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11月27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西部扶贫开发工作专题通气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范小建现场介绍西部扶贫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西部是中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因此,始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后,我们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扶贫投入和工作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西部地区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
《纲要》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实行了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对农村全面实施反哺政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全面取消“农业四税”,实行“四项补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配套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专项扶贫资金大幅度增长,实现了开发扶贫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一个崭新的“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这一切,使西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西部地区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从2001年的5535.3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2648.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8%下降到9.3%,下降10.5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快了4.5个百分点。
(二)重点县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197.6元增加到2008年的2482.4元,增长107.3%,比全国重点县的增长幅度高2.9个百分点。
(三)重点县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得到发展。到2008年底,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自然村比重分别为82.5%、95.6%、83.9%和91.2%。有幼儿园或学前班、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或卫生员、合格接生员的村比重分别为50%、75.5%、75.6%和72.8%。这两类指标已经非常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四)重点县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一些重点县开发能源、旅游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不仅直接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对于民族团结、政治稳定、边疆巩固、社会和谐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
(一)扶贫投入和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从2001年到2008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西部地区累计达到598.1亿元,占中央分配到省区市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62.9%。全国有272个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481个国家重点县,其中285个重点县在西部地区,占帮扶总县数的59.2%。在全国帮扶西藏的同时,东部15个省市及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11个西部省区市。扶贫领域开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民营经济、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的扶贫项目和活动,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二)扶贫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整村推进促进了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截止2008年底,在西部地区3.5万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其中人口较少民族、内陆重点县边境一线和革命老区贫困村6842个。二是转移培训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2004年以来,为西部地区培训了100多万贫困劳动力。三是产业化扶贫带动了贫困农户增收。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提供金融技术服务,建设生产基地,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加工业,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开展组织营销,开拓市场等。目前我办共认定625家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其中,西部地区有293家,占46.88%。四是移民扶贫改变了基本生存环境。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人口,结合退牧还林(还草)、撤乡并镇、防灾避灾等项目实施移民扶贫,不仅改善了生存条件,而且极大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水平。四是连片开发调整了产业结构。2007年开始,开展了“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每个试点县投入1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作为引导,通过资金和政策整合、机制创新,吸引相关部门涉农资金投入产业开发及配套项目,将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农户稳定增收。到2008年底,扶贫系统已经在132个县开展试点,西部地区94个,占总数的71.2%。五是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开展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每个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农户自愿入股,贫困户由政府配股,实行封闭运行,借款额度一般不超过5000元。据不完全统计,扶贫系统已经在8009个贫困村建立了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其中西部4498个,占总数的56%。目前资金规模15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亿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缓解了贫困地区农户贷款难问题,而且提高了群众的组织程度和经营能力。
(三)从西部特点出发拓展工作领域。一是积极探索解决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的途径。先后开展了四川阿坝州扶贫开发与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新疆阿合奇边境扶贫试点;云南莽人克木人、苦聪人扶贫工作试点;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试点。二是稳步推进安居工程,提高贫困农牧民生活质量。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解决“住不避风雨”成为西部地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一个共同的选择。新疆、西藏、广西、重庆、云南、宁夏等省区市把危房改造列入急需解决的农村民生问题、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重要任务,瞄准对象,整合资源,帮助贫困农牧民改善居住条件,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三是积极开展汶川地震贫困村恢复重建工作。与有关部门配合,组织编制了涉及51个极重和重灾县、4834个贫困村的《汶川地震贫困村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并积极开展恢复重建试点工作,目前,绝大部分贫困村已经启动实施了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