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政策吹风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5-12-10 16:37:16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吹风会 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机制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1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教育部部长助理陈舜介绍《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前天国务院常务会讨论了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的通知,和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为了帮大家更好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今天我们请来了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知论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的通知。我们还请来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先生,教育部部长助理陈舜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并回答大家的提问,我们先请吴主任介绍情况。

2015-11-20 15:21:05

吴知论: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相关背景材料已印发给大家,下面我提纲挈领作个介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这项工作。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要把解决困扰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问题作为下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强调要加快部门间信息共享,真正做到便民利民。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的通知》。

这个文件的基本立意,是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标本兼治,加快简化优化,在总结一些地方和部门好的探索做法基础上,推出一些看得准、立得住、能管用、可借鉴推广的措施,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总体要求有4条:一是服务便民利民,二是办事依法依规,三是信息公开透明,四是数据开放共享。

2015-11-20 15:22:52

吴知论:

按照上述要求,文件提出了6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并向社会公开,二是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三是大力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方式创新,四是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五是扎实推进网上办理和网上咨询,六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

为保障这些措施落地生效,文件明确了3条保障措施。一是尽快推出改进举措,重点针对群众期盼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年底前拿出具体解决方案。二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探索建立“群众点菜”机制、“群众点赞”平台。三是加强日常督促协调,协同推动工作落实。对于不作为、乱作为或者说不善为的要进行监督,追究责任。

先介绍这么多。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谢谢!

2015-11-20 15:23:14

胡凯红:

谢谢吴主任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些举措都很期待。下面请余部长做介绍。

2015-11-20 15:23:25

余蔚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例行吹风会,感谢大家对财政工作的支持。11月18日,国务院第113次常务会研究决定,从2016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按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投入,自2006年起先后建立健全农村、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近10年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义务教育投入由2005年的243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1993亿元,年均增长19.4%。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目前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流动性加大,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不统一,加之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综合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对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出了新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在深入调研、全面评估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此次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制度创新,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在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经费可携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2015-11-20 15:23:37

余蔚平:

概括起来讲,此次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就是通过“三个统一、两个巩固”,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第一个统一,是统一“两免一补”政策。所谓“两免一补”政策是指“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之前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提供教科书只对低保家庭学生,调整后,统一为对城乡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包括民办学校学生)。

第二个统一,是统一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之前,国家只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制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地方制定;调整后,由国家统一制定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中央财政对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将按照基准定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需要说明的是,中央财政出台的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只是底线标准,各地可结合实际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

第三个统一,是统一经费分担机制。以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城市由地方负责、中央适当奖补。调整后,中央和地方对城乡义务教育实行统一的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机制,具体来讲,国家规定课程免费教科书资金由中央全额承担;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由中央和地方按5:5比例共同分担;公用经费中央和地方分担比例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为5:5。

2015-11-20 15:24:22

余蔚平:

两个巩固,一是巩固完善农村地区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城市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由地方建立,所需经费由地方承担。二是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按照现行教师工资政策,中央财政将继续对中西部及东部困难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

在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同时,国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项目,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上述政策将分两步到位,2016年先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17年统一“两免一补”政策。今后,国家将根据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财力可能,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5-11-20 15:24:38

胡凯红:

谢谢余部长。

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5-11-20 15:24:50

中国新闻社记者:

请问吴主任,您刚才提到简化办事流程要在年底前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有哪些即将出台或者正在酝酿的具体措施?谢谢。

2015-11-20 15:25:54

吴知论:

关于简化流程,一是,要求各部门都得梳理一下事项,晒出来、挂出来,接受大家监督。不能办到一半又加一个东西,办到一半又加一个东西,想怎么折腾人就怎么折腾人,这不行,要求挂出来,晒出来。二是,提供的这些材料,比如像行政许可事项,提供什么材料,法律上有没有依据,法律上如果没有依据,就不允许要求别人提供。三是,一些事情机关内部通过信息共享,自己能查到的就不要让别人提供。比如你是不是你自己,你有个身份证复印件,我到那边身份证系统一查有这个人,身份证是真的,能够自己内部查的不要让别人提供。四是,要求部门之间联网办事,一个部门办过的结果,就不要让别人把批件拿到另一个部门,部门之间联通就知道批准过了。

当然,有一些证明的事情能不能考虑探索让申请人做一个承诺。比如证明父子关系,申请人写一个声明,承诺我说的是真话,而且承诺对外公示,接受大家监督,如果是伪造的,这个人的信誉就会受损。不一定非得让人到派出所开证明,派出所开了证明不算还得到公证处再开,公证处开完了,公证处可不可靠,还得再开一个证明,这就没完没了。像这种事情有一个承诺,给你一个信誉记录,我们叫做“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用这样的措施简化大家办事的程序。我就简单说这几点。

2015-11-20 15:26:13

光明日报:

刚才余部长也介绍了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我想问一下陈部长,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以后,哪些学生群体受益最大?刚才余部长也介绍说这是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的这部分经费,是不是和以前说的教育券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意味着流动儿童,比如说中西部的儿童随着父母来东部入学,是不是有更多的经费保障?谢谢。

2015-11-20 15:26:32

陈舜:

谢谢你的这个问题,这也是大家对这次改革最关心的问题。这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新的制度实施以后,不管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不管是本地学生还是随迁子女,不管在公办学校读书还是在民办学校读书都享受同样的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主要是这么几个群体:第一类学生是从农村到城市读书的学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数在1300万左右,这些学生直接就受益了。我说这个直接,就是比发教育券还要直接,人到哪里,钱就到哪里。第二类学生是寄宿制学生,大家都关心寄宿制学校,这一次改革以后,寄宿制学生的保障水平会明显提高,这个学生群体大数在3000万以上。第三类学生是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跟在公办学校享受同样的公共财政支持,这个学生群体大数1200万左右。第四类学生是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主要是村小教学点的学生,这些学生的保障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受益学生在500万左右。第五类学生是特殊教育的学生,不论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还是在特教学校读书,保障程度都会大幅提高。

这次改革在统一政策的同时,范围扩宽了,标准提高了,义务教育投入分项目分级分担的机制更加完善,可以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会在这一次改革当中受益。谢谢。

2015-11-20 15:27:22

人民日报记者:

请问余部长一个问题,这一次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其中说到“两免一补”政策将扩大到城市义务教育,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另外,统一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后的水平大概是什么样的标准?再有,以前城乡基准定额差距有多大?谢谢。

2015-11-20 15:27:43

余蔚平:

这次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是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制度创新,对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在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原来保障机制是农村和城市分别来设计的,“两免一补”政策对于城市和农村的情况不一样的。农村学生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住宿生生活费。但对城市学生来说,免费教科书范围要小一些,是只针对低保家庭的学生。部分农村学生变成了城市学生以后,就不能够再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补助政策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对城乡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能享受“两一补”政策,包括民办学校的学生都是一个政策。

第二,推进教育经费可携带,适应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形势要求。近年来,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义务教育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有些地区以及进城务工子女较多的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出现了城乡“倒挂”现象,有些城市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反而比农村学校的还要低一些。从2006年起,中央统一确定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中西部的小学是600元,初中是800元,东部的小学是650元,初中是850元。这是公用经费的基准定额。这样做,有利于实现教育经费可携带,通俗地讲,就是钱随人走,即学生无论在城乡都可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学生无论在哪里接受义务教育,国家都会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足额安排补助。

第三,有利于建立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次中央的新举措,是我国第一次建立起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它通过制度机制设计,把城乡义务教育的投入政策、投入标准、中央与地方经费的分担比例确定下来,搭建起了一个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投入的制度机制框架,将有力地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地、可持续地增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地发展。谢谢。

2015-11-20 15:28:19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吴主任,在加快办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方面,政府近期有哪些考虑,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2015-11-20 15:28:54

吴知论:

关于信息共享,我们做过调研,传统的思路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我个人认为存在一定困难。各部门对数据库的要求和用途不一样,按你的标准建,我就不好用,按我的标准建,你就不好用。我们目前考虑一两年之内能不能迈出两步。

第一步,推动本系统内部共享。举个例子,有的企业反映,在新设立企业时,要到工商总局进行名称核准,核准完之后,到了北京市还得重查一遍。工商系统的数据库能不能先统一共享起来。又比如说,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对出国人员要查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中有的在身份证系统里面就有,派出所都能查得到,公安系统内部的数据库如果能共享,至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不会让别人再开这个那个证明。当然有些证明是必要的,但是不是要让办事的人自己去证明?这是先解决系统内的共享。

第二步,能不能把我们最常用的信息,比如个人身份信息、企业身份信息和事业单位、社团的身份信息,这些信息不管谁去办事,到哪儿办事都要查,都要用。能不能把这些信息和各个政府的办事大厅共用共享起来,因为相当多的事情都在办事大厅办。至于其他的信息如何再共享,可能还得慢慢走。现在看得清的,至少这两步先往前推。谢谢。

2015-11-20 15:29:19

凤凰卫视记者:

先问吴主任一个问题,您刚才讲的很美好的理想,时间表有没有,什么时间实现这个方案?第二是请问陈部长助理,这次的保障机制方案当中关于教师工资的部分并不是很多,但以前认为如果说学生的流动很大一部分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优秀的师资集中到城市,如何进行协调这一部分,通过这个机制对师资这一块的调配作用有多大,对改善这种因为师资力量的变化而到城市去集中就学的情况有多大的作用?谢谢。

2015-11-20 15:29:32

吴知论:

回答你的时间表的问题。没有像你说的这个表,但是时限是有要求的。第一,是年底前,对社会上已经诟病的这些问题,我们要发一个通知单,年底前拿出解决的办法,并具体实施。拿出来以后,我们再听还有什么问题,明年再下达整改通知书,请你把这个改了。你说什么时候改到头,说实话,这个时间表真拿不出来。但是有突出问题,社会上诟病了,给你下整改通知三个月左右要拿出措施,六个月要见效,这是肯定的。但是再怎么见效,恐怕有一些地方,像前一阵子专门协调过的,我的个人档案从这个地方人才交流中心转到那个地方,但是新的人才交流中心不接收,原因是不让收费了。理论上都接收了,但是个别地方不接收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说的是你先接收,钱我们再补,有一些地方财政没补上,就不接收,或者财政补上了,去年的窟窿还没填完,今年就不接收。这样的事,我们发现了就要管。没有完整的时间表,但是有突出问题和有意见的,我们要在三到六个月之内解决,这还是能够做到的。

2015-11-20 15:29:50

胡凯红:

主要是问题导向。

2015-11-20 15:30:07

吴知论:

对。

2015-11-20 15:30:17

陈舜:

感谢你关心教师问题。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是稳定的,这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点是提高落实保障的能力。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在主要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推进交流,县域范围内教师交流制度化,优秀教师交流必须达到一定比例,让村小、教学点、薄弱学校也有好老师。二是提升待遇,主要是乡村教师的待遇在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有系统部署,各项工作也都在积极落实中。谢谢。

2015-11-20 15:30:26

中国日报记者:

大家都非常关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所以有一个问题请问余部长,接下来中央财政还会继续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的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谢谢。

2015-11-20 15:30:40

余蔚平:

谢谢你的提问。我刚才也讲要推进均衡发展,而且是要在更高层次的推进均衡发展。怎么来推进?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建机制;二是保基本;三是可持续。

第一,着力建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并且不断地提高经费的保障水平。一是从2006年起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出台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并且不断提高标准,建立健全农村校舍安全和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这些年农村的校舍安全改造这些方面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到农村去看一看校舍,还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还有继续巩固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刚才陈舜同志也说到了。目前,全国约有1.1亿的农村学生享受了免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的政策,中西部地区约有12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获得了生活费补助。二是从2008年秋天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财政给予奖励补助。但当时的补助跟现在的可携带有区别,这个补助是中央财政对地方有补助,地方再补到这些学校。现在来说,跟着学生走的“两免一补”的钱,生均公用经费定额的钱,能够可携带,是因为现在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学籍管理系统,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号,能够跟着他一直到大学研究生,这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基础。2006年到2014年,中央财政用于义务教育方面的经费累计达8240亿元,年均增长是33%。这是建立机制方面。

2015-11-20 15:31:03

余蔚平:

第二,着力保基本。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采取专项的措施,解决突出的问题。一是改善硬件条件。从2011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支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2015年安排资金330亿元,重点支持是中西部地区,但是也适当的兼顾东部的困难地区。二是提升软实力。实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还有刚才陈舜同志提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实施营养改善计划。2011年秋天开始中央财政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4年把标准调了一下,每生每天由3块钱调到4块钱。受益的群体有多大呢?3200万学生受益。同时,通过奖补的方式鼓励地方因地制宜的开展试点。

第三,着力可持续。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各地建立健全稳定可持续的投入机制。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新的形势,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保障机制我们城乡是统一了,但还是重在农村,要补短板、填洼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有关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会同教育部切实落实好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提升信息化的水平,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谢谢。

2015-11-20 15:31:19

吴知论:

我再补充一句。刚才说到学籍系统,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得共享,要不然我到北京来上学,还要跑山西跑十几趟开这个证明、那个证明,这个要抓。前一段对上学转学证明多有反映。别让人家跑来跑去开证明。

2015-11-20 15:31:38

余蔚平:

我们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我跟吴主任的认识完全一致,基础的信息系统太重要了,把这个数据搞清楚,特别是面临现在城乡流动这样的一个新形势。我们支持教育部搞了这么一个系统。同时我也专门去看了这个系统,也点了一下,比如某个学生,他从哪里来,到了什么地方,都能看到的,这个是清楚的。

2015-11-20 15:32:00

吴知论:

比如东城区办事大厅能不能共享,教育部门在大厅里面有窗口,如果能够共享就好了。

2015-11-20 15:32:11

陈舜:

教育部建立的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了刚才吴主任提出的要求,学生从全国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省区之间转学不用开各种证明,不用拿着证明到处跑,直接在系统上就可以办。

2015-11-20 15:32:33

吴知论:

代表学生家长谢谢您。

2015-11-20 15:33:0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五中全会也提出要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我想问一下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义务教育要拓展到12年,或者我们财政对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加大支出责任?谢谢。

2015-11-20 15:33:18

陈舜:

现在社会上高度关注这个问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不是高中也实行义务教育?答案是明确的,不是。所谓义务教育,有“义务”两个字,意味着不仅要普及,还有强制性,也就是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孩子必须上学,不上不行,违反了就要负法律责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指绝大多数适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国家提供足够的条件满足需求,但普及不等同于义务,不带有强制性。举个例子,有的孩子到了就业年龄,他选择工作,暂时不读高中了,这不违法。但如果高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他就不能去工作,就必须来读书。“普及”和“义务”这两个概念有很多维度的差异,最大的差异是这一点。在我们国家发展的现阶段,普及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是一个合适的目标。谢谢。

2015-11-20 15:34:33

胡凯红:

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2015-11-20 15:34: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