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魏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岁月的步伐再次走到“5·12”这个让人铭心刻骨的日子。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作为来自四川灾区的代表,特别想借助这样一个特殊的机会,衷心感谢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对四川人民的关爱;衷心感谢各兄弟省区特别是18个对口援建省市和港澳特区对我们家园重建的大力帮助;也特别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日子里,以各种形式和方式给予我们的有力支持。“谢谢”!
2011-05-10 10:06:33
魏宏:
这里,我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四川灾区恢复重建情况:三年来,坚强的四川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及全国人民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坚韧不拔、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目前四川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4%,完成投资7965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92%。这里特别向大家通报,震后一年内我省全面完成了355万户震损城乡居民住房的修复加固,震后一年半完成150万户农房的重建,震后两年时间基本完成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的重建。需恢复重建的3001所学校目前已完工96.9%,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已完工90.7%,灾区布局建设了一大批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现在灾区老百姓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老百姓”。同时,灾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因灾造成的特困家庭和人员的救助和帮扶,并从政策规定和具体措施上形成了长期帮扶的工作机制,从政策、措施和具体工作上给予了重点帮扶。去年底,39个重灾县生产总值增速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比全省高12.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增速分别比全省高3.4和4.4个百分点。我们欣喜的看到,灾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或超过了震前水平。
2011-05-10 10:08:46
魏宏:
各位朋友,“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年来,四川遭受大难而又豪迈奋起,历经艰难而又创造奇迹,取得了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巨大成就,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我们永远铭记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关爱,永远铭记18个对口援建省市和港澳同胞的鼎力援助,永远铭记全国军民的无疆大爱。四川人民将永远把这份深情、这份大爱写进自己的生命里。
今天,我们向历史和人民交出这份答卷,告慰我们不幸罹难的同胞和英勇献身的烈士;也以这份答卷感恩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我们相信,四川人民穿越灾难、坚强崛起的壮丽篇章必将载入共和国发展的史册。
谢谢大家。
2011-05-10 10:10:52
主持人华清:
谢谢!下面请泽巴足先生介绍情况。
2011-05-10 10:12:05
泽巴足: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借此机会,感谢社会各界对甘肃地震灾区的大力援助和支持,也感谢媒体朋友对甘肃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5·12 汶川特大地震甘肃省灾后恢复重建主要成果。
2011-05-10 10:13:02
泽巴足:
一是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投资255亿元,完成了30.2万户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和39.4万户维修任务。通过重建,灾区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住房条件的历史性跨越。
2011-05-10 10:13:36
泽巴足:
二是建成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学校、医院,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在重灾县实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690个,其中教育项目554个,医疗卫生项目232个,建成的学校、医院成为灾区最漂亮、最安全、老百姓最放心的建筑。通过灾后重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质量大大超过灾前水平。
2011-05-10 10:13:52
泽巴足:
三是交通落后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得到有效缓解。陇南、甘南灾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长期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灾后重建国省道干线公路1128公里,占灾区同类公路的84%,农村公路13411公里,公路路网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公路等级、质量和通行能力明显提高。
2011-05-10 10:14:38
泽巴足:
四是灾区防灾减灾体系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投入36.8亿元在重灾县实施了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水土保持、防洪河堤等417个生态恢复和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了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及防灾减灾预警预报体系,极大地提升了防灾减灾水平和应急能力。
2011-05-10 10:15:16
泽巴足:
五是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灾后恢复重建繁重任务面前,各级干部深入第一线,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赢得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各级干部在复杂环境下开展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城乡居民互助友爱,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2011-05-10 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