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本报记者郁骁
面对菜价上涨 很多市民不去菜摊转去超市购买特价菜———
“原来花10元钱买菜吃一天,现在10元钱只能吃一顿。”家住洋桥的退休教师张女士一直把过日子的账算得很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哪家超市有促销特价商品,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菜价哪里更便宜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近期受天气影响,市场上蔬菜价格暴涨的大环境下,各大超市因为农民直供的蔬菜质优价廉,让参与“农超对接”合作社的农民、消费者和超市三方获益。
探访
“就没吃过4元钱一斤的‘天价土豆’”,年过七旬的李奶奶两天前感叹着离开了农贸市场,昨天当她发现家乐福方庄店产自山东“农民直供”的新土豆贴出黄色特价标签,每斤从3.98元降到了2.48元,李奶奶赶紧扎进人堆里挑起来。
下午1点半左右,记者看到围在家乐福方庄店特价菜区域的队伍始终保持20人左右,“就剩菠菜、芹菜、莴笋了,小白菜、油菜卖完了,后面的人别排错了。”工作人员不断向排队的人群报告情况。“早市上芹菜1.2元,莴笋1.5元,这几样特价菜还是超市便宜。”住在东单的一位顾客告诉记者,因为家附近没有大型超市,她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到这儿来逛逛。
对于家门口就守着大超市的顾客王女士来说,到超市买菜的机率要高于农贸市场,她曾经排过一个半小时的队购买特价菜,“如果两边价格差不多,我还是愿意到超市买,感觉吃着放心。”
记者随后在玉蜓桥物美大卖场发现,这里由农民直供的2.78元的长茄子、1.48元的冬瓜,因低于农贸市场价格受顾客青睐。
马上就访
客流分散带动周边降价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副站长赵铁桥昨天表示,从今年全国蔬菜供应总体上看,从农贸市场销售的蔬菜比例仍占主导,但在菜价上涨的节点上,随着很多人进入超市买菜,客流分散带动了周边农贸市场降价。这对平抑物价,稳定百姓消费心理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传统的4至5道中间商来说,也会刺激他们减少加价利润。
赵铁桥介绍,农村合作社进入跨国零售巨头卖场,也推动中小超市改变生鲜农产品经营模式。免收进店费、条码费的零费用模式既对农民有好处,也在影响国内超市转变营销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