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

发布时间: 2015-06-27 11:45:3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综合论坛 智库 峰会 绿色 webcast 全球 图片 htm 第四届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平行综合论坛一: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于6月27日08:30在中国大饭店举行。

以下为文字实录:

魏建国: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这场会议由我来主持。巴黎的会议将在今年年底召开,巴黎的全球气候会议对我们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变化,对我们的绿色增长又有什么支持,以及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国经中心请到了目前国际上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介绍一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先生,美国进步中心创始人、前美国总统气候变化及能源政策顾问约翰·波德斯塔先生,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王毅先生,法国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西班牙前气候变化国务秘书特雷莎·里贝拉女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先生,南方中心执行主任许国平。

2015-06-27 08:28:31

魏建国:

我们今天的整个气候变化会场满满的,在座的有学者、企业家,有各国的驻华使团,还有一些大学生,都想听听专家们的意见,也想对专家们提出一些问题,所以我作为主持人在开会之前,跟七位嘉宾作了大致的安排。第一,每一位嘉宾只能发言六分半钟,第二个时段我们进行互动,希望大家仔细听,把有关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提出来,我们今天把这个时段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下面,有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先生对整个气候变化作首先发言。

2015-06-27 08:32:40

张勇:

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综合论坛,非常高兴能够和来自全球知名智库的专家一起交流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这一日益重要的话题。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关系到世界人民福祉和各国长远发展。近期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热浪、干旱、洪水和热带气旋等极端气候事件再次告诉我们,以变暖和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十分现实和紧迫的任务。

2015-06-27 08:34:30

张勇:

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历史责任,国情和发展阶段和能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多重挑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作为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我们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地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可以说,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我们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国中国的同时,也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2009年,中国公布了到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15%,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行动目标。2014年,中国已实现碳强度累计下降33.8%,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1.2%,并已超额完成增加森林蓄积量的目标。去年11月,中国又宣布了2030年行动目标,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到峰值,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2015-06-27 08:41:40

张勇:

目前,中国正扎实推进“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总体思路的研究制定工作,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更为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中国在国内六个省和36个城市开展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探索在不同地区尽快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有效路径。中国积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发布了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加强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与考核体系建设,开展了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设立全国低碳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宣传教育。

女士们、先生们,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世界各国应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的原则,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低碳发展,实现绿色增长。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赋有历史责任,并在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方面具备相关优势,有责任引领全球探索绿色增长和低碳发展的道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将不断的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

2015-06-27 09:03:33

张勇:

2015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年份,即将在今年年底召开的巴黎气候会议将是促进国际合作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认为,会议达成的协议应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规定和整体框架,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责任以及各自能力的原则,应全面平衡的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透明度等各要素,这样达成的协议才能最大程度凝聚共识,聚同化异,务实可操作,促进各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推动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引领各国走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在积极建设性的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建设的同时,2011年以来,中国每年拿出1000多万美元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国,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中国将大力推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

2015-06-27 09:06:51

张勇:

女士们、先生们,应对气候变化是关系人类长远发展的全球性、战略性的重大议题,涉及领域广,需要汇集各方智慧,一直以来智库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各国制定低碳发展战略和政策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仍然离不开智库的有力支持。中国政府重视发挥智库在战略决策、政策制定中的参谋作用,我们先后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从制定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到编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每项重大决策都会邀请相关研究机构和智库参与,征询意见建议,在很多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上,智库的声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领域的智库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在基础性理论研究、数据收集和处理、全球性战略研究等诸多方面还需要与世界知名智库加强交流和合作,虚心学习、进一步提高能力,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今天的论坛将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各国智库在更多层次、更广领域加强交流。

最后,正如本次峰会的主题所说“希望在座各位专家的讨论能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探索出2015年后新路径,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增长积极建言”。在这里,我也预祝本次智库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2015-06-27 09:10:07

魏建国:

谢谢张勇主任精彩发言,他给我们展现了中国政府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特别提出加强智库的合作,共同研究出下一步的对策。今天早上,我是8点左右到的,这个会场没有什么人,但是有三位外国人来已经在这儿了,他们是来自美国的朋友,美国对这次气候变化非常重视。今天我们也请到了美国气候变化里重量级的任务,那就是约翰·波德斯塔先生,他是美国总统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的顾问,也是美国进步中心的创始人,他会给我们带来美国这方面的观点,大家欢迎。

2015-06-27 09:14:37

约翰·波德斯塔:

首先,我要感谢国经中心组织了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气候变化和绿色增长”论坛。在过去15年至新世纪,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中国。在今后15年,如果合作方式是继续合作,就可以进一步加强减贫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但是,气候变化有可能会影响所有这些努力。2014年我们经历了历史上最热的一年,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特别对一些穷人。在南亚,渔民和农民,还有沿岸一些国家居民,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气候风险,比如台风的风险,而且气候变化可以说对贫穷,在中国对于贫穷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那些特别脆弱的地区。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都面临挑战,要应对这个挑战,全球社会还有6个月的时间共同努力,证明我们的领导力,主要有两个多边进程,一个是在巴黎达成新的气候协定,另外就是要建立起一些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便可以减少极端贫困。我们现在其实就应该开始建立2016年的工作日程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明年开始实行这些新的协议和目标。这些的确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多边性的解决方案,要涉及所有国家的参与,但是中国处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有幸的是我们两个国家在过去几年已经开始巨大投入,加强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的合作,这些投入可以很快产生效果。我是作为奥巴马总统的顾问,我有机会能够在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去年10月份在北京就全国变化所达成的中美联合宣言,在这个工作当中我积极参与。而且这可以说给大家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我们正好在巴黎峰会之前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我们两个国家占到全球GDP的1/3,所以是推动全球经济的重要的引擎,而且现在我们两国积极努力,为我们两国以及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美国当然也积极的推进巴黎峰会的进程。我们很快就将推出能源计划,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清洁能源项目。也就是说,通过这样一个项目,我们将实现一个转型,2008年的时候,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得到任何的减缓,但是从今之后,我们的主要这些能源部门的排放都将受到监管。比如我们会利用甲烷,而不是释放甲烷。同时,要控制各种各样的化合物的排放,而且现在美国的太阳能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太阳能板的价格从2009年已经下降了75%,而且可再生能源胜过化石燃料,在50个最大的城市当中有42个城市当中太阳能板系统都比之前的都廉价了。

2015-06-27 09:15:34

约翰·波德斯塔:

美国虽然取得这些成绩,但同时在中国也同样取得了这些成绩。我们希望美国和中国继续向世界证明他们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可以共同推动巴黎峰会、巴黎协定达成以及可持续目标的达成。美国和中国将在实现这些多边协议的过程中发挥领导力,同时也会积极推动这些协定的实现。我们必须要尽快地开始在这方面工作,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整个世界团结起来,在可持续的资金方面作出工作。比如在很多多边机制当中,像开发性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等,我们要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和可持续目标,就不仅仅百花齐放,还要各种各样的标准,以便让我们的努力与世界银行以及现有的地区开发银行的其他国际金融银行以及双边金融机制的努力协调起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好的统筹我们的可持续性项目的资金,而不是让这些投资反倒不利于气候和环境。

如果我们两个国家能够以共同的意愿来应对这样的挑战,我相信,就像是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展现出来的领导力那样,我相信我们两个国家一定能够在这些问题上发挥更好的领导力。我们要成功的话,就需要实现一个转型,我们需要不是相互分割,相反我们要共同努力,一种合作的精神和共同的责任感。我们需要各个方面的参与,包括私营部门、学术界、非政府组织,当然还包括智库。

谢谢。

2015-06-27 09:20:53

魏建国:

非常感谢您所做的发言,刚才约翰·波德斯塔先生所做的发言观点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他多次强调要实施领导力。在这一点上,他提出非常重要的两个观点:第一个是6个月的工作能不能完成。第二个是达成一个新的国际气候协议。这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约翰·波德斯塔先生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好的观点,他是经过浓缩的,我看了他的整个发言稿全部都是手写的,都没有来得及打印出来,昨天晚上这样工作,我们非常感谢他,掌声表示感谢。

自从中国50年代发明了沼气以后,我记得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很小的孩子,就很奇怪,能够用沼气作为可再生能源。后来在非洲工作,国际可再生能源对这个非常重视,要求我们帮助非洲35个国家推广沼气,作为可再生能源,事实上已经开始了,比如津巴布韦、赞比亚、肯尼亚,后来中国在再生能源上有太阳能,作为国际可再生能源又很重视,所以整个太阳能价格下跌和全国的推广都非常重视。所以,这一次我们也请到了国际可再生能源总干事阿德南·阿明先生,他来讲讲可再生能源对我们气候变化的关系。谢谢。

2015-06-27 09:23:52

阿德南·阿明:

非常感谢您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在一起,我是代表可再生能源署,这可能是国际社会上最年轻的一个国际组织了。但是,它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大概4年的时间里现在有170个成员国了。可能是因为我太有魅力了,大家都愿意来参加我这个机构。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世界经历一个可再生能源的大变革,而且在价格方面,刚才约翰·波德斯塔先生也提到了太阳能的价格,比如在过去的几年里下降了75%,这的确是在发生的,而且企业的管理模式、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我刚开始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已经参与到气候变化包括10几年了。首先,第一年要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一定要了解技术基础,了解应用,还有它的使用情况,还有对于未来经济增长以及碳减排的贡献。我想,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重视这一点,这一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

2015-06-27 09:26:05

阿德南·阿明:

我们再来看政治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能源结构是不是够安全。我们经常提国际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有一点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共同的挑战,一个威胁,过去大家可能行动是分散的,但是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机会,就是要通过合作来推动增长,而不是陷入到相互的误解或者行动的分割当中。80%的碳排放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实是来自于能源的消耗,所以要减少碳排放,肯定要从能源角度入手。我们的估算是如果继续按照过去的方式来进行的话,就是在能源发展方面,到2050年可能碳排放增2-3倍,这就不可能让我们实现温控的目标。所以,碳强度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我们制定了一个路线图,2030年的时候,要使可再生能源增2倍,我们叫做2030年路线图,这是由联合国秘书长先生推出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更多的部署可再生能源,这样的话,才能让我们来提升能源效率。

这就意味着到时候我们会在全世界内减少碳排放86亿吨,如何做到这一点?过去几年,太阳能的成本减少了75%。全世界部署了15000个太阳能项目,技术成本怎么样呢?如果我们看一看全世界新的项目,比如阿布扎比,当然最好的方案对他们来说就是太阳能发展。他们每度电是5.84元,这可以是世界最低的,而且埃及是利用海边的风能发电,电价是每千瓦时4.7元,这也是非常低的。这就给我们开发的更多的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

2015-06-27 09:27:15

阿德南·阿明:

当然,我们有很多的理由来发展可再生能源,但是也有一些障碍,如何来应对这些障碍呢?其实,目前的能源政策方面没有一个公平的平台,我们国际能源机构曾经计算,化石燃料的成本是每年5500亿美元,而且还根据别的机构的统计,在政策扶持方面、补贴方面,化石燃料的补贴是每年4.9万亿美元。我所在的国家人们总是觉得这是有逻辑的,但实际并没有逻辑,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利率如果考虑在内的话,要比非可再生能源成本高得多,如何把成本降下来,很多国家都说我们要制定一个政策框架,使得投资者更加有信心。我们要考虑到一件事情,现在所形成的能源变化的规模是不可能光从公共部门进行融资,因为我们有一个投资的环境,有发展的前途。比如能够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所以这也是中国所做的事情。我觉得定期来到中国,和中国官员一道讨论,来回顾中国所取得的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成绩。比如太阳能,德国是最早开发相关技术的,他们也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中国的太阳能,尤其是规模经济的发展之后使得成本进一步下降,世界各地对于太阳能、对于风能和水电的发展,尤其是经济规模的扩大将会使得技术成本进一步下降,生物质将是我们下一个重点。这里的技术成本还需要进一步下降。

2015-06-27 09:30:06

阿德南·阿明:

如果我们看一下现在的能源格局,在过去四年里,全球发电增加的最大量是来自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和太阳能。在今年前四个月,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在美国是最高的,在美国进行进行这些辩论的时候如果你去听你会发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什么都没有做,这是不对的。刚才约翰·波德斯塔先生谈到了屋顶的太阳能发电,现在一些大的企业也在开发太阳能和风能,这些都是在美国的。在中国、印度也是这样,应对承诺在2022年之前,太阳能发电达到了100级瓦。我觉得如果我们希望气候变化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的话,就需要整合经济体制,我们需要破除那些阻碍可再生能源的障碍,比如像税收、补贴,以及如何利用公共部门的资金和调动社会资金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加强国际合作来支持发展中国家过渡到清洁能源的未来,而且是低碳的未来。因为,整个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能源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如果我们不能用可再生能源去满足的话,就不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发展希望。谢谢。

2015-06-27 09:34:55

魏建国:

你们不知道,我的好朋友阿德南·阿明大学期间学的是数理化最厉害的数学,所以他会算帐,他对整个一度电在埃及是多少、太阳能是多少,给我们分析得非常清楚。对下一步怎么推进国际可再生能源推进的发展他讲到一个数字,大家要记住。现在为了化石能源,全世界政府补贴4.9万亿,这是很大的,他认为应该把这个钱越来做可再生能源。

大家知道,在中国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社会的、志愿者的、政府的,但是有一条,大家没有注意到,我们的气候、环境、能源,在立法上怎么做?这是关键的,所以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学研究所的所长,全国人大常委,长期从未我们中国能源国情分析和环境发展研究工作的王毅先生,大家有请。

2015-06-27 09:37:49

王毅: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魏理事长的介绍,也感谢国经中心的邀请参加这么重要的全球的智库论坛。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想谈几个观点。第一,今天的主题是关于气候变化和绿色增长,其实都是特别长期的变化过程。所以,我的第一个观点,对于中国特别是一个大国来说,应该科学的认识长期发展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包括对未来10-2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所以,这里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包括需要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去年在中美气候谈判专家对话的时候,我也在介绍中国社会发展的情景,包括气候变化的相关情景。

2015-06-27 09:39:26

王毅:

其中有几个基本的结论:

第一,中国人口资源消耗,包括碳排放大概未来10-20年之间相继达到峰值,这是一个基本结论,包括人口,这是一个综合的判断。

第二,要想实现或者加快峰值,可能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政策,包括需要政策引导,需要制度安排,需要技术创新,同时也要提高治理能力。所以,我们不要老看着我们可以拿到一个苹果手机,但是观念不一定转变过来,管理能力不一定转变。所以,这需要综合的一套方式。既然我们设定了未来目标,包括2030年或者尽早实现碳峰值,现在有一个行政的命令和决定,是应该达到峰值。但必须要立法上缺少相应的适应性法律,在中国二氧化碳并不是一个污染物,这样环境法律没有办法适应气候减排了。我们现在有的法律,大概2009年的时候,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定,当然也有全国人大通过的五年规划,五年规划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并不是一个法律。所以,这里要加快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这个立法工作包括在制定下一个五年计划当中,怎么考虑未来的碳排放,包括碳强度的目标,是不是要做成一个约束性的目标来考虑。因为,我们到2030年只有15年时间,怎么能够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安排好。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没有立法工作,就没有科学的依据。这样的话,在这方面发改委包括各个高校、研究机构,包括我们自己也参加过相应的立法的进程。所以,这个进程还要加快,现在中国改革,立法要有据,要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加快,包括对制定总量的控制、分配、碳市场的相关制度安排,对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有一个总体的制度框架。

2015-06-27 09:41:49

王毅:

第三,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把制度建设放在很重要的一点,不像过去的工程、运动式的推进。现在听到很多制度安排更多是约束性的制度,包括总量控制,生态红线、责任追究,但是从正的方面鼓励、激励、规范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度不够。所以,这些方面我觉得在今后一段时间里面应该加强。比如绿色低碳谈到的涉及和认证,整个绿色低碳的设计,从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到具体的产业,到产品,都是一个设计过程,要有这么一套先进的想法,同时要有行业的节能减排和低碳的行业标准、标杆,包括绿色低碳产品的标志的认证。同时,中国还要有一套国内的所谓清洁发展机制,不能说东部地区发展起来了,把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所以在国内也要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清洁发展机制。当然,还有像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里有了规定。另外,绿色金融低碳金融的相关政策,包括信贷、保险、资本市场,还有特许经营,包括怎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补贴,转移到对于清洁能源、对清洁技术和清洁产品的补贴上。这是我想说的第三点。

2015-06-27 09:43:48

王毅:

第四,要循序渐进的推进碳市场的建设。因为我们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决定当中,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包括在环境这块要建立更多的环境要素市场。但是,我们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新兴环境要素市场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而且条件非常苛刻的,包括像碳市场的问题。中国已经开展了碳市场相关试点的7个省市,这7个省市有的做的最好的都是像北京、深圳这样的发达地区,但实际上这里有很多的问题。一是碳市场制度安排相当贫乏,质量非常有限。二是区域差异太大,区域之间怎么考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三是现在仍然没有一个总量的控制,没有总量就没有稀缺性,没有稀缺性就没有很好的产品,就没有很好的价格的信号。所以,我们还有很多要做的工作。尽管发改委希望能够尽快推进碳市场的相关建设,但是中国碳市场至关重要,成功影响大,假如出问题,同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中国碳市场不要急于建立全国的市场,应该有一个标志性,应该循序渐进的推进,能够推动一个案例到区域性碳市场。比如京津冀地区建立区域性碳市场,再从区域性碳市场再过渡到全国。通过技术改进、管理能力提高,不断促进碳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希望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真正对我们政策引导、制度创新或者系统的改革和创新,重点突破给世界未来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谢谢大家。

2015-06-27 09:48:43

魏建国:

感谢王毅先生。说句老实话,我们现在的法治确实没有到这一地步,我家小区光是一个垃圾分类搞了15年,我们旁边堆了好多旧的垃圾筒,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就没有把垃圾分类做好。我看到日本垃圾分类做得很好,原因是我们没有制度,没有立法,我们可以随便。刚才王毅先生讲了三个阶段,非常重要,讲到京津冀,讲到碳市场,现在全国其他碳市场做的最好的上海、深圳、北京,北京去年才1个亿人民币,碳市场交易40块、50块,算不错了,但是国外不一样。这些需要我们立法,王毅先生在这个方面给讲到京津冀,要有一个步骤,先是市、然后区域,然后再是全国,怎么达到新型环境要素市场,是首次在全球智库分会上提出来,我很受感动。

小的时候我经常羡慕西班牙。西班牙在经历了雾霾、经历了气候的变化,怎么到现在成为世界上旅游大国的呢?这一点我特别请到了法国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所长,他也是西班牙前气候变化的部长,是特雷莎·里贝拉女士,所以我们有请她谈一谈她的观点。

2015-06-27 09:50:18

特雷莎·里贝拉:

虽然我是来自于法国,但是我欢迎大家去西班牙来享受美好的气候,非常感谢您邀请我参加今天的活动,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而且很重要的活动。全球智库峰会,讨论气候变化。我的角度可能有点不同,有关变化的,大家说气候变化是人类最大的挑战,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说说另外一种说法说,气候变化可以说是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方面,国际社会所做出的合作的最大的一个例子。当然,气候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毫无疑问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推动变革而不是做而不动,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人口、自然、气候的原因,现在发展形式是不能持续下去的。我们今天也谈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还有金融方面的风险,因为气候变化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除非我们能更好的思考怎样进行投资,否则我们会面临一种非常窘迫的局面。因为我们可以说从政治上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点,我们不能再接受缺乏行动或者不愿意采取行动,这种状态是不能够接受的。如果说很难进行气候变化未来的投资,这种状态应该已经结束了,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回应。如果不能及时的回应,我们必须得承担责任,但是就像阿明先生所说的,我们也面临很大的机会,包括经济机会,当然还有社会的机遇,我们要有这种责任感,我们要对未来负责。

我下面还要谈一下时间还有方式的问题。我们知道,在这一点上,全球有一致观点、一致行动,毕竟那些小国,他们愿意参加影响他们未来的决策当中,所以我们需要让所有的各方面都参与到讨论当中,我们必须把各种各样的力量部门都融入进来,融入到这个多边进程当中,我们有很多的地区性、区域性的合作和行动,各式各样部门的伙伴关系也都存在。但是,我们需要确保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为一个起点,要了解这个大局,有大局观念,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们能够相互学习,如何能够更好的团结起来应对挑战,要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至少需要三点。

2015-06-27 09:53:52

特雷莎·里贝拉:

第一,要跟踪,跟踪的能力就是要监控这数据,这样的话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做预测。第二,回顾总结过去,为我们未来的行动作指导。我们还需要给世界发出一致的信号,而不是就一小撮人应对气候的变化。我们必须要让各个部门协调起来,特别是金融部门、能源部门能够团结一致的气候变化。我们可能认为所有人都同意这一点,但是大家要记住,这可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恰当的时候开始行动,而现在正好是恰当的时候。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威胁到我们的能力,使联合国系统不能取得它理想的效果。第三,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被纳入进来,让他们发挥积极的作用。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立场、能力、作用,联合国的框架之内,我认为中国会是陷入一个一个积极的力量,因为你们既有机遇也有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还想谈两点,之前还没有明确的提出的两点。其实我们可以听到在中国发生了很多好的消息,首先一点,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了。那么你们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呢?这其实也涉及到你们自己的发展,也涉及到用于发展的投资,你们怎样投资。其实,在这个领域,就有新的机遇和挑战。另外第二点也是中国相关的,当然不仅仅是对中国,特别是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而言,有的人在几周之前告诉我,他们说城市其实是真正发挥重要的作用来影响人们的观点,影响人们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影响人们使用能源的方式。大家想想,这么大一个城市,2500万人,陷入一个没有出路的未来当中,你们现在有自己的城市化路径,如何做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给你们带一个很好的机会,来以身作则给世界做出一个很好的榜样。

谢谢大家。

2015-06-27 09:57:29

魏建国:

特雷莎·里贝拉给我们带来她的观点和看法。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第一个低碳实验中心在清华大学,实验中心的主任是何建坤校长,实验中心的总顾问是曾培炎理事长。哥本哈根会议,中国政府首次派出了强大的专家代表团,就是气候专家代表团,这个专家代表团的团长就是何建坤先生。何建坤先生是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是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他的主要领域是研究能源系统分析和模型,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应对战略,资源管理和和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有请何校长。

2015-06-27 09:59:50

何建坤: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早上好。大家都已经知道,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生态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中主要的是用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现在全球经济社会要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能源的消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在一定的时期内还会持续的增长。全球如果实现控制温升不超过两度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是要回落到2010年的水平,直到比2010年减排40%。但是按现在发展的趋势和各国减排的程度,到203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会比2010年高出25%-30%。所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进行协调,这是我们当先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以低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费,低的排放支撑经济社会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从中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能源消费比较快速的增长,快速增长的化石能源消费,也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和生态恶化主要的原因,所以我们推动能源的转型和能源的变革,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变能源的结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继续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球生态战略的选择,也是中国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的需要。有着广泛的、强烈的、系统的效益。在去年11月份中美发表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当中,中国提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的排放要达到峰值,这是一个积极必须要经过很大努力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意味着到2030年中国化石能源的消费不再增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增加的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来满足,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完全脱钩。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也标志着中国国内资源和环境问题根本的环节。

2015-06-27 10:01:00

何建坤:

但是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必须比发达国家实现他们的二氧化碳的峰值付出更大的努力。欧盟国家大概都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达到他们二氧化碳的峰值,美国和日本是在2005-2007年左右实现了他们的二氧化碳的峰值,中国到2030年,发展阶段上会早于发达国家二氧化碳峰值式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二氧化碳达到峰值的时候,能源需求已经基本上饱和,GDP的增长率都比较低,都不会高于3%。2030年左右,中国GDP潜在的增长率据估计可能也在4%以上。所以,必须要更大的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的下降速度,才能够支撑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所以是要进行更大幅度的节能减排的措施。

同时,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实现,也意味着我们经济的发展方式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到2030年左右,中国的能源需求还会继续增加,但是增加的能源供应主要是非化石能源,也就是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核电,据估计到2030年左右,为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的增长。每年中国必须要投产风电机组2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机组2000万千瓦,核电机组1000万千瓦,这样才能够支撑二氧化碳峰值的实现。形象一点来说,我们现在的风机单机容量大概是2兆瓦到3兆瓦,一年投产2000万千瓦,就意味着一天24小时,每个的小时要有新的风机投入运行。一年投产1000万千瓦左右的核电,也就意味着百万千瓦的核电技术每年要投产8-10台。这样的发电速度和规模,是世界上所没有的。

2015-06-27 10:03:49

何建坤:

在联合声明当中,中国也提出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要提高到20%左右。到那个时候,我们非化石能源的装机必须要达到12-13亿千瓦左右,也就相当于当前美国总的发展装机的容量。这样一个先进的目标,既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为全球保护生态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也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国内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战略的措施。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新能源技术,同样也是一个新的经济的增长点和新增就业的机会,全球也在实现能源的转型和能源的变革,需要全球范围之内,扩大我们的技术的合作,同样也带来广阔的经济发展和新的增长点、新的合作机会。这一点可以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公约框架下技术的转让,增加大家互利共赢的一个机会,我们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采取积极的应对行动,可以促进创新,带来新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加人民的健康以及保障能源安全的一些机遇。所以,各国合作,分享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全世界和各个国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多合作共赢的空间和机会。

谢谢大家。

2015-06-27 10:05:45

魏建国:

俗话说的好,把整个书读薄了,才是很有本事的。何校长把整个这块,2030年之前我们要怎么做,提出了一个目标,又说到这个目标是新机遇、新挑战,又说到这个新挑战和新机遇,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

最后一位发言者是南方中心的执行主任许国平先生。

2015-06-27 10:07:01

许国平:

非常感谢国经中心邀请我参加这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们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先介绍一下南方中心,我们是一个非营利机构,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间的智库,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相关的研究,召开相关的会议,就国际问题进行谈判,而且加强国际的效率。南方中心总部在日内瓦,有52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气候变化是我们应对的一个主要问题,为了实现巴黎会的成功,我们需要把两个原则放在一起,第一个就是在环境问题方面要实现公平,第二这样我们就可以共同采取行动,以公平合理的方式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在环境方面,我们都知道现在多出现了一个危机,危机相当严重,我们只能够向大气排放约100亿吨的二氧化碳,但是实际上我们排放的数量是500亿吨,我们将在20-30年的时间里,将能够排放的碳的数量达到一个峰值,就没有可以再排放的容量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是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最重要的政治议题,所有的政府都是这样,对于人们来讲也是一样,就是经济增长。我们都希望有摩托车,到最后一家有5辆摩托车,我们都希望给孩子一个家,但最后每个孩子都能买套房子。我们都通过电视、电脑看到美国是什么样的,我们都希望像美国一样,中国梦是什么样的?中国梦和美国梦相比是怎样的呢?进行一下对比,是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梦,中国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够做同样的梦,中国梦和美国梦是不一样的话,如果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话,不是说一家有5辆摩托车,那么美国是否也可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梦,来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2015-06-27 10:08:14

许国平:

发展中国家所担心的是如果我们制定国际气候规则,并且落实这个规则,他们可能就需要承担那些负担。而发达国家却逃离了这种负担,这就是发展中国家所担心的问题,为了安抚他们,我们需要执行公平的原则,在气候变化公约当中我们的确有这样公平的原则,它就说发达国家是要为排放负主要责任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也就是他们历史排放责任必须要承担,这样的话他们必须首先减排,发展中国家也会采取行动,但是他们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我们也认识到发展中国家需要在适应损失方面负担一些资金和技术。那么我们应该把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变成共同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公约所说的,马上要开巴黎会议了,我们知道要采取更多的行动,正因为采取的行动并不足够,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危机,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发展中国家也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因为他们今后的排放将会进一步增加。而且今后会有很多的排放,如果没有行动的话,我们不能保证南方很多国家之间不能合作的话,我们就没法控制这一点,比如金融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我们现在还在看发达国家能够给我们合作,现在有一个绿色气候基金,但也就是每年25亿美元,还有其他的资金,但是这是不够的,因为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和世界银行的估计,我们需要每年6000亿美元用于减缓。

另外,还有2000亿-4000亿美元用于其他的方面,所以在哥本哈根我们说,到2020年我们需要每年调取100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实现这样一个每年几十亿到几千亿美元这样的一个变化。

2015-06-27 10:11:24

许国平:

那么,2020年之后,我们又要怎么办呢?到时候会有一个新的协议,这都是很多的问号,现在很多问题还都是悬而未决的,要变化的话,那发展中国家要进行调整,要采取新的发展方式,包括推动新能源的发展,新的工业化、新的城市化,提升我们的建筑物、铁路以及其他的基础设施,以便能够减少排放。当然,这些都需要成本,不仅仅需要私营部门的资金,我们在制定这些规划的时候,要确定我们的融资模式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这些都是南方所面临的一些困境。所以在走向巴黎会议的时候,我们需要确保所有的人都采取行动,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要明确,我们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采取行动,怎么样落实我们的计划,还有各式各样的政策,比如补贴、政府规划、私营部门的参与等等,这些领域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现在我们必须得紧迫的做好这些工作。我想我们在走向巴黎之前,当然我们必须得达成一个协定,如果不达成协定是不可想象的,这仅仅是一个临时的决定,它还不够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在未来的4-5个月里面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就像刚才我提到的那些问题。

另外,还有中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的排放是最大的,而且世界经济排第二,与此同时,它是一个中等发展国家,它又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最大的排放国,所以它有它的社会责任,我们感到骄傲的是目前中国在落实履行这样的责任,而且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首先从国家来说,你们有自己的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第二点,你们也提供了各式各样资金、渠道,比如说新发展资金、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等,这些会带来很多的资金,但是怎么样来利用这些资金呢?就像前面几位发言人所提的,要确保这些资金的时间能够有利于环境,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气候变化的应对,这将决定亚洲的未来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未来,中国一定会承担好这个责任,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所有各位,都非常高兴的看到,中国实现了它的责任。与此同时积极贡献于气候变化的应对,并且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谢谢大家。

2015-06-27 10:14:22

魏建国:

非常感谢许国平先生做了一个责任的演讲,也非常感谢他提的建议,下面我们就进入了问答的阶段。我先使用一下主持人的特权,我想提问一个给我们美国的约翰·波德斯塔先生。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去年APEC会议上,中美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美国提出来到2025年减排要比2005年减少26%-28%,大家一看美国很厉害,请问约翰·波德斯塔先生,你是奥巴马总统的顾问,你认为在美国政府和议会能对这个问题达成一致吗?奥巴马总统有能力说服议会通过这项声明吗?

2015-06-27 10:16:34

约翰·波德斯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是在2月份的时候就离开了白宫,所以现在我的工作不同了。首先美国作出的这个承诺,那也就是说减少碳排放,这是到本世纪中期之前一个重要的目标,这是一个路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但是这是在现有的联邦法律之下,我们的总统根据他现有的权威逐渐的积累起来的一种承诺。但是,总统有他的能力,来推动美国的能源系统的发展,来说服私营部门采取相关的行动,包括,推出相关的电厂、HFC减排等等各方面的一些规范和监督,他可能利用各样的方式,用好他的权威。而且总统现在也在用这些权威, 我们知道在2016年的时候我们会有选取,我们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我们不知道下一届总统会不会继续特利用总统的权威来推进这一项工作,但是,我相信我们应该能够做到的。谢谢。

2015-06-27 10:17:58

魏建国:

谢谢您,非常感谢您,我觉得约翰·波德斯塔先生的确是乐观主义者,他有影响力,但是他也觉得下一任总统行不行,有一些担心。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希望在APEC会议上达成的协议,美国和中国能够在条条道路通巴黎。下一位提问者。

2015-06-27 10:19:34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我们现在在做的几项重要工作,有大气污染防治、秸秆产业化、绿色建筑和新型城镇化,以及生态沙产业的治理。我想问一下张勇主任,我在我们协会参与农作物秸秆产业化的工作多一些,因为现在雾霾是前两年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作物秸秆焚烧。请问张主任,发改委除了禁烧方面、在综合利用方面有哪些近期的举措?比如两到三年之内的。

2015-06-27 10:19:50

张勇:

应对雾霾特别是治理环境是中国政府各个部门都在努力从事的一项工作,发改委近年来和农业部、环保部有关部门也在目前推进各个领域的治理工作,包括你说的秸秆的治理问题。过去,中国人的传统是秸秆基本都被焚烧掉了,污染了环境、污染了大气。现在我们也推广了多种技术,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使它包括秸秆的还田、压块作为燃料。同时为了推广秸秆解决焚烧问题,我们在技术装备上也加大了投入,包括科技部也给了很多资金的支持,创造了很多流动性处理秸秆的压块的机器,机器很方便,把车开到田头,在田头就可以处理。当然由于秸秆压块之后的热值还是偏低,在使用上就是采取补贴的方式,使用秸秆压块作为燃料,国家适量给予补贴,这样使它能够推进、广泛的应用。应该说现在各个地方在处理秸秆问题上都是非常积极的,在国家的政策的指引下和帮助扶持下,进度、成效也都是比较显著的,我们想这是一个持续的工作,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尽可能的采取多种方式,来把它推动、推广。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宣传的问题,要积极的宣传,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一种社会共治的格局,促进这项工作能够更好的发展。谢谢。

2015-06-27 10:20:29

清华大学在读博士:

有一个问题问一下何建坤校长。你刚才介绍了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面临的严峻的形势和取得的成效,我要问的问题是当前解决贫困问题是中国正在努力做的很大的工作,您是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解决贫困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2015-06-27 10:22:10

何建坤:

应对气候变化是为了保护地球生态和促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当前也面临着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更为迫切的可持续发展当中的问题,所以现在对于各国来讲,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讲,必须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之下,来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减排二氧化碳的问题。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的主题就是以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全球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又指出了协调国内可持续发展摆脱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就是发展绿色经济,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要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我们各个地方特别是中西部还面临着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脱贫的严重的任务,所以我们的经济还要持续的增长,但是,现在我们更加强调的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也就要节约资源,改善我们的环境,同时这也能够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我们只有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碳的排放和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摆脱贫困密切结合起来,制定我们能源生产和革命的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有可能找到一个双赢的路径和发展的方式。既为保护全球生态作出我们国家积极的贡献,又能够促进我们国内经济的转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能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更大的改善。谢谢大家。

2015-06-27 10:22:49

魏建国:

谢谢何校长的回答,还有好多问题要提问,但是我非常抱歉的告诉大家,我们这个时段只能到这。

我们第一时段的气候变化环节到此为止,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时段,有请几位领导上台。

2015-06-27 10:23:48

魏建国:

女士们先生们,下面继续由我来主持,现在进入综合论坛的第二个时段,减贫阶段。这个时段是很重要的,因为习近平主席最近提出来,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减贫的目标,今天我们荣幸请到了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先生,意大利亚洲观察家学术委员会主席罗密欧·奥兰迪先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聂振邦先生,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前主席谢刚先生,马来西亚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先生,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社会发展政策司高级社会事务官员阿姆森·西班达先生。

今天的也是采取这个办法,每个人发言不到4分钟,因为我们这个时段比较短,只有50分钟,我们发完言之后,有一个问答环节,是一个互动阶段,所以我们请各位嘉宾把你们最有观点、最有价值、闪光的观点呈现给我们在座的各位。

下面我们有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先生讲话。谢谢。

2015-06-27 10:24:40

刘永富:

尊敬的魏建国副理事长,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国务院扶贫办祝贺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的召开。感谢会议组织者能给我们这个机会能在这里介绍中国减贫情况,我发言的题目是“深入实施精准减贫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越发展,越要重视减贫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解决穷人的问题作为重要任务。2015年后的全球发展,必须要把减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把扶贫开发作为战略部署,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断推进包容性发展,充分发挥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全党、全社会动员,政府主导集中力量组织展目标明确的大规模扶贫行动,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通过开发式扶贫,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提高发展能力,创造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先后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十年”扶贫纲要,率先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任务。为推动全球减贫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按照“四个全面”的总体部署,按照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总体要求,中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对贫困不消除,全面小康社会就建不成,扶贫开发就是要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按照中国的扶贫标准,目前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不仅规模大、分布广,而且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是难啃的硬骨头。近日,习近平主席发出动员令,要求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全部脱贫。中国将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去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贫困识别工作,对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档,摸清了贫困底数。我们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找准脱贫门路,制定脱贫规划,确定帮扶措施。实施分类施策,将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

2015-06-27 10:26:41

刘永富:

中国将发挥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党政一把手的领导责任,贫困县的主体责任,中央部门的行业责任,我们将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现每个贫困户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同时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知情权、参与度、获得感,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

中国将进一步动员和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健全东西扶贫工作、定点扶贫机制,加大先富帮后富的力度,倡导民营经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引导激励社会各界勇于投身扶贫事业,拓展社会扶贫新思路,建设社会服务平台,实现帮扶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培育人心向善的好风尚,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好传统,凝聚全国人民团结互助的正能量。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目前,全国还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7000多万贫困人口,我们将不断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实现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提升市场机制的一平性,让发展中国更多的惠及穷人,走共同富裕之路。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的减贫成就不仅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也一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真诚帮助,我们愿意与国际社会分享减贫经验,开展减贫国际合作交流,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建立幸福美好新世界而努力。

祝本届全球智库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5-06-27 10:28:42

魏建国:

非常感谢您作的发言,也讲了很重要的观点,三位一体的扶贫,抓三个重点,所以中国的扶贫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刚才上一轮的有些专家就说,全球的扶贫看中国,中国作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还有,下一步还要怎么做这个很重要。但是也不要忘了,全球的扶贫还要看印度,下一步我们请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的前主任谢刚给我们介绍印度是如何做的。

2015-06-27 10:30:26

谢刚:

谢谢魏主席,大家好,刚才刘主任讲了中国政府怎么解决扶贫,再接再厉,扶贫问题怎么能解决。所以这是一个好消息,印度现也在这方面开始许多的方法,比如说世界银行根据它的报告,印度对减贫项目来说是最大的一个贡献国。根据这个报告,印度有11.4亿人脱贫,这也是非常好的消息。可以看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作出了很多的贡献。但是还有一个坏消息,就是还有很多的人处在贫困当中,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而不是从基层开始努力的一种方式。没有从地方着手,所以这也是印度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政府提出了很多减贫的战略,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要查明贫困县以下的人的数量,首先要基于粮食安全做得统计。2005年,贫困县的界定是不是有足够的食物,世界银行有一个指标,把各种各样的综合指标纳入进来考虑。2005年起,我们用了自己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存指标。我认为,的确是,这也存在一个很问题,就是怎么样界定最低生存标准。世界银行说,每天1.25美元的生存费用,我们也用了类似的标准,这是在方法方面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

2015-06-27 10:30:54

谢刚:

印度如何进行减贫呢?首先就是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在地区和地方的层面,一些中央组织项目非常成功,比如甘地农村就业项目。第二个就是养老金项目。第三个国家性的项目。给学校的学生提供足够的食物,我想,中国政府近来也推出了一个免费午餐的项目,大概给680个县2500多万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印度这件工作已经做了25年之久了,就是免费给学生提供午餐。还有一个综合的农村发展项目,还有农村的住房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这是一个小型的建设项目,中国政府近期也开始这方面的工作,李克强总理在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提到了,1000万人的减贫目标,也提到了一个住房项目。印度其实在做这个工作做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农村住房就是其中的一个很好的项目。但是由于腐败问题和其他的问题,还有一个新的项目推出来了,就是叫直接现金汇款机制。这是由中央政府推出的一个项目,以便能够减少中人在中间作祟的可能性,让他们不要侵吞财款。另外还有一个措施,就是公共分配制度。比如我们有一个配给卡,像糖、粮食以及其他东西可以通过这个卡配给。

另外,我们发现一个减贫方面的重要内容,就是经济增长。世界银行指出这可以是推动减贫的重要因素,就像在中国一样,中国增长一直发展很快,这帮助中国使得很多人摆脱贫困。比如在1978年中国有3亿贫困人口,现在只有7000-8000万的贫困人口。这就是我想做的介绍。谢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谢谢。

2015-06-27 10:33:42

魏建国:

你们要掌握两点,第一,印度的所有研究机关里面,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是著名的。第二,我自己也是翻译出身,谢刚的中文讲的也非常好,但是讲的时候有两个轨道,谢刚对中国的研究和印度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刻的。让我们再次用热烈掌声感谢谢刚先生。

下面,有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聂振邦先生给我们讲一下,他著名的农业专家,也是对这方面有深刻的独到之处,是一个学者型的领导。有请。

2015-06-27 10:35:48

聂振邦:

各位来宾,上午好。今天就扶贫的减贫结合我们国家的情况,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主要从宏观和政策层面分析这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扶贫任务十分艰巨。我们的扶贫地区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的地方,自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以来,国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先后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扶贫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扶贫开发实现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千百年来吃饱和穿暖的夙愿。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解决了2亿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有些贫困人口过上了幸福了小康生活,这些扶贫事业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瞩目,为推动全球的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了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实施片区服务发展和攻坚计划。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300万人,减少早7017万人,贫困发生率同12.7%下降到7.2%。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要实现减贫1000万以上的人员,才能为“十三五”减少还剩余6000万人口扶贫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实现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谈一下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第一,科学引领、扎实推进,彻底摆脱农村贫困。“十三五”期间,按照中央关于扶贫工作事关全局,全党必须高度重视的要求,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做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企业广泛参与,积极给予资金、技术、人才的大力支持,真正做到动感情、动真格的,为了扶贫事业的发展在全社会倡导人人要做主人翁,人人都要献爱心,要把扶贫事业作为自家的事去干,啃下这个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在具体工作上坚持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更加注重面向特困地区、特困人口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

2015-06-27 10:43:49

聂振邦:

第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和重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既要坚持输血的必要条件,更要构建造血的功能,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强化规划统领的科学发展。根据各重点贫困片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人力资源状况,确定各片区的优势、特色和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木则木。最近几天,中央一频道也介绍了扶贫典型事例展开的,加快当地贫困人口的早日脱贫致富。国家也要加大投入,在骨干铁路、高速公路、水利枢纽、农田水利、信息基础工程等,帮助建设一些大的工程,进一步破解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中央预算内的投资规模,各有关方面在安排年度投资计划时,继续向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倾斜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扶贫开发等领域,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公益项目的中央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扶助标准。金融机构要优先向扶贫开发示范项目给予优惠贷款,发挥典型师范引领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加快脱困支付。鼓励和引导中央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到贫困地区发展建设,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扶贫开发事业。

2015-06-27 10:45:48

聂振邦:

第四,推广普及扶贫开发智力支持,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地区主要从事农林牧业生产,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发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型企业专家和科技人员的力量,发挥科技扶贫的优势和贫困地区对口资源,培育适合当地发展的优良农牧业品种、推广先进的种养殖技术,投机效益好的种养殖项目,增加贫困农村人口农民的收入,另外还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民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技术水平、职业和经营能力,使贫困地区的从业人员至少掌握一门适用的生产技能,增强自身发展和脱贫致富的能力。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的潜能。

第五,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的体制机制,激发贫困地区开发潜力。要支持贫困地区率先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土地经营抵押贷款试点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完善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攻坚克难,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谢谢。

2015-06-27 10:50:37

魏建国:

聂理事长的发言既全面,又系统,更重要的是在时间之内,这很不容易,掌声鼓励。

下面有请意大利亚洲观察家学术委员会主席,罗密欧·奥兰迪先生。

2015-06-27 10:56:03

罗密欧·奥兰迪:

早上好非常感谢国经中心邀请来这里发表讲话。不管怎么说,中国在扶贫方面的工作是非常成功的,数以亿计的人现在已经走出了贫困。现在只有7000万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他国家没有中国做得那么好。昨天,我们也听到中国对全球的扶贫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的成功是非常大的。有的时候,在学界大家都认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个奇迹。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奇迹,我不是这么想的,奇迹指的是神所造成的,是一种偶然、偶发的情况。比如你去找石油,找到了石油,那是一个奇迹。但是,现在中国的成就并不是因为神的介入所取得的奇迹,而是中国的政策执行的非常好,中国的领导人、共产党几十年之前制定了一个非常好的政策,这个成就的取得是因为我们的辛勤努力,是中国政府有原则的政策。

我还记得邓小平先生当他要召开会议,在70年代末的时候召开启动改革开放会议的时候,他说中国当时处于落后状况,到处都是贫困的现象。他当时用了一句话,他说“我们的敌人不是资本主义,我们的敌人是封建社会、封建制度。”而这个制度,使得中国在整个这一世纪里变得非常落后。很多历史学家都知道,中国并没有经历欧洲的工业革命,而且也没有享受到工业革命的果实。所以,必须要经过改革,才能实现发展,而发展本身就会带来扶贫的效应。所以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这是因为我们的政府走的是一条及时的而且一条不同的道路,结果就是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和繁荣,创造了更多的收入,并且分配给了老百姓。理论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如何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如何能够创造可以分配的更多的收入,关键就是致富是好事,我们需要有自我的成就感,我们希望劳动生产力能够自由的发展,结果是很好的。

2015-06-27 10:56:23

罗密欧·奥兰迪:

但与此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中国现在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了。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在扶贫的同时,发现不公平的现象的出现。根据基尼系数,收入分配和分配不公指数指明了中国现在变得越来越不公平,这个剪刀差越来越大,而贫困差距比过去要增加很多。但还有一个事实,使得我们这个社会仍然是稳定的,尽管剪刀差非常大,但是内剪刀的部分要更长一些。虽然贫富差距很大,但是贫困的人收入水平要比以前更高一些。当然我们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不公平是发展的结果,还是不公平是发展的前提,这就是我们自己问自己,40多年来的问题,还是没有找到答案。现在的不同现象,就是逐步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也就是说,像滴灌式的帮助老百姓走出贫困的办法,是不是能够有效。在一些国家是有效的,但是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国家。

最后,我想说,中国相应的来说是比较富裕的,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以前要创造更多的收入,要把富人的收入给穷人,但是现在中国也可以走另外一条路,因为中国现在是外汇最多的国家,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国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大家都在问,这部分钱该怎么用呢?中国是否应该继续成为世界市场来进一步的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还是采取另外一种发展模式,就是国内消费导向型发展,给老百姓制定不那么约束性的政策。比如废除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我觉得中国正在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到“中国梦”,我想这些都是我们要实现中国梦的主要想法。谢谢。

2015-06-27 11:01:12

魏建国:

意大利人都很聪明,我们都知道马可·波罗,其实罗密欧·奥兰迪也是研究中国很厉害的。全球智库,你们不知道中国最早用的内阁里面,外国人当智库的是谁?1688年在米兰出生的南士宁,是首次把西洋化引入到中国化,记住1688年的南士宁。所以,我觉得罗密欧·奥兰迪先生对中国扶贫,尤其对领导人讲话,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他提出滴灌式的,提出下一步,这很了不得,掌声表示一下。

我还有一位好朋友,多年的好朋友,他是马来西亚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先生。有请杨元庆先生发言。

2015-06-27 11:04:53

杨元庆:

大家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我首先谈一下宏观的观点,然后谈谈马来西亚在减贫方面的一些经验。世界银行认为,贫困线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而今天这些人的人口数量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幅度下降。到2011年的时候,已经比重下降的非常低了,最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阶段取得的成绩,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绩,在减贫方面。但是,全世界人仍然有12亿人住在极端贫困线之下,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占到1/3,印度1/3,中国占到13%,这当然与1981年43%相比是大幅度下降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说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而中国的模式,完全可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参考和借鉴。在谈减贫的时候,不仅仅涉及到收入,其实也应该涉及到获得基本的服务、教育、医疗、电、安全的水、交通、营养和能源等等。

另外,不管性别还是地域,还有气候变化等等,这些都带来了一些减贫的挑战,比如气候变化带来很多的自然灾害,这些都是阻碍减贫的一些挑战。联合国昨天也指出,在谈到千年发展目标的时候,到2025年将贫困减少一半,而且我们现在也在制定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未来的15年,要实现一些主要目标,包括减少各种各样的贫困,确保公正的教育,确保公平的机遇,实现性别平等,实现可持续增长,建立有弹性的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的工业化,并且采取行动。我想,主要谈两点,首先就是性别问题,还有减贫。

2015-06-27 11:05:37

杨元庆:

我们认为,最好的一个实现全世界减贫方式就是让女性赋权,因为大部分贫困人口都涉及到女性。因此,我们要确定性别平等,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减贫效果。这些真的是减贫的重要促进力量,我们需要女性能够获得更加公正的教育,更加公正的金融资源和公正教育资源和公正的就业机会,我们要提升女性的收入。

另外。有很多非政府组织,他们都在呼吁要加强减贫的人权角度的工作,这就包括要建立各式各样的机制使得人权的方式能够在全国的范围内推广。我们认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实现各方面国际人权公约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谈谈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从2009年的5%的贫困率减少到2012的2%。教育可以说是一个主要的减贫战略,我们需要很好的培养人们的技巧,这当然是一个重中之重,同时我们也关注住房、公共交通、医疗,而且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减少城市的贫困。简而言之,马来西亚重要的成功因素,主要包括恰当的政策框架、有效的评估以及有效的落实,还有监测进展。

非常感谢。

2015-06-27 11:10:09

魏建国:

非常感谢您作的非常重要的、精简的发言,马来西亚我去过很多次,把一个扶贫作为国家的国策,而且始终在努力,通过NGO的办法,加上政府的努力,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我们下一个发言人是来自联合国经社发布部政策司的高级事务官员阿姆森·西班达。

2015-06-27 11:10:57

阿姆森·西班达:

我非常荣幸今天参加今天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发言,非常感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组织这样的活动,并且邀请我做这样发言,解决探讨减贫的议题,减贫可以说是联合国的重要公约之一。

其实,减少各个地方的贫困是今年9月份我们推出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中也是一个重要工作。我们在1990年到2010年的时候,要将贫困减半,而且我们大大加快了这个步骤。我们在过去的20年里取得了重大的成绩,现在的贫困人口仅仅是2亿多,但是虽然在亚洲有些国家减贫工作取得大幅的成绩,但是有的地方反倒贫困人口增加了,而且他们在这些地方就业情况反倒变的更加糟糕,因为当地有很多冲突。我们目前有哪些教训呢?首先我们认识到世界财富分配是很重要的。那些大国家完全可以改变贫穷的数字,他们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像中国和印度就是很好的例子。如何协调好增长和减贫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好增长和减贫之间的关系?要有恰当的政策干预,中国必须积极的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还有劳动力密集的产业,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社会发展。

2015-06-27 11:11:17

阿姆森·西班达:

我们还认识到还有粮食价格、石油价格、能源价格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2007年-2008年之间,粮食价格增长,更多的人口脱贫,这可以说是粮食价格的增长是有利于脱贫的,但是之后我们出现的情况发现,由于粮食价格的波动,有一些人没有从中受益。与此同时,农业上也会影响一些人的生活,而且会影响我们未来减贫的途径。我们更加了解贫困的性质了,因为这是一个动态的,所有的人在生活当中这个阶段都会经历,要么就是很贫困,他们有的时候会脱贫,但是有的时候又会复贫,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措施,第一个粮食价格增长是可持续的,但是并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扶贫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执行相应的一个综合性的政策,要把扶贫纳入其中,各个国家需要加强公平。第三结构性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需要确保经济发展能够应对环境保护和社会的需求,这需要发挥私营部门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成为责任主要的动力,第四,政策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的宏观政策携手共进的来创造就业机会和创造社会的包容性,这需要我们在经济政策方面有更大的变化,加强就业以及加强社会的包容性,不仅仅要把重点放在经济增长上,相关的政策需要因地制宜,我们需要有很好的愿景。第五,相应的政策也需要加强对于贫困现象的评估和分享,这样才会帮助那些易受影响和脆弱的人口增加,抵抗贫困的韧性。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将会是一个新的路线图,来帮助我们实现在20-30年的时间里,消除绝对贫困,我们需要将我们的政策真正的变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政策。谢谢。

2015-06-27 11:21:00

魏建国:

非常感谢阿姆森·西班达我们做的简短的、精彩的发言,我在非洲干了20年,非洲有一句谚语告诉大家,“一个人独行可以走很快,几个人共行才能走的更远”,所以非洲非常希望在扶贫的时候共同来帮助,全球在搞扶贫的时候,特别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展的时候,中国的经验、印度的经验和马来西亚的经验共同来做,所以今天我们觉得我们这个时段,有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包括提出来,像我们罗密欧·奥兰迪先生提出来滴管式的扶贫,这是很精彩的,我总认为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的语言表现出来,它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不单纯是一个表达的问题,更是一个思想智库的问题,很不容易,下面我们进行提问环节。

2015-06-27 11:23:00

韩国首尔大学教授:

我的问题提给聂振邦先生,从韩国的历史来讲,城市化进程的时候,关于农村继承人的问题,年轻的人可不可以继续对农村发展作出贡献,所以中国对于年轻的人在农村发展,有什么计划、政策?谢谢。

2015-06-27 11:23:58

聂振邦:

你提的问题非常好,也是大家都关心的这样一个问题。国家从政府层面也非常重视这件事,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农村人口大量的减少,现在据统计大约有2.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到城里务工、定居,他们在城里生活,所以我们国家现在城镇化率已经是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那就带来一个现实的问题,农村一线劳动力怎么解决?因为到城里面务工大部分都是有知识、有文化、受过一定教育的中青年人,特别是青年人到城里来的比较多,这样对农业第一线的生产劳动力就带来了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国家一个是大力推行机械化,所以现在到我们农村去看,从种到田间管理,到收,机械化率是很高的。比如现在这个季节在收小麦,小麦机械化更高了,机收率达到90%以上,机播率已经完全做到了。包括水稻、玉米机械化水平都很高了,减少了农村的劳动力,使我们的农业生产连续11年全年取得了丰收。因为,中国的农业有的时候种一季,南方可以种两季,个别地方还可以种三季,机收发展很快,解决农村劳动力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动力必须要受到一定培训技能、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和管理的中青年骨干留在农村,才能使我们从一个农业大国,走上农业强国,农业生产不断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最近,国务院刚刚发了一个文件,鼓励城镇务工的农民工、复退转业军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这样的话,国家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包括资金的支持,还有其他各个方面的支持。这是一个情况。

第二,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对农业的农民工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使你拿到证书,来从事某一项比如种粮大户、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合作组织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过培训执证上岗。

第三,允许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农民生产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不管从种植业还有养殖业都可以达到一定的规模,一个合理的收入。这是围绕我们今天扶贫、减贫课题很好的内容。

2015-06-27 11:29:28

魏建国:

我动用一下我自己的主持人的特权,我问一下我的好朋友谢刚先生。您是否对您国家的相关政治构架乐观?扶贫哪一种模式比较好,是中国的,马来西亚的,还是印度的?

2015-06-27 11:35:31

谢刚:

我觉得印度制度,不是马来西亚的制度,不是中国的制度,也不是别的国家的制度。我觉得,它可能有向中国学习、像马来西亚学习、向韩国学习,从韩国学习的经验,对印度的扶贫工作很重要。中国的“三农”问题很重要,比如农民的收入、农村的社会地位,还有农业方面。印度有自己的问题需要解决,因为我觉得印度必须进行一种谈判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有不同的选区,我们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国家,必须要和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进行讨论和磋商。而且这个过程是非常慢的,我们需要来适应这样一个过程。因为,我们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国家。的确,有很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在中低层有很多腐败现象,印度也在努力在反腐。

2015-06-27 11:36:21

魏建国:

我还要一个问题提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很重要,因为这个人长期研究中国事务,就是意大利亚洲观察家学术委员会主席罗密欧·奥兰迪先生。在他们两个人回答问题之后,我再谈一些感想,非常短。我说,你看看对中国这方面的扶贫是持什么态度,是乐观的,还是对下一步中国的扶贫有什么好的建议?

2015-06-27 11:38:15

罗密欧·奥兰迪:

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够向中国政府提供任何的建议。因为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里,扶贫工作做的非常有效。我觉得中国会进行整合,习近平主席谈到随着中国发展这个国家将会更加的安全和稳定。过去十年里,中国发展速度特别快。中国经济放慢,并不是显示中国的衰弱,而是显示出中国是很成熟的。我们要寻找的就是增长和稳定之间的平衡点,稳定比增长跟家重要。我觉得稳定肯定是压倒一切的,现在我们在扶贫工作做得也是非常好的。

2015-06-27 11:38:50

魏建国:

我听了以上的发言,包括联合国的、包括马来西亚、印度的、意大利的,还有韩国的。我感觉到人家研究我们的农村问题,特别像印度研究我们的农民问题,研究我们的扶贫问题,要比我们中国研究这些国家的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扶贫问题要来得深刻得多,他们能够提出那么多比如像奥兰迪先生提出的稳定一切,抓住适当的政策是关键,比如谢刚提出来的印度走哪条道路,比如说我们还提出了滴灌式的,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到,下一步我们一定要向这些学习。

下一个环节是由我的好朋友,就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先生主持。

下面以热烈的掌声给台上的嘉宾。谢谢。

2015-06-27 11:39:34

张大卫: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刚才两个时段的论坛,大家发言和讨论都非常热烈,有很好的效果。我相信,每个时段都有每个时段的精彩,我们这个时段发言的嘉宾,可能更能吸引大家的关注。因为他们很多重要的观点,可以给我们分享到很多智慧的成果。很高兴能够主持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这一时段的讨论。我们这个时段的发言一共有11位,这个时段时间比较长,可能有两位讲演嘉宾要离席,可能有更多的讲演嘉宾会留下来。大家发言的时间直接关系到在座的每一位吃中午饭的时间,我们为了效率更高一些,这样衔接更快一些,个别嘉宾发言达到10分钟,我们都可以容忍。

下面介绍一下第三时段的讲演嘉宾。他们分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先生,美国环保协会主席佛瑞德·克虏伯先生,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先生,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主席苏码·沙克拉巴蒂先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先生,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执行主任兼首席执行官史蒂芬·科恩先生,罗马俱乐部前秘书长马丁·里斯先生,落基山研究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卢安武先生,瑞士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执行主席里卡多·梅林德斯-奥提兹先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能源和气候经济学项目部主任邹骥先生,第三世界网络高级法律顾问、气候变化协调员米娜克希·拉曼女士。

我们现在就有请李伟先生讲演。李伟先生可能在座的很多来宾都比较熟悉,他是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是中国最大的一家智库的领导,他在宏观经济、经济政策、企业改革、城镇化、智库建设方面理论建树颇丰,他的演讲主题是“同心协力,共同促进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5-06-27 11:40:30

李伟:

尊敬的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应主办方邀请,参加本届的峰会。我谨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峰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可以说是关系人类未来的全球性的重大议题,主办方以此作为峰会论坛的之一,我认为意义重大。我谨就同心协力、共同促进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谈点想法。

大家知道,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可以说是数代人、数代地球人,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然而,自然辩证法在不断的揭示着大自然对人类物质发展的方式,甚至包括过去成为赞赏的很多所谓科技发明,对这些不断揭示的疯狂的报复。人类过去、已经、正在,未来还将继续为自身过渡消耗资源能源,过多排放各类污染物,偿付沉痛的代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海洋生态脆弱化、生物多样化所遭受的破坏,把它形容为地球的癌症,并不为过。而这种癌症,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应该看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近百年来也都采取了不少措施,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减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不同程度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5-06-27 11:43:56

李伟:

就中国来说,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在这方面确实本身在很长的时间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和贫困问题的同时,也作出了积极而扎实的努力。我只讲一个数据,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十年前大约2005年下降了29.9%和33.8%。我们近期,“十二五”所制定的主要在环保生态方面的约束性指标,我认为是可以完成的。但是,与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相比,各国目前在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的进展,还远远不能弥补过去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在不少的领域,还在加剧这种破坏。为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安全和社会繁荣,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否则,人类在可以看得到的将来,也许将难以避免灾难性的生态危机。在这个方面,有很多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对未来50年、100年的力求生态都有过预测,可以说那种情况如果出现的话,真是触目惊心。

实现发展方式转变,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涉及到发展理念的更新,消费方式的变化和生产过程的低碳化、绿色化,现存的国际经济格局和不同经济体的发展理念,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这儿点几个方面。比如先发展和后发展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富庶国家与极度贫困国家的矛盾,人类物质追求与未来生存环境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和思想理念的冲突,有现实与历史的冲突,有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公平发展权的冲突,更有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差异性的冲突。我认为,可以这么讲,妥善处理好这四大矛盾,关乎人类的命运,而且是人类社会共同艰巨长期的历史命题。

2015-06-27 11:44:36

李伟: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发展方式的转变更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我强调四点:

第一,首先需要各国共同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益呈现出学科的交叉融合,研发投入规模巨大,技术溢出效应明显的特征,加强各国在科技进步方面的合作,有助于加快创新的步伐和扩散技术的创新成果。所以,各国应秉持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的理念,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大家都知道,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大多都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中期阶段,他们的创新能力、科技能力有限,要真正走向有利于全球、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发展之路,或者讲适合这种发展的发展方式,单靠自身现在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发达国家在技术进步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发达国家应通过放宽技术贸易条件,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技术研究和人员培训等加快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的步伐,这是一个理念的问题。为了人类的明天,不能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条界限划的太清楚。

第二,需要各国共同致力于解决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问题。随着经济联系和人际交往的密切频繁,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只有各国联合行动,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海洋生态脆弱化等生态环境方面的挑战。现在在国际组织的协调下,几十年来,应该讲有进展,但是很不如人意。主要的原因之一,我们感到是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也就是联合国人类会议确定的之一,说句老实话,这个很难得到有效落实。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怎么能够摒弃狭隘的一个国家的利益的理念,打破生态环境合作中的零和的博弈,真正在各国之间建立密切合作、紧密的机制促进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资源环境的变化。

2015-06-27 11:49:22

李伟:

第三,需要各国共同致力于建立更加平衡的国际经济秩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现存的国际经济格局现在两大突出的问题,不仅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在绿色发展和气候变化、绿色增长方面也要解决的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南北发展严重不均衡,使得许多南方国家不得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期望尽早摆脱贫困。我这儿用的是“期望尽早摆脱贫困”,发达国家那种城市建设、生活方式和极度贫困国家可能相差500年、1000年的时间距离。另外,发展中国家长期出于全球产业链低端,这既构成对资源环境的极大压力,又削弱了其自身转型发展的能力。因此,应加快建立更加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让发展中国家在以新秩序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当然,发展中国家也要自身加倍努力,两者互相促进、结合。

第四,需要各国共同致力于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全球治理体系。目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在推动人类公平进步方面,充分肯定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全球治理方面还是碎片化的,无论从联合国安理会,还是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和联合国等等世界性国际组织,他们负责的领域,在某种角度来说,相对都是封闭式的、隔离式的,但是这些领域在人类共同发展的大课题下,在气候变化和绿色增长的目标下,应该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各国应该共同致力于优化全球的治理体系,推动碎片化治理向系统化治理的转变,为实现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好的制度基础。

2015-06-27 11:54:01

李伟:

女士们,先生们,近些年来,我们中国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接参与了许多国家重大的战略和改革措施的研究和制定。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促进中国历史性的发展方式的转变的阶段的过程中,发挥了我们应有的作用。同时,我们和世界的各类组织,比如像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包括一些大的企业,壳牌等等一些国际机构、著名智库等等,都在人类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和研究。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加强与全球智库的合作,共同为人类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再一次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特别感谢曾培炎副总理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的支持和这次对我参加会议的邀请。谢谢大家。

2015-06-27 11:56:53

张大卫:

刚才李伟先生让我们分享了他的思想,李伟先生重点讲了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的同时,负担很重的情况下,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并且对国际社会作出庄严的承诺。但是我们在发展中仍然面临很多矛盾,但是我们必须跨越过去,他讲了四大矛盾,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并且给出了解决方案,比如科技进步、国际合作,解决好不平衡的问题,突出解决好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问题,还有全球必须共同致力于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体系等等。李伟先生刚才跟大家介绍了,是中国最大的智库的领导,他在中国政府的决策过程中,李伟先生和他的智库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政策有很多权威的解读和设计。我们再一次感谢李伟先生的发言。

下面发言是美国环保协会主席佛瑞德·克虏伯先生,美国环保协会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佛瑞德·克虏伯先生主要是介绍政府如何在低碳经济发展、碳交易、减排上发挥作用,在绿色发展上能够下更大的功夫。同时,他也想对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如何使这个战略成为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我们想听听他对我们有什么建议,大家欢迎佛瑞德·克虏先生。

2015-06-27 11:58:24

佛瑞德·克虏伯:

谢谢张大卫先生,谢谢中国国际经济中心邀请我参加这个会议,我很荣幸到这里来发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首先作一下自我介绍,再介绍一下我所在的美国环保协会,再谈一下我们对中国环保工作的联系,再介绍一下我们自己的经验,作为智库和作为非政府组织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美国环保协会在60年代成立的,发展得非常好,我们也是第一个雇佣经济学家来解决环境问题的非政府组织。我们把经济和环保结合在一起,把经济和科学结合在一起,解决环保问题。我们所说的像气候、海洋一些跨境的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经济的转型这些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协会已经实行了转变,以前是国内组织,现在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在美国有9个代表处,现在在北京、上海、墨西哥都有我们的办事机构,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

最近,许多中方对美国的投资也在逐渐增加,中国在牵头建立亚投行,这就证明了中国在全球合作方面的努力。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全球经济体,它在环境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企业、文化、投资,都在走向全球,我们需要问,中国环保组织和智库是否也应该“走出去”。美国环保协会和其他的环保机构都能够在中国工作,那么答案是肯定的。

2015-06-27 11:59:41

佛瑞德·克虏伯:

中国的智库国际化应该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推动者,而这个倡议是在以前的丝绸之路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我们应该交流经验,彼此帮助,更快地解决环保方面的问题。中国智库国际化的道路,是一个紧迫的任务,因为中国有很重要的环保故事要告诉世界,我们需要识别两个问题:第一个,在哪里出现过增长,第二个如何确保这个增长是绿色的。

尽管有人说,中国的经济现在出于一种放缓的状态。但是我个人对于中国未来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昨天,见了李总理,我感到欢欣鼓舞。中国的政府最近采取了一些战略,比如“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2014年提出的,这个倡议很重要,因为可以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而且可以成为中国增长大型的引擎,还会产生多年的效果。同时,需要成为一个绿色的“一带一路”,这样才能确保全球是处于一种可持续的增长。贸易也会因为这个倡议而进一步提升,对于很多人、很多国家来讲,都是繁荣的一个非常重要路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带一路”的倡议,来加强环保的工作。同时,“一带一路”的投资也需要积极推动绿色增长的。

2015-06-27 12:02:21

佛瑞德·克虏伯:

另外,我们需要加强技术的创新来解决污染问题。比如对那些不符合市场规则的人,就必须要受到惩罚。我们既要扶贫,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在这方面中国做的非常好,其中一点,就是在七个城市里做了试点运行,进行碳排放的试点运行。也许它不可能成为人类繁荣最大的推动力,但是它会向政府表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污染问题,能够确保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今年1月1日生效的《环保法》,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各国需要有这样的立法机制,这样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增长,我们才能更好的推动排放。以前这些企业只需要负很小的代价,还会继续的污染,在APEC召开期间,我们不仅看到了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中美联合声明,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更好的供应链的形成,那就是绿色增长的供应链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企业也需要制定环保政策,企业也是社会公民,他们需要通过绿色增长,来担负起自己的增长。同时,我们也要确保对外的投资,也能够是环保的,能够推动对环境的保护。现在,中方在推动亚投行的建设,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加大投资,以确保相关的项目是环保的,不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希望在这个会议上有更多的人来谈谈如何保护环境,希望中方能够介绍一下在环保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如何把“一带一路”变成绿色的“一带一路”。谢谢。

2015-06-27 12:03:18

张大卫:

谢谢佛瑞德·克虏伯先生,他以美国环保协会发展的典型例子来说明非政府组织如何在促进绿色增长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对于中国政策,对于中国关于绿色增长方面的制度性安排和措施上的实施非常熟悉,可以说是如数家珍。我们非常感谢佛瑞德·克虏伯先生对中国政府如何推进绿色增长提出一些积极建议,特别是一代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把绿色增长造成政府和企业的利润和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下面,有请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同志发言。在座各位可能很熟悉,他是我们国家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企业改革领域中著名的专家,同时也是政府重要部门的官员,长期担任中国宏观经济部门的领导工作。他在36岁的时候写过《结构域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那个时候就获得了中国经济学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我们很钦佩马建堂同志在理论方面的建树。他今天想讲的课题是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因为,马建堂作过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所以他特别想用数据来说明。掌声有请马建堂先生。

2015-06-27 12:04:17

马建堂:

尊敬的曾培炎副总理、尊敬的大卫主席,谢谢你对我的夸赞和推销,我现在尽管不是统计局的局长了,但是还习惯用一些数据来展示一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能源利用的提高。因为,能源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与我们今天的题目: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息息相关。我想提供这样几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中国能源消费增速在放缓。如果我们从世纪之交开始测度,我国的能源消费受两重因素影响,一个是消费受经济周期变化和能源效率提高的双重影响,表现出很强的先加快后放缓的阶段性特征。

(图)绿色的这条体现是能源消费的增速,橙色的这表线是电力消费的支出,能看到一个很明显的。在2004年左右,我们能源消费发生了很重要的阶段性的变化,先期是一个逐步加快的过程,后期是一个减速的过程。尽管我国的能源消费近年来增速放缓,但确实,我国能源消费的总量仍然很大。根据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更新以后的数据,这个数据可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数据。我国2013年和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分别为41.7亿吨和42.6亿吨标煤,占到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所以,我们一方面,能源消费在放缓,但是总量依然偏大。

第二组数据:中国能源结构在优化。图3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情况,典型的特征就是煤炭消费的比重在逐步的减少,其他的特别是绿色能源,天然气在我们国家能源消费中比例是在提高的。图4是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的变化,和图3的趋势一样,我国火电装机所占份额比重下降,而其他绿色的发电,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不仅装机总量在增加,占的比重也在提高。

2015-06-27 12:05:22

马建堂:

再看一下几个表,表一反映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在2000年的时候,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中占的比重是68.5%,石油占的比重22%。去年,煤炭和石油在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都有明显的下降。而天然气和电力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在明显的上升。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这样一个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去煤化,典型反映了我国能源结构正在转型,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

第三组数据:我们从消费能源的行业情况来看看。基本的变化的蓝图,一个格局,就是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比重下降,而服务业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比重的提高。2000年,工业的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比重70.1%。2013年下降到69.8%,服务业能源消费比重从2000年14.2%,提高到2013年的15.6%。

第四组数据: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首先单位GDP能耗在持续下降,2010年到2005年,以2005年为契机,2010年单位GDP的能耗累计下降19.06%,这是“十一五”期间。2014年中国万元GDP能耗在0.8吨标煤左右,比2013年下降了4.8%。进入了“十二五”以后,除了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到2%多一些,没有完成节能降耗的任务以外,其他年份我们不仅完成,而且超额完成了年度的节能降耗的任务。今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了,从这几个月的情况看,现在可以比较保险的讲,“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的任务,16%左右的目标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当然,最后以权威部门的宣布为准。

第四组数据里面的第二张表,就是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降低,这是今年非常明显的。图6是我们一些重要的工业产品,它的综合能耗下降情况。比如粗铜2014年能耗比2013下降3.76%,烧碱下降了2.33%,吨钢下降了1.65%,水泥下降了1.12%。总之,中国主要工业产品的能耗能源利用效率近年都是逐步提高的。初期是2000年以来,每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下降率,这个表如果把曲线划在横柱下面更好一些。比方说2006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下降的2%,2008年就是下降8.4%,去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6%,是一个下降的幅度的数值。

2015-06-27 12:14:53

马建堂:

我们有第三个指标来说明中国近年能源效率的提升,就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下降。本世纪头三年,我国能源消费系数还是比较高的,2003年达到了1.67%,超过了GDP的增速。但是从2005年以后,就像我上面讲的,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经济周期的变化,第二能源利用效率明显的提升,使得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非常明显的下降。去年基于0.3%,能源消费增长所谓升值的话,GDP增长速度作为分母的话,他们了比值是低于1.3%,能源消费增长1.3%,就可以支撑中国的GDP增长。

只要我们这条路走下去,中国经济就一定越来越绿,中国的蓝天也一定会越来越绿,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谢谢大家。

2015-06-27 12:16:04

张大卫:

谢谢马建堂先生,他用令人幸福的一组一组的数据介绍了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情况,并且就今后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个、绿色增长提出了一些趋势性的判断。下面,发言的是苏玛·沙克拉巴蒂先生,他是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主席,2013年的时候,在冬季达沃斯大会上有一个著名的预言,当时他的影响非常大。他说“危机尚未结束,但是最糟糕的过去已经过去”。可见,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今天他想讲一个课题,向大家介绍一下经济的绿色化,为什么能够促进增长,以及我们如何能够更多的实现绿色的增长。请大家鼓掌欢迎他发言。

2015-06-27 12:17:11

苏玛·沙克拉巴蒂:

非常感谢您张大卫先生,大家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高兴今天早上来到这里,有这样一个重要发言,要感谢中国国际近来中心和培炎副总理邀请我发言。我想说,我们一起谈增长和绿色,把它放在一起来说,不是因为它们必须要有一个趋势,而是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几年之前,很多人不愿意这样来谈论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取舍的问题,不是说一方面要可持续,要有利于环境,一方面要有利于增长。而是当时说绿色是限制了增长,不是增长的动力,现在大家的理念在发生的变化,而且发展非常快。而且现在真的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这些也在影响着发达国家。特别是对我们银行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个银行一直是推动这方面变化的领导者。

我们一起说绿色和增长,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绿色增长的技术成本不断的降低,很多国家必须要重新思考在绿色增长方面的立场。同时,我们在衡量绿色投资成本和长期回报,似乎更有利于绿色投资,这也是符合我们的雄心的。本世纪末要逐步消除排放,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很多人不认为这是一个乌托邦,因为这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消费者、政府和企业一道合作就可以了,我们做什么才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呢?我们银行认为需要一个新的市场、新的技术支持私营部门同时还需要一个创造政策性环境,让他们共同化石能源。

2015-06-27 12:17:49

苏玛·沙克拉巴蒂:

市场需要变化,企业家态度也需要变化,私营家企业精神绿色增长是相互相乘。不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推动能源多元化,使得我们不再依赖于化石能源。欧洲复兴银行都是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来开展我们的工作。75年之前我们旨在于推动一系列的活动,推动支持环境保护的相关项目,推动环保的项目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是我们的优先项目。给大家提几个数据,我们在这方面的融资,是达到了170亿欧元,在过去已经达到了169个项目。现在的收益已经达到了930亿欧元,去年1/3的投资都是在可持续资源方面。这些数字令人印象深刻,但实际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投资的规模。因此,鼓励相关方,有些是G7的国家,跟他们说,我们有真正的关于绿色增长的相关支持和技能,所以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我们有一些新的目标,就是每年要投资40亿欧元,5年就是200亿欧元。基于气候变化的融资,整个项目将达到900亿欧元,我们还需要700亿欧元才可以。根据我们这样一个业务模式,我们认为在私营部门的融资得占整个融资的2/3。我们正在寻求新的投资领域,比如投资低碳大楼、交通设施、电力设施、清洁生产和生物质能。我们投资就是为了改变生活。我们需要和其他的多边银行加大合作,在这方面,我非常期待着和亚投行一道投资于投资增长的项目。

一旦明年亚投行投运营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和大家合作。 我们的座右铭就是为了生活的变化而进行投资。我们需要确定变化和变化的生活是指什么,我们要从一个能效非常低的,对于化石能源过度依赖的世界变成一个可持续、环保的世界,这就是一个绿色的世界。

非常感谢!

2015-06-27 12:21:03

张大卫:

谢谢苏玛·沙克拉巴蒂先生,重点向我们介绍了银行在绿色发展当中的话题。下面我们想请金立群先生发言。金立群先生很多人比较熟悉,他是我们正在筹建的亚投行的秘书长,还是国家经济、国家事务、财政、金融这些领域著名的专家和领导者,既是中国政府的高官,又有着丰富银行投资机构的领导经验,我们特别好奇的是他曾经编辑过一本诗歌集《英国诗歌选集》,我们很希望金立群先生把这本英国诗歌选集下来送我一本,我也不知道下一步,因为后面很多年轻人想报考亚投行的时候,如果会背一首莎士比亚的诗歌可能比较容易录取。金立群先生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亚投行如何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大家掌声有请。

2015-06-27 12:22:36

金立群: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就促进绿色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主题和大家分享,还有和大家分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来在促进绿色增长方面有关的理念和一些设想。

我很高兴向大家通报,亚投行的筹建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月29日,57个国家的高级官员,有总理级别的财长到北京签署章程,这是我们在筹建亚行的过程中完成的第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根据各方面商定的筹建时间表,各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将履行国会的审批程序,估计今年年底能够正式挂牌运行。

亚投行将是一个新型的国际多边发展机构,这是在传统的多边开发机构的基础上构思的。但是,我们有创意,有创新,而不是简单的科隆现有的机构,亚投行将会努力学习现有机构的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将吸取这些机构的教训。亚投行将是一个高度重视绿色增长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在治理和运营商的核心理念是高效、精干、清政廉洁、绿色环保。这个绿色环保的理念和我们今天研讨的主题“绿色增长”是高度契合的,绿色增长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与亚投行的宗旨完全一致。

2015-06-27 12:23:42

金立群:

亚投行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己任,成为一个促进绿色增长的多边发展机构。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脱贫人群的增加,必然会对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需求。同时,也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所以,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来解决民生的需要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非常重要的。亚投行的重点,当然是投资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电力、交通、电讯、农村基础设施、农业发展、供水、卫生、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和物流发展等基础设施,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亚洲的发展对亚洲以外的地区和国外也将带来好处。在开展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时候,亚投行将会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绿色、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联,避免走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只注重发展,不重视绿色,先污染后治理的一些老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帮助成员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将来亚投行将会在开展基础设施的时候,通过几个主要方面来努力推动绿色增长。首先,是坚持制度设计的高标准,亚投行从一开始就将制定高标准的环境和社会政策,把它放在首位。今年3月,亚投行筹备多边临时秘书处在北京举行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意向创始国、国际机构、知名智库和私营部门的200多位代表到会,我们听取各方对亚投行对环境和社会框架的意见,秘书处专家在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高质量的政策文件,并递交给创始成员国审议。相关政策文件也会经过同行的审议,成员国和公众的磋商以后加以完善,最后由董事会审议通过,加以实施。未来亚投行的所有投资项目,将严格遵循相关的环境和社会的政策。

2015-06-27 12:24:51

金立群:

第二,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项目投资,亚投行不仅支持新能源和再生能源,而且还将积极推动环保节能型技术在传统能源项目中的推广和应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新技术改造落后的电网,有效的降低输电的损耗,效果就相当于新建很多的若干个电站。我们也可以通过新型节能的材料来支持促进建筑的节能,通过改造道路交通中的控制系统,使得车辆的运行更加通畅,有效减少尾气的排放。

第三,亚投行将积极践行绿色金融,亚通航将通过联合融资、公司合营模式、PPP等融资方式,以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金融创新手段引导更多的公共和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支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基础设施的项目,未来亚投行也会在成功运行资金扎实的基础上,积极考虑设立环保信托基金,通过贷款或者一些优惠的信贷形式,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项目和政策提供资金的支持。

第四,凝聚国际的共识。气候变化的影响必然是全球性的,气候从来不知道有国界的存在,促进绿色增长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亚投行将充分发挥多边开发银行的优势,加强和国际社会的合作,引导各方遵循绿色增长的理念,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目前,亚投行有57个创始成员,我们还有很多的国家已经提出了要求,在排队等候。亚投行的发展势头非常良好,我们愿意与各个成员国密切合作,积极支持成员国的绿色发展。亚投行还将把绿色理念贯穿到自身的建设,我们总部的大楼将采用先进的绿色环保设计,亚投行还将提倡绿色办公,我们要求每一位员工珍惜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升油、每一件办公用品,绿色环保要从每一个员工做起。

2015-06-27 12:26:09

金立群:

女士们、先生们,“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不应该只是歌词,而是我们生活当中的常态,我们童年时代熟悉的“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不应该是一去不复返的童年的,绿水青山应当和现代的城市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呼吸新鲜的空气,饮用洁净的水,使用绿色的食品,不应当是大众享受不起的奢侈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更高效的时间资源和能源,我们亚投行将通过自己绿色行动,为促进和亚洲和世界绿色的增长,为保护美丽的家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刚才我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行长苏玛·沙克拉巴蒂进行非常有成效的会谈,我们将携手努力,共同促进绿色经济的增长。谢谢各位。

2015-06-27 12:31:36

张大卫:

感谢金立群先生。我们听了金立群先生的发言以后,能够深刻感受到,金立群既一个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同时他还是个英雄主义者。我们感受到他心中的激情和责任,同时,我们也增强了对亚投行今后运营和发展有一个完整的考虑的,我们也因此可以对亚投行的未来充满信心。让我们祝愿亚投行、祝愿金立群先生,我们再次以掌声为亚投行加油!

下面发言是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执行主任兼首席执行官史蒂芬·科恩先生,他是我的老朋友,他从美国给我寄过一本书叫《可持续政策体系》。这本书,昨天李克强总理在会见智库峰会的国际组织和智库代表的时候,通过秘书已经转给了李克强总理。我们今天听听史蒂芬·科恩先生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观点,大家鼓掌欢迎。

2015-06-27 12:32:08

史蒂芬·科恩:

非常感谢!我非常荣幸,今天能够与在座各位尊敬的贵宾在一起。大概40多年以前,我加入了一个环境政策的研究学院,后来又参加了一个组织管理的课程,在1977年的时候,我就决定为环境保护机构来工作。我的家庭感到非常失望,他们认为我应该做一些更重要的工作,或者赚钱更多的工作,他们也不知道40年之后会发生什么,40年之前环境可以说是一个边缘化的问题,当时并不是政策的核心,也不是讨论的重点。当时,大家也不觉得保护环境和挣钱之间有什么协调的地方。

美国、中国、印度现在都在谈环境污染和绿色增长,当时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太多的谈这些问题,在过去的40年里发生了什么?我们看到经济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厉害。80年代,我们的GDP不断的增长,我们降低了污染,那主要因为各式各样组织做的贡献,包括美国环境保护机构,但是也发生了其他的一些变化,比方说在60年代、70年代的时候,世界上也就是有30几亿的人,而现在有70几亿人。当时的能源的比重就是经济体是能源密集型的经济体,但是我们后来发现这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开始学习,我们进行了转型,减少一次性的化石燃料,然后转型到另外一种发展模式。包括如何管理资源、管理能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这些对于我们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中国国经中心和全球智库也都通过其他的一些场合进行交流,我所在的机构也与中国国经中心有一个系统性的项目,而且今天我们将会推出这个项目的首个成果。其实我们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管理,大家可以考虑一下福特汽车公司的年代,大家可以看到管理的模式,在20世纪全球的经济是怎么样的,大家整个成了一个网络化的时代。

2015-06-27 12:33:23

史蒂芬·科恩:

大部分的组织可以说是不同的地方,比如说50多个地方安装他们的产品,我们在这样推动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在进行这种转折,如何来改变我们过去的习惯呢?首先就是要改变我们对管理的定义,管理者可能认为管理就是有关财政、战略、市场、人员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我的机构认为它涉及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增长,涉及到如何使用水、能源等等。21世纪的管理者应该考虑这些,不仅仅要考虑其他管理方面的一些例子。

可持续性对于公司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那些首席财政官,不仅仅要会读财务报表,他们也得了解环境方面的影响,如何使用能源、水、原材料。各个组织是如何运作的,这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已经经历几十年了,我们今天要对此进行考虑,要考虑外部的因素。比如有一个可持续增长的部门,1999年,很多国际性公司有一个国际部门来应对美国以外的业务。但是到今天这个社会,可以说每一个公司的部门都涉及到一个国际业务,每一个部门都要有一个负责可持续发展的位置。我们与国经中心进行了很多的交流,1929年美国经济有一次大崩溃,股市产生了连锁反应,就像赌场一样。当时领导人做了什么呢?他们推动了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会计原则,他们要进行融资的话,就得遵守这些会计原则,而现在呢?美国公司有他们自己的产品组合,作为投资者他们要看这些公司到底是不是绿色的公司,是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变化,要非常简单,同时要非常直接的,是不是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的合作与中国国经中心的合作就是要找到这些新的指标来衡量这方面的表现。因为这也是很重要实现绿色增长的因素。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实现目标,但是我们需要从现在、从基础、从城市做出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而且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合作。谢谢。

2015-06-27 12:35:12

张大卫:

感谢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对可持续课题深入、持久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一定会对国际社会作出贡献。刚才史蒂芬·科恩先生讲话的内容主要是可持续性与国家的管理能力有关,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科恩先生领导的哥伦比亚地球研究研究所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合作,正在做一个如何改变、改善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体系的课题,下午要进行初期成果的发布,欢迎大家参加。

下面一个发言的是罗马俱乐部的前秘书长马丁·里斯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绿色增长、减贫、气候变化的有关建议”,大家鼓掌欢迎。

2015-06-27 12:42:08

马丁·里斯: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中国国经中心主办的全球智库峰会,我要祝贺这次峰会的主办者选取了一个与往年完全不同的议题,也就是说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可持续性。

我们可能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环境问题或者是绿色增长,看到我们今天在谈这个问题,他们可能会感到非常的振奋,或者是可以让我们对未来产生乐观,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也想给大家提醒一下,我们不应该有幻想,我们要改变世界经济,我们要让这个世界经济摆脱化石燃料,让他实现新的转变,要用更加多元的能源方式来支持世界经济发展。我们应该对于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具有现实的认识,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我们知道目前对于传统化石燃料的预测,在未来的一个世纪肯定会不断的增长,他们可能会减少,但是还没有。我们也知道,我们看到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热浪极端的天气世界,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不断的出现,就是因为也就不到一度温度的提高所以带来了这些灾难,大家想,如果升高两度对我们来说是安全的,这个说法不太站得住脚的。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包括它的强度和规模,他对未来人类所面临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我们看到人的活动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环境破坏和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影响,其实也影响到整个地球的运行。所以我们今天所面临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所作出的选择将会影响到未来。那就是人类的活动和自然世界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来处理。我们其实面临很多挑战和任务要应对,就像刚才很多发言人提到的,现在很重要的一个挑战就是要找到一个新的、包容性的、负责任的全球化进程。使我们全球的经济的进步变的是可持续的,在这样一个框架之下,我们需要考虑,绿色增长所发挥的作用和潜力,我想简单总结一下。

2015-06-27 12:43:18

马丁·里斯:

第一,现在需要进行大变革,才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人口不断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中产阶级的消费不断增加,人类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对于生态和环境、生命支持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在这样一个以前没有遇到的情况之下,人类活动的规模会造成气候发展变的不稳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而这样一个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的动物所依赖的。科学家需要我们合理的使用资源,需要防治生物大规模的灭绝,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巴黎12月的会议上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够避免全球在2100年增长4度-5度的噩耗。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气候变化来取得成绩的,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还是不够的。现在气候不稳定的情况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情况了,而且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需要进行结构性的大变革,无论是在能源消费还是在社会以及经济方面,这样的话才能够有机会来确保增温控制在两度之内,这需要我们采取更大的行动,而不止是在巴黎一次会议上所采取的行动,需要在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方面发生变化。我觉得这是很难做的一件事情。

第二,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很复杂的,是互相联系的,而且是体制性的问题。我们虽然不这么想,但是真的是体系性的问题,我们没法说,这个变化会逐步的到来,我们没有时间了,没有时间去思考、谈判、制定政策,我们需要加快行动。气候变化的现实已经摆在这里了,我们需要很快的降低排放,不然的话,很可能气候变化会变的不可逆转,是我们没有办法走回头路的。现在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我们遇到的风险和威胁将会比以前高的多。

第三,其他的物种也遇到这样的一个危险的境地,所以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但是现在的合作却非常的迟缓,20年前,我们开始采取行动,现在却发现排放增加了25%。我们目前发现在巴黎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很可能没有办法来避免到2100年温度升温4-5度这样一个非常不好的前景。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公平和越来越不正义的世界里,有一些人他们是处于不利状态,他们更加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的影响。因此,必须在政策制定方面,在国际谈判方面要加强对这些人的保护。

2015-06-27 12:45:26

马丁·里斯:

想谈三点总结意见。首先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平衡和一致的模式,来服务于经济增长,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对的,需要考虑到现实和自然世界的边界,实现更加平等的包容性的增长,我们要把进步的利益分享给所有的人。第二,我们需要考虑在每一个层面,在各方面比如说企业和社会部门,他们都必须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推动绿色增长。我们需要加大研发,同时要推动全面的创新,提供相应的融资,帮助人们加强相关的能力建设,解决气候变化的环节和适应问题。

最后,女士们,先生们,中国领导人在过去15-20年的时间里,一直非常的小心谨慎,来将中国的经济带上一个新的路径,对于环境的影响更少,同时也能够加强扶贫工作,同时在地区发展方面,也能够更加平衡,在这样一个框架之下,中国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倡议。我很早以前,也在参与这方面的工作,那就是1992年成立了一个中国环境保护理事会,它将政策的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都考虑在内,同时请科学家政策决策者之间进行互动,他们这么做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国政府的各个部门也意识到,推动增长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这个机构也在推动中国和国际环保方面的交流,我希望有更多的机制安排和政策建议能够出台,可以把中国的经验推广给其他的国家。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听到了有这么多的机会,我们也了解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我们需要做出必要的选择,才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谢谢。

2015-06-27 12:48:17

张大卫:

感谢马丁·里斯先生,罗马俱乐部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国际智库,他们的宗旨是改善全球治理,克服人类困境,刚才从马丁·里斯先生的发言中,我们感觉到他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深深的忧虑,同时我们也看到他对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如何实现绿色增长也给出了积极的建议和答案。

下面我们要请出美国落基山研究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卢安武发言,他写过一个著名的著作叫《重塑能源》,据说有美国版和中国版,他在这本书中对中国的重塑能源工作进行了定位和评价。今天他的发言题目就是对国家发改委这方面工作的评价和对如何在“十三五”计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重塑能源,提出他的建议。大家鼓掌欢迎。

2015-06-27 12:49:59

卢安武:

当中国重塑历史定位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前是全球最大的,后来又衰落了,现在又回复了原来的地位。现在中国要关注的就是能源的问题,今天中国在牵头一个全球能源的大变革,就是转向清洁能源、转向高效能源、转向经济能源、转向能源丰富、转向永久性的能源,从化石能源转向新能源。而能源的变革,也是发展战略的一个中心支柱,可以建立一个美丽中国,一个清洁的、安全的、繁荣的中国。也可以帮助建立一个更加凉爽的、清凉的世界。能源的创新也可以推动全球文明的发展。

习近平主席呼吁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要进行一次革命,有50多位中美的专家已经写出了一个路线图,我们把这个路线特称之为“重塑能源”,它包含了非常有效的能源的使用,同时也谈到了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多元化的使用,这个政策有很多的目标,那么它的措施是非常具体的,因为那对于中国来讲“天高皇帝远”,地区的差异是非常大的。这个政策是非常具体的,在几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叫《重塑能源》,后来也有了中文版。我们表明美国的经济会增长158%,方法就是加强能效,使能效提高3倍,加强使用可再生资源,用天然气、核能、风能和太阳能来取代化石资源,减少碳的使用和碳的排放,而且会减少5万亿美元的成本。这个是把所有的外部因素排除在外的。这就不需要由国会采取任何的行动,只需要企业和政府进行合作就可以了。回报也是很正常的,回报率会是历史上最高。我们需要有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才能够制定相关的工具,把它运用到整个体系当中,这里所结余的资金要更大,我们投资于绿色增长,投资于高效能源,它的回报率将会比投资于常规能源要高。

2015-06-27 12:50:34

卢安武:

我住的地方用的是中国传统的能源,那就是太阳能来进行取暖,它的加强成本要低,因为这个绝缘的材料、绝缘的窗户比取暖的设备要低。像这种创新性的设计,如果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话,一定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就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样。在过去的两年里,有两个中国的机构,还有一个美国的机构,包括研究机构还有非政府组织,他们积极的为习近平主席的能源革命确定路线图。以便能够更加有效的布置能源、节能还有提高能效的项目,推动这方面的发展。还有发改委的国家能源研究所等机构,他们也资助了中国能源基金,还有美国的一个国家实验室,还有我们落基山研究所,也就是我们这样一个独立的机构。

我们的合作有重要的中国能源专家的支持,他们也在积极的参与中国的“十三五”计划的制定,他们可以给们提供非常详细的经济方面的指导,给我们提供很多的案例研究,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研究。我待会会总结一下,最后得出来的结果,甚至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我们发现到2055年,中国的经济可能要比2010年大60%,但是它使用的能源却是跟今天所使用的能源的量是一样的。而到时候2055年的时候,五分之三的中国能源的使用可能来自于非化石能源。而且与此同时,它可以带来这样的转变,那就是空气污染可能会减少90%-95%,就是因为这样一些能源方面的转变。这可以说是我们获得的一个净价值。这要比我们按照原来的方式发展带来的好处多得多,这样的能源革命会积极推动中国的转折,来实现一个和谐的、繁荣的、稳定的和可持续发展。

2015-06-27 12:54:22

卢安武: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现实的想像,就像今天所谈的新中国的情况,利用他本身的人才资源优势还有研究优势,它可以积极的研究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来提升各个部门的能源效率。它可以推动应用,并且大规模的时间相关的技术。我们知道你们也积极的推动能源创新,而且做了很多年,有很长的历史,而且现在出口业也在积极的强调高附加值产品和高附加值服务,如果提升能源效率的话,可以提升我们的经济效益,可以帮助我们节省资源、节省水的使用,可以稳定气候变化的步伐,而且让我们从气候上来说更加适应各式各样的气候变化的现象,包括自然灾害等等。而且让我们的发展更加具有包容性,让它惠及到那些穷人。能源效率还有能源效率项目的普及,会帮助我们更好的推动发展,而且是以一种透明的方式推动发展。

美国也有自己的低碳发展途径,而且我们相信,中国则是为发展中国家作出了低碳发展的表率,美国则是为发达国家作出低碳发展的表率。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推动安全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当然要通过我们两个国家的合作来实现这样的目标。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图表、说明还有一些文件,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在会后来找我拿,非常大家所做的突出的工作,谢谢大家。

2015-06-27 12:58:00

张大卫:

感谢卢安武先生,下面一个要进行发言的是瑞士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的执行主席里卡多·梅林德斯-奥提兹先生,他发言的题目是“从绿色增长的角度谈投资贸易和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大家欢迎。

2015-06-27 12:58:55

里卡多·梅林德斯-奥提兹:

非常感谢主席先生。大家都说到了,我会谈一下中国的绿色增长,其实这也涉及到全球治理,首先简单的谈一下我所在的机构,这个机构是一个独立的智库,是在1992年之后成立的,他只在推动国际贸易体制的发展,我们进行信息交流研究和分析,并且创造机会和平台来进行对话,我们与各方面的组织研究机构还有智库合作。绿色增长指的是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投入提高经济增长减贫还有保护环境来做到这一点。我们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现在有很多跨国的投资,当然包括产品和服务,都是跨国的、全球化的。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是发展的非常快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

我们再看一下30年代、40年代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相互依赖性是越来越大了,我们相互依赖,特别是在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还有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环境恶化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进展过程当中,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就在昨天的会上,有人就问,那我们世界上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来推动可持续增长呢?我们认为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话,就没有保护环境,没有绿色增长,那全球经济就不可能正常的运作。

2015-06-27 12:59:41

里卡多·梅林德斯-奥提兹:

另外一面,那就是可持续增长其实也需要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当然我们需要经济发展,但是还取决于是不是充分运用全球化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真正的推动绿色增长,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当中,我们需要各国之间相互合作。同时,各国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这点也不容忽视。当然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机制、规章和制度,我们可能可以把它叫做国际治理体系方面的冲突,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体系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在全球有150多个国际贸易的协定等安排,还有4000多个国际投资协定。各国政府需要更好的制定他们的政策,来充分的利用好这些资源,并且应对他们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所有这些的安排,当然大部分都是有法律效率的,他们的出现都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之下的。所以要利用好这些机制、安排来充分的发挥增长的潜力,就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融入全球化的框架里面。

2015-06-27 13:02:18

里卡多·梅林德斯-奥提兹:

我们需要这些相关的贸易和投资协定,同时我们还需要其他的一些制度安排,来帮助我们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绿色增长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还需要有关货物、服务等等投资方面的一些更清楚的规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其实现在在这样的世界里,贸易和投资方面的框架比过去重要的多,当然这需要在2015年以后的协定当中进行进一步的谈判。我刚才提到的这些贸易和投资的协定,其实也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我们在从气候变化第20届大会到第21届大会的转折过程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对于全球的贸易和都是的制度安排进行更多的讨论和谈判,我们与各方面进行合作,比如说与智库还有各方的知识界,各方面的参与者进行对话和沟通交流,与接近全世界400多位的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来更好的推动我们的贸易和投资框架,以便能够实现一个更好的全球性的框架,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2016年1月份的时候,我们还将举行世界达沃斯论坛,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平台来探讨相关的问题。今天早上也有发言人提出,我们2030年的排放值要保持在2010年的水平,这当然就需要更好的利用能源,这是未来的发展道路。我们需要更多的推动清洁能源技术。今天经济发展的模式从生产到分配,是通过产业链来实现的,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持续面临着一些贸易壁垒,这些影响到了竞争力,甚至是影响到效率和创新。

2015-06-27 13:04:28

里卡多·梅林德斯-奥提兹:

我们持续面临着创办倾销的关税和其他一些关税的壁垒,同时清洁能源的技术的成本现在也比较高,但是45个国家,包括17个欧盟的国家已经在一年之前,在商谈一个在世贸组织框架之内的相关的绿色增长的协议,尤其是包括技术合作的协议,他们的这个磋商的结果可以提交到巴黎的会议上分享给各国。这也是我们在努力解决目前的气候变化的危机所做的工作。中国和其他的一些大的国家,比如说和欧盟的国家一样,正在就这个世贸组织和气候相关的问题议题上进行谈判。同时,我们也需要扩大电网的容量,可以把清洁能源的发电也纳入到电网当中。在中国可以通过亚投行进行清洁能源的投资,但是可能这个框架并不是属于亚投行的投资的内容。现在我们还需要来重新的审议相关的能源的补贴,来确保新能源不受到任何不公平的对待,现在就是说,现有的这些框架,是否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将我们的环境变的更加的清洁,中国在2016年将是G20的轮值主席国,我们同商务部和其他的一些部门一道探讨,如何在2016年提出一个作为轮值主席国的关于绿色增长的建议,我认为这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治理一个重中之重的环节。谢谢。

2015-06-27 13:14:32

张大卫:

谢谢里卡多·梅林德斯-奥提兹先生。下面一个进行讲演的是,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能源和气候经济学项目主任邹骥先生,邹骥先生带给我们的讲演内容是“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的基本考虑”,大家掌声欢迎。

2015-06-27 13:15:44

邹骥:

中国政府决定在6月底以前作为我们参加这个年底的巴黎大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要宣布一个重大的事情,就是我们要承诺,意向国家的自主贡献的目标,这个目标涉及2030年的时候,我们整个的行动的方案,所以我们作为智库参与了这个相关的研究工作,我们没有权利宣布,但是我们会把我们的思考跟大家分享。

这里面讲三个基本考虑:第一个,向政府建议的国家自助贡献是基于联合国框架公约的原则和要求,以公平提供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根据这个联合国公约的要求,公平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国有能力的选择,还有相关的条款,以及相关方大会的决议,以这个为基础。它的基础就是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和国情这些区别,对科学气候的远离和事实的理解,不是抽象的口号,它是基于非常详实、确凿的科学事实,就是累计排放。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能源在全球占比70%,而对于人口的占比不到20%,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IBCC评估报告有这方面的描述。中国、美国、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的累计排放比例,我们这个数据是来自美国国家实验室和欧洲的几个实验室的数据,大概是1:2.6:2.4。中国排放超过了美欧,2030年超过了美欧之和,这是错误的。因为讲的是损失排放,但是气候变化的原因是累计排放,就是为什么要给大家做一点小科普。累计排放来讲,就是今天美欧之和是中国的5倍,美欧之和是中国的2.6倍,这是基本的科学事实和原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今天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1850年以来到1990年之间累计排放的结果。我们在这个基本依据下,来构思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

2015-06-27 13:16:10

邹骥:

我们认识到中国损失排放,就是每年排放多少,它的增量是很快的,增加非常迅速,已经和人口一样,基于世界之首了,这是引起全球密切关注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这么高的损失排放来延续的话,中国自己累计排放的贡献假以时日,也会逐步的上升,对今后长远的全球气候变化会产生日益增强的影响,这一点我们也必须面对。,也要非常客观的面对。从风险预防的角度来考虑,中国需要正视作为发展在公约下应当承担的责任。与此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依靠粗放的要素增长去支撑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已经过去了,这种类型的发展道路已经走到了劲头。资源环境约束,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制约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创新发展路径,顺便说一下,我们大概在过去的2年里面,一个核心的研究成果,一个战略概念的研究成果,就是发展路径的创新。w可喜的是,最近大家可能关注到克强总理在他的讲话里面提出发展路径创新的号召。我们想,我们不敢妄言说这是依据我们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我们和克强总理想到一起了,在两三年以前就已经了的论述。当时是内部的报告,现在研究成果陆续公开发表,有机会进一步深入探讨,路径创新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成为我们向中国政府建议国家自主贡献方案的核心的基础的概念框架。我们要走上一条依靠要素效率的提高,优化发展道路的要素,为什么习主席、习总书记讲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中国的利益与全球的利益在应对气候上要高度一致的。

2015-06-27 13:23:03

邹骥:

发展中创新的战略构想,就是我们达到排放峰值时对应的收入水平,低于欧洲、美国在历史上相应的峰值收入水平。大约我们考察了近代工业化历史,欧洲、美国这些发达国家达到排放峰值的时候,相对应的人均GDP大概是20000-25000美元左右,2010年的不变价格,我们大概的测算中国达到峰值对应的人均GDP在15000美元左右,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收入水平,就要达到峰值。而且这次在去年中美联合公报中,首次提出峰值的目标,也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对整个工业化历史的规律、发展路径的研判,中央确认要树立这样一个目标,这是由我们的历史考察的基础的。

保证我们以最少的可控的温室气体排放,去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人民的富裕、安全、尊严和幸福。这是中国要对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世界近代工业化历史新的篇章和新的奇迹,任重道远。考虑中国的国情,我们从发展阶段、能力几个角度考虑,我们现在处于碳密度最高的阶段,工业化的阶段,我们又是世界的制造中心,内涵能源出口,我们有20%-30%温室气体排放,为了向世界其他市场提供产品的,国家的能力我们是巨国,巨国有巨国效应,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相对于我们巨大的公共服务的负担,我们巨大的低收入的人口,这个能力又是很弱,还缺少人才和社会治理的能力,企业缺少足够高效、高质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盈利和技术管理水平还普遍不高,自有知识产权不足以支撑高效的企业,我们国情一个最相关的就是我们资源禀赋,以煤为主,这是上帝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我们没有什么选择,另外能源和人口还有经济活动的分布不均衡。

2015-06-27 13:24:40

邹骥:

最后国家自主贡献的基本考虑,是这样的,我们考虑管控的,不是一时一世,是整个战略趋势、战略方向和战略路径,这一点我特别提醒国际上的朋友关注这一点,不要整天拘泥于数高了、低了,要看长远,因为气候变化时间尺度都是几百年的。另外,我们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涉及到国民经济多个关键部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土地利用以及低碳城镇化。另外,我们提出了广泛的体制和政策工具的选择,来支撑实现这样的目标。还有一个我们提出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设想,在全球合作的背景下,在全球气候体制的背景下,与有关各方的互动和合作中实现的目标。我们的研究还在继续,思考也在继续,希望大家今后多合作。

谢谢大家。

2015-06-27 13:25:33

张大卫:

非常感谢邹骥先生,遗憾的是,时间太短了,我们请出最后一位发言的是米娜克希·拉曼,她是第三世界网络法律顾问、气候变化协调员。

2015-06-27 13:26:19

米娜克希·拉曼:

谢谢主持人,谢谢主办让方邀请我发言。我们是基于马来西亚一个非政府组织,参与到联合国有关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的规律当中,是为数不多的这样的非政府组织。我们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公民社会参与,因为他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想谈谈对于绿色增长非常重要的一些因素,以此再探讨一下未来的比较方向,还有未来的巴黎协定的前景。

我非常高兴,我们的相关外宾也在这儿,到时候可以进一步探讨。现在人们也越来越多的看到了经济增长和低碳增长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大家可能都比较乐观,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进行积极的转型,而且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当然还缺乏资金,还需要解决技术问题,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这些任务一点都不容易,虽然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做很多工作,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把它们看成是机会,而不是负担。我说它是机会,当然了,我也认为它是一个挑战。

在国际论坛上,其实我们经常说如果早点着手的话,就会更容易完成这些任务。有些人可能不太知道有一个绿色气候基金,它的产生完全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国际金融机构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其实,这个绿色气候基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有24个成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占一半。其实,跟其他的金融机构不一样,它有它的特点,这是一个新的基金。科恩先生今天早上提到,到2020年的时候,每年需要1000亿美金的资金。虽然还有100亿美金已经得到了承诺,有的国家已经作出了承诺,但是资金还没有到位。这个基金应该是推动变革的一个基金,但是我们看到目前还有很多的挑战。比如这个基金规模还不够大,它们的钱的确规模比较小,还达不到我们真正的资金的需求。

2015-06-27 13:26:44

米娜克希·拉曼:

谈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的时候,现在还涉及到投票权决策,根据各方的投入来决定投票权等这方面的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但是,我们希望这个基金能够与其他的金融机构不一样,不能仅有那些贡献最多的国家进行主导。另外,这个基金到底是应该以赠款为主,还是以贷款为主,现在这些也是需要探讨的。因为,我们要处理好应对的问题、适应的问题,我们就要确定各方能够真正获得这个资金的资金支持。

另外,就是私营部门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都说,这个基金里面的资金应该也让私营部门利用起来,问题就是私营部门到底指什么呢?是指的北方的私营部门,还是南方的私营部门,就是中小企业等等。就是他们之前还没有收到资金的一些群体,到底我们指的是哪个部分的私营部门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激烈的争论的问题。所以,这些都涉及到目前这个基金的本质,这里面也涉及到很多的冲突和争论。在坎昆会议之后,我们看到很多发展中国家跟我们,其实大部分都是在空谈,做的事情太少了。所以,我们真的要想在转变的过程中取得实际的成果,我们真的需要采取行动。我想,对于未来在走向巴西协定的道路上也面临重大的挑战。我们真正要在推动群求合作的时候,从冲突走向真正的合作和团结,这才是最重要的。可能你们已经有了有关资金的路线图,或者是能够真正实现2020年的资金目标,你们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相关的规划、具体的规划,能不能真正的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另外,甚至大家还不愿意谈技术转让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认为,这个技术转让问题可能会带来很多的挑战,涉及到很多的争议点,甚至还涉及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所以,大家拒绝探讨这些敏感问题。我们得正视这些问题,比如正视相关的知识产权的问题。

2015-06-27 13:28:56

米娜克希·拉曼:

另外还有评估的问题,其实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样的技术对于环境、社会、经济上都可行的技术呢?所以,在走向巴黎协定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局限,是否能够让这个会议真正的走向成功,我们必须应对好这些挑战。我们既要坚持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来解决这些问题。抱歉,耽误大家吃午饭了,但是我想,之后我们会进行更好的讨论,期待着与大家进行更多的讨论。谢谢。

2015-06-27 13:29:46

张大卫:

谢谢米娜克希·拉曼女士,她发表的观点,我相信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该支持。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增长的进程中,确实需要发达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给发展中国家以更大的支持。感谢上述11位先生、女士的精彩讲演,也感谢在座各位的耐心,这应该是一个矛盾,就好像减贫和绿色增长一样,但是我们还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上午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今天上午的论坛。

现在休会。

2015-06-27 13:29:58

中国网: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关注!

2015-06-27 13:31: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