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气候公报和2016年温室气体公报发布

发布时间:2018-01-16 10:15: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向婷
关键词:气候公报,温室气体,气象局

李昌兴: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我代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介绍一下2016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的情况。

2018-01-15 15:38:39

李昌兴:

2017年11月9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16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总第6期)》。这与2017年10月30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16年WMO温室气体公报(总第13期)》相呼应。

2018-01-15 15:38:55

李昌兴:

我先介绍一下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与分析。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限排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的部分卤代温室气体。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WMO/GAW)负责协调大气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的系统观测和分析。截至2016年,GAW观测网包括了3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400多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和100多个贡献站。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联网监测分析是历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报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臭氧层损耗科学评估报告》等的数据来源和科学基础。

2018-01-15 15:39:04

李昌兴:

2017年10月30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16年度全球大气温室气体公报。公报采用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数据来自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GAW)、全球大气气体先进试验(AGAGE)等。公报称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达到403.3±0.1ppm(ppm为摩尔比浓度10-6,即百万分之一)、1853±2ppb(ppb为摩尔比浓度10-9,即十亿分之一)、328.9±0.1ppb,其中二氧化碳浓度相对2015年出现大幅上升,增幅达3.3ppm,比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高50%(约2.2ppm/年),主要与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导致的热带地区干旱及森林大火等的排放有关。根据全球碳项目最新评估,这些排放的年度增长已经放缓或已达到一个稳定水平。 2016年全球大气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增幅分别达9ppb和0.9ppb。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温室气体指数分析结果,2016年由大气长寿命温室气体引起的辐射强迫相比1990年上升了约40%,而这其中二氧化碳的贡献超过80%。

2018-01-15 15:39:11

李昌兴:

此外本期公报特别报道了利用冰芯、硼同位素、长链烯酮等技术对地球过去5000万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重构和反演,强调过去70年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出现前所未有的剧烈上升,由此可能导致气候系统出现不可预见的变化,引起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的严重毁坏,为了达到巴黎协定既定的全球增温控制目标,必须刻不容缓大力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

2018-01-15 15:39:34

李昌兴:

下面介绍一下中国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与分析情况。中国气象局目前有7个温室气体观测本底站,分别为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湖北金沙、云南香格里拉和新疆阿克达拉,青海瓦里关站是全球31个大气本底站之一。2016年瓦里关站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上升至404.4±0.9ppm、1907±3ppb、329.7±0.1ppb,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甲烷浓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2016年我国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站3个区域本底站温室气体浓度也出现大幅上升,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分别为413.7±1.0ppm、417.7±1.9ppm、410.3±4.0ppm,甲烷浓度分别为1968±3ppb、2041±8ppb、2006±13ppb。随着卫星遥感监测大气二氧化碳技术的逐步成熟,遥感监测显示:2016年全球和中国陆地区域年平均大气CO2浓度分别达400.0±4.3ppm和402.5±4.5ppm。

2018-01-15 15:39:54

李昌兴:

各站温室气体浓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黑龙江龙凤山站地处东北平原,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最低;北京上甸子和浙江临安分别处于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其中浙江临安站因受到农业排放、工业排放等双重影响,甲烷浓度最高。

2018-01-15 15:40:05

李昌兴:

2015-2016年,地面观测记录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约3.3ppm,卫星监测显示: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约3.2ppm,与地面观测结果接近,显著高于过去7年(2010-2016)的全球年平均绝对增量:2.16ppm。我国部分地区同期增长明显低于全球平均。如代表东北平原的龙凤山站增长2.1ppm,江汉平原的金沙站增长约2.3ppm,西南地区的香格里拉站增长约3ppm。地处长三角的浙江临安站也仅增长3.6ppm,且该区域近五年浓度年增幅逐年降低,增幅减少约0.35ppm/年。

2018-01-15 15:40:12

李昌兴:

我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总量排放最大的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通过多元观测数据结合气象反演模式,以直观和快速的方式反映“排放”或“留存”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已被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纳入《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19增补指南》,可能成为评估及验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结果的重要方式之一。WMO也正在开发“全球温室气体综合信息系统(IG3IS)”,旨在结合全球大气观测网络结果和反演模式,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供决策参考的减排依据和措施。

2018-01-15 15:40:43

李昌兴:

中国气象局从1996年就开始了温室气体的本底业务观测。2016年12月发射了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2017年11月我国首颗搭载有温室气体探测载荷的业务气象卫星(FY-3D)成功发射,使我国初步具备了对主要温室气体含量的全球监测能力。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强温室气体相关的监测和研究,进一步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巴黎协定》提供支撑。

2018-01-15 15:40:53

<  1  2  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