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谈2017年三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17-10-13 15:35: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中央企业,经济运行,供给侧改革,僵尸企业

袭艳春:

感谢沈莹女士的介绍。下面进入问答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你所在的新闻机构。

2017-10-12 15:15:36

中央电视台记者:

中央企业前三季度收入利润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您刚才介绍中用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来定性中央企业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请问“有进”、“提质”主要有哪些具体体现?

2017-10-12 15:16:37

沈莹:

从刚才我介绍的情况来看,前三季度中央企业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总的判断,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动力更加有力,质的提升更加明显。

“稳的基础更加巩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点行业稳产稳销,煤、电、油运这些行业都实现了平稳增长。二是主要经营指标稳步增长,而且呈现逐月加快趋势。这个主要经营指标,比如说,营业收入前三季度是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9月份收入比8月份环比增长8.3%,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增长是15.4%。从月度收入来看,9月份的营业收入比8月份环比增长8.3%,月度收入达到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从效益来看,前三季度效益增长18.4%,从7、8、9月累计的数据来看,增速逐月加快,1-7月是16.4%,1-8月是17.3%,1-9月是18.4%。净利润也是比较好的增长态势,1-9月净利润增速20.9%,高于利润增速。从税费情况来看,税费增幅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从投资来看,在一些重点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支柱性行业的投资都是企稳增长的状况,扣除煤炭、钢铁、火电等过剩行业,中央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这是从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来看,都是稳步增长的态势。

2017-10-12 15:18:17

沈莹:

从盈利基础来看,更加趋于稳固。中央企业98家,多数企业都实现了增利,都保持了较快的效益增长,其中56家企业前三季度效益增速超过10%,31家企业效益增速超过20%。多数企业效益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这样的增长是有普遍性。

从行业来看,工业企业效益大幅回升。特别是工业领域里供求关系进一步的改善,产能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效益也大幅回升。1-9月,中央工业企业效益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4%。工业企业是中央企业资产的主要分布领域,也是比较关键的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利润增幅达到24%,为中央企业效益增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工业企业增利贡献达到了64%。

在盈利基础巩固方面,盈利大户效益贡献增加。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实现利润过百亿的企业有35家,35家实现利润占央企全部1-9月实现利润达到85.2%,这个占比同比提高了15.2个百分点。从这些数字来看,实体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工业企业、大型企业发挥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2017-10-12 15:24:47

沈莹:

从进的动能更加有力来看,主要基于以下判断:

一是结构性矛盾逐步得到化解。淘汰落后产能,低效业务整合,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钢铁、煤炭去产能远超目标进度,中央企业煤炭资源整合取得很好成效。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也在有序推进,“僵尸”特困企业处置、“三供一业”移交工作扎实推进。这些工作推动了央企一些资源向高效、高端、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进的动能”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方面力度比较大,这里重点体现在工业企业、建筑企业这两个比较传统的产业。工业企业,我刚才给大家报了一组数字。传统产业这几年通过更新改造,引用新技术,改进工艺,特别是商业模式的一些创新,使得工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有很大提高,效益出现了很好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建筑企业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向高端拓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技术、工法、装备都取得飞跃发展。大家能够看到,在一些超高层建筑、高速铁路、特大桥梁、大型疏浚吹填等领域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一些重点工程确实是具有很好很高的技术含量,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拓展了很大空间。 

2017-10-12 15:29:28

沈莹:

三是现代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还有先进制造的效益贡献不断提升。这表明中央企业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四是新业态逐步培育。特别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地得到加强。

五是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红利逐渐释放。特别是国庆节前国资委进行了新闻发布,介绍了我们国改革的一些成果,随着各项试点的深入,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改革的红利正在逐步得到释放。

六是国际化经营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中央企业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海外业务拓展的重点,三年来,已经有47家央企在“一带一路”国家签订了1676个项目。特别是在金砖会议中又签了一批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在“一带一路”国家互联互通、资源能源、产能合作、产业园区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2017-10-12 15:36:18

沈莹:

质的提升更加明显也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撑,主要是持续开展降本增效,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等工作,中央企业效益、效率指标都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主营业务利润率、人均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等运行效率指标都在不断改善。经营绩效得到不断提升。中央企业前三季度的效益增幅是高于营业收入增幅3个百分点,这一点是中央企业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的一个很好体现。净利润增幅高于同期利润增幅,这是今年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这说明集团内部的子公司,包括独资子公司的效益都普遍得到了提升。成本费用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百元收入负担的成本费用不断地降低。人均利润同比增长18.6%。从负债率来看,也是保持稳中有降,9月末负债率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保持平稳,风险总体可控。从这几个方面判断,趋势非常明显。随着四季度工作力度的加大,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谢谢。

2017-10-12 15:39:40

新华社记者:

问一个国企负债的问题。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把国企降杠杆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请介绍一下,中央企业在降杠杆、减负债、控风险方面的情况?

2017-10-12 15:43:44

沈莹:

这个问题确实是最近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降低企业杠杆率也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稳中求进总基调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们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的降杠杆工作非常重视,做了系统部署,特别强调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

国资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的杠杆管理工作,特别是债务风险控制工作,在2009年,我们就探索建立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管控机制,实行“五控制”,包括控行业标准,根据不同的行业设不同的警戒线;控财务杠杆就是对高杠杆的企业分三类进行管控,包括重点关注、重点监控、特别监管三类,从负债规模和负债率两个方面“双管控”;还有控投资规模、控风险业务、控财务风险。这“五控”,在节前国资委新闻发布会上肖主任也做了详细解释。

2017-10-12 15:45:03

沈莹:

上述措施的总体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中央企业这几年经营规模发展比较快,但负债率保持稳定,9月末,中央企业负债率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从结构来看,带息负债规模也是可控的,带息负债占总负债比例是比较低的。多数企业负债率都实现下降。总的判断是,中央企业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多数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稳健状态。

下一步,按照国家关于国有企业降杠杆的总体工作要求,我们正在研究下一步的工作对策。我们也把降杠杆、减负债作为中央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当前稳中向好、企业效益好转的有力时机,积极稳妥推动中央企业降杠杆、减负债工作。具体有几个方面的安排:

2017-10-12 15:51:48

沈莹:

一是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杠杆的问题,实际上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将通过持续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使企业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继续延伸中央企业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效益持续提升的态势,增强企业资本积累能力。同时,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提高企业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特别是通过加快资金周转、减少低效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比如,我们通过推动中央企业集团内部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来减少资金的沉淀;通过更加严格的资金的开支标准的管控,落实资金使用的责任,提高资金的效率和效益。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就是让存量资源更好地产生效益。

二是推动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从企业来讲,衡量企业杠杆的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也是衡量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指标。优化资本结构就要增加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就要通过上市的增发、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引进投资者、加大企业之间的资本合作等方式开展多渠道的股权融资。开辟多种渠道筹集直接融资的资金。同时加强重大项目的融资渠道的开拓,建立多渠道降低企业债务的机制,优化资本结构。总的来说,要用好资本市场、用好存量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来组合现有资源,增加我们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

2017-10-12 16:01:16

沈莹:

三是充实企业资本规模。一个方面从国资委来讲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工作,通过投资运营试点工作探索多渠道的补充国有资本的机制。同时也积极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探索创新市场化债转股的模式。目前,中央企业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债转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有36家有意向而且条件较好的央企正在开展这项工作,14家已经签订了债转股协议,达到4400多亿的规模。

四是管控好企业债务风险。管控风险就是要继续完善债务风险的管控机制,要从负债规模、负债率“双管控”的角度对企业投资、资金使用开支等方面要加强管理,特别是要提高企业创现能力,对企业的债券风险要进行摸底清查。同时做好去产能和“僵尸企业”的债务处置工作。

我们相信,通过上述措施,中央企业的资产结构和债务水平会有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杠杆控制的效果进一步的显现。

2017-10-12 16:13:37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