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钱毅先生,粮食储备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秦玉云先生。下面,我们首先请梁彦女士作介绍。
2021-04-02 09:59:59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 梁彦:
主持人、各位记者,上午好。首先,真诚感谢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有关情况。
大家知道,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储备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十三五”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粮食连年丰收,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市场供应充裕,活力不断增强,粮食储备库存充足,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优质粮食工程成效明显,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大幅提高,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实践充分证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端牢了中国人的饭碗,坚定了发展底气,彰显了制度自信。
2021-04-02 10:11:45
梁彦: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实施粮食安全战略、能源资源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对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们正在按“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加快编制“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专项规划,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在“五个坚持、五个统筹”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立足国内,统筹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完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全链条保障粮食安全,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
二是坚持精准调控,统筹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科学确定政府储备规模,完善“通道+线路+枢纽+节点”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强化监测预警,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持续推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消费需求。
四是坚持全链条管控,统筹推动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健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和适度加工技术,强化标准引领,有效降低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环节损耗。开展“爱粮节粮”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倡导绿色健康消费习惯。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实行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强中央储备粮管理和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情况考核。加快实施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推进“数字粮储”建设,严格执法监管,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我刚才说得这几点概括讲,就是统筹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协同保障能力、收储调控能力、产业支撑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以及节粮减损能力,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上面是基本介绍,谢谢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我这两位同事也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新闻发布人,很乐意回答各位记者提出的问题。谢谢。
2021-04-02 10:12:02
寿小丽:
谢谢梁彦局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还是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谢谢。
2021-04-02 10:22:42
上游新闻记者:
刚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也是我国第一次把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纳入五年规划,这释放出什么信号?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复杂的形势下,“十四五”时期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考虑是什么?谢谢。
2021-04-02 10:23:15
梁彦:
你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看出来你对粮食安全的问题非常关注。这次“十四五”规划,国家对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总体部署,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有约束性指标。就像刚才记者提到的,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予以了明确。“十四五”规划一共有五大类20个指标,其中安全保障类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个是能源。约束类指标在这20个指标中一共有8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之一,也反映了国家对粮食产量安全的高度重视。
二是有全局性战略。也如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的,首次把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专章作了专节规定,而且从产购储加销体系的各个环节作了总体安排和部署。
三是有制度性安排。这次规划首次明确国家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这也是一项立足当前、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制度安排,体现了用法律手段强制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是有针对性举措。“十四五”规划把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节粮减损内容都作了具体规定,展示了“十四五”时期国家对粮食安全保障的理念基础、整体框架、具体行动,释放出党中央对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国家治国理政头等大事的一如既往、一以贯之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也是防范重大风险挑战的具体体现。
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疫情以来,广大民众对粮食安全前所未有的关注。从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粮食安全形势好主要体现在产量高、供应稳、储备足。我前面介绍到,粮食生产已经“十七连丰”,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完全自给。同时,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以上,远远高出国际400公斤的平均水平。
多年来,我们粮食市场供应充裕、不脱销、不断档,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的粮食市场供应也是货足价稳、百姓米面无忧。同时,我们国家粮食库存储备数量充足,国家在稳定中央储备规模的同时,按照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地方粮食的储备规模。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等形成的政策性库存数量也非常可观。稻谷、小麦库存量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36个大中城市米面成品粮有15天以上的市场需求量储备。国家还建立了粮食应急网络体系,目前有5448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2777个应急配送中心,3741家应急储运企业,43573个应急供应网点,组成了粮食应急供应的保障网络。同时,国家层面1072个、地方层面9206个粮油市场的信息监测点,密切跟踪市场的供应以及价格变动情况。这些机构和监测点都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时特别是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去年新冠疫情最重的时候,5000多家粮油应急加工保供企业,其中4750家在第一时间恢复了生产,保证了市场粮油的紧急供应。所以,这次应对疫情,我们粮食安全的保证能力也经受住了考验,我们国家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保障我们的国家粮食安全。
当然,我们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的粮食形势是好的,国家粮食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还是不能放松。因为从中长期看,我们粮食供求仍将处于一种紧平衡态势,特别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地缺水少人多、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容易遇到一些自然灾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潜在风险隐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刚才记者也问到,保障粮食安全有哪些部署?在整个“十四五”时期,按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考虑,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系统化观念和思维,在保障粮食安全中,一是强化粮食生产安全。确保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6.5亿吨,也就是1.3万亿斤以上,这也是一个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必须执行。二是强化储备安全。发挥“压舱石”的作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三是强化流通安全,畅通粮食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有粮运不出去也是问题,所以流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四是强化产业支撑。提升粮食整体产业上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五是强化设施建设。夯实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包括“十四五”规划对粮食储备设施工程、绿色仓储提升工程、物流枢纽工程等都有具体规定。“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按照“十四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在各环节进一步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使中国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碗里主要是中国粮,使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有更高层次、更有水平的保障。谢谢。
2021-04-02 10:52:41
农民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这是一个全新的战略部署,应该如何理解把握,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谢谢。
2021-04-02 10:53:02
梁彦:
谢谢您的提问。这也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又一重大举措,请我们的新闻发言人,也是粮储司司长秦玉云同志回答这个问题。
2021-04-02 10:58:52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秦玉云: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家也非常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到了新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也就是69号文,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这两个文件明确了各省级人民政府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事权和责任,建立了监督考核机制。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加强考核是行之有效的有力抓手,必须坚定不移地持续开展下去。刚才您提到在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作出了系统阐述,特别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局”、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之大者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情怀,也为新形势下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是完善制度政策、提升治理能力、筑牢粮食安全“中国之治”根基的长远之计,是巩固扩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推动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地的现实需要。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建议,把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贯彻到强化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去。作为承担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日常工作部门,我们将坚持“突出重点、优化指标、强化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方案,较真碰硬,扎实开展考核,充分运用考核结果,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谢谢。
2021-04-02 10:59:21
路透社记者:
近来玉米价格飙升,为平抑价格,政府将国储的小麦和稻谷定向售卖,请问政府预计将通过这种方式出售多少吨小麦和多少吨稻谷?关于国储局出售,目前市场有传言,要出售50到100万吨的铝和一定量的锌。请问您能证实此消息吗?
2021-04-02 11:01:09
梁彦: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国家的粮食储备、一些重要物资储备、能源储备,也有一些应急救灾物资的储备。刚才,您提的这个问题,涉及到物资、也涉及到粮食的储备,我们分别请秦玉云司长和钱毅司长回答。
2021-04-02 11:10:07
秦玉云:
我先回答一下刚才您提出的关于玉米饲料以及小麦稻谷替代等问题,就是粮食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玉米消费主要是用作饲料,另外还有一部分深加工的使用玉米饲料消费,大概占整个消费总量的60%。刚才您提到玉米的价格前期有所上涨,这主要是受饲料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近期玉米价格已经出现回调,特别是期现货价格都有一定程度回落,比2月份高点降了3%左右。
小麦作饲用,在国际上也是惯例。比如欧盟地区大约每年有40%左右的小麦做饲料的。当前我国小麦和稻谷的库存都处于历史高位,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政府储备中小麦和稻谷的比例占比是相当高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政策性库存,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收储的。
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常时安排政策性小麦和稻谷公开竞价销售,大约每周投放小麦400万吨、稻谷160万吨。截止目前,这两个品种加在一起大约成交3000万吨,其中小麦2500万吨左右,稻谷接近500万吨。这部分投放市场的粮食,一方面面粉加工企业购买用于生产面粉,也有一部分是饲料企业购买作饲料的原料。近年来,我国稻谷、小麦供求基本平衡有余,生产保障能力非常强。另外,据有关部门的信息,今年小麦播种面积是增加的,目前苗情长势良好,因此夏粮丰收也有很好的基础。总的来看,小麦和稻谷有一部分用作饲料,不会对我们的口粮安全产生任何影响。谢谢。
2021-04-02 11:10:22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钱毅:
谢谢您的提问。利用这个机会我介绍一下,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国家物资储备制度,涵盖了经济建设、社会保障的多个领域。物资收储轮换和销售出库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已形成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谢谢。
2021-04-02 11:13:46
香港中评社记者:
我们知道,现在“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请问在“十四五”期间,将如何利用科技来实现我国粮食产业的现代化?谢谢。
2021-04-02 11:14:10
梁彦:
您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创新发展也是“十四五”新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部分。关于科技方面的问题,请钱毅同志回答。
2021-04-02 11:19:20
钱毅:
谢谢您的提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专门用了一篇部署“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聚焦“数字粮储”建设,进一步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深度融合,实施“上云用数赋智”,建设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数据安全中心,推动数据赋能粮食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一是整合共享粮食产业链数据,推动播种、气象、产量、病虫害等相关生产领域数据共享共用。二是建设数字粮库升级版,重点提升数字化收购和智能化仓储水平。三是推动粮食加工数字化升级,推进加工企业上云、上链、上平台。四是推动粮食交易智能化,要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的功能,构建统一粮食物流平台,打通粮食交易、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全过程数据通道,加快粮食产业数字化转型。
谢谢。
2021-04-02 11:19:52
海报新闻记者: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粮食市场异常波动风险,粮食储备有哪些应对手段?谢谢。
2021-04-02 11:23:26
梁彦:
谢谢您的提问,我想这个问题请钱毅同志回答。
2021-04-02 11:28:02
钱毅:
谢谢您的提问。粮食市场供应,事关广大群众一日三餐,应急情况下能不能供得上,更是广大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确保了城乡居民米面粮油的需要,我国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应急保供能力胜利通过了大战大考的压力测试。刚才梁局长在这方面作了重点介绍。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高度重视粮食应急保障工作,全国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利用这个机会,我也向大家作有关方面的介绍。
一是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的日常管理和应急演练,确保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二是应急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除充足的原粮储备外,我国在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能够满足15天消费需要的成品粮储备。
三是应急保供网络进一步完善。刚才梁局长介绍了,目前有5.6万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配送中心、储运企业和供应网点,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粮食应急保供网络。
四是市场监测预警进一步强化。在全国设立超过1万个各级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基本覆盖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可动态掌握粮食市场的供求变化。
下一步,要尽快修订国家粮食应急预案,认真总结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应急保供的经验,以开展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为重要抓手,持续提升粮食应急处置能力,综合考虑各地粮食产销、灾害发生、人口规模、地方经济发展等情况,优化粮食应急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网点的能力布局,完善逐级保障、层级响应、小灾省域内自救、大灾区域救助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实现信息互联共享、粮源统筹调度、多级协同联动、快速高效响应。谢谢。
2021-04-02 11:28:29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这几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于粮食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年的“十四五”规划《纲要》里也提到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我想请问,这个工程目前最新进展怎么样?在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方面有什么成效?另外,“十四五”期间还会有哪些最新部署?谢谢。
2021-04-02 11:28:48
梁彦:
感谢您对优质粮食工程的关切。刚才问到整个进展情况,以及目前有哪些成效和下一步部署。“优质粮食工程”是这几年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推进的,是我们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是产购储加销联动推进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建设、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以粮食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抓手。对于满足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转变有重大意义。
“优质粮食工程”从2017年实施以来,累计中央财政投入215亿元,也带动了地方投入600多亿元。重点是为了解决产粮大县的产后服务,粮食的质量检测以及培育优质粮食,增加优质粮食供给。实施这几年来,进展很顺利,成效也很明显。
一是建成了一批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这些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粮食产后的烘干、清理、储存、加工、销售等专业化服务。产后服务中心现在4000多个,产粮大县基本做到了全覆盖,解决了过去农民粮食收购以后路边晾晒、自然风干、储存霉变等实际问题,同时促进产后粮食减损。
二是建成了一批国家、省、市、县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现在这种机构有1500多个,从源头上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把粮食产后质量的第一道防线守好。
三是形成了一批区域性优质粮食品牌。通过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已经形成示范县389个,还有一批区域性好粮油品牌,像山西小米、吉林大米、齐鲁粮油、川府菜油,以及广西香米等,叫响了一批区域性好粮油品牌,也培育了一批优质粮食生产的骨干企业。
同时,优质粮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支持中化、中粮等大企业带领分散的小农户,开展优质粮食的规模化种植,这也是优质粮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们局的定点帮扶县阜南开始试点,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探索出了聚焦粮食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粮食产业振兴的路子。支持中化农业在64个贫困县推广了阜南的做法,这种做法也是通过支持大企业带动小农户,用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优质粮食的规模化种植,对解决大国小农体制下粮食尤其是优质粮食的规模化种植,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保证粮食安全都是极为有益的探索。目前在64个县推广都比较顺利,在增加优质粮食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受益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优质粮食工程首次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这也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认真落实规划要求,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主要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方面,大力推进延伸粮食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让这“三链”协同,既延伸产业链,也要提升供应链,还要打造价值链。
第二方面,深入实施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把粮食产业作为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
第三方面,开展“六大行动”。一是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通过仓储设施升级和高标准粮仓建设,实现政府储备粮食的绿色仓储全覆盖。二是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健全粮食标准体系,推动粮食标准化生产,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让“中国好粮油”为健康中国加油。三是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提高粮食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立好粮油的产品追溯体系,营造安心、安全、放心的粮油消费环境。四是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整体提升粮食加工机械化的装备水平。五是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建设一批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完善配送供应网络,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实现平时储得好、管得住,关键时候能够调得快、用得上。六是粮食节约减损和健康消费提升行动。
我们正在和财政部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相关文件在起草中。通过优质粮食工程,在“十四五”时期为全面推进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基础,也为粮食安全实现数量质量并重做一些基础性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谢谢。
2021-04-02 11:54:50
界面新闻记者:
请问我们当前在粮食和物资储备方面存在哪些短板?“十四五”期间将会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谢谢。
2021-04-02 11:56:05
梁彦: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统筹发展与安全,尽快补上我们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的短板和弱项。这个问题请秦玉云同志回答。
2021-04-02 12:03:51
秦玉云:
粮食和物资储备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储备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的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是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防风险的“压舱石”。
总体来说,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库存规模比较充实,布局结构比较合理,制度比较健全,管理也比较规范。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需要改革创新,综合施策,加快构建功能互补、权责清晰、管理科学、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把粮食和物资储备管住、管好。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确保粮食储备安全。全面落实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坚持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强化政府储备的公共产品属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推动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互为补充、协同发展,切实提高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宏观调控、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
二是加快推进储备立法修规,着力提升储备管理的法治化水平。《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目前已经公开征求过社会意见,我们正在抓紧汇总、梳理、修改,下一步将抓紧推动《条例》出台。同时,相关管理制度、标准体系、技术规范等也需要抓紧制修订,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
三是强化“两项考核”,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实行党政同责,扎实开展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进一步推动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以严和实的标准,扎实开展中央储备粮管理和中央事权政策性粮食政策执行情况的考核,敦促承储企业严格内控管理,确保中央储备粮和政策性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四是加强监管执法,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充分发挥垂直管理机构在地监管和12325热线作用,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强粮食企业信用监管和中央储备粮库存动态监管。加大涉粮涉储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损害用粮企业利益的问题。
谢谢。
2021-04-02 12:04:05
凤凰卫视记者: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请问目前进展如何?另外“十四五”时期,还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推进粮食安全依法治理?谢谢。
2021-04-02 12:04:24
梁彦:
谢谢您的提问。我刚才介绍了粮食安全保障法也是“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立足当前、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制度性安排。请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同志回答。
2021-04-02 12:13:16
钱毅:
谢谢您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靠法治做保障,粮食安全才有坚强后盾。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对粮食安全法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认真落实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加大工作力度,粮食安全保障立法步入了快车道,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粮食安全法律制度取得重要进展和重点突破,突出体现在《粮食安全保障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一法两条例”上,构成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法律基本框架。
《粮食安全保障法》是《国家安全法》的配套法律,已经列入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一类项目和2021年度重点立法工作,着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切实保障全国人民吃饭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认真履行起草工作的职责,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严格遵循立法程序,已经完成了政策研究、立法调研、起草论证、意见协调等部门起草阶段的相关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抓紧推进立法工作,共同推动这部法律尽早颁布实施。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这是确保粮食安全立足当前、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制度性安排,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安全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加快推进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制定《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工作。《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已经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对贯彻落实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强粮食流通监管、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拟于近期公布施行。《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重点从法律制度上确保粮食储备的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征求意见稿已经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正在抓紧研究有关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按程序抓紧推进,争取早日出台。
刚才提到的“一法两条例”,是解决好14亿人吃饭问题的法治保障,有利于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性作用,加快实现粮食安全从政策治理向法治治理转变,更好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谢谢。
2021-04-02 12:13:31
经济日报记者:
节粮减损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请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粮食损失?后续还会出台哪些举措?谢谢。
2021-04-02 12:14:06
钱毅:
这个问题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正如您所讲到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粮减损,作出了开展粮食节约行动的重大部署。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也是粮食增产增收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
节粮减损是一个系统工程。刚才梁局长介绍了“十四五”时期要坚持“全链条管控,统筹推进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开展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实施全产业链节粮减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于去年9月份印发了《关于创新举措 加大力度 进一步做好粮食节粮减损工作的通知》,目前正在制定开展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完善顶层设计,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
第一,强化粮食流通各环节减损。在粮食收储环节,要继续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提升粮食清理、干燥、销售等服务功能,这也是便民的服务。在粮食仓储环节,要提升仓储设施的功能,推广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实行粮食分品种分等分仓储存。在粮食物流环节,要提高原粮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程度,发展粮食多式联运,在提高流通效率的同时,减少粮食的损耗。在粮食加工环节,要以适度加工为突破口,开展全谷物食品研发,降低加工损耗和营养的流失。在粮食综合利用方面,要发展粮食循环经济,加强粮食加工副产品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延伸粮食产业链,实现高水平的综合减损。
第二,强化节粮减损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刚才前面已经讲到了,正在制定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将把节粮减损纳到这部法律当中去。即将颁布实施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了产后环节各经营主体减少粮食损失的义务。“十四五”时期还将陆续制定节粮减损有关标准和配套的制度,强化依法管粮、依法节粮。同时,要减少粮食损失离不开科技支撑,我国粮食仓储技术处于世界较领先的水平,“十四五”时期要积极开展粮食储储藏、物流、加工等领域减损技术和装备研发,强化成果推广运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减损。
第三,节约粮食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强化爱粮节粮的宣传教育,把粮食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中,持续开展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粮食安全宣传教育,普及节粮减损知识,大力倡导科学文明消费,在全社会营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新风尚。谢谢。
2021-04-02 12:24:3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也与粮食价格有关,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国际粮价连续九个月上涨,低收入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可能深受影响。请问国际粮价上涨是否会对国内粮食储备与供应带来影响?“十四五”时期,在应对国际粮价波动、切实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储备供给和保障能力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谢谢。
2021-04-02 12:25:07
秦玉云: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向好。2020年以来,粮价出现上涨态势,这是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首先从国际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沙漠蝗虫、东南亚旱灾,包括粮食危机传言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粮食供求的角度分析,国际粮食供求延续宽松格局,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价格最终还是受供求影响。
再从国内看,刚才我解释过,受饲料消费增长的影响,玉米、大豆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一些企业和农户市场主体的预期发生变化,他们有持粮待涨心理,对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期价格已有所回落。
从生产、库存、流通等各方面综合分析,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确保市场平稳运行,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可以从几个维度分析,一是生产,刚才梁局长已经讲过,这几年生产都维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水平,这说明生产供给能力是很强的,这与我们国家这些年加强“两区”建设是分不开的。再从库存角度看,我国粮食库存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刚才,钱司长专门介绍过粮食应急保供的形势,我们应急保供体系无论从硬件方面,就是网点,还是从软件方面,制度和机制,都是比较完善的,应急保供能力很强。另外,从流通层面看,这些年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比如每年粮食收购量大约在4亿吨左右,跨省流通量在2.4亿吨左右,整个流通非常顺畅。另外,国内各类批发市场、零售终端、电商交易平台都非常活跃,仅我们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去年就公开竞价销售了1.1亿吨粮食。
再从调控实践层面看,近些年国家有关部门、有关地区协同联动、多措并举、精准调控,较好地保障了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经受住了多次突发事件的考验。比如像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国内保持平稳。另外像南方雨雪冰冻自然灾害、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应对都比较成功,效果非常好。与此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经验,各方面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我们对保障粮食供应、确保市场平稳运行是有底气、有信心的。
关于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强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市场化改革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的原则,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确定价格水平,引导建立优粮优价的市场运行机制。
第二,进一步强化储备管理,不断提升储备运行效率效能,确保需要时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第三,强化底线思维,全力抓好粮食收购,确保不发生“卖粮难”。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抓好政策性收购,发挥好托底作用。二是抓好市场化收购,激发市场活力。
第四,进一步强化精准调控,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粮食供给效率,继续办好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和区域性洽谈会,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为龙头,区域性粮食交易平台为骨干,发展大宗粮食现货交易,畅通粮食流通大循环。
第五,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不断提高服务决策、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
谢谢。
2021-04-02 12:47:13
寿小丽:
谢谢梁彦副局长、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2021-04-02 1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