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就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吹风会

发布时间:2021-07-16 15:30: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吹风会。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了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媒体朋友们都非常关注。为了帮助大家更充分地了解情况,今天下午举办吹风会,邀请到两位专家,为大家就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做进一步深入的解读。

    我先介绍一下两位专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先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先生。

    今天的吹风会先请两位专家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他们对上半年经济形势的看法,然后各位媒体朋友再开始提问。

    首先,有请姚景源先生。

    2021-07-15 16:31:23

  •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姚景源:

    上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我们很清晰地看到,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固、稳中向好。稳中向好,大家要把握的有这些方面:

    一是经济工作的根本在于民生,所以经济运行好不好,第一位是看民生变化。民生排在第一位,民生之本就是就业。所以,今年上半年中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用半年时间实现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的63.5%,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成绩。

    二是看经济运行好不好,说到根本就是看运行效益,怎么看运行效益呢?看三个钱袋子,一个是企业的钱袋子,就是企业利润。一个是政府的钱袋子,就是财政收入。还有一个就是老百姓的钱袋子,看城乡居民收入。这三个钱袋子,我先讲企业钱袋子。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5倍,是这么多年的一个高点。我们政府的钱袋子就是财政收入,大家知道,财政收入现在仍然处在比较大范围和大幅度减税减费的时期,但是在这种状况下,今年上半年政府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第三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基本上做到了和国民经济增长同步。在城乡居民收入上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快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所以,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这也是符合新的发展理念。

    再往下分析,上半年中国经济的结构和增长方式都在优化,比如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53%,最终消费支出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重近几年是下降状态,“十四五”规划明确讲,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稳住制造业比重。现在看,上半年制造业的比重和去年同期比上升了1.6个百分点,这也是非常好的,而且在工业当中,本身结构也在优化。比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达到了200%以上,工业机器人增长接近70%,集成电路增长接近50%。所以,工业结构是在优化,说明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内生的驱动力。还有一项很重要,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这个事儿我觉得不容易。大家知道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发展,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

    当然,上半年我们取得这么多主要成绩之后也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更多体现在结构上,比如就业,我刚才讲就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完成了全年任务的63.5%。但是从结构角度看,现在大学生就业存在压力,我们要重视这个结构问题,特别是下半年,我们应当有扎扎实实的政策去扶助大学生就业。另外一个结构性问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虽然增长幅度不低,达到83.4%,但是利润分布更多的是在上游产业,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石油等,这和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系。另外,从上半年整个经济运行看,消费下半年应当进一步加大力度,让它能够为经济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展望下半年的话,我觉得中国经济年初预期的各项主要指标应当说能够圆满实现。我就先讲这么多。

    2021-07-15 16:40:37

  • 邢慧娜:

    谢谢姚景源先生,下面有请许宪春先生。

    2021-07-15 16:50:34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许宪春:

    谢谢主持人。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国务院新闻办的吹风会,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进行交流。刚才姚总讲了如何看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以及经济运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我从两个角度谈一下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的若干特点,一是从生产角度,二是从需求角度。

    从生产角度,我认为有四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GDP同比增速较高,呈持续恢复态势。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已经发布了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经济呈持续恢复态势。

    二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无论是同比增速还是两年平均增速,在三次产业中都是最高的,对上半年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三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4.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5.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3%。我推算了一下,第三产业拉动上半年经济增长约6.7个百分点,就是说,在12.7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中,约6.7个百分点是第三产业贡献的。

    四是第二产业恢复较快,第三产业恢复相对较慢。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6.1%,高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1.1个百分点,所以恢复还是比较快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4.9%,低于2019年同期2.3个百分点,恢复相对较慢。这是从生产角度,我认为有四个特点值得关注。

    从需求角度,我认为有以下三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其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上半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1.7%,拉动经济增长约7.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12.7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中,约7.8个百分点是由消费需求拉动的,与去年同期消费需求向下拉动经济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去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消费需求都对经济增长起向下拉动作用。

    二是投资需求持续稳定恢复,对经济增长起重要拉动作用。上半年,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9.2%,拉动经济增长约2.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起重要拉动作用。

    三是净出口需求表现较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上半年,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9.1%,拉动经济增长约2.4个百分点,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

    以上从两个角度,一是从生产角度,二是从需求角度,概括了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一些特点。谢谢!

    2021-07-15 16:53:20

  • 邢慧娜:

    感谢两位专家简要而精辟的解读。下面就进入提问环节,各位媒体朋友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还是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1-07-15 17:00:11

  • 新京报记者:

    请问姚老师,刚才您说到消费下半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让它能够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您有什么建议?另外,从外贸方面来说,随着境外疫情的逐步控制,接下来外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谢谢。

    2021-07-15 17:02:48

  • 姚景源:

    我们讲增长方式转变其实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把中国经济增长由过去更多依赖出口转到内需。什么叫内需?内需分两块,就是投资和消费。我们过去在内需上更多的是靠投资,现在我们应当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这三驾马车最重要的方面。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这三驾马车每一驾马车前面加了一个词,其中给“消费”加了“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它是基础。我们现在讲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新格局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们为什么要构建这种新格局?国内大循环,说到根本就是中国经济现在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我们有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我国14亿人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其中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人口总量。现在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转变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所以,我们现在要把握中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内生力量。

    显然,现在中国经济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我们这种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强大的内需潜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满足国内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消费应当发挥中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拉动经济增长中最根本的作用。

    我讲到消费,大家都清楚,去年在疫情之下,消费领域是受到影响打击最惨烈的,我记得去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19%的增长速度是60年来最低点,因为消费需要人和人的接触,疫情导致需要隔离,所以去年疫情之下,对消费的影响和打击最为惨烈。在整个疫情恢复当中,我们一方面讲复工复产,同时我们也讲一个词叫“复商复市”。去年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正的水平,今年一季度,大家也感到消费弱一些,二季度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在提升。回过头来看,我国消费潜力非常之大。

    看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我们为什么能够转型升级?围绕着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消费。消费怎么办?我觉得需要改革。扩大消费,其实最根本的一招就是增加收入。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和国民经济增长同步,这是“十四五”规划要求的,我觉得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比如在初次分配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初次分配上加大劳动分配的力度。在过去的增长方式之下,我们追求更高的速度,所以在那个时候,资本、土地对整个经济的增长拉动更大一些。所以在初次分配上,我们原来更多是倾向于资本、倾向于土地,劳动所占的比重不高,我们要通过改革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我们现在要建设一个完整的国内大循环市场,它不是小循环,而是大循环,我觉得我们下一步应当认真清理一些阻碍限制消费的条条框框,我觉得中国的消费潜力非常之大。举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例子,今天上午发布会也有人问,比如汽车,在中国这40年确实在高速发展,1978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15万辆,现在是2000多万辆,这两个月汽车在生产和销售上都遇到一些问题,有人比较担心,但中国的汽车就平均拥有量来说,和发达国家比有差距,美国每一千人800多辆车,日本每一千人600辆车左右,我国现在200辆左右。所以,中国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怎么样能够让消费进一步扩大,这也是需要扎扎实实努力的。谢谢。

    2021-07-15 17:09:31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从上午的发布会当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服务业持续复苏,怎么看待它对于整体经济恢复的作用?另外,疫情发生以来,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一些现代服务业表现比较突出,同时又有部分服务行业增长是偏慢的,您怎么评价?谢谢。

    2021-07-15 17:15:17

  • 许宪春:

    谢谢提问!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统计数据。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4.9%。与第二产业相比,上述增速是偏低的,因为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6.1%。但是由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高,上半年是55.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所以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有两极分化的情况。现代服务业,例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两年平均增长17%左右,增速较快。1-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利润总额增长27.4%,两年平均增长12.5%,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4.2个百分点。同时有些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较低,例如批发和零售业,两年平均增速比较低,明显低于疫情之前2019年同期增速。住宿和餐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些接触型的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两年平均仍然是负增长。总之,上半年,服务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现代服务业增长比较快,接触型或者是较为传统的服务业增速比较低,甚至两年平均是负增长。

    实际上,近些年现代服务业发展一直是比较好的,例如,2017-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左右。我们知道,这段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是回落的, 2017年经济增长6.9%,2018年增长6.7%,2019年增长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保持20%多的增长,对减缓经济增速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GDP下降6.8%。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逆势增长,增速13.2%,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如果说没有这个行业13.2%的增长,GDP的下降幅度就不是6.8%了。如果这个行业也是负增长的话,GDP的下降幅度会更大。第二、第三、第四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增长15.7%,三季度增长18.8%,四季度增长19.7%,呈逐季上升的走势,对经济增速逐季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对前些年经济增速的回落起到抑制作用,对去年一季度的经济下降起到减缓的作用,对后三个季度经济增速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将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认为现代服务业还会保持较快增长,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谢谢!

    2021-07-15 17:23:20

  • 纽约时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过去十年间,我们从没有看到过像今年这样如此巨大的名义GDP和实际GDP之间的区别。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这是否意味着有严重的通胀产生?第二个问题,在汽车销售如此疲软的情况下,零售品销售是如何保持较高增速的?谢谢。

    2021-07-15 17:36:09

  • 许宪春: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上半年,GDP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出现明显差异,我认为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知道,PPI,也就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的幅度比较大,它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我们曾经研究过,中国PPI的波动与OECD国家PPI的波动密切相关,也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密切相关,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输入性影响,使得我国PPI涨幅较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30%以上,所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势必给名义GDP和实际GDP带来差距。CPI涨幅是比较小的,上半年只有0.5%,但是PPI上涨幅度比较大。PPI上涨,会带动GDP缩减指数上涨。这是我关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2021-07-15 17:48:30

  • 姚景源:

    看中国的消费,汽车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按照恩格尔系数来讲,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还是食品占到30%。所以,看中国的消费最重要的还是看食品这一块,因为老百姓最基本的支出是在这里。总的来看,我们判定整个消费的状况,包括判定CPI的走势,我觉得都应当主要盯住食品的变化。

    2021-07-15 17:51:09

  • 红星新闻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和猪肉价格有关。上午的发布会,我们听到说猪肉价格下降了19.3%,请问目前猪肉价格下降的趋势是否会造成猪肉价格低于生猪养殖成本?造成这一价格下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猪肉价格进一步下探,我们应该有哪些应对措施?前段时间国家提出的猪肉收储措施能否有效稳定市场?第二个问题,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1%,请问为什么会造成这一上涨?这一上涨是否会造成工业成本提高、工业企业亏损?高PPI、低CPI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未来是否会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谢谢。

    2021-07-15 18:00:46

  • 姚景源:

    这两个问题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大家知道,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规律,叫做蛛网理论,通俗了说就是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这是个经济学原理。所以,当本期产量多了,它价格就要下降,下降的价格又会导致下一期产量减少,下一期产量少了,又会导致价格上升。

    关于蛛网理论,农产品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研究,我们这十多年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大前年开始,猪肉价格回升,前年我调研的结果,养一头猪可以赚两千元,如果养一万头猪就是两千万元利润。猪肉价格上涨,一斤猪肉涨到40元,大家意见很大,主要是由于猪的供给数量减少,就是存栏数量减少。前年,包括去年存栏低的时候,存栏数量下降几乎接近1/3了,所以猪肉价格上涨,大家就会加大投入去养猪,增加存栏。当然前年还有一些原因,比如猪瘟等等。应当说,这两年整个猪的存栏、补栏迅速恢复,到今年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量43911万头,已经接近历史正常水平了,所以价格开始下降。6-8月份是夏季,人们对肉的消费量也会减少,从这个角度来说,猪肉这段时间价格会下降。

    你刚才问是不是跌到了养猪成本价,散养户确实已经跌破成本。现在我们规模化养殖还没有问题,还是有所盈利。现在看,我们对猪肉价格的稳定主要是采取这么几个办法,原来是增加进口,现在更重要的是加大政府储备力度。我们已经总结了很好的经验,现在国家发改委也在积极部署实施。现在猪肉价格下降幅度过大,城里人买肉吃,希望价格越低越好,但是对于农民,对于生猪养殖业来讲,要稳住一定的价格。所以政府采取收购措施,通过收购措施来托市、稳定价格。将来等到下一个周期,猪价如果涨上来了,政府把储备猪低价抛出来,这样就能平抑价格。我们现在经验越来越丰富,这一点大家不要急。

    第二个问题,现在上游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刚才说PPI,6月份同比上涨8.8%,这是这几年来一个高点。为什么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我觉得说到根本上,还是美国和一些国家实施财政货币双宽松,所以首先是国际市场上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石油价格上涨,钢铁价格上涨,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国际市场都在涨。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所以这些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要通过进口环节传导到国内,现在传导到国内,我觉得压力最大的还是下游的加工企业,这一点下半年我们要高度关注!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石油、煤炭、钢铁、有色、化工,这些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一定会传导到下游的加工企业,正是现在社会上所担心的。

    我看到社会上有人担心PPI传导到CPI,最终推高通货膨胀。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大,真正问题在哪里?真正问题是加工企业转移不出去,上游原材料价格又稳不住的话,会导致加工企业困难。当然,我觉得生产加工企业也应当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转变为创新和加快技术进步的动力。但是回过头来看,创新、技术进步,包括提高管理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怎么办?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上游一些重要的原材料、动力能源,加强保供稳价,这点没有问题,大家放心。在指导思想上,由于我们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一定程度上对钢铁扩大产量是不支持的,只要一放开,立刻产量就上去了,煤炭也是这样,这段时间煤炭价格上涨,只要鼓励生产、增产,保证供给,然后就能够稳住价格,我们的生产能力没问题,能够把价格稳住。6月份PPI同比上涨8.8%,涨幅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这就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成绩。我觉得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能够稳住,下半年总的趋势应该还是平稳的。我知道有不少人担心通货膨胀,可能下半年个别月份CPI会高一些,特别是到了9月份,中秋、国庆,大家吃肉吃得也多了,消费也会增加,但是全年不会有超过3%以上的物价涨幅。现在我主张还是要把更多的工作着力点放到怎么样帮助加工企业排忧解难上。

    2021-07-15 18:01:29

  • 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

    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今天上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达到了12.7%,您是怎么看这个经济增速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平?全年的走势您是如何预测的?第二个问题刚刚姚先生提到小康社会和第二个百年目标,想了解一下,从提出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只用了40年。您是怎么评价这40年中国的经济成就?您认为在中国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路上,中国还能继续创造这种经济奇迹或者说实现更高的成就吗?谢谢。

    2021-07-15 18:02:21

  • 许宪春: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上半年经济增长12.7%在世界范围内怎么评价的问题。因为我国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期是去年一季度,也涉及到去年上半年,所以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今年上半年12.7%的增速就显得比较高。其他国家遭受疫情冲击的时间和我国不太一样,所以不好直接去比较。如果要比较的话,我觉得用国家统计局提出的两年平均增速数据进行比较可能更好一些。为什么这样讲?我们知道,同比增长有个基数问题,虽然同比增长也是实际情况,很有意义,但它往往是纵向比。如果对两个季度之间的同比增速进行比较,就会产生两个基数是否可比的问题。比如,国家统计局在发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时候,经常把1、2月份合在一起,为什么这样做?那是因为有的年度春节在1月份,有的年度在2月份,如果两个相邻年度,春节期间恰好不在同一个月份,基数变化就会非常大。国家统计局把两个月份放到一起,实际上是减少基数不可比带来的影响。

    我们知道,新冠疫情对去年各季度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由于对一季度的冲击是最大的,所以今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8.3%,实际上是受去年同期下降6.8%的影响。去年二季度已经恢复到增长3.2%,增速回升了10个百分点,所以去年两个季度的基数就完全不同了。一个是下降6.8%,一个是增长3.2%,如果不把基数建立在一个可比的基础上就会造成数据的不可比。国家统计局把不受疫情影响的2019年作为比较基期进行两年平均,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基数可比,增速才能可比。一季度GDP两年平均增长5%,二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5%,提高了0.5个百分点,这就是可比的。

    关于下一步的经济增长,我认为也受到基数的影响。比如去年三季度经济增长4.9%,已经比二季度提高了1.7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正常年度的增长,也就是说还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所以,今年三季度的经济增长仍然建立在一个相对低的基数上。我认为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很可能还会比较高。当然还有其他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海外疫情。我国现在出口状况比较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疫情的影响海外存在供需缺口,我国由于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口。疫情好转之后,如果海外的生产恢复了,这种供需缺口可能会收窄,我国出口有可能会减少。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大体判断,三季度经济增速还会比较快,但肯定比二季度回落。去年四季度经济增长6.5%,已经超出了2019年同期增速。所以我认为,四季度增速可能还会回落,今年就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全年的增速还是比较高的,肯定会超出近些年的经济增速。

    我初步算过,上半年12.7%的经济增长会带动全年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左右。所以,即使下半年经济增速回落,我认为也会拉动全年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左右。全年的经济增长可能是在8.5%-9%之间。当然,这完全是个人的判断。我也看到有关国际组织,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基本上都判断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在8%以上,国内有些机构可能判断的还要高一些。但是不要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过高增长,这个增速是建立在去年基数比较低的基础上的,如果把不可比的基数因素去掉,两年平均增长不算高。这是关于今年经济增长的判断,完全是个人的判断,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021-07-15 18:03:37

  • 姚景源:

    您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刚才讲到这40年,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3679亿,去年是101万亿,要这么计算的话,你说这40年是中国经济奇迹,确实是奇迹。我在国家统计局工作过,和你们说心里话,经常有人问我统计数据准不准?我想了一下,我说我给你说个毫无疑义的、准的数据,就是国家外汇储备。

    不知道各位晓得不晓得,国家外汇储备1978年不到2亿美元。我前段时间学党史,有一段回忆邓小平同志的,说邓小平同志1975年到法国访问,他回国前一天在巴黎回想起来当年到法国去勤工俭学时有一个小咖啡馆,他在里面喝过咖啡。后来工作人员到那儿一找,小咖啡馆还在。后来邓小平同志喝了这个咖啡馆的咖啡,还说起法国的面包好吃。这个时候有人提建议,说回国前买点面包带回去当小礼品,但邓小平同志说买面包恐怕是要花外汇的。大家想,邓小平同志在国外买个面包都得考虑外汇,现在谁还用考虑外汇?现在最新的数据,截至6月30日,我们国家外汇储备32140亿美元,这个数不能弄虚作假。所以你想想我们这40年,国家外汇储备从2亿美元到32140亿美元,你说增长多少?中国经济这40年用奇迹来表述,恰如其分。

    我们现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开始走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第二个百年目标从现在算,大概还有30年。这30年又分成两个阶段,一个阶段15年,到2035年我们是个什么目标?就是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在前一段时间讲过,怎么来看待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我觉得最简单的,带有立体感的,就是关注主要经济指标经济总量。到2035年,15年时间经济总量要翻一番。经济总量去年是101万亿,翻一番意味着200多万亿。现在人均GDP是1万美元,翻一番就是2万美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市场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去年是39万亿元,不到40万亿,翻一番意味着80万亿。我们这15年要做到主要指标翻一番的话,经济增长能够保持在4.72%、4.73%的速度就可以了。

    未来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我们的主要矛盾还真的不是速度问题。宪春刚才讲,今年我们实现8%以上没问题,我觉得到了“十五五”、“十六五”速度可以再往下降一些,因为这样有助于我们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到增长质量上。刚才说前4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时,奇迹更多的是解决增长速度问题,因为我们没有摆脱贫困,没有解决温饱,所以要有一个超常的速度。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正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这个奇迹应当放到增长质量上,也就是高质量发展。从上半年看,我觉得未来的奇迹是在高质量发展。比如,我们应当以创新为根本驱动力,未来的发展应当是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未来的发展应当是协调发展,就是要东中西部协调,城乡协调,各个产业之间协调;未来的发展应当是更加开放的发展,还有就是共享的发展,我们要让14亿人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福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也特别赞成你刚才说的,我们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时,中国经济仍然会有一个奇迹出现,只不过这个奇迹和前40年的奇迹是有区别的。前40年的奇迹更多的是体现在数量上、速度上,但是新的奇迹是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谢谢。

    2021-07-15 18:17:18

  •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世界银行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4%,从而恢复到新冠大流行之前的长期趋势。请问姚老师、许老师,对于明年中国经济预期怎么看待?谢谢。

    2021-07-15 18:35:18

  • 许宪春:

    世界银行预测中国明年经济增长5.4%。因为世界银行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机构,所以它的预测结果很受关注,我们也经常关注它的预测结果。但是它的预测结果也是经常调整的,国家统计局发布新的数据之后,世界银行就可能会对它的预测结果进行调整。

    如何看待世界银行预测的2022年5.4%的经济增长?刚才姚总讲过一个观点,我是赞同的,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上升,我国不可能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例如,2000年我国的GDP是10万亿元左右,2020年超过了100万亿元,已经是2000年的10倍。如果剔除价格因素的话,也相当于2000年的6倍以上。什么含义?就是现在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相当于2000年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所以,我们不可能指望GDP永远保持高速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是不行的,因为发展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增长也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要追求高质量发展。

    我们回过头看看过去的经济增长数据。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峰值,为14.2%;2010年增长10.6%,2019年增长6%,去年是一个特殊时期,增长2.3%。显然我国经济增速在逐步回落,我认为这很正常。经过长期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的经济总量显著扩大,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和过去不是一个概念了。另外我们追求高质量发展。我认为我国现在的潜在增长率大概在5.5%-6%之间,经济增长在这个区间都属于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增速可能还会回落,这也都很正常,不要大惊小怪,只要保持在合理的区间,保持高质量发展,我们就能够实现未来的目标。谢谢!

    2021-07-15 18:53:45

  • 姚景源:

    我补充一下,我给他们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不同阶段应当有不同的增长速度。我们家添了一个小孙女,特可爱,我这个小孙女一生下来,上秤一称6斤,到满月那天又把她放秤上一称9斤,一个月体重增加50%,医生说正常。我就说,这么一个小不点、小婴儿,一个月体重增加50%正常吗?像我们这样的成人,谁要是一个月体重增加50%,那不就坏了吗?咱不得上医院看病吗?所以不同阶段是有不同的健康指标。刚才宪春讲得非常清晰,过去由于我们贫困问题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必须得保持高的增长速度,那是有道理的。现在我们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了,我们要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度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所以质量问题是最重要的。像我的小孙女长大了,质量问题就是主要的,比如学习好不好,思想品德好不好,这是主要的。所以我建议,不要在速度上太敏感,未来15年平均增长4.7%就够了,个别年份可能6%甚至以上,未来个别年份降到4%问题也不大,但最终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还是取决于增长质量。

    2021-07-15 19:07:33

  • 邢慧娜:

    好的,已经一个小时了,还有两位记者刚才举手提问,我们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每个记者都能有提问的机会。

    2021-07-15 19:08:07

  • 封面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CPI,上午的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上涨了0.5%,低于今年3%的通胀控制目标。我想问一下,主要是哪些调控政策发挥了作用?对全年CPI的情况是否有一个预判?现在是否可以认为通胀不会成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谢谢。

    2021-07-15 19:18:39

  • 姚景源:

    6月当月CPI同比上涨是1.1%,1-6月份上涨0.5%,为什么居民消费价格能温和上涨?还是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加大。怎么把握CPI?食品价格在CPI中占30%,这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把这部分稳住,最重要的就是猪肉价格。从前年开始,我们就高度重视猪肉价格,各级政府都在抓,在养猪用地、减免税费、鼓励规模化饲养等政策上发力,增加了生猪存栏数量达到上半年末的43911万头,已经恢复历史正常水平,这样供给就增加了。我们能够把CPI稳定到这样一个状况,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起作用。

    如果在CPI当中,在整个市场销售当中还存在问题,那也是结构性的问题。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东西供给不足,比如大家都需要绿色产品,但这方面的供给还有很大差距。

    关于下半年CPI的走势,我觉得不排除个别月份,特别是到了9月份CPI有回升的可能。因为到了9月份,进入中秋节、国庆节消费旺季,加上疫情防控成绩还在进一步巩固,这样的话消费会出现向上的趋势,需求加大了,可能会拉升价格。我们年初确定的目标是把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没有问题。但也要注意到,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CPI上涨,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化工产品上涨,化肥价格上涨就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这一系列的问题大家也很担心。我们目前保供稳价的措施应当是得力的,而且力度非常大,所以我觉得尽管下半年个别月份CPI会有所抬头,但全年能够控制在3%以内。

    2021-07-15 19:34:14

  • 邢慧娜:

    最后一个问题。

    2021-07-15 19:55:50

  •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就业的,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实现了全年目标的63.5%,但是下半年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尤其是有909万应届毕业生,还有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也是百分之十五点几,进入下半年怎么应对这样的就业压力?谢谢。

    2021-07-15 20:00:15

  • 姚景源: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63.5%这样的成绩,但大学生就业确实是个大事。今年大学毕业生909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去年是874万,去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有些孩子没就业,放到今年了。所以,今年还要承担去年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另外,正常没有疫情的情况下,每年大概有数十万大学毕业生要出国留学。现在的状况,这个数大幅下降。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就提过建议,我说要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要给这些孩子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今年整个就业供给方面的数量前所未有。正好到了毕业的季节,我主张对大学生就业,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关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灵活就业非常好,它为每一个青年人就业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灵活就业要有更进一步的政策扶持,灵活就业的年轻人社保怎么办,怎么能让他们安心,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应当采取措施,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自己理想的工作、理想的收入。

    你刚才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下半年,这应当是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现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认为在下半年能看到扎扎实实的效果。

    2021-07-15 20:10:53

  • 邢慧娜:

    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感谢两位专家的精彩阐释,相信各位媒体朋友们都会有所收获。大家再见。

    2021-07-15 20:18: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