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式实录

发布时间:2018-09-19 17:00: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人权,中国,发展,贫困,社会
  • “2018·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式于9月18日9:30在京举行。

  •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徐麟:

    尊敬的各国来宾,尊敬的各位使节,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在美丽的金秋时节来到北京,出席“2018·北京人权论坛”,今天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2018·北京人权论坛”,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力量,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论坛开幕式的主要领导,他们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先生;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向巴平措先生;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先生;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蒋建国先生;

    还有中国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

    外方来宾有来自俄罗斯、印度、荷兰、阿富汗等近50个国家、地区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200多位人权高级官员、专家学者、驻华使节和相关机构负责人等。让我们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现在,有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先生致辞。

    2018-09-18 09:35:15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黄坤明: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正像刚才徐麟部长所说的,这个时候是北京最美丽的季节。很高兴在这美好的时节与我们人权领域的新老朋友,相聚一堂,共商人权保障的大事。首先,我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各位嘉宾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这次论坛以“消除贫困: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凝结着人权发展的美好愿景,体现着国际社会对解决贫困问题、更好地保障人权的共同关切,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大家知道,十几天之前,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刚刚闭幕。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关于合作发展的一次高级别的对话,主要议题就是“消除贫困、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提出,中国将为非洲减贫发展、就业创收、安居乐业做出新的更大的努力,由此提出了中非合作的“八大行动”倡议,为减贫惠民、促进共同发展规划了新的路线图。我相信,中非合作减贫的共同努力和丰硕成果,也将为这次论坛对话交流提供有益的启示。

    2018-09-18 09:40:13

  • 黄坤明: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充分实现和享有人权,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的幸福、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崇高的目标,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推动中国的人权事业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

    大家知道,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段时间我们都在陆续举办庆祝活动。正像习近平主席所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它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面貌,谱写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站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来回望过去,以更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更宽广的全球视野,来观察、审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程,我们认为,有这样一些弥足珍贵的认识和经验,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

    ——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党和政府的一贯立场和主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改善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的成立,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使中国的财产权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保障。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强调要重视人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向世界宣告人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党的章程、国家宪法,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国家发展规划,连续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保障人权成为中国党和政府政策的核心目标。

    实际上,在发表人权白皮书之前,中国对人权的高度重视就已经是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不仅有实践、而且有成效,这些成效不在建筑物本身、不在基础建设本身,在人民群众的脸上、在人民群众的心上,只不过是那个时候我们主动对中国人权状况全面的阐释还没有能够跟上国外受众对中国人权关注的步伐,因此,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加强了人权状况有关情况的阐述、发布、研究。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更加高度重视人权事业的发展,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上就是不断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进程。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保障人权,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立足基本国情,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当中不断加深对人权的认识,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更加有力地保障人权、增进人民福祉,中国人民享有了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充分的、更加实在的人权。

    2018-09-18 09:50:13

  • 黄坤明:

    ——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人权事业发展的价值指引。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给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是我们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就是要使中国的老百姓生活更加宽裕一些、更加殷实一些、更加富裕一些。我们制定改革的举措,也更多的按照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相应的抓住这些重点、推进这些领域,体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中共十八大到十九大这5年时间,我们推出了1500多项各个方面的改革举措,每一项都是造福人民、保障人权的很好举措。比如说,即便是像秸秆按照传统燃烧这么一件事情,习近平主席、党中央、中国政府都高度关注,因为大面积的燃烧不仅影响了民航飞机的起降,也会对正在好转的空气带来很大的影响,而空气是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感受、关系到民生问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对于人权事业这份时代的答卷,人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国际社会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以这么说,今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刚才有嘉宾提及中国妇女的减贫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妇女事业、中国妇女的减贫是中国人权事业的重要标尺。中国妇女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广泛而深刻的参与,做出具体而实在的贡献,是大家能够感受到的,是世界瞩目的,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很好的景象。

    ——坚持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大家都很清楚,中国近代曾受到外来侵略和殖民统治,从苦难中一路走来的中国人民深深地知道,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是享有其他人权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世界奇迹,实现了中国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拥有财富迅速增加,是我们生存权、发展权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效。从1978年到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当初的343元增加到36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社会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教育水平从相对落后跃居到世界中上行列,旧中国是一个遍地文盲的底子,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即便如此,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整体的国民教育水平在世界上是很低的。我们的教育在改革开放之初是勒紧裤带办的教育,是全心全意来抓的“两基”,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改革开放40年来,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城乡的免费义务教育得以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分别覆盖13.5亿和9亿多人; 基本医疗保险对于解决贫困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在我们初级阶段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提高民权、人权的角度,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人民的预期寿命也从68.2岁提高到76.7岁。可以说,将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是中国人权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揭示了人权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

    ——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人权发展的制度保障。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权得以实现的保障。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方位提升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保证人民依法享有更加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中国13亿多的人口,即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有4万万5千万人口之多,经济文化又不发达,所以走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历史决定的。过去5年多来,中国党和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置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将人权保障贯穿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等各个环节,真正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的法治发展始终指向公平正义与人权保障,我们不断完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有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主动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更加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感受到对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坚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参与国际人权治理的使命担当。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享有平等充分的人权。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参与了《世界人权宣言》等一系列国际人权文献的制定工作,先后签署并加入《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26项国际人权公约,广泛开展人权领域交流对话,为发展中国家改善人权状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倡议共商共建 “一带一路”,推进包容发展、全面发展、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最终实现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在座的各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相继载入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人权理事会的相关决议,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完善国际人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2018-09-18 10:10:28

  • 黄坤明: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实际上也是最大的实践者。改革开放是中国消除贫困的强大驱动力,通过40年来的积极探索和顽强奋斗,近8亿的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习近平主席对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最为牵挂,提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要给大家报告的是,习近平主席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走遍了中国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指挥打响了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我们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的参与,共建互济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把扶贫同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开发式扶贫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推动了脱贫攻坚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过去5年多来,中国每年都有1000万左右的人口稳定脱贫。尽管如此,我们重申中国面临的脱贫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截至到2017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046万。我们将持之以恒、再接再厉,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把扶贫脱贫工作抓实抓好,实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庄严承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人权观念和人权理论是出现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进程中,也是重要的标志,人权事业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智库学者的共同努力。环顾当今世界,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受制于贫困及其衍生的饥饿、疾病、流离失所、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消除贫困依然是全球人权事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世界人权领域的各方人士应勇于担当,为消除贫困、共建美好世界戮力同心、积极作为。借此机会,我提几点建议,供各位嘉宾、朋友参考:

    第一,把握大势,坚定世界人权发展方向。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以和平发展、合作发展消除贫困、更好保障人权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契合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充分享有人权的伟大梦想,也应该成为各方致力世界人权发展的共识。“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在世界减贫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我们命运与共、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胸怀,摒弃所谓的你输我赢、你穷我富的极其狭隘的思维,树立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志向追求。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好,世界人权事业才能有更美好的前景。

    第二,开放包容,拓宽世界人权发展路径。有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有哲人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的所谓人权发展的模式。中国的改革开放,以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首要,着力实施减贫脱贫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坚定了我们人权道路的自信。我们认为,各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和人民意愿选择人权发展道路,坚持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各方应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各国在实践当中凝结而成的人权发展理念,尊重各国人民自由选择的人权发展道路,共同开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减贫脱贫是当前许多国家人权保障面临的突出任务,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我们愿与各方一道,为全球减贫事业尽其所能、助力添彩。

    第三,交流合作,贡献世界人权发展智慧。实现消除贫困、保障人权的伟大梦想,需要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集思广益,需要从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取得动力。致力于人权事业发展的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智库学者,应该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求同存异、凝聚共识。自2008年“北京人权论坛”创办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举办了八届,已经成为人权领域开展交流对话、促进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也形成了一系列思想共识,为丰富人权的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外朋友来参加“北京人权论坛”,同时也希望与有关各方共同进一步搭建起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交流合作网络,凝聚推动人权发展进步的真知灼见,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的人权事业是在世界目光的关注中不断前进的,各方给予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给了很多重要的参考,我们认真借鉴、积极吸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人权事业和世界人权事业应该说是同发展、共进步的。在此,我要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各国朋友们表示由衷的谢意!我们愿与各国朋友一道,坚定信心、携手合作、同向同行,共同为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最后,预祝“2018·北京人权论坛”圆满成功!祝在座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2018-09-18 10:30:06

  • 徐麟:

    谢谢黄坤明部长。现在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向巴平措先生致辞!

    2018-09-18 10:38:07

  • 向巴平措:

    尊敬的黄坤明部长,各位来宾,女生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在这美好的秋日里,“2018·北京人权论坛”拉开了帷幕。我谨代表中国人权研究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国内外与会嘉宾致以最诚挚的欢迎!

    本次论坛以“消除贫困: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贫困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存在的现象,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列举的17项目标中,第一项就是“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贫困的广泛存在严重妨碍人权的充分实现和享有。减缓和消除贫困,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在贫困状态下,人们往往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保障,安全的食物、住房和饮用水、基本医疗服务、受教育机会也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维护个人尊严和行使各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以实现自我发展了。消除贫困,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保障与实现。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把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致力于减贫脱贫,在探索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习近平主席以强烈的使命情怀和政治担当,亲力亲为抓扶贫,强调“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减少到2017年底的3046万人,减贫7亿多人,贫困发生率由97.5%下降到3.1%,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中国的减贫事业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但中国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从脱贫攻坚任务看,未来3年,中国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中共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上个月,又刚刚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是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中国的减贫行动,也是中国政府切实履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承诺、履行国际人权保障义务的重要体现。中国扶贫实践及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扶贫道路,蕴含着丰富的人权理念。

    一是在发展目标上坚持以人权保障为导向。中国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各项权利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原则,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最低生活保障、促进贫困人口的政治参与等措施,从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产业开发、生态保护、能力提升、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采取相互联系的措施,注重对贫困人口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健康权、社会保障权、政治参与权等各项基本权利的综合保障,形成减贫与保障人权协同推进的良性局面。

    二是在发展主体上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群众动力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中国在扶贫中注重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强调“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挖掘困难群众的潜力和优势,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育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激励和引导他们通过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三是在发展方向上遵循公平公正的价值指引。中国紧紧围绕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农村扶贫开发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保障发展过程中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不断提升人权保障法治化水平,保证人民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四是在发展路径上注重体制机制的调整创新。在扶贫过程中,中国坚持立足基本国情,综合采取立法、规划、政策等多种方式,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出台了一系列涉及产业发展、就业帮扶、教育资源投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环境与生态保护、最低生活保障、东西部协同发展等扶贫政策,注重创新制度安排,调整社会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减贫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消除贫困,保障人权,实现共同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也是《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所描绘的美好愿景。为应对当今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等诸多挑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呼吁各国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各国政府虽然承担着消除贫困的首要责任,但是国际社会也需要同舟共济,开展国际合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消除国际范围内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此次北京人权论坛,为各国交流减贫经验、探讨脱贫方式、改善国际发展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借鉴,形成共识,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减贫行动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总结并做理论归纳,最终用于指导国际社会的减贫行动和人权保障,早日实现“让人人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充分享受人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

    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18-09-18 11:00:26

  • 徐麟:

    谢谢向巴平措先生!现在请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先生致辞。

    2018-09-18 11:09:47

  • 黄孟复:

    尊敬的黄坤明部长,尊敬的向巴平措委员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8·北京人权论坛”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中国发展和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各国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北京人权论坛自2008年创办以来历时十年,在主办方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规模逐步扩大,影响日趋增强,已发展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探索人权发展道路、交流人权保障经验和展望人权美好前景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权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始终倾心关注和积极参与论坛的组织及相关工作,并由衷地为论坛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而欣慰。

    北京人权论坛走过的十年,是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十年,也是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的十年。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焦点难点问题之一,也是人权领域需要格外关注并着力解决的严峻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减贫和人权保障领域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以“消除贫困: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对于国际社会携手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实践证明,贫困的存在严重妨碍实现和享有充分的人权,只有国际社会携起手来,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治标治本,加强互助合作,切实减缓和消除贫困,才能为更好促进和保护人权创造条件,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安康。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贫困有着切肤之痛。贫困面积广、贫困人口多,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多年来,中国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发挥自身优势,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动减贫和人权保障领域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通过发展实现减贫的成功之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及世界银行发布数据,我国贫困人口从1981年末的8.78亿人减少到2013年末的2511万人,累计减少8.53亿人,减贫人口占全球减贫总规模超七成,中国也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消除贫困是一个历史性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实践者,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通过对外援助、项目合作、技术扩散、智库交流等多种形式,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推动世界减贫和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当前,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迎来了全新的时代坐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历史性地提出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奋斗目标,做出了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正向着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迈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作为中国人权领域唯一的基金会组织,多年来重点关注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大力开展人权特色鲜明的公益慈善活动,用实际行动为消除贫困、推动人权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但我们也深知,中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脱贫减贫事业任重道远、挑战诸多。如何进一步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减贫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中国乃至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在此,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消除贫困、保障人权,必须关注民生福祉,肩负人类共同责任。消除贫困作为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也是促进和保护人权的重要内容。有效减缓和消除贫困,更好促进和保护人权,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改善民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为人民利益而推进合作、让合作成果惠及全人类。为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自立自强,发达国家应伸出援助之手,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实现人类的共同富裕。

    第二,消除贫困、保障人权,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人类共同发展。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当今世界在经济、安全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究其根源都在于发展存在很多瓶颈障碍,一个国家往往势单力薄。为此,各国应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原则,把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结合起来,把一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尽早实现彻底消除贫困的目标、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夯实基础、筑牢根基 。

    第三,消除贫困、保障人权,必须坚持包容互鉴,凝聚人类共同力量。“合则强,孤则弱”,有效地减少和消除贫困,更好促进和保护人权,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在座的各位都是人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减贫领域的实践工作者,承担着凝聚各方共识、实现经验共享、推动务实合作的重要责任。我们要倡导平等包容的理念,开展建设性的对话与合作,深入研讨消除贫困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攸关人类前途与命运的重大议题,为尽早实现彻底消除贫困的目标、共同建设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凝心聚力、不懈努力。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祝大家在北京期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2018-09-18 11:20:31

  • 徐麟:

    谢谢黄孟复先生。现在请阿富汗独立人权委员会主席西玛·萨马尔女士致辞。

    2018-09-18 11:21:15

  • 西玛·萨马尔:

    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能参加这个活动。感谢组织者的盛情邀请和热情款待。

    从人权角度来看,贫困剥夺了经济或物质资源,同时也侵犯了人权和人的尊严。对所有人来说,贫困意味着对物质资料的剥夺,这将严重威胁并限制他们的利益,包括身心健康的状态、人身安全、自主权和参与社会的权利。

    贫困是对人权价值观的直接否定,它破坏了经济和社会权利,例如健康权、氏族住房权、衣着权、食品安全权和水权以及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它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例如公平审判权、诉诸司法权、政治参与权和保障人身安全的权利同样产生了负面的效果。贫困还体现了对人权的侵犯,无论是由政府政策造成的直接后果还是因政府不作为而导致的后果,人权是普遍的、不可分割的和相互联系的。无论涉及何种肤色、语言、性别、宗教信仰和国别。

    我向大家介绍阿富汗的一些经验和现状。

    第一,贫困限制了接受素质教育的机会。素质教育是培养个人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改变公众心态、促进社会转型并实现社会公正和国家平等发展的恰当工具。素质教育应以人权价值和平等为基础,不得歧视任何人。从冲突爆发直至今天,阿富汗无法提供高素质的教育,这导致了暴力群体,例如塔利班和犯罪团体。在年轻人中,招兵买马的几率大幅增加,如果无法获得教育,个人的能力以及获得合理工作和发展的机会都将大幅减少。

    第二,接受更好的教育后,人们将拥有更健康的生活。他们对健康权和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权利有所了解,当个人了解健康问题,并拥有获得保健服务的渠道时,他们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也无需为医疗和药物进行不必要的花费。贫困人口无法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昂贵的教育服务,当个人无需为药物投入不必要的资金时,他们的经济状况将好转。阿富汗的人口增长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使阿富汗人民陷入了赤贫的状态。

    第三,贫困还侵犯了食物权,没有食物,他们的健康将受到影响,并将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这将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会产生严重不安全感。

    第四,侵犯了获得氏族住房的权利,没有安定的氏族的住房,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获得住房是一项基本的权利,可以确保人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获得氏族住房将增加个人安全感,这也是一项基本人权。

    第五,贫困减少了个人的安全感。阿富汗人民的不安全感令整个社会动荡态势更加恶化,这也导致犯罪集团和犯罪经济活动日益猖獗,缺乏安全感将降低个人承担公民责任的能力。

    第六,贫困增加了对占人数半数的妇女暴力形成,将直接影响儿童的整体行为和发展。家庭暴力的增加也将促使社会和国家的暴力行为随之增加,针对妇女的暴力程度是阿富汗安全的一个指标。

    第七,贫困是引发冲突的主要原因。阿富汗持续的暴力事件是缺乏教育和贫困所产生影响的活生生的例子,贫困助长了鸦片生产和武器走私等战争经济。

    第八,贫困将减少选择的可能性。以至于对个人真正的压力,迫使他们接受通常情况下不会接受的工作或消费品。当然它还将限制行动的自由,事实上,身体暴力和经济约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削弱了基本的自由。贫困人口无法选择他们从事的职业,他们不能享有想要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这就是绝大多数贫困人口会落入走私贩和犯罪集团的原因。

    第九,不幸的贫困还将导致侵犯政治权利,言论自由、行动自由以及结社和机会自由的行为更加猖獗。选举权可以公开叫卖,它会严重的侵犯人类社会的诚信体系,人们不得不服从他人的意愿或接受通常不愿意接受的条件。

    第十,贫困减少了获得衣物的机会,有损人类尊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穿着不同衣物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人权。

    第十一,贫困侵犯了伸张正义的权利。没有受过教育的贫困人口无法充分认识他们的权利,保证伸张正义的权利,正义是民主发达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正义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基本人权和人类的愿望。一般来说,贫困是导致许多侵犯基本人权行为的缘起,暴力行为的后果不会仅仅只影响一个国家,它将在该地区广泛辐射,并对整个国际社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非常常见的经济移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联合国成员国就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了一致意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对人权有着重要的影响,所有国家都应优先考虑将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目标。贫困人口也很容易受到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干旱、滑坡、洪水和暴风雨摧毁贫困人口的生活,享有清洁的环境也是基本的人权,贫困将侵犯这种人权。

    女士们,先生们,关于侵犯人权的行为和贫困的细节不胜枚举,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摆脱贫困状态。为了消除贫困,尊重人权,维护人的尊严,我想作出如下建议:

    第一,不论其政治立场如何,各国政府应展现出促进保护和实现其公民人权的意愿。人权价值观应当成为其政策、计划和战略的核心要素。

    第二,促进善政、法治和问责制,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其政府的信心,并将加强各国的安全与稳定状态。个人安危是安全而发达国家的有利指标,从国内层面来看,善治是确保效率的原因,也是维护正义的理由。

    第三,国家预算要根据全体人们的需要而制定。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素质教育、卫生服务和社会服务上,而不是国防领域开支。

    第四,打击腐败和普及问责制及维护正义对终结免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政府的腐败,官员尤为如此。腐败将侵犯基本人权,同时还会令贫困状况日益恶化。

    第五,消除贫困以及随时随地尊重所有人的人权,是集体责任。

    第六,我们需要改革基于人权价值观的法律制度,以便减少歧视现象,特别是基于性别的歧视现象。

    我相信只有我们将人权价值观置于我们集体议程的首要位置,才有望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我们身处哪个国家之中,促进保护和实现人权是一项共同的责任。阿富汗必须要学习中国的减贫努力和经验,我希望我们能为未来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只有我们众志成城,携手合作,齐头并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谢谢!

    2018-09-18 11:30:09

  • 徐麟:

    谢谢西码·萨马尔女士。现在请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张军先生致辞。

    2018-09-18 11:34:52

  • 张军:

    尊敬的黄坤明部长,尊敬的向巴平措会长,黄孟复理事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值此“2018·北京人权论坛”召开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外交部对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本次论坛以“消除贫困: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承载着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人权文书,都把消除贫困、实现发展作为基本的人权。

    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积极推进全球减贫、促进共同发展,特别是实施千年发展目标,制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全球11亿人口脱贫, 19亿人获得安全饮用水,35亿人用上互联网等,全球发展事业取得重要进展。

    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环顾世界,仍有7亿多人口忍饥挨饿,超过1.28亿人亟需人道援助,6500多万人流离失所。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并带来反全球化、保护主义、恐怖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消除贫困、实现发展,让人人得以享有人权,依然任重道远。

    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发展的深刻内涵。只有经历过贫困,方知富裕和体面尊严生活的宝贵。只有实现发展权,方能为实现其他人权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深刻领悟到这个道理,一直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问题,减少了7亿多贫困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数的70%以上,成为对全球减贫贡献最大的国家。我们为7.7亿人提供就业,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社保体系、最大规模的基层民主选举体系。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战乱、没有流离失所、没有恐惧,近14亿人民过着安宁、自由、幸福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是最大的人权工程,这是最好的人权实践,也是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在探索中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中国的实践无疑对国际人权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

    启示一,坚持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明、多元发展模式共存的世界里。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任何国家都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和人民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只有鞋选对了,双脚才能迈出有力步伐;只有路走对了,才能通向远方,实现目标。各国只有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民主和民生相促进,才能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形成特色、取得实效。

    启示二,坚持在发展进程中促进和保护人权。发展是一个动态、历史的进程,促进和保护人权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进程。实践证明,只有把促进和保护人权有机地纳入到发展进程中,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才能为人民享受人权创造最有利条件、提供最根本保障。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我们应坚持将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并以此为基础,平衡推进各项人权保障。

    启示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人权的最终享有者。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法律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人权状况到底好不好,最终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说了算,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标准来衡量。正如黄部长所说,人民才是阅卷人。中国的实践证明,促进和保护人权,必须始终以人民的福祉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增进人民福祉,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权的不断进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启示四,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独享发展的权利。只有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才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共商、共建、共享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指导国际合作的重要理念。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用中国的发展为各国的发展创造更大机遇,用互联互通带动形成各国联动发展的格局,走共同发展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实现发展是每个国家政府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推进全球发展、促进人权进步的征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历吏赋予的责任,我们要全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维护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强对话与合作。我们要大力促进平衡协调的发展,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减贫为重点,切实保障和促进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让一个人掉队。我们要致力于高质量的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和保障人权注入持久和强劲的动力。我们要致力于开放共赢的发展,把握好国际合作大方向,坚持多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人民都能平等的享受公平、正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实现发展的进程中,包括中国人民在内,各国人民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好,享受人权的水平会一天比一天提高,中国的发展也必将为世界的进步和全球事业创造更大机遇、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2018-09-18 11:40:17

  • 徐麟:

    谢谢张军先生。现在请英国上议院议员纳尔·福布斯·戴维逊勋爵致辞。

    2018-09-18 11:45:54

  • 纳尔·福布斯·戴维逊:

    尊敬的黄部长,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荣幸能够来到北京人权论坛。

    首先我要感谢我们的组织者对我的盛情邀请,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就是消除贫困。中国在全球来看,有着最成功的减贫事业。中国的减贫规模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在过去40年,自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7.4亿人已经脱离了绝对贫困,现在我们只有3000万的人还在贫困之中。这个不仅仅是改变了中国,同时也改变了世界。减贫的事业就和反腐一样,它并不简单,而且它也不仅仅是只靠经济发展就可以解决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最近几年我们看一下美国的影响,财富是在不断增长,但是这些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在社会当中平等地被人们分享。在英国和美国,很多人他们的收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富人却变得越来越富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选择,并不是偶然。而中国的政治选择,不仅使得整个经济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也让很多人都脱离了贫困。仅仅把这个当成一个政治决策,并不是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英国政府一直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但是现在有很多的人他们在英国还是没有脱贫,而且还有可能会陷入贫困当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在选择政治的优先事项的时候,会有一些影响。我们并没有实现减贫,当然了,英国的政府在减贫方面他们有不同的优先事项。比如布朗政府他们当时是非常注重减贫,但是其他一些首相却并没有这么做。

    中国一直以来在这么多年在减贫过程中从来没有间断过,是非常一致的。在我看来,减贫的工作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有针对性的战略也很重要,同时我们还要对成果进行监测。健康还有住宅等等,这些都是减贫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说没有这些的话,没有监控的话,政策很有可能没有办法生效。在英国我们有很多的预算都拨到了这些领域当中,但是可能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们在减贫过程当中花了钱,同时也需要进行评估。

    我们看一下这个住房的问题,在英国我们现在是给很多的住户提供低廉的长租房。这个其实就是使得有些人能够成为房屋的拥有者,在全球层面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资产被转到了我们的人民手中。这样一个政策使得我们公民更加具有责任感,他们认为是社会当中重要的一员。很多人的政治看法都是支持了这样一个政策,但是这个政策效果却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好。特别在新的市政的一些项目当中,我们的资金已经停了。现在我们要决定到底是不是会需要把这些新建的房子再卖给那些新的租户,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这个政策出台之后,越来越多流离失所,很多人睡在大街上。英国可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所以我们当局当时并没有预见这样一个政策很有可能会带来非常不幸的结果。

    从这个事例当中可以看到,我们政策的选择如果说没有很好的进行评估或者执行的话,可能效果就是相反的。我们在这里可以再次看一下中国的减贫成功,并不是因为中国的运气好,或者说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这是因为中国有着战略性的选择,而且对于所有的减贫事业是不断监控、评估,不断进行改革的。这也是我们在减贫当中学到非常珍贵的一课。这次的会议就是讨论人权,在这里我们都知道很多欧洲国家和中国在进行人权工作的时候,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欧洲的方式可能更关注的是个人的权利,但是中国更关注的是我们社会的权利。欧洲的政府一直以来都拒绝把人权扩展到我们的社会权利,当然了,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传统和优先事项,所以说我们不能说一个社会的选择是正确的,另外一个社会选择是错误的。在之前我和我的英国同事都提到过,我非常赞同中国的治理,而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内容我也非常赞同。谢谢!

    2018-09-18 12:00:54

  • 徐麟:

    谢谢戴维逊勋爵。现在请联合国粮农组织减贫战略计划团队主任戴维斯先生致辞。

    2018-09-18 12:08:24

  • 本杰明·戴维斯:

    大家早上好!非常荣幸来到这里。首先感谢组织方邀请我来这里发言!

    减贫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中的第一个目标,我们现在有一个事实就是,虽然说我们在全球的减贫上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进展,在过去的35年当中,但是现在很多贫困的人他还没有脱贫,现在我们有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以及局部的脆弱性,使得很多人都被落下了,他们没有办法享受我们经济增长和发展带来的好处。所以我们要解决他们的一些问题,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需要能够有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经济增长。

    消除贫困将会减少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使得我们的人群更具有对于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同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减少暴力和冲突。消除极端贫困,我们现在需要将7.83亿人口消除贫困,他们是全世界人口的11%,现在他们没有办法使用一些非常基本的东西,比如说基础设施、公共的服务、健康、教育、道路、电、能源等等。1993年以来,我们减贫的工作已经从东亚转到了撒哈拉非洲地区,现在全世界有6.39亿的极端贫困人口都住在那里,现在有59%的最贫穷的人他们现在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多的冲突,这个也会对我们长期的发展有所影响。

    可能会依赖农业和自然资源来获取他们的东西,贫困人口当中有60%人口都是依赖农业的,家庭庞大,接受教育程度低,这些贫困人口他们一无所有,包括风险管理的工具、社会保障等等。但有很多的赤贫人口他都是依赖于农业,没有很好的保障,他们因病致贫的可能性比非贫困人口高4倍,还有社会排斥这种边缘化和歧视,这都是赤贫人口所面临的问题,比如说土著人口,他们很容易受到暴力、边缘化这些影响,而且在土地使用方面也受到歧视,同时性别的不平等这方面这些土著的女性最容易受到歧视。全球来看,女性和男性相比,比如说在获得牲畜、教育、土地、技术、科技等方面,女性都要远远落后于男性,这样他们的生存权很难保障,因为女性发声的机会比较少,更有可能让她们陷入极端的贫困,极端贫困使得人们的经济发展前景一片暗淡。

    粮农组织和伙伴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像马拉维和赞比亚,如果贫困人口能减少10%—20%经济就会有很大的提升,而赤贫人口他们应该摆脱农业为主要手段的生活方式,这也是2013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是致力于继续努力去减少极端贫困。我们有三个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减少饥饿、减少粮食的不安全以及营养不良,“2030议程”认识到,我们不能够各自为政,这样无法解决当今全球的挑战。极端贫困其实和饥饿、食品的保障、自然资源的保障、气候变化、冲突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来确保农业地区以及对农村的投资对于减少赤贫和饥饿至关重要。我们要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和农业的机制和制度。

    各国的经验表明,我们需要有三个主要的要素来减少极端贫困:

    首先,就是要有倾向于穷人的经济增长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包容性的经济转型,就需要投资和高质量的雇佣,比如说像粮食系统、农业、自然资源的管理都要进一步的提升。减贫如果能够获得成功的话,就能够提升贫穷人口劳动的回报率,还可以提升土地的回报率。能够让更多人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卫生健康服务,就能够给穷人提供更好的土地和劳工的回报。

    第二,要进行基本的公共投资。在社会和生产性资本当中进行投资是必要的。

    第三,要有综合的干预措施,要帮助那些赤贫人口,我们就必须有专门的综合的干预措施,能够帮助他们降低脆弱性、满足需求。

    粮农组织责任主要有四大领域能够帮助减少赤贫:

    第一,要确保粮食安全和营养。联合国粮农组织会帮助各国实现零饥饿。其实贫困和粮食安全是紧密相连的,因此,粮食安全和营养是决定贫困水平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尺度。根据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如果说所有的人,不管是个体还是在群体当中,都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他们就可以有更好的经济机会,来解决赤贫,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尤其那些最脆弱的人能够获得食物是我们减贫的重要目标。

    第二,在农村地区促进包容的经济发展。粮农组织会支持各国来加强收入创造的活动,并促进包容的经济增长。这就包括要提高农业和基于自然资源的生产手段,要能够加强生产性资产基础设施、农村服务等等。要为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青年、土著人口,为他们提供变革的力量,提升他们的技能和可雇佣性,能够鼓励他们进行创业。要加强社会保障的系统,这是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的关键要求,能够让各个家庭能够更好的管理风险,能够存下钱,从而能够实现经济的增长。

    第三,促进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粮农组织会支持各国把减贫战略与自然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战略紧密结合,我们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治理,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是穷人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要获得土著人口的同意,还要加强支持,来提升可持续的生计能力。还要进行再造森林、植树的这些活动,来保护全球重要的农业系统。加强农业的研究,尤其是对于那些赤贫的家庭来说。

    第四,要加强冲击恢复的能力。粮农组织帮助那些赤贫人口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在严重的灾害或者是冲击面前的恢复能力,我们要找到可能的潜在的或者是反复出现的一些风险,比如气候变化或者冲突的风险。要有一个早期预警和早期行动的计划,要扩大风险提醒和冲击响应的社会保护系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来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一些冲击。

    在这四个领域采取行动,尤其是和政府、和发展伙伴一起,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来扩大自己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年议程第一项目标当中的作用。

    谢谢大家!

    2018-09-18 12:21:31

  • 徐麟:

    谢谢戴维斯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刚才黄坤明部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事业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就如何消除贫困、保障人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建议。各位贵宾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减贫与保障人权问题阐发了各自的独到见解。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论坛一定能碰撞出思想火花,产生丰硕成果,为推进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和人权事业的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展现出我们应有的使命担当。

    现在我宣布,“2018·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式到此结束。

    2018-09-18 12:42: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