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龙者”披露“蛟龙”深海5000米远行历程

发布时间:2011-08-22 15:03:11  |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振红
关键词:蛟龙 载人潜水器 微地貌 深海潜水器 深海环境 702所 蛟龙号 载人深潜器 流星 下潜

出海49天后,伴着隆隆的礼炮声,“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于8月19日下午回到“家”——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上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以下简称“702所”)。

此次出海,“蛟龙”号最远到达了夏威夷以南700海里、基里巴斯东北400海里的海域,最深进入到海下5188米。这标志着中国人可在占地球海洋面积75%的海底畅游、探宝,那里有取之不竭的矿产、生物资源等待开发。明年它将挑战7000米的海底深度,届时中国的载人潜水器将能在全球99.9%的海底“踱步”,跻身世界深海载人潜水器技术5强之列。

在此次突破5000米的海试中,海试队员们经历了什么?这些高科技设备在海底得到了怎样的应用?从2009年下潜到海下1109米,到2010年的3759米,再到今年的5188米,“蛟龙”号的性能得到了怎样的提升?“蛟龙”从海下5000米归来,带来了什么……

南方日报记者在“蛟龙”归来的第一时间赶赴江苏省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跟随“蛟龙”回“家”,专访总设计师、驾驶员,并被破格允许列席归来当天702所的内部会议——海试活动事迹汇报会,听取海试总结。在此,本报为您独家披露“蛟龙”深海5000米远行记。

○不到深海5000米,不知“水不可压缩”这一定理是错的;不知庄子所说“腐草为萤”,即无机物变有机物的传说不是假的。

——“蛟龙”号驾驶员叶聪

○明年“蛟龙”的目标是到达海下7000米,到那时,中国的深海载人潜水器将能在全球99.9%的海底上“踱步”。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

○不仅是“蛟龙”号,我们的雄心要更大,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中国规划深海装备事业。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所长翁震平

远行

通过技术改进潜次执行率提高到80%

为避开超过2.5米高的海浪,选择合适下潜的海域,“蛟龙”不断远行,最后来到第三块海域——夏威夷以南400海里的地方。随后的5次海试,4次突破海下5000米,潜次执行率由去年的23%提高到80%。

黄昏、大雨,在海底作业完毕的“蛟龙”即将出海,此时的母船——“向阳红09”船在海浪的拍打下猛烈地起伏。由于海上的能见度很低,“蛟龙”浮出水面后,母船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现它,经过通信联络、海面搜索后,“蛟龙”号才顺利归队。

这是此次“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进行海下5000米级海试时曾遇到的一次惊险经历。

今年7月1日,“蛟龙”出海,8月18日归来。归来不到6小时,“蛟龙号”的驾驶员叶聪就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告诉记者:“此次海试的海况不是很给力,为此我们在太平洋上连着换了两次地点。”当“向阳红09船”抵达东太平洋上第一块准备海试的海域时,那里狂风大作,甚至刮起了7级大风,海面浪高达3米。到达的第二个海试海域条件也不合格。

“只要浪高超过2.5米,就不能进行海试。”叶聪说。

“蛟龙”号平时搭载于“向阳红09”号船,进行海试的时候,母船上巨大的A形架吊车通过绳索将其吊起放置到海面。“蛟龙”出海后,也要靠母船的绳索将其吊起收回。如果海上狂风大作、波涛汹涌,母船将难以安全、平稳地将其布放、回收。

随后,“向阳红09”号船来到了此行第三块海试海域,它位于夏威夷以南700海里、基里巴斯东北400海里,距离赤道不远。这里的风浪有时也不小,但比前两片海域的海况要稍好。这是一片海试队员们并不熟悉的海域。在下海之前,他们只拿到了简单的参数。

以往的海试,队员们首先要掌握海试海域的相关资料,比如海水的深度、密度,海底地形、地貌的情况,以及海底的承载能力,确定海底是稀泥还是石头,在“探听虚实”后才放“蛟龙”出海。

可这次不是。在没有详细的海底资料,并因此要冒一定风险的情况下,曾经30次“驾龙入海”的叶聪承担了初探深海情况的重任,下潜至海下4027米。“没有1000米、3000米的海试经验,我也不敢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行事。”他说。在初步了解了深海情况后,第二次海试,叶聪驾着“蛟龙”第一次突破海下5057米,将中国载人深潜器下潜的级别推至海下5000米级。

随后叶聪的同伴、另外一位驾驶员唐嘉陵将“蛟龙”下潜的深度推至海下5188米,成为此次海试达到的最深的深度。

此次海试一共进行了5次,4次达到海下5000米以下。2009年“蛟龙”号是在最后一次下潜,即第20次时才到达了1000米下;去年下潜到海下3000米试验了17次,其中只有4次穿越3000米。相比起来,此次海试的成功率高了很多。

702所召开的海试活动事迹汇报会上,海试队员们说,正是通过了前两次海试后的技术改进,稳定了“蛟龙号”的技术状态,才大大提高了潜次的执行率。


下潜“蛟龙”承压能力已没问题

每次入水前,“蛟龙”要做两次体检,在海下5000米这个能将人瞬间挤碎的压力下,它显得格外硬朗,载人舱内3名下潜人员在下潜过程中除了调式设备和参数外,还能一起来看“流星雨”。

漆黑的“夜空”,“流星”逆向飞逝,这不是坐在宇宙飞船里看到的夜景,而是叶聪等下潜队员们在深海下沉过程中看到的海底风景,这“流星”是深海的自发光生物。

叶聪向记者描述了他们下潜的过程。每次下潜前,海试指挥部会根据海底作业的不同任务选择1名驾驶员和2名乘客(试航员),并向3人描述下潜任务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驾驶员负责“开车”,试航员负责检测设备参数和做研究。随后在舱内装好文件、工具、食物等,并对“蛟龙号”做一个全面的检查。

在母船把“蛟龙”号放到海面后,下潜人员还要对“蛟龙”号进行一次检查,确保电力、通信正常。一切无误的情况下,“蛟龙”号便会被“松绑”,脱离母船。

这艘重达22吨的大家伙,其重力超过海水的浮力,一旦被“松绑”,便会一路下沉。

下潜中,3名下潜人员会集中精力测试“蛟龙号”各个设备的参数变化,包括承压力。

深海环境高压低温,具有高腐蚀性,水中每增加10米深度就相当于增加了约1个大气压,5000米也就是500个大气压,人在这种气压下顷刻间便会被挤碎。但这是“蛟龙”号所要承受的压力。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告诉记者,“蛟龙”号所有的设备都单个地在实验室里通过了相当于海下7000米压力和强腐蚀性的检测,但是组装到一起之后的承压情况、抗腐蚀情况怎样,需要在海试的过程中检测,就目前来看,这方面的问题不大。

就在下潜人员忙碌检测设备的同时,“蛟龙”外的环境开始变冷、变黑。叶聪说:“一般到达海下二三百米就没有太阳光了,变得漆黑一片,温度也会逐渐下降。”

如果设备一切正常,下潜人员也会相互拍照,聊天缓解心理压力。窗外,海下自发光的浮游生物在游动,有的发白光、有的发蓝光、有的发红光,加上“蛟龙”的下潜速度比较快,下潜人员经常能看一道道光点逆向飞逝,就像夜空的流行星划过一样。

快到海底的时候,下潜人员会抛掉一组压铁,之后“蛟龙号”便会悬浮在海底,就像直升机的悬停一样。随后在海底巡航,了解海底的环境,找符合任务目标的作业地点进行作业。

作业完成后,下潜人员会抛弃第二组压铁。由于浮力大过了重力,“蛟龙”号会慢慢地浮上水面。母船人员发现后,便会派出小艇,工作人员用绳索挂住“蛟龙”,将其收回上船。上船后,科研人员开始处理“蛟龙”从海底带来的相关数据和一些样品进行分析。

按照技术设计,潜航员正常的下潜时间是12个小时,下去、上来各3个小时,在海底工作6小时。“但在现实作业中,我们还要考虑到潜水器的情况,以及海域的天气、温度等情况,所以时间会稍短。”叶聪说。

记者在海试情况统计表上看到,刚结束的5次海试中,“蛟龙号”在水中停留最长时间的一次,时间长达9小时14分,其中水下时间8小时15分,海底时间3小时37分,坐底取样时间为58分钟。

探宝海底录像分辨出多种深海巨型原生物

去年海试后,“蛟龙”被配上了高清摄像机和10台LED灯,让“蛟龙”之眼变得格外明亮,得益于此,“蛟龙”号首次带回了清晰的海底录像,并采集了21颗锰结核,尝试了它找矿的任务。

702所的海试活动事迹汇报会播放了一段今年第5次海试时下潜人员拍摄的录像。

“蛟龙”驾驶员付文韬发现前方的海底正趴着一只海参,于是他在舱内操控“蛟龙”的右机械手,伸过去,张开手,收拢,抓住,虽然海参挣扎了几下,但还是被成功地装进了位于“蛟龙”前方的采样篮中。

记者了解到,此次海试,“蛟龙”号带回了很多这样清晰的录像和照片。“这是从3000米级到5000米级,‘蛟龙’号改进取得的重大进步之一。”702所所长翁震平说。在这一技术突破的帮助下,海试队员首次在海底照片中分辨出多种深海生物,包括鼠尾鳕鱼、海参、水螅等;也首次录制了高清的海底录像,为研究提供了方便。

海试队员们还根据微地貌勘测形成了地貌图,在海下5180米海底取回了21颗共0.8kg多的锰结核和海底沉积物样品。

科学研究发现,锰结核中50%以上是氧化铁和氧化锰,还含有镍、铜、钴、钼、钛等20多种元素。仅太平洋底的锰结核中便含锰4000亿吨、镍164亿吨、铜88亿吨、钴98亿吨,其金属资源相当于陆地上总储量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不过,中国目前还没有开采锰结核的技术,‘蛟龙’号可以负责勘探、找矿,但不负责开矿。”徐芑南说。

潜水人员还首次采集到了1个巨型单细胞原生动物,形象扁平,像灵芝的样子。

下潜人员怎么选择作业目标?又如何抓取目标?

叶聪告诉记者,在目前的试验阶段,指挥部会在下潜前告知下潜人员需要完成采集的任务;另外,通过水声通信系统,母船上的指挥部能看到“蛟龙”在海底找到的东西,如需抓取即可下令。

为了看得清、看得远,“蛟龙”配有石英卤素灯、HID和HIM等8个水下灯源,今年还加装了10台LED灯,灯光能照射的距离为7—9米。它还装有2台高清摄像机、1台照相机等。

“具体抓捕,则需要靠驾驶员的视觉判断。”叶聪说。“蛟龙”号的载人舱有3个圆形窗口。3名下潜人员的座位前各有一个,其中主驾正对面的窗口直径为200毫米,另外两个窗口直径只有120毫米。考虑到海底压力的问题,这些窗口被设计成锥形,从里到外直径不断增大。

除了明亮的眼睛,“蛟龙”还有一双敏捷、轻巧的手。右手被称为绣花手,很精细,可以伸出,轻巧地张合手掌;左手是开关控制,肩、肘、腕各关节操控起来动作都很明显,力量大,可以用来抓住大块头的东西,包括起到锚定的作用。

不过叶聪坦言,目前机械手抓取生物的成功率不太高,“像海参,我们抓了六七次,跑了4次。”

对于机械手的问题,徐芑南说,温度、压力的变化对于机械手在海底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接下来会具体研究。

3年来,中国深海载人潜水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来自这样的试验。入海的深度在不断加深,但“蛟龙”号的性能却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而变得更加稳定,潜次的执行率大幅提升,海底录像及照相能获得高清图像。

“5000米后,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改进,包括如何防止取样器里的样品跑掉、改进潜水器的定位系统、提升保存样品的技术、增强应对海上大风浪的能力等。”702所所长翁震平说。

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突破海下7000米,科研人员们的硬仗还将继续,但这也只是中国深海战略的开篇。


“蛟龙”成长记

1992年提议,2002年批复立项,2007年总装完工,2009年重启海试并下潜至海下1109米,2010年下潜至海下3759米,2011年下潜至海下5188米。

“蛟龙”开始难产,而诞生之后如雨后春笋,成长迅速。成长过程中虽然挑战很多,但都被迎刃而解。如果顺利的话,它将于明年迎接终极大考——抵达海下7000米作业。“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说:“到那时我才能说‘蛟龙’成功了,现在还不敢高兴太早。”

诞生

2002年,已经66岁、退休6年的徐芑南接到来自国内的远洋电话,他的原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诚邀他挂帅担任载人深海潜水器研究工作的顾问。

10年前提出的项目,今天立项了,但人已老矣。徐芑南说他当时有这样的感叹。

1992年,702所向当时的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提出研制6000米级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但由于国内对载人潜水器的需求还没有提到很迫切的程度,项目建议书没有通过。

虽然没通过,可702所的专家们在上世纪90年代并没有停止在此领域的探索。徐芑南领导的科研团队成功设计了海下6000米级无人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这一技术为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到了1999年,702所了解到俄罗斯有意与其合作研制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于是又开始积极推动立项。同时,该所了解到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大洋协会)有应用的迫切需求,因此建议协会牵头来组织立项和研制。

2000年1月,一切有了转机,全国的专家开始多次开会论证。到了2001年12月,中国大洋协会、702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声学所、701所等单位的专家编写完成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方案论证报告》。

2002年6月11日,科技部下发了《关于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启动的批复》,“蛟龙”被获准生产。这一年,徐芑南回国,受聘为总设计师。

随后,中国大洋协会与美、俄分别签署了部分零部件的加工合同,还与国内几家研究所签订了分工协议:702所负责研制潜水器的总体与集成;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负责研制潜水器控制系统;中科院声学所负责研制潜水器声学系统。

2007年8月底,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装完成,“蛟龙”号诞生。不过此时它还没有名字。

出世没多久,“蛟龙”号便被移至水池,1个月后开始进行水池试验。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它经受了水池的全流程试验,以及水池内的应急浮标试验等。

2008年3月2日,载人潜水器通过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出所检测确认。这一年,潜水器被正式命名为“蛟龙”,取“蛟龙闹海”之意。

初试

2009年8月,海试队员奔赴南海进行海试,50米、300米共下水19次。2009年10月3日,在全国人民欢度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之际,“蛟龙”号成功下潜到1109米,完成既定任务。

初试虽然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包括水声通讯设备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接地绝缘检测、底部支架、接地系统、VHF系统的改进,液压系统、稳定翼、视频系统、控制系统、声学系统的完善等内容。

“初次下海,问题不少,这也属于正常情况,为了2010年能顺利突破海下3000米,随后我们组织了大力度的技术改进。”徐芑南说。

2010年,3000米级海试研究的步伐加快,“3000米级海试研究实施方案”、“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改进实施方案”和“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技术改进实施方案”迅速出台。

2010年4月16日,载人潜水器再次被运抵水池,开始水池调试;5月31日上午,第二次海试起航仪式举行。

成熟

2010年5月31日至7月18日,海试49天,下潜17次,4次穿越3000米,最深的一次达到海下3759米。下潜人员还通过机械手把一面五星红旗和一个龙宫的标志物,放到了3759米的海底。那次海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但是那次海试作业时,机械手的操作、灯光、拍摄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海试后我们进行了改进。”叶聪说。

2011年7月1日至8月18日,又是海试49天,其中下潜5次,4次穿越5000米,潜次执行率得到大幅提升;首次获得海底高清录像,摄像技术得到发展。

但702所所长翁震平表示,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改进,包括如何防止取样器里的样品跑掉、改进潜水器的定位系统、提升保存样品的技术、增强应对海上大风浪的能力等。

徐芑南告诉记者,他们争取让“蛟龙”号在明年下潜至海下7000米,为此将作大量的技术调试和改进,但是否下潜的决定权在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手上。他还告诉记者,未来“蛟龙”号可以充当深海的“找矿员”,发现那些蕴藏海底的取之不竭的矿产、生物资源。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 张胜波 发自无锡、广州 实习生 黄伟谦 何瑞琪 本版统筹:林亚茗 赵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