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2年4月17日(星期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孙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钟红恩介绍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昨天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安全返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宏先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女士,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孙军先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钟红恩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郝淳先生作介绍。
2022-04-17 15:00:57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 郝淳: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下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见面,感谢大家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关注和支持!昨天,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安全返回东风着陆场,并于下午返京。受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委托,今天我们向大家通报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和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我简要回顾一下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主要过程: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东风发射场发射升空,与空间站核心舱对接,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航天员在轨期间,按计划对空间站设施设备进行照料、维护,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空间科学实验及技术试验,进行了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等一系列科普与教育活动。神舟十三号乘组共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神舟十三号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目前3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正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进行飞行后恢复。
2022-04-17 15:07:15
郝淳:
中国空间站建造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分别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主要任务目标是全面突破和掌握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相关的关键技术。自2020年以来,先后成功实施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共6次飞行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圆满完成了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任务目标,为空间站建造阶段任务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载人航天工程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任务现场坐镇指挥,亲切接见参研参试代表,习近平总书记还与航天员乘组天地通话。工程全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信任和期望重托,全力拼搏攻关,克服了疫情对研制试验和飞行任务实施带来的影响,取得了连战连胜的成绩。任务实施得到了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有关战区部队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参与,在此,我谨代表任务总指挥部,对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对媒体朋友们的关注和报道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2-04-17 15:08:39
郝淳:
根据任务安排,2022年我们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共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这6次任务分别是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乘组也是由三名航天员组成,他们也将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空间站的三个舱段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之后还将实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其中,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也是由三名航天员组成,这三名航天员将在轨和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完成轮换以后,在轨工作和生活6个月。
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工程全线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确保各次任务圆满成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下面,我们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2022-04-17 15:15:03
寿小丽: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2-04-17 15:22:3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请问郝淳主任,昨天航天员顺利返回了,这也标志着空间站的关键技术验证阶段顺利收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们取得了哪些成果?我们的既定目标完成情况怎样?
2022-04-17 15:23:39
郝淳:
感谢你的提问。刚才也说到,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主要目标是全面突破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目前看通过六次任务实施,相关关键技术已经得到全面突破,通过这六次任务,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突破了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具体举个例子,包括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的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以前最长一个月,现在增加到三个月、六个月,这还是有很大差别,这个技术得到全面验证和突破,还包括再生式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大型柔性电池翼可驱动机构技术,还有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技术、航天员遥操作交会对接等一系列技术都得到了突破,为后续空间站的建设攻克了技术难关。
第二,完善了任务的组织指挥体系。进入空间站阶段以来,任务实施也进入高密度阶段。去年5次飞行任务在6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实施,这对任务组织实施带来了新挑战。为了保证任务顺利组织实施,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任务组织指挥体系,建立了载人飞船应急发射机制和航天员应急返回搜救机制,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我们能保障各次发射任务高效顺畅实施,保证航天员在轨安全和空间站稳定运行。
第三,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运营管理体系。和以往间断发射和短时间在轨运行有很大的不同,进入空间站阶段后,飞行器长期连续运行,航天员长期在轨工作和生活,这就要求地面对全过程、全状态进行充分监视并处理应急情况。为适应新要求,我们研究制定了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飞行控制新模式,研制了分布式的地面控制系统,在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入轨以后就投入使用,经受了实战的考验,也为后续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营管理打牢了基础。
第四,取得了高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综合效益。利用核心舱上的空间科学实验设施,开展了以无容器和高微重力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实验,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另外,工程的发展也始终坚持服务国计民生、带动科技发展、提升综合效益的宗旨。利用神舟载人飞船飞行机会,搭载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航天种子,包括各种特色植物种子,还有微生物和电子元器件等实验样品,还有大批瞄准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实验设施和设备。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青春与星空对话”天宫画展等一系列科普和教育活动,可以说在空间科学研究和综合效益方面取得了“双丰收”。
总的来说,通过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我们全面突破并掌握了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全面验证了工程各个系统执行后续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匹配性,另外,还检验了工程常态化、高密度实施任务的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为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谢谢。
2022-04-17 15:25:54
红星新闻记者:
中国空间站设计生命为10年,确保飞行产品的长寿命和高可靠性是对每个系统甚至每个元器件的严峻考验。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已在轨运行近一年,目前状态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有很多“抢眼”的部件,机械臂是其中的焦点和亮点,如何评价它的表现?谢谢。
2022-04-17 15:31:31
郝淳:
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请空间站系统的杨宏总设计师回答。
2022-04-17 15:35:53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杨宏:
感谢你的提问。神舟十三号飞船顺利返回后,目前现在在轨的是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合体在运行,状态正常,在轨各项运行参数稳定。
核心舱在轨运行将近一年时间里,所有任务均是按照计划顺利实施,完成了与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的交会对接,以及神舟十二号乘组3个月的驻留和神舟十三号6个月的驻留任务。同时还开展了出舱活动、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以及手控遥操作等多项专项任务。
在此期间,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验证工作,主要包括物化再生生保、大型组合体控制以及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及驱动技术等等,经过评估,结果符合预期,目前功能性能优于设计。举几个例子,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两个乘组驻留期间,天和核心舱的再生生保系统为航天员提供良好的载人环境,满足航天员在轨的物质代谢需求。其中,将航天员排出湿气收集成冷凝水,尿液回收再处理成饮用水和电解制氧,整个水的回收效率优于95%,水利用效率优于83%,均满足指标要求,通过这项技术,大大降低了通过货运飞船上行携带航天员饮用水和氧气的需求量;再有我们提到的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及其电源技术,自去年核心舱发射到现在,持续为核心舱及其组合体提供了能源,经过评估,发电能力近10千瓦,超出了设计预期,在出舱活动、交会对接、机械臂转位等能源需求较大的任务中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供给。
目前顺利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涵盖了舱外电子、机械、管路等典型设备的操作、安装、维修,表明了整个出舱流程、出舱保障以及天地协同均满足要求,为后续空间站建成后的长期运营期间,航天员进行舱外设施的照料、安装和维护维修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们还在开展能力评估,进一步挖掘核心舱潜力,提质增效。
机械臂在整个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航天员出舱、转位货运飞船以及舱外状态巡检等多项关键任务,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完美。通过机械臂舱外操作,其关节运动能力、末端定位精度等功能性能均满足设计预期;机械臂操作负载所表现出的刚度特性,表明机械臂具有执行大负载转移任务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获取了在轨失重环境下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参数。这也都为今后机械臂转位实验舱、舱外大型载荷照料等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空间站核心舱完成了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谢谢。
2022-04-17 15:46:13
路透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推迟今年空间站的完工?第二,迄今中国在建造空间站方面花了多少钱,预计还会花多少?谢谢。
2022-04-17 15:56:39
郝淳: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工程全线克服了很多困难,采取了很多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在过程当中,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作,我们把疫情对工程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目前看,工程研制进度总体受控,不会影响空间站建造计划。
中国空间站计划实施的投资规模总体适中,一直保持着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的节奏。总体看,载人航天工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投入较少、发展较快、成果较多、可持续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谢谢。
2022-04-17 15:56:59
新京报记者:
载人航天领域通常将测控通信系统比喻为“看不见的风筝线”。在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风筝”越来越大、“风筝线”越来越多,如何做到精准测量控制、精准“穿针引线”,确保空间站安全稳定运行。谢谢。
2022-04-17 16:02:51
郝淳:
这个问题请孙军总师回答。
2022-04-17 16:03:06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 孙军:
感谢你的提问。这两年,我们主要任务是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工作。自去年以来,经过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5次任务的实践和技术积累,我们突破了快速交会对接和撤离返回、自动任务规划、复杂构型航天器精密定轨和预报、机械臂遥操作控制等一系列飞控技术,建成了全国产化稳定运行的飞行控制系统平台,构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站在轨飞控管理体系,可以说我们已经掌握和初步验证了空间站组装建造阶段的核心关键飞控技术,这将为今年我们顺利实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提供一个坚实的保障。
在开展组装建造任务的同时,我们还要持续地提升空间站在轨运行的效能,优化完善空间站长期运行组织管理模式和航天员在轨支持模式,提高飞控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拓展完善空间科学应用实验模式,全面提升空间站在轨运行效能,更好地发挥大型空间科学实验平台的作用。
神舟十三号乘组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轨时长新纪录,未来中国空间站和航天员还将持续长期在轨飞行。根据工程任务规划和科学实验需求,我们中心负责空间站长期运行控制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采取了多样的措施来保障空间站和航天员在轨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构建了完备的地面验证体系。我们精心设计空间站组装建造和在轨管理关键飞控实施方案,制定了3000余个故障预案,在任务发射前构建包含航天器、测控网、测控中心之间互相联系的天地大回路地面验证环境。组织人员开展全流程的协同演练工作,对正常和应急飞控实施方案和飞控系统功能、性能进行全面验证,确保飞控实施的安全可靠。
二是实施严密的组织指挥。按照“统一指挥、专业支持”的模式,在重大关键控制阶段,组织各方面专家在飞控现场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在机械臂控制、航天员出舱活动及一些复杂的空间科学实验期间,组织多个系统天地密切协同配合,密切监视研判状态,对重大控制任务的实施进行现场科学决策处置,确保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开展。
三是精准实施监视控制。飞行控制中心调配以中继卫星为主的我国陆海天基测控网,对空间站进行大范围的测控覆盖,每圈都会对空间站进行有效监控。我们构建了自动化飞行控制系统,能够对在轨飞行事件进行自动规划和执行,利用数字空间站进行辅助健康管理,可以对故障情况进行智能化诊断,定期对空间站进行“体检”,全面研判健康状态,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有效处置,常态化地开展航天员紧急撤离等应急演练,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四是稳妥应对空间安全风险。我们对空间站平台设备、航天员健康等状态进行全时监测,同时对空间环境、空间目标碰撞等情况加强监视预警,采取必要的规避措施。今年2月份以来,已向全世界公布空间站运行轨道,供世界各航天实体进行碰撞预警计算,在此也向各国同行们为中国空间站构建和谐、安全的环境表示衷心感谢。谢谢。
2022-04-17 16:03:18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刚才提到这次在轨驻留半年,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任务飞行时长纪录,请问这一次乘组在轨期间经受住了哪些考验?相关系统是否开展了针对性地支持保障工作?另外大家很关心航天员返回后的身体状况如何?谢谢。
2022-04-17 16:03:43
郝淳:
请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黄伟芬总师回答。
2022-04-17 16:04:1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 黄伟芬:
感谢你的提问。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飞行了183天,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创造了多项纪录,他们在轨驻留期间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太空授课,还有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试验以及航天医学、航天心理学、航天工效学和空间材料科学,共计40余项的在轨实验和试验任务,完成了80余项在轨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还完成了大量空间站组合体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照料以及物资和站务的管理工作,并实施了健康监测、在轨防护锻炼以及在轨训练和演练,完成了大量科普教育等公益视频录制,拍摄了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获取了宝贵和丰富的资料。
总体来讲,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协同配合默契、工作紧张有序、生活丰富多彩、任务完成出色,他们经受住了身心考验以及完成任务各方面的能力考验。目前,他们已经返回北京航天城,正在按计划开展返回后恢复工作,他们的身心状态很好。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是首次在轨航天员驻留长达六个月的飞行,对航天员系统来讲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针对这次任务的特点,航天员系统一方面在航天员飞行前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强化训练,包括航天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心理调适训练、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出舱活动等各方面强化训练,同时加强了个性化的健康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在神十二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改进和完善了在轨驻留保障措施。
健康保障方面,优化了航天员在轨个性化保健措施,增配了相关药物和诊疗设备;优化了失重防护锻炼措施,增加了锻炼便捷性和趣味性,制订了个性化的锻炼方案,加强动态评估和调整,强化耐力和心血管储备,提升心肺功能,加强腰背部和颈部等核心肌和下肢力量锻炼,促进重力再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增配了新鲜果蔬、配置了个性化电解质饮品等,加强了营养保障;同时也丰富了在轨心理支持方式。
在生活保障方面,针对飞行时间延长,在神十二任务基础上又增配了食品和饮水,丰富了系列服装,优化了部分生活用品和卫生用品配置。针对个体特点和需求,丰富了在轨娱乐项目。
在工作保障方面,进一步规范了航天员在轨工作、作息和值班制度,修订完善了航天员飞行手册,加强了飞行计划动态调整和动态更新、工作负荷适时评估等措施;优化了出舱活动程序、出舱活动支持模式和协同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的来讲,这次任务的成功实施,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航天员选拔训练技术的科学有效,同时也表明我国已完全具备了航天员长期飞行驻留保障能力,为后续任务奠定了基础,积累了更为丰富和宝贵的经验。谢谢。
2022-04-17 16:04:25
俄通塔斯社记者:
中国空间站已经确定了20个左右的合作国家,包括俄罗斯。在今年年底之前,空间站将会正式建成,从明年开始就会正式运营。请问,在比较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空间站是否可以推进正常的国际合作?在这个领域是否会发生一些障碍或者问题?请问你有什么期待或者考虑?谢谢。
2022-04-17 16:05:04
郝淳:
探索未知宇宙,发展航天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离不开各国的通力合作。纵观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国际合作也是推动载人航天持续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我们与世界上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与交流,实施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取得了一大批丰硕的研究成果。后续,我们还一定会在这个原则下,与世界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开展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愿意把中国空间站打造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平台,和各个国家的航天员、航天科技队伍一起,不断探索浩瀚宇宙,造福人类。
谢谢。
2022-04-17 16:05:26
凤凰卫视记者:
刚才郝淳主任介绍了下半年在7月、11月计划发射“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将会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想问一下,“梦天”和“问天”两个实验舱现在的研制进展怎么样了?实验舱未来将主要发挥哪些作用?谢谢。
2022-04-17 16:18:27
杨宏:
感谢你的提问。空间站建造完成后,两个实验舱将是航天员在轨主要的工作场所,在两个实验舱里都可以开展密封舱内和密封舱外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这两个舱都配置舱内载荷试验机柜和舱外载荷安装平台,也提供了信息、供电和散热等支持和保障措施,可以开展空间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医学以及空间探测等多个领域的试验。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这两个舱的特点:问天实验舱配置了与核心舱一样的航天员生活设施,这里包括3个睡眠区、1个卫生区和厨房等设施,可以保障航天员生活。它还可以与核心舱一起来支持两艘载人飞船轮换期间6名航天员的生活;另外,还配置了一个小型的机械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跟核心舱的大机械臂组合使用,共同完成航天员的出舱、舱外设施照料、巡检等任务;另外,在问天实验舱还配置了航天员出舱气闸舱,空间站建成以后,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将作为航天员主用的出舱活动的气闸舱,这时候核心舱的节点舱用于其他功能,只是作为备份;问天实验舱还具备核心舱对于组合体管理控制功能的备份舱段。也就是说,核心舱平台的功能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切换至问天实验舱行使组合体控制和管理功能,这样可以整体上提高空间站的可靠性。
梦天实验舱配置了一个货物气闸舱和一个舱外展开试验平台。今后需要在舱外安装的科学试验设备,可以通过货运飞船运送到空间站,再通过货物气闸舱把载荷送到舱外,由机械臂或者航天员把它安装到舱外的平台上,这样可以实现舱外试验项目不断更新。
目前,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在地面的研制进展顺利。其中,问天实验舱已经在天津完成了整舱的集成总装、测试和大型试验工作,整装待发;而梦天实验舱目前已在天津完成了相应的集成总装和试验工作,正在开展地面测试,后续还将完成整舱热试验、回归测试等试验工作,正按计划推进。谢谢。
2022-04-17 16:18:41
光明日报记者:
空间应用系统在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年即将发射问天、梦天实验舱,空间应用系统后续有哪些安排?预期将取得哪些成果?
2022-04-17 16:31:3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 钟红恩:
谢谢你的提问。核心舱在轨运行将近1年时间,空间应用系统全新研制的有效载荷在轨工作稳定、状态良好,与相关系统的接口协调、匹配,下行了大量科学实验数据和样品,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新一代应用任务天地一体化系统方案得到了验证,其中包括国际先进的应用在轨共用支持方案、大型科学研究设施构建方案、低延迟宽带应用天地支持方案等,为两个实验舱应用任务在轨建造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第二,国内首次在轨实现了基于先进通信协议的高可靠、大带宽光纤通信网络,具备分布式大容量数据存储和高速在轨计算能力。我们突破了国际的先进科学实验柜机电热一体化等核心关键技术,建立了高水平的应用在轨共用支持条件。
第三,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已成为国内首台、国际上第二台在轨运行的同类研究设施,相比国外指标更高、能力更强,成功完成了多种类、多批次材料样品实验,加热温度达到2000摄氏度以上,发现了多种新现象,正在对下行样品开展深入科学研究。
第四,我们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首创磁悬浮和喷气悬浮双层隔振方案,实现了比空间站平台高2-3个数量级的微重力水平,首次获得了1E-7g量级的微重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备支持开展相对论与引力物理等前沿研究的条件。
第五,首次获得了天地往返延迟优于2秒的遥科学实验能力,我们建立了先进的数字孪生模型与实物镜像比对的全新实验模式,高效支持了在轨科学实验。
接下来,空间应用系统将在核心舱任务中,深入开展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和高微重力科学实验,两个实验舱的有效载荷将陆续完成正样出厂、发射场测发和在轨测试,按计划完成建造任务。
空间应用系统在空间站舱内安排了14台高水平的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在空间站舱外安排了3个大型载荷挂点,2个暴露实验平台,以及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等“旗舰型”研究设施;支持开展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和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多个研究领域,近百个研究计划和上千项科学研究;将在宇宙和天体的起源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基础性、前沿科学问题上取得重大发现,在基础物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科学等重点研究方向取得科学突破,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谢谢。
2022-04-17 16:31:45
新华社记者:
随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圆满完成,工程正式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能否介绍一下,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载人航天工程有哪些蓝图构想?谢谢。
2022-04-17 16:35:12
郝淳:
感谢你对工程未来发展的关心。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为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其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可以实现可重复使用。新一代载人飞船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另外它的上行和下行载荷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在考虑研发空间站的扩展舱段,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另外,空间站这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主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航天新技术等众多领域。此外,特别是,明年我们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我们还将积极探索载人航天商业化发展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维护,不断提升空间站综合效益,推动载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纵观世界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月球一直是载人航天走向深空的一块热土,中国载人航天也将会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进而迈向深空。在进行空间站研制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开展了载人月球探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华民族千年来嫦娥奔月、蟾宫折桂的神话梦想将会成为现实。
谢谢。
2022-04-17 16:35:43
总台CGTN记者: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返回后,各界对后续载人飞行任务更加期待。今年还有2批次6名航天员要执行飞行任务。请问,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需要完成哪些工作?目前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谢谢。
2022-04-17 16:57:12
黄伟芬:
谢谢你的提问。按照空间站建造阶段的任务安排,执行2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目前,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的身心状态非常好,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的训练和任务准备。
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都将在轨飞行6个月,将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实现不间断有人驻留。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10天,航天员系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十四乘组将配合地面完成空间站组装建设工作,从单舱组合体飞行逐步建成三舱组合体飞行状态,在这期间要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他们将首次进驻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建立载人环境;配合地面开展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大小机械臂测试,气闸舱出舱相关功能测试等工作;将首次利用气闸舱实施出舱活动;完成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14个机柜解锁、安装等工作。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也将计划实施数次出舱活动任务,进行舱内载荷设备组装、测试和调试工作,操控机械臂实施舱外载荷安装;对三舱三船最大构型组合体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两个飞行乘组还将开展科普教育及其他公益活动,按计划开展数十项在轨科学研究的实验和工程技术试验、飞行任务数据资料收集和拍摄;开展在轨健康监测、防护锻炼、在轨训练和演练,以及大量空间站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照料、站务和物资管理等工作。
针对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特点,航天员系统本着“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试训一体”的原则,设计并实施了八大类200余项训练,使航天员在思想、身体、心理、知识储备、操作技能等各个方面都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在全面系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强化训练:
一是针对问天舱和梦天舱首次进驻状态设置,以及各种构型组合体的运行管理、设备操作、维护维修、物资管理、站务管理等进行强化训练。
二是针对机械臂验证、气闸舱出舱活动等任务,完成了机械臂操作训练,出舱活动程序训练、协同训练、模拟失重水槽训练、低压环境训练等任务训练。
三是强化了应急故障处置能力的训练以及实验舱遥操作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训练。
四是强化了体能和力量训练、心理调适训练以及在轨健康、生活和工作驻留保障技能训练。
五是完成了数十项空间实(试)验以及平台操作训练。
六是参加了人船联试、人站联试以及工效学评价试验等近百次工程研制试验活动,深度参与了飞行手册和预案编写。在充分发挥航天员作用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实战能力。
此外,加强了个性化训练和个性化健康保障工作,多次安排两个乘组和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进行交流,在神十三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保障措施,以确保航天员在轨健康生活、高效工作,圆满完成任务。谢谢。
2022-04-17 16:57:24
封面新闻记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历了30年的发展,今年将完成空间站建造,进入到大规模应用阶段。请问,这些航天技术成果以及空间实验项目将对改善民生福祉发挥怎样的作用?谢谢。
2022-04-17 17:02:08
郝淳: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既高大上,又要接地气”的伟大事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计民生密切关联。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推动科技与发展上。载人航天是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活动。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会被直接应用到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各个领域。例如,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传热系统控制等相关技术,可以带动粉煤加压气化产业升级,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也能有效提升氢燃料电池效能。另外,在火箭、飞船、空间站等飞行器研制过程中,控制、测量、图像处理、元器件等相关技术,能够推动工业智能控制系统的升级换代。另外,载人飞船的防热大底技术已经转化为民用的隔热材料。刚刚举办不久的精彩的冬奥会,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包括运动员的训练设备,都大量采用了航天技术成果。
第二,体现在服务经济建设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30年来,初步统计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带动了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通信、种业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业升级。以航天搭载育种为例,截至目前,据初步估算,已经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不仅推动了农作物改良,也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菌种制备、生物制药等方面,产生了突出经济效益,也为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贡献。
第三,体现在改善人民生活上。大家都知道,像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方便食品,包括尿不湿等日用品都来自载人航天的技术转化。而今,更多的航天技术成果将在民用领域进行转化,比如,利用空间蛋白结晶研究可以研发对抗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的新型药物;另外,载人航天环控生保技术、微重力燃烧机理研究和新材料研究,也都能在促进民生改善、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转化,发挥更多效益。
未来中国空间站还将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航天技术、航天医学等一大批科学实验和新技术验证,有望在科学探索和应用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同时,我们相信这些技术会被更多地进行转化,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
谢谢。
2022-04-17 17:02:29
寿小丽:
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
2022-04-17 17: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