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发布2018年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等内容

发布时间:2018-12-19 17:10:4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气象,数据,天气,地区,影响

中国气象局定于12月4日召开12月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气象大数据等内容。

  • 陈振林: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中国气象局2018年12月新闻发布会,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李明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巡视员;曾沁,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孙军,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首席专家;陈峪,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专家。 感谢各位专家参加发布会。今天发布的主要内容包括1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以及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第二个是2018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备选事件和评选活动,这个是中国气象局每年都开展的一项工作,今年也是提前给媒体介绍一下今年评选的过程。第三个是发布《中国气象大数据(2018)》。最后是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下面我们首先请李明媚巡视员介绍有关情况。

    2018-12-04 15:40:39

  • 李明媚: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先为大家来介绍1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以及未来天气气候预报,以及2018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备选的有关情况。

    一、2018年1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事件及影响

    (一)1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2018年11月,全国平均气温3.12℃,较常年同期(2.89℃)偏高0.23℃。全国平均降水量24.9毫米,较常年同期(18.8毫米)偏多32.7%。黑龙江牡丹江(70.0毫米)、新疆皮山(26.4毫米)日降水量超过秋季极大值,黑龙江、新疆、甘肃、江西、青海等省有40站次日降水量超过当月极大值。

    (二)11月全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影响

    1.4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 11月,共有4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接近常年同期(4.1次)。四次过程分别发生在4-7日、16-17日、22-23日和28-29日。其中4-7日累计降温幅度达到8 ℃以上的范围最大,东北、内蒙古中东部以及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部分地区累计降温幅度达10~12℃,局部地区超过12℃。受冷空气过程影响,新疆西北部、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宁夏南部、陕西中西部、四川西北部、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等地累计降雪量达到10~25毫米,局部地区超过50毫米,其中新疆塔城77.3毫米、黑龙江牡丹江达74.0毫米。青海、新疆等地多条高速封闭、客运车辆停运、机场航班延误。

    2.中东部多地遭遇大雾天气 11月,华北东南部、黄淮中部和南部、江淮东部、江南中部和北部、西南东部和西南部等地雾日数为5~10天,局地超过10天。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区雾日数偏多2~5天,局地偏多5天以上。11月18-19日,豫鲁苏皖等地出现较大范围大雾天气,其中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出现强浓雾或特强浓雾。大雾导致19日大广高速、京台高速共发生7起严重交通事故。11月22日-12月3日,江淮、黄淮、四川盆地等地出现大雾天气,造成安徽、江苏、河北、重庆等多地高速公路管制、航班延误。

    3.华北黄淮等地发生2次霾过程 华北黄淮等地共发生霾天气过程2次,分别为11月12-15日和11月24日至12月3日。11月24日至12月3日,霾主要影响京津冀及山东大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辽宁中西部等地。此次过程持续时间长,与大雾和沙尘天气产生叠加效应。

    4.北方出现1次沙尘天气过程11月25-26日,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出现1次沙尘天气过程,青海东北部、甘肃中西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局地发生沙尘暴。 5.江南华南出现阴雨寡照天气 11月,与常年同期相比,江南、华南部分地区降水日数偏多4天以上,江南东部、华南东部和南部累计日照时数偏少2~5成;连续阴雨寡照不利晚稻收获、晾晒存储和柑橘等林果采收,也影响蔬菜和马铃薯等作物生长。

    (三)11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018年11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暴雨洪涝、气旋风暴、台风、暴风雪、森林火灾、沙尘暴和雾、霾等。 暴雨洪涝: 11月3-5日,暴风雨袭击意大利东北部至西南部西西里岛,并引发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30人死亡。 11月9日,暴雨袭击约旦和科威特并引发洪水,造成约旦12人、科威特1人死亡, 多处道路、桥梁和建筑受损。 11月10日,连日暴雨造成巴西里约热内卢尼特罗伊发生山体滑坡,造成9人死亡。 11月12-14日,暴雨袭击秘鲁多地,造成1人死亡、200人撤离。 11月23-25日,暴雨袭击伊位克,并引发洪水,造成至少21人死亡,180人受伤,约1万人流离失所。 11月28日,暴雨袭击澳大利亚悉尼并引发交通事故、航班延误和电力供应中断,造成1人死亡。 气旋风暴、台风: 11月16日,气旋风暴"加亚"横扫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暴风雨造成45人死亡、20余万人撤离,超过8万间房屋被毁。 11月17-18日,受台风影响,暴雨袭击越南中南部庆和省,并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14人死亡、2人失踪,数十处民居受损,多条道路被淹。 暴风雪: 11月15-16日和25-26日,暴风雪袭击美国东部和中部多地,造成至少8人死亡,并引发交通事故、航班取消和电力供应中断。 森林火灾: 11月8-2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山火,造成至少88人死亡,203人失踪,约19000栋房屋损毁,30万人撤离。 沙尘暴: 11月22-23日,沙尘暴席卷澳大利亚东南部多个地区,低能见度导致多架航班延误或取消。 雾、霾: 11月6-7日,雾、霾使韩国多地陷入重污染,首尔关闭360个公共停车场并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

    (四)11月全国预警信息发布情况 2018年11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12469条,其中,国家级发布64条,省级发布470条,市级发布2124条,县级发布9811条;包括红色预警488条,橙色预警3027条,黄色预警6498条,蓝色预警2437条,未知级别预警19条。 2018年11月,国家级共发布预警提示64条,其中大雾27条,台风16条,海外社会安全事件安全风险13条,暴雪5条,海浪2条,海外自然灾害安全风险1条。全国各省市县共发布预警12405条,其中,大雾6626条,道路结冰1684条,大风1481条,霾726条,寒潮678条,森林火险317条,暴雪243条,其他650条。 2018年11月,全国共发布预警12469条,其中气象发布12157条、非气象行业发布312条,非气象行业包括林业215条,交通32条,环保28条,外交14条,国土11条,农业5条,海洋3条,地震3条,卫计委1条。

    下面,介绍2018年11月气象条件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11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1、北方冬麦区大部水热条件利于小麦生长,苗情长势较好 目前,西北、华北、黄淮大部冬小麦处于分蘖期,新疆北部、甘肃部分地区进入越冬期,苏皖和西南大部处于出苗至三叶期。11月,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气温正常至偏高1~2℃,水热条件利于小麦冬前分蘖生长;气温下降较平缓,中等偏弱冷空气活动利于冬小麦抗寒锻炼。河北、山西播种以来降水持续偏少,无灌溉条件地区墒情差于去年同期,不利于冬小麦幼苗生长和冬前分蘖。目前,全国冬小麦苗情以一、二类苗为主,总体苗情好于近五年同期。 2、江南和华南大部多雨寡照,不利晚稻收晒和水果采收 11月,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出现50~200毫米降水,雨日数有10~1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9天,日照偏少3~7成;其中,江南、华南地区中旬持续阴雨天气,日照时数为1981年以来第二少年,阴雨寡照不利于油菜幼苗生长、晚稻收晒和柑橘等水果采收,地势低洼田块排水不畅,局地出现轻度湿渍害。下旬,天气好转,光照充足,利于油菜幼苗恢复生长和水果采收。西南地区南部月内多晴少雨,光照充足,光温条件利于油菜和冬小麦幼苗健壮生长。目前,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油菜大部处于第五真叶至移栽成活期,总体长势良好,一、二类苗比例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

    (二)11月雾和霾天气增多,交通生活受影响 受雾和霾天气影响,11月月24日12时至26日24时期间,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培训机构中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体育考试等一切户外活动。 受雾和霾天气影响,11月26日,江苏包括南京、扬州等在内的多地机场和高速公路都实行管制,南京等地的中小学校取消了早操等课外活动。 受大雾影响,19日,大广高速平舆段三车追尾事故致9人死亡。

    2018-12-04 15:40:59

  • 李明媚:

    三、未来十天(12月5-14日)天气趋势预报

    1、冷空气势力增强 我国大部气温转为偏低 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明显增强,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有前期的显著偏高转为偏低,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最低气温零度线在9日前后南压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2、北方降水偏少 南方降水偏多 未来10天,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及黄淮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0~30毫米,其中江淮南部、江南大部、华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50~80毫米,局部可达100毫米;东北地区东南部累计降水量有3~10毫米;上述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1倍。北方大部降水偏少或没有降水。

    3、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 未来10天,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仅9日至10日,京津冀中南部大气扩散条件略转差,有短时轻至中度霾;此外,5日至6日,新疆南疆盆地、内蒙西部、甘肃河西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主要天气过程: 5-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4~8℃,部分地区下降10℃左右,内蒙古中西部和宁夏北部有扬沙或沙尘;黄淮、江汉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雨转雪,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及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6-7日,渤海、黄海、东海海域有6~9级偏北风。 8-11日,南方地区还将出现明显雨雪天气过程,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有雨夹雪或降雪,江南中南部和华南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有大雨。

    四、关注与建议

    (一)12月农业生产建议 预计12月份,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地区北部可能出现较强降温降雪天气,不利于设施农业生产及牲畜安全越冬。北方冬小麦12月将陆续进入越冬期,大部气温正常、降水偏多,利于补充土壤墒情和冬小麦安全越冬。南方大部气温正常至偏高,利于油菜、蔬菜等生长和冬种工作开展;江南及江淮江汉等地降水偏多,利于增加库塘蓄水。 建议: 北方冬麦区应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北方冬麦区要做好小麦冬前分类管理,根据墒情、苗情和温度变化适时浇灌越冬水,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尤其是墒情偏差、长势偏弱的田块,应及早灌溉、追肥,促根增蘖,确保形成壮苗越冬。 北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防范冻害和雪灾。新疆北部、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北部等地区要做好设施温棚、养殖棚圈的保暖加固工作,降雪过后及时扫除积雪,避免发生大棚压塌情况;牧区要做好牲畜防寒保暖、饲草储备调度工作,防范大风降温降雪的不利影响。 南方地区应做好库塘蓄水和作物冬管工作。南方各地要利用冬闲季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做好库塘冬季蓄水工作,确保越冬作物生长和明年春播生产用水。加强油菜水肥管理,培育壮苗,柑橘等果园做好采摘清园和追肥工作,为明春农业生产奠定基础。

    (二)12月气象服务提示 关注冷空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2月份,冷空气活动将明显加强,需防范大风降温沙尘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公众需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地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取暖时需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防范雾、霾天气对交通和健康的影响。12月,中东部地区进入雾、霾天气多发季节。各地需防范因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物增多,对道路交通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注低温雨雪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2月份,低温雨雪天气增多,需防范雪灾对农牧业的危害,以及局地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公众出行需注意交通安全。

    2018-12-04 15:45:04

  • 李明媚:

    下面介绍2018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备选事件和评选活动的情况。为了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应对知识、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和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意识,增强公众避灾自救能力,从2007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开展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我们的评选一般是这样组织的,首先由中国气象局组织评审专家从当年人们印象深刻的气象灾害事件中抽选出国内国外十多个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作为备选事件,供公众投票评选,最后根据公众投票结果选出国内十个国外十个天气气候事件,并向社会公布。12月3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2018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从12月3日起至22日,公众可访问中国天气网,通过网络投票方式,从国内外备选事件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相关背景的详细信息在我们的官网上都有介绍,谢谢。

    2018-12-04 16:14:32

  • 陈振林:

    下面请曾沁副主任介绍《中国气象大数据(2018)》有关的情况。

    2018-12-04 17:24:22

  • 曾沁:

    我国正在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要建成智慧社会。中国气象局在2015年3月出台了《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同年9月公布了基本气象资料的产品目录,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对外发布气象数据。这也是气象部门落实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一个重要举措。2017年,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探测资料汇交管理办法》。我们希望更广泛地收集全社会与气象相关的资料,同时更广泛地与社会共享气象数据。《中国气象大数据(2018)》主要是以数据应用为主线,介绍了气象大数据的定义、目前的资源现状、中国气象局共享气象大数据的服务政策以及服务的现状。 气象大数据主要是指在气象领域围绕智能预报和智慧服务,从气象数据采集、加工处理、预报预测、共享服务、存储归档等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各类数据的综合及相关技术和应用的总称。我们根据属性将气象大数据主要分成气象观测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工形成的气象产品数据,以及互联网气象数据。 我们非常积极地鼓励整个社会包括在移动互联网上能够分享通过自己的智能终端采集到的数据,这样可以提升气象监测的密度跟广度。我们也从互联网上获取一些气象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整理之后可以用于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也可对外进行开放共享。

    2018-12-04 17:24:29

  • 曾沁:

    气象观测数据包括直接观测,就是我们用传感器直接探测到的地球大气,包括以及相关的圈层的数据,还有就是卫星、雷达等通过遥感的方式获取到非直接观测的数据,以及一系列科学考察、科学实验获取的数据。还有一些是互联网加工的产品。大家可以看到,通过气象观测数据加工的产品比较广泛,有的是通过把多种来源的资料融合产生的,包括不容易获取的这些像土壤数据等各种各样的观测密度很高的监测产品。

    第三部分是气象大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大家都知道数据的开放应该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中国气象局在2011年发布了《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明确了数据共享的政策;2015年出台的《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提出开放气象信息服务市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而同年9月公布了基本气象资料产品,向公众提供五大类17种数据产品的服务。开放共享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面向政府各部门,每天我们会跟其他部委通过国家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渠道提供超过1.1个TB的数据,一年提供超过500T的数据。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中国天气网和卫星遥感数据网,向注册用户每年提供1.1亿次的访问,多数的访问是为了获取数据。在此过程之中,也面向教育科研,支撑2000余家科研机构,支持科研项目2640项,其中论文论著成果超过1200项。

    气象数据对外开放能够发挥作用也不是气象数据本身,应该说融入到国家发展还有经济社会各方面,尤其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方面,暴雨、台风等数据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还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与气象比较敏感的行业,像物流、医学还有农业、交通、旅游以及清洁能源、电力等方面,也是气象数据在融入各行各业发挥作用的一方面,具体的情况在报告里面可以看到。我们也融入到全球气象发展,跟世界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共享数据。 我们在最后一部分通过“四类服务、三个助力”来讲述气象数据在国家的防灾减灾、生态文明、智慧农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气象数据是一种融入式的无声无息发挥着作用,所以我们很希望社会公众能够更关注气象数据的使用,未来我们也希望在数据开放过程当中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可以让我们把气象大数据价值更好地挖掘出来,服务社会和公众,谢谢大家。

    2018-12-04 17:25:01

  • 陈振林: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2018-12-04 17:32:33

  • 记者:

    我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结合今年的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能否总结一下2018年天气气候整体的特点。

    2018-12-04 17:34:13

  • 陈峪:

    今年虽然没有过完,但是从今年1月份到11月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气温是偏高的,特别是夏季,夏季的气温是1961年以来最高,全国有55个县(市)的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从降水来看,降水也是偏多的,夏季降水量是1961年以来第三多。今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台风,今年台风到目前为止生成了29个,比常年同期偏多了3.5个,登陆了10个,登陆个数比常年同期是偏多的,谢谢。

    2018-12-04 17:41:31

  • 记者:

    您好,我是央广的记者,比较关注气象大数据,想问一下目前气象数据对于公众还有对于各行各业有哪些支撑?下一步我们会不会进一步对公众开放气象大数据?

    2018-12-04 17:41:59

  • 曾沁:

    谢谢您的问题,气象大数据刚才讲了,实际上气象服务社会各行各业其实都是以数据来起作用的,在交通还有像一些智慧城市的建设都需要气象数据融入其中,还有一些能源像电力能源、风能、太阳能整个布局建设过程之中也需要气象数据。当然还有在一些农业,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我们靠天吃饭,气象数据也非常重要,在这些行业里面气象数据都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当然我们会有更详细的内容在书里面会提到。后续中国气象局肯定会一如既往地进一步加大气象数据开放的力度,除了纯粹地去开放气象数据,我们也希望面向各行各业的一些需求去开发一些数据的应用产品,另外也提供给社会公众一些对气象数据分析的工具,让大家更好地把气象数据来融入到各行各业,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2018-12-04 17:42:24

  • 记者:

    我是中国科学报的记者,有一个问题,厄尔尼诺现象最新的监测情况是如何的?另外想问一下有没有关于厄尔尼诺的总结,谢谢。

    2018-12-04 17:42:38

  • 陈峪:

    从监测来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从8月份以来是偏高比较明显的,最近3个月就是8、9、10月的平均海温已经达到了偏高0.5℃。根据我们现有的监测标准,从9月份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通过监测以及国内外多家模式的预测,预计今年冬季的时候会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谢谢。

    2018-12-04 17:42:53

  • 记者:

    我是凤凰卫视记者,能否举一个例子说明哪些气象数据产品在哪些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

    2018-12-04 17:43:17

  • 曾沁:

    我举一个农业方面的例子,我们知道气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划定农业种植的范围,气象数据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往往影响着农产品的品质,对于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有很好的作用。当然,我觉得在农业里面还包括了利用气象数据来做精准的农业耕作,我们也根据整个农业施肥灌溉还有病虫害防控的需求,结合气象遥感数据来实时监测,提供比较精准的建议。比如说像甘蔗,我们知道它喜旱也怕旱,实际上在灌溉过程当中要精准的灌溉。气象数据实际上在实时监测大气还有土壤的水分含量,这些帮助我们对整个灌溉过程来做更精准的控制。当然做这些事情需要我们把整个气象数据的质量提到很高的程度,因为越精准对质量的要求就越高。这仅仅是农业一个行业的例子。我的感受跟大家一样,可能现在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比较精细的时代,气象的影响也就像一个微量元素,影响着经济社会活动,我相信气象数据可以在未来各行各业的应用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8-12-04 17:43:33

  • 陈振林:

    每年汛期期间,一个台风来了,我们会搜索出历史上相似的台风,它到底当时有多大的影响,造成了多少损失,包括它的成长消亡过程,这样对于防范当前台风有非常大的帮助,实际上背后就是大数据的支撑。

    2018-12-04 17:57:26

  • 记者:

    我是新华社记者,刚才专家介绍今年冷空气次数跟常年同期接近,但是华北地区的霾感觉比去年要严重,而且中东部地区的大雾比常年同期要偏多,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谢谢。

    2018-12-04 17:57:39

  • 孙军:

    实际上今年的霾主要是在11月下旬到目前这段时间比较重一些,前期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轻的,后面这段时间比较重,这个也是跟常年的气候状况有关。到秋冬季节如果要是没有特别明显的冷空气活动影响我国,这样大气的静稳条件就会建立,再加上秋冬季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供暖阶段,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引发霾天气。今年的冷空气跟常年同期相比是正常的,但是冷空气活动的时间段也可能分布并不是跟常年是一样。像在这次冷空气之前,我国北方冷空气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弱,在冷空气之间的间隔会造成雾和霾的天气。谢谢。

    2018-12-04 18:04:12

  • 陈振林:

    今天大家比较关心大数据,我建议大家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去实地看一看,那里面我们有两个特殊的特征,一个就是实时、瞬间增长的数据量非常大,大概有几千部手机的容量。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它的历史资料,实际上时间越长越珍贵,包括对应对气候变化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支撑。气象部门的数据共享开放是走在各行业的前列,大家可以在这方面进一步深入地去了解。另外今天也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一个宪法宣传周,中国气象局对宪法学习宣传进行了部署安排,还请各位媒体朋友关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8-12-04 18:25: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