。牵头起草法律案、决定案91件次,协调指导137件法律的起草工作,本届完成率达到92.7%。
推进“数字人大”建设,建成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建成全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代表议案建议、调研成果转化全流程网上运行。
连续五年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
五年来,常委会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人大作为政治机关的根基更牢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更鲜明,作为工作机关的运转更高效,作为代表机关的作用更显著。
2023-03-07 15:33:21
栗战书:
各位代表!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成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履职尽责、辛勤工作,国务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任、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23-03-07 15:36:14
栗战书:
总结五年,我们也深深感到,人大工作还有不少问题和诸多不足。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不适应、跟不上的问题,特别是立法工作的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仍需进一步增强,服务代表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2023-03-07 15:36:32
栗战书:
各位代表!
五年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的认识,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宪法原则得到全面落实;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必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必须坚持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2023-03-07 15:37:15
栗战书: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原则通过了2023年度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对今后一年的工作作出了预安排。
(一)做好宪法实施和立法工作。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统筹安排未来五年立法工作。
(二)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改进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做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三)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机制。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四)做好人大对外交往。全力配合党和国家外交布局,完成中央交给人大的外事工作任务。
(五)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各位代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023-03-07 15:40:46
李鸿忠: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3-03-07 15:42:35
李鸿忠:
下面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同志作报告。
2023-03-07 15:43:32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周强: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23-03-07 15:43:50
周强: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特赦令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特赦决定,依法裁定特赦罪犯23593人。最高人民法院审结案件14.5万件,制定司法解释114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19件;地方各级法院审结、执结案件1.4亿件,结案标的额37.3万亿元。
2023-03-07 15:44:47
周强:
一、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严惩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犯罪。依法反制非法制裁和“长臂管辖”,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3.8万件27.4万人。我国刑事犯罪案件、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总体呈持续下降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依法从严惩处孙政才、赵正永、孙力军等92名原中管干部,彰显党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
依法惩治信息网络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22.6万件,决不允许网络空间沦为法外之地。
依法惩治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守护百姓餐桌安全、用药安全。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守护群众养老钱。
依法维护公共安全。对一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判处重刑,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3-03-07 15:47:57
周强:
二、依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法助力稳经济增信心。新冠疫情防控三年来,人民法院为企业减负纾困,帮群众排忧解难。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推动解决挤压生存发展空间、拖欠账款等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促进消费30条,严厉整治“霸王条款”、消费欺诈等行为,促进增强消费信心。出台稳定就业14条,明确居家办公或灵活办公工资裁判标准,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平衡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妥善化解合同履行、商铺租赁等涉疫纠纷77.9万件,帮助大中小微企业互谅互让、守望相助、共渡难关。运用民法典不可抗力条款,协调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延期、分期付款方式履行债务,鼓励业主或债权人减免租金、减免逾期利息。坚持善意文明司法,对依法应当采取查封、保全的财产,尽可能采用“活封活扣”,对13万个企业暂缓适用强制措施,通过一系列“放水养鱼”柔性措施,让守信的企业摆脱困境、轻装上阵。
依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依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再审纠正张文中案等重大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209件283人,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保护市场主体合法的财产权益、合同权益。通过司法裁判弘扬契约精神,鼓励诚信交易。
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制止“傍名牌”、“搭便车”,对“青花椒”、“金银花”等“碰瓷式维权”说不。
依法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坚决制止“大数据杀熟”、强制“二选一”等“店大欺客”行为,保护创新经营,惩处非法逐利。
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助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
促进市场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审结破产案件4.7万件,对仍有市场潜力的高负债企业通过依法重整实现重生,对资不抵债、拯救无望的企业宣告破产,实现市场出清。审结破产重整案件2801件,盘活资产3.4万亿元,帮助3285个企业摆脱困境,稳住92.3万名员工就业岗位。
依法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出台司法政策,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依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
依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
2023-03-07 15:50:27
周强:
三、坚持走好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
贯彻实施民法典,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面加强人格权保护。在司法政策中完善人格权侵害禁令等规定。审理侵害“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誉案,让人格尊严免遭网络暴力侵害。通过一系列司法政策和公正裁判,让人脸安全得到保障,隐私安宁免遭侵扰,名誉荣誉不被诋毁,人格利益更受重视,让人的价值、尊严受到法律充分尊重和保护。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意见,让快递小哥、外卖骑手有尊严、有保障。妥善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助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维护家庭和谐幸福。审结婚姻家庭案件896.1万件,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3万份。审理“空巢”老人赡养案,支持老年人精神赡养请求,让老人晚年幸福自由受到尊重,让子女常回家看看成为自觉。
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依法严格执行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制度。司法与行政、家庭、学校、社区保护联动,共同保护祖国的明天。
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全面推广涉军维权模式,妥善解决边防战士家庭涉法问题。对诋毁“抗美援朝冰雕连”、亵渎卫国戍边英雄的犯罪分子依法严厉制裁,坚决捍卫英烈尊严荣光,在全社会高扬尊崇英雄的浩然正气。
维护港澳台侨同胞合法权益。基本实现内地与港澳民商事司法协助全覆盖,制定司法惠台36条,架起维护侨胞权益“连心桥”。
方便群众高效化解矛盾。紧扣群众所盼所需,迎难而上,持续攻坚,一一破解难题。在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破解长期以来群众解纷“门难进”问题后,还要让群众化解矛盾“事好办”。建成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真正把方便留给群众。形成在线多元调解新格局,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调解纠纷3832万件,2022年平均每分钟75件成功在诉前在线化解。调解平台在线对接7.6万个基层治理单位,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44.8万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注册使用律师服务平台。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真正为群众解忧、让正义提速。
巩固拓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持续巩固攻坚成果。五年来,执行到位金额9.4万亿元,2022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中国特色执行制度机制更加健全。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强化以案释法,引导全民增强法治观念。
2023-03-07 15:57:33
周强:
四、坚决守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坚持严格公正司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国法天理人情相统一。坚决捍卫法律尊严和权威。对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严重危害群众和社会安全的罪行决不姑息,论罪当判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严把死刑案件质量关,有效防范重大冤错案件发生。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依法纠正五周案、张玉环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26件53人。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原则,对267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097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加强被告人辩护权和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畅通律师协会维护律师执业权利渠道,推进律师辩护全覆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理朱振彪追赶肇事逃逸者案、医生电梯内劝阻吸烟案、救助老人压断肋骨案,面对矛盾冲突、是非曲直,不回避、不含糊、不迁就,旗帜鲜明支持见义勇为,坚决反对“和稀泥”,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等法律和道德风险。新时代司法定分止争、明辨是非、激浊扬清、惩恶扬善,努力让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加强裁判尺度统一,切实防止公平正义因地域、城乡、行业差异而打折扣。
监督、支持依法行政。服务“放管服”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
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让司法活动在阳光下运行。越是公众关注案件,越是依法主动公开,让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活动。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已经形成。
2023-03-07 16:04:57
周强:
五、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实施140项改革举措,推动司法审判和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深刻重塑。
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健全权责清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审判权力运行体系。法院组织体系更趋完善。
2023-03-07 16:09:13
周强:
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加强政治建设,筑牢政治忠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国法院涌现出一大批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先进典型,李庆军、胡国运、周春梅、魏晶晶、杨军、滕启刚、鲍卫忠等95名法官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是共和国审判事业的忠诚卫士,他们用无私奉献乃至生命捍卫了公平正义。
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司法水平。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确保廉洁司法。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坚决清除沉疴积弊和害群之马。转变司法作风,全国四级法院院长、班子成员深入乡镇人民法庭驻庭蹲点,向群众学习,帮群众解纷。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坚持不懈涵养清风正气。
各位代表,自觉接受监督,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依法接受人大监督。把1965件代表建议和1861件日常建议,逐项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自觉接受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各位代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变革新发展,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领域的生动实践。成绩的取得,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国务院大力支持,全国政协民主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监督,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支持,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3-03-07 16:11:03
周强:
回顾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人民法院走过的历程,我们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法治中国前景无限光明。做好人民法院工作,必须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双轮驱动;必须坚持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必须坚持自觉接受监督,让审判权始终在监督下行使、为党和人民服务。
我们清醒认识到,人民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司法能力水平还有差距;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存在不平衡不到位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等等。人民法院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23-03-07 16:12:10
周强:
2023年工作建议
一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法服务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坚决依法惩治一切分裂国家的犯罪分子,维护国家统一。坚定不移反制非法制裁、“长臂管辖”,坚决捍卫我国司法主权和人民利益。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发布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全面贯彻平等保护原则,坚决防止以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坚决制止侵害企业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坚决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权益。对侵犯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案件,加大监督指导力度,对错案一经发现、坚决予以纠正。坚持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让产权和知识产权更有司法保障,契约履行更加有效,创新活力更加得到激发。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群众公平正义需要。四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五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坚持不懈锻造堪当重任的人民法院铁军。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团结奋斗、苦干实干,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2023-03-07 16:12:37
李鸿忠: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3-03-07 16:13:23
李鸿忠:
下面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同志作报告。
2023-03-07 16:13:49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军: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23-03-07 16:14:04
张军: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检察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指引人民检察事业前进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人民检察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2023-03-07 16:14:41
张军:
一、维护安全稳定,以能动检察助力中国之治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全力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严惩拐卖人口犯罪,协同公安机关以专项行动深挖历史积案。依法惩治促社会秩序持续向好,2022年起诉杀人、放火、爆炸、绑架、抢劫、盗窃犯罪为近二十年来最低。
依法有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创新以案释法,持续发布101件典型案例,第一时间指导依法战疫,有力维护社会秩序。起诉借疫情诈骗、哄抬物价犯罪从2020年5100余人降至2022年190余人,起诉制售伪劣口罩等防疫物资犯罪从950余人降至192人。疫无情,法有度。对拒绝执行疫情防控措施致病毒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起诉542人;情节轻微的,不起诉167人,重在教育疏导,社会效果更好。
积极促推依法治网。协同公安机关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起诉19.3万人。坚持全链条打击,起诉非法买卖电话卡和银行卡、帮助提款转账等犯罪从2018年137人增至2022年13万人;对情节较轻或受骗、胁从参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从宽处理、教育为主。8所院校57名学生跨省实习,误入诈骗团伙,检察机关依法不起诉或督促撤案,涉案学生均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少捕慎诉慎押促治理。2020年全国两会上,我们分析二十年间重罪持续下降、轻罪持续上升的重大变化,提出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惩严重犯罪决不动摇,较轻犯罪少捕慎诉慎押。2021年,这一办案理念被确定为刑事司法政策。政法机关协同落实,诉前羁押率从2018年54.9%降至2022年26.7%,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低;不捕率从22.1%升至43.4%,不诉率从7.7%升至26.3%,均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高。当宽则宽、该严则严,促进犯罪治理更有效、人权保障更有力。
认罪认罚从宽利改造。适用率超过90%。2022年量刑建议采纳率98.3%;一审服判率97%,高出未适用该制度案件29.5个百分点。上诉、申诉大幅减少,更利罪犯改造、促进社会和谐。
典型案例推动法治进步。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指导办理“昆山反杀案”等正当防卫案,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指导办理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推动自诉转公诉,确立网络人格权保护公诉原则。恶意损害公益必须惩罚性赔偿。指导办理民法典实施后首例污染环境惩罚性赔偿案,让以身试法者承担重罚,警示潜在违法犯罪。
检察建议推动诉源治理。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溯源促标本兼治,是法治中国建设更高要求。紧盯老百姓身边的安全,向有关部门发出第一至八号检察建议,以检察履责“我管”促职能部门依法“都管”,推动社会治理谋在前、预在先。
2023-03-07 16:15:21
张军:
二、聚焦服务大局,以能动检察促推高质量发展
守好经济安全法治防线。向中国证监会派驻检察室。依法惩治涉税犯罪。一些不法加油站、黑加油点购销“非标油”,隐匿收入、偷逃税款、危害生态环境。浙江、北京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筛查涉案信息,发现违法线索移送主管部门处置,追缴税款3.6亿元。与税务总局协作推广该监督模型,合力破解监管难题。
积极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做实对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保护。2020年起试点:对依法可不捕、不诉的,责成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切实整改;会同12部门共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某网络公司非法爬取外卖平台数据涉嫌犯罪。检察机关审查认为,涉案行为未涉个人信息,情节较轻,并考虑该公司为成长型科创企业,管理粗放致涉案,可启动合规整改。结案当年,公司新增员工700余人,营收增加1.6亿元。惩治促矫治,企业获新生。
以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助力创新发展。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依法抗诉“蒙娜丽莎”商标行政纠纷案,再审改判,十年争议画上句号,并促进统一类似商品、近似商标认定等法律适用标准。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绍兴轻纺城300余家经营户遭假冒纺织花型著作权人恶意起诉敲诈,检察机关深挖黑灰产业链,从严追诉背后犯罪,严惩假维权真敛财。
在反腐败斗争中充分发挥检察作用。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8.8万人,已起诉7.8万人,监检配合有力、制约有效。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起诉行贿犯罪1.4万人,震慑“围猎者”。
2023-03-07 16:17:23
张军:
三、坚持司法为民,以能动检察保障民生福祉
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长。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从严追诉性侵、虐待、暴力伤害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9万人。出台检察政策:成年人拉拢、诱迫未成年人参与有组织犯罪一律从严追诉;网络猥亵等同线下犯罪追诉。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建立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单位入职查询制度,被纳为法律规定。创新履职融通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以公益诉讼推动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对电竞酒店、盲盒、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业态予以规范。2018年向教育部发出第一号检察建议,要在社会各界支持下“没完没了”抓下去。
持续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这是2019年全国两会上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四年来,收到的353.9万件信访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回复不是目的,根本在案结事了。42名大检察官带头办理疑难信访积案475件,基层检察院受理的首次信访全部由院领导包案办理;对争议大、影响性案件开展公开听证,让公正可感受、被认同。内蒙古两牧民因草场划界讼争多年,检察官在争议草场主持听证,持续二十余载、跨越两代人的纠纷终以现场打桩定界、双方握手言和了结。
做深做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针对一些行政诉讼案件程序已结但讼争未解、长期申诉,持续开展专项监督。45名当事人因购买的违建房被拆除,提起行政诉讼144件,因不符合起诉条件被驳回。检察机关审查认为,拆除并无不当,当事人诉请赔偿亦合情合理,经多轮磋商促违建方退还购房款并赔偿损失,案结事了。“按程序办”决不能躺平为“程序空转”“结案了事”。
坚决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英烈合法权益。采纳代表建议,专项开展空军机场净空保护公益诉讼,督促整治安全隐患。对遭不法侵害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给予司法救助。发布破坏军婚典型案例,推广军娃司法保护经验,让军人安心保家卫国。协同退役军人事务部开展专项监督,做实尊崇英烈、永远铭记英烈。
切实维护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依法办理涉港澳台和涉侨案件。编写检察机关服务台胞台企手册。以公益诉讼保护涉台涉侨文物,让乡愁有寄托、家国驻心怀。
用法治力量护卫特殊群体。专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携手中国残联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立案办理外卖骑手权益保障公益诉讼案。对权益受损但不敢或不懂起诉的,支持起诉16.7万件。老弱妇幼残需格外护好,法律特别保护必须落实。
2023-03-07 16:18:24
张军:
四、加强诉讼监督,以能动检察维护司法公正
深化刑事立案、侦查、审判监督。2021年起会同公安部在所有市、县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持续清理既未撤案又未移送起诉、长期搁置的涉企“挂案”。
坚决纠正和防止冤错案件。检察官既是犯罪追诉者也是无辜保护者。坚持疑罪从无、有错必纠。谭修义因一起灭门惨案被判处死缓,羁押2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后改判无罪。有罪则决不允许逃刑。辛龙杀害女友后制造坠亡假象被判无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全面复勘现场、重新鉴定、完善证据,依法提出抗诉,法院以故意杀人罪改判其死缓。每一起冤错案件,检察机关都难辞其咎。组织排查2018年以来再审改判的325件刑事错案,以“纠错不能止于国家赔偿、追责必须落到责任主体”的严肃态度,对551名检察人员追责问责。
强化刑事执行监督。创设巡回检察制度。持续整治“纸面服刑”“提钱出狱”。
做强民事检察监督。提出抗诉比前五年上升22.7%;再审检察建议上升69.7%。专项监督民间借贷等领域打“假官司”问题。
做实行政检察监督。一公司员工下班后被指派自驾送货,途中撞伤致残,未被认定工伤,诉讼、申诉历时8年,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接续抗诉获改判。针对以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方式办理婚姻登记后离不了、撤销难问题,在妥善办好个案基础上,会同民政部等制定专项规范,推动处理类案1100余件。
亲清检律关系共促司法公正。尊重、保障律师依法执业。规范检律交往行为,“亲”不逾矩、“清”不远疏。
2023-03-07 16:19:34
张军:
五、拓展公益诉讼,以能动检察守护公共利益
以制度优势实现最佳办案效果。立案办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75.6万件,年均上升14.6%。提出双赢多赢共赢办案理念,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绝大多数案件在诉前解决了公益损害问题,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独特优势。
公益诉讼守护美丽中国。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39.5万件,年均上升12.5%。万峰湖、南四湖水域连接多省,上下游、左右岸治理不一,污染多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四级检察院合力,助推地方政府联手共治,再现一湖碧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中国特色公益司法保护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2023-03-07 16:22:58
张军:
六、坚持从严治检,以能动检察锤炼过硬队伍
一体推进政治建设、业务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编写、用好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履职教科书。弘扬新时代检察英模精神,王朝阳、蒋春尧、曹艳群等66名检察人员为党和人民献出宝贵生命,激励我们不断奋斗前行。
创设“案-件比”做实科学管理。针对不少案件程序反复、增加讼累,首创“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案子”与经过若干办案环节、程序统计的“案件”相比,考核首办负责、案结事了。办案质效明显提升,与2018年比,2022年退回补查、延长审查期限分别下降80%和95.8%,自行补查上升264.6倍,个案审查起诉时间减少6.9天。公正是质量与效率的统一。
坚持严管就是厚爱。以自我革命精神抓实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司法腐败多为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中央和有关部门早有“三个规定”,过问或干预、插手司法办案须记录报告。为做实“有问必录”,2019年起全员覆盖、逐月报告、季度通报,推动如实填报渐成自觉。2022年检察人员记录报告有关事项16.9万件,是2019年的15.4倍。整治顽瘴痼疾,重在抓、要在实。
我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邀请代表视察工作,精心办好代表建议。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连续五年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接受监督更实、效果更好。自觉接受履职制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023-03-07 16:25:17
张军: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新时代十年,人民检察事业欣逢最好发展时期,这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国务院大力支持、全国政协民主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配合与制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热忱关心、支持和帮助。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表示衷心感谢!
2023-03-07 16:28:37
张军:
我们清醒认识到,检察工作还有不小差距。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还需持续走深做实,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针对性不够,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检察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需持续强化。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难题解新题。
2023-03-07 16:30:40
张军:
2023年工作建议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检察机关要持续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践行人民至上,深化能动履职,做实诉源治理,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升法律监督能力,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建设堪当重任的检察铁军,夯实检察工作发展根基。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3-03-07 16:31:17
李鸿忠:
现在进行第四项议程,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
2023-03-07 16:32:59
李鸿忠:
下面请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同志作说明。
2023-03-07 16:33:26
中国网:
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2023-03-07 16:33:45
中国网: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2023-03-07 16:36:23
中国网: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保留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科研诚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科技评奖等相关职责,仍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2023-03-07 16:46:56
中国网:
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农村科技进步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分别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科学技术部的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职责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挂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2023-03-07 16:47:14
中国网:
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调整科学技术部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协调管理、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等职责,将科学技术部所属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划入农业农村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划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3-03-07 16:47:36
中国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仍由科学技术部管理。
2023-03-07 16:48:01
中国网:
科学技术部不再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2023-03-07 16:48:16
中国网:
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3-03-07 16:48:31
中国网:
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2023-03-07 16:49:30
中国网: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
2023-03-07 16:50:16
中国网:
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撤销中国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及分行营业管理部、总行直属营业管理部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分行,在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厦门设立计划单列市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牌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合署办公。
2023-03-07 16:50:47
中国网:
不再保留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相关职能上收至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对边境或外贸结售汇业务量大的地区,可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派出机构方式履行相关管理服务职能。
2023-03-07 16:51:20
中国网: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按照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相关管理规定,将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由其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
2023-03-07 16:52:44
中国网:
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
2023-03-07 16:53:37
中国网:
组建国家数据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职责划入国家数据局。
2023-03-07 16:54:42
中国网:
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为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牵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组织拟订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重点地区帮扶政策,组织开展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研究提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资金分配建议方案并指导、监督资金使用,推动乡村帮扶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等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
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内,有关帮扶政策、财政支持、项目安排保持总体稳定,资金项目相对独立运行管理。
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
2023-03-07 16:55:26
中国网:
完善老龄工作体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
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
2023-03-07 16:56:28
中国网: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商标、专利等领域执法职责继续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承担,相关执法工作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业指导。
2023-03-07 16:57:45
中国网:
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更好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将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2023-03-07 16:58:45
中国网:
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2023-03-07 16:59:25
李鸿忠:
各位代表:今天全体会议的各项议程已经进行完毕。现在休会。
2023-03-07 17: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