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就《2018年前三季度市场环境形势分析》举行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8-11-16 13:50:55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市场,企业,监管,改革,问题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市场监管总局例行新闻发布会。这是总局组建以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例会,主要内容是发布今年前三季度市场环境形势分析报告。

    在发布之前,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于军,是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也是总局的新闻发言人。目前,总局有两位新闻发言人,另外一位是总局办公厅主任于法昌同志。新闻宣传司是总局新设立的司局,今年8月下旬刚刚开始运转。新闻宣传工作对我来讲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全新的领域,希望今后能够得到在座各位新闻界朋友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还邀请了总局相关司局的同志参加。为举办这次新闻发布会,他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天的例行发布会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介绍前三季度市场环境形势分析报告有关情况,第二个环节是请各位记者提问。

    下面,我先介绍相关的情况。

    2018-10-26 10:00:00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突出重点任务,强化机制创新,着力优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坚守安全底线,保护消费者权益,市场环境总体平稳,延续了“放管服”改革以来持续改善的势头,为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市场准入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

    按照“放管服”改革部署,全面推进企业准入、产品准入、药品和医疗器械准入、知识产权注册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投资创业的便利化水平,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前三季度网民对市场准入环境的正面评价占90.9%,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准入满意度94.2%,产品准入满意度81.6%,知识产权创造满意度84.8%。

    (一)市场主体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新创立的市场主体成为主力军。1-9月,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561.6万户,同比增长10.4%,平均每天新设5.72万户。其中,新设企业501.2万户,增长11.1%,平均每天新设1.84万户。至9月底,全国实有市场主体1.06亿户,其中企业3362.8万户,占31.6%,比2013年底提高了6.4个百分点。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新创立的市场主体已经占总数的73%,新创立的企业已经占总数的72.2%。新设市场主体的持续大量涌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对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设企业行业结构出现分化,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速。从行业看,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速,新设企业402.2万户,增长13.2%。其中,新兴服务业贡献突出,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增长56.4%、45.4%、21.8%。第二产业增长放缓,新设企业86.4万户,增长7.6%。从区域看,东部地区新设企业最多,占56.5%;中部地区增长最快,增速16%。

    私营企业数量保持增长。1-9月新设私营企业469.4万户,增长10.6%。从行业看,服务业增长最快,增速12.6%。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合计占57.5%。

    外商投资进一步向服务业集中。1-9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3469亿美元,同比增长0.1%。从产业看,外商投资进一步向服务业集中,1-9月新设注册资本同比增长12.8%,至9月末实有注册资本占比达63.7%,比上年底提高2个百分点,与我国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吻合。

    2018-10-26 10:03:04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二)产品准入改革力度加大,促进产品加快进入市场。

    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国务院决定再取消14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下放4类产品审批权限,目录压减幅度达37%。“一企一证”改革成效明显,8806家企业通过新模式获准发证,其中466家的许可证包含多个产品类别。工业产品许可证审批继续提速,3163家企业按照简化程序获得工业产品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瘦身,简化程序”,19种产品不再强制认证,部分产品允许企业以自我声明评价方式证明产品符合认证要求。取消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

    药品医疗器械准入改革持续推进。境外上市新药简化审批政策落地,公开征求首批48个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目录,8个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境外新药批准上市。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推开,69个申请通过一致性评价,待审评的药品注册申请由2015年高峰时的2.2万件,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4000件,再进一步下降到目前的3100件以内。53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食品领域准入改革不断深化。食品生产企业目前已累计达到14.6万家,食品经营企业累计达到1353万家。新批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243个、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18个,备案保健食品1191件。地方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成效明显,北京实现无需现场核查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需要现场核查的8.5个工作日内完成。

    (三)知识产权注册更加便利,商标和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加。1-9月,商标注册申请量550.7万件,增长39.8%。商标注册周期缩短至7个月以内。我国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申请4395件。至9月底,有效注册商标量1798.1万件。新批准保护地理标志产品67个,新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223家。至9月底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380个(含国外61个),核准专用标志使用企业8179家,相关产值逾1亿元。

    发明专利申请量119.1万件,授权量32.8万件,增长7.3%。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稳定在22个月。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3.8万件,增长8.4%。至9月底,国内(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0.7万件,增长20.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1件,较第二季度提高0.5件。

    2018-10-26 10:05:40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二、市场竞争环境持续改善,企业对公平竞争依赖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前三季度网民对市场竞争环境的正面评价为77.5%,总体保持平稳。随着竞争政策全面实施,企业对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期望不断提高。大数据分析表明,企业对公平竞争环境的依赖度稳步提升,自2017年一季度的0.21,提高到当年四季度的0.24,再提高到今年三季度的0.25。

    进一步规范企业竞争行为。从监管数据看,企业总体保持良性竞争态势,垄断、不正当竞争、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数量有升有降。立案涉嫌垄断协议案件12件、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涉及药品、汽车、电子、半导体、材料等重点领域。收到经营者集中申报案件348件,立案310件,审结308件,附条件批准拜耳收购孟山都、依视路与陆逊梯卡、林德与普莱克斯合并,对11件未依法申报案件作出处罚并公开。查处传销案件1714件。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1万件。查处网络交易违法案件1.7万件,同比增长39.2%。

    查处广告违法案件2.5万件,增长33.6%。互联网广告条次违法率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对6653.5万条次互联网广告进行了监测,涉嫌违法广告34.2万条次,条次违法率为0.5%,其中三季度条次违法率为0.6%,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2018-10-26 10:09:18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二)进一步规制行政性垄断。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平竞争意识有所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稳步落实,各省级政府、90%以上市级政府、50%以上县级政府已部署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陆续完成对存量政策措施中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的清理工作。查办了北京市交管局、内蒙古公安厅等有代表性的行政垄断案件,曝光了11起涉企乱收费典型案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三)进一步完善公正监管机制。今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施,总局全年部署1719批次抽查计划,并且针对金融、教育培训、医疗美容、环保、知识产权代理等重点领域的5万户企业开展定向抽查。

    企业信用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年报公示率稳步提升,2017年度达91.5%,比上年度提高1.1个百分点。企业责任意识逐步增强,至9月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1213.5万条即时信息。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加快推进,目前已归集信息6.29亿条,向各部委提供信息5408.2万条。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社会影响持续扩大,累计访问量611.4亿人次,查询量183.5亿人次,今年以来日均访问量8042.7万人次,日均查询量483.5万人次。

    联合惩戒工作取得成效,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513.6万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43.6万户。

    (四)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查处商标违法案件2.1万件,同比增长5.9%,案值3.1亿元。其中,商标侵权假冒案件1.98万件,增长8.9%,案值2.9亿元。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3.5万件,增长32.7%。其中,专利纠纷办案1.95万件,增长43.6%,假冒专利案件1.58万件,增长21.4%。

    2018-10-26 10:10:48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三、市场消费环境略有波动,消费满意度有所下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强化消费维权执法,前三季度舆论对市场消费环境正面评价占比82.2%。但由于一些安全及消费领域事件的发生,部分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产生忧虑。第三季度消费环境正面评价占比79.6%,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网民对国内品牌的搜索量占比为53.1%,下降1.4个百分点。

    (一)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市场监管总局整合原工商(12315)、质检(12365)、食药(12331)、价格(12358)举报投诉平台,前三季度各个平台受理的投诉举报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2315受理消费者投诉数量增幅较大,食品、价格、质量投诉举报略有增加。

    分渠道看,12315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642.6万件,涉及争议金额37.9亿元,增长13.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6亿元。12331受理食品和药品投诉举报咨询约116.8万件,同比增长0.1%。12358受理价格投诉举报54.5万件。12365受理质量投诉举报4.6万件。

    2018-10-26 10:13:18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二)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突出抓好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工作。

    食品监管方面: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213.6万批次。各地完成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下架召回、行政执法、信息公布等核查处置任务2.2万件次。

    检查食品生产主体85.9万家次,发现违法违规生产主体4.4万家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9.8万个,完成整改6.5万个。检查食品经营主体1120.3万家次,发现违法违规经营主体32.1万家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52.3万个,完成整改49.5万家次。

    完成对国内10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体系检查“三年全覆盖”目标。加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力度,查处案件4.1万件,货值金额16.4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8900名。实施餐饮服务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督促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问题整改。

    药品监管方面: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违法案件8.3万件,货值4.6亿元,罚没款7.5亿元,责令停产停业1094家次,吊销许可证118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06个。

    开展药品“净网”行动,严厉打击互联网制售假药行为。开展药品抽检14.1万批次,合格率97.5%,其中基本药物抽检合格率97.8%,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检查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141.9万家次,发现违法违规主体11.5万家次,完成整改12.2万家次。

    2018-10-26 10:15:56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三)着力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4.2%,较2017年提高0.4个百分点。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电子通信等12个行业均有上升。广东、江苏、浙江等制造业大省质量合格率提升较为明显。

    质量安全监管保持高压态势。监督抽查6.99万家企业生产的8.55万批次产品,发现并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5751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6.7%。其中,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发现率为10.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加强缺陷产品召回,召回缺陷汽车676.2万辆,其中国产汽车占91.9%。召回缺陷消费品5387.7万件,增长1.7倍。

    特种设备安全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前三季度,全国上报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118起,死亡109人,受伤37人,与2017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8起,死亡人数减少24人,受伤人数减少56人。

    2018-10-26 10:20:35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四)加大消费维权执法力度。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2.9万件,案值8.7亿元,罚没金额2亿元。加强殡葬、公用事业、医药、商品房等领域价格收费监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8万件,实施经济制裁13.6亿元,其中退款1.5亿元,没收7.6亿元,罚款4.5亿元。开展农资、建材、汽车等重点领域打假“质检利剑”行动,深入推进区域整治,持续开展电商产品质量和消费品质量执法打假,查处违法案件3.1万件,涉案金额13.5亿元。

    2018-10-26 10:23:50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四、市场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虽然我国市场环境总体不断改善,但仍有不少薄弱环节,影响着市场经济平稳运行,制约经济健康发展。一是企业准入和退出仍面临很多制度性障碍,特别是退出难的矛盾逐渐突出。二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政策环境仍不理想,企业生命周期较短。三是公平竞争成为影响企业发展信心的重要因素,市场竞争环境仍需改善。四是消费环境隐患不容忽视,消费环境成为影响国内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五是互联网平台问题频发,亟须规范发展。

    2018-10-26 10:26:21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五、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做好四季度市场监管工作

    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视察总局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公正监管,着力营造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企业市场准入改革,进一步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继续压减企业开办时间,年底前在重点城市、明年上半年在全国实现8.5个工作日的目标。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优化企业注销流程。落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切实做好14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取消、下放工作。

    (二)强化全过程监管,严防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风险。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改革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加大药品监管力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三)加强公正监管,完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推进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改革,强化安全风险防范。

    (四)强化竞争政策实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督促市县两级政府及部门全面建立审查机制,强化竞争执法,查处重大典型垄断、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案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发明创造。

    (五)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确保“三个放心”。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以打击假冒伪劣为重点的综合执法行动:集中开展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假冒伪劣、傍名牌等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开展婴幼儿食品、校园食品、网络订餐等问题专项治理,继续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集中开展电商平台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假海淘、涉嫌垄断等问题专项治理;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集中开展认证检测领域中存在的出具虚假认证和检测报告、买证卖证、乱收费等问题专项治理。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今天要发布的第三季度市场环境的形势分析报道相关内容。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在座的各位记者对今天发布的内容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大家提出来。

    2018-10-26 10:30:54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于司长您好,我注意到您刚才在介绍报告中提到一个数据,就是目前网络交易违法案件同比增长了39.2%,我们想了解一下,目前在电商领域还存在哪些问题,眼下“双十一”也临近了,网络消费备受关注,我想问一下市场监管部门将采取哪些举措来保障网络交易有序。谢谢!

    2018-10-26 10:32:43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谢谢你的提问!当前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网络交易市场蓬勃发展,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对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提出了挑战。目前已发现的问题主要涉及:

    安全问题,如网约顺风车事件暴露出平台在乘客安全保护方面存在巨大的漏洞,网络订餐平台也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质量问题,一些购物平台放纵假冒伪劣产品上架,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也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垄断问题,一些互联网平台掌握了大量用户数据,行业垄断风险逐步显现,不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价格问题,一些购物网站虚假宣传、先提价再打折的欺诈行为时有发生,成为消费投诉的突出问题。一些共享单车平台押金退还难,成为消费者关注热点。

    侵犯个人隐私问题,一些平台在客户不知情情况下采集客户信息,并滥用客户信息,还有一些平台保护不力导致客户信息泄露。

    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针对互联网平台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认真贯彻落实《电子商务法》,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和措施,做到发展与规范并重,引导相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更新监管理念,转变监管方式方法,优化网络市场等重点市场监管,强化监管协同,突出信用约束。深入开展2018网监专项行动,集中开展电商平台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假海淘、涉嫌垄断等问题专项治理。

    2018-10-26 10:35:20

  • 中国经济网记者:

    于司长您好,报告中显示,市场监管部门在食品药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领域查办了大量违法案件,同时相关领域安全问题仍引起了消费者的普遍忧虑。请问下一步将开展哪些工作守住安全底线?

    2018-10-26 10:37:05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春长生问题疫苗案件、滴滴顺风车遇害案等恶性事件,以及学校食堂过期食品、发霉食品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消费者仍对食品药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产生忧虑。总局在积极妥善处置相关领域安全事件的同时,进一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严防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风险,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领域,实行更加严格的全过程监管。

    针对当前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存在问题,我们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改革完善疫苗管理体制,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从企业准入、生产质量管理、出厂检验、驻厂监管等环节加强全流程管理,全面提升疫苗监管能力。

    二是加大药品监管力度,强化抽检和飞行检查,做到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

    三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开展重点问题专项整治,着力推进抽检监测工作,加大违规行为惩处力度,做到全过程监管。

    四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风险管理,强化质量问题整治,抓好重点监管,着力加强质量安全评估,完善视频监控指挥平台互联,运用“互联网+监管”,形成生产与流通统一监管的信息化平台,推进智慧监管和精准监管。

    五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基于风险的重点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建立追溯体系和信息公示机制,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2018-10-26 10:40:11

  • 第一财经记者:

    谢谢于司长。刚刚听您发布的数字中,可以看出我们日均新增市场主体逐年增加,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但也存在降低门槛、放开放活的同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能否跟上的问题。请问市场监管部门未来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有哪些设想?

    2018-10-26 10:45:45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谢谢您的问题市场主体的大幅增加,需要创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重点是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确保公正执法,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新格局。

    为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日常检查实现“双随机”全覆盖,抽查结果全公开,抽查比例不低于5%。同时积极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二是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完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推进“全国一张网”建设和应用,加大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力度,完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机制,落实“黑名单”和信用修复制度,促进各项惩戒措施落地。

    三是推进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打破准入限制和区域分割,发挥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选择的主导作用。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建议把这个问题留给总局所属媒体的记者。

    2018-10-26 10:48:45

  • 中国工商报记者:

    谢谢于司长,报告显示在目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仍保持较快增长,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后还有哪些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谢谢!

    2018-10-26 10:52:22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谢谢!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极大激发了我国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市场主体持续大量涌现,今年上半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了一亿大关,切实体现了这项改革的成果,对扩大就业和税收、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按照“放管服”改革部署,大力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在更大范围推广,全面规范“多证合一”改革,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了便捷条件,全面推进产品准入、药品和医疗器械准入、知识产权注册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准入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企业注册便利化改革,

    一是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进一步规范“多证合一”改革。

    二是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应用,实现“一照走天下”,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三是加快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改革企业名称核准制度,优化企业名称查询系统,提高企业名称登记效率。

    四是着力构建全国统一的企业登记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登记注册统一管理,编制全国统一的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全面落实实名登记制度,推进全国统一的企业登记注册信息系统建设。

    五是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构建完备的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制度,强化部门间沟通衔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企业撤销登记程序。

    2018-10-26 10:58:55

  •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于军:

    感谢新闻界朋友一直以来对我们市场监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今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强和大家的沟通交流。今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8-10-26 11:03: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