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16日~17日国土资源部在京组织召开的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评审验收会上获悉,我国在南海北部、南部黄海、大庆盆地外围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中取得一批新成果。
翟光明、孙枢、李廷栋、胡见义、康玉柱、龚再升等院士专家参加了评审。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是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的油气地质工作,目标是实现油气新发现和重大突破,优选有利目标区和勘探接续区。据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介绍,2004年启动的第一批15个项目,迄今已评审验收了13个项目。此次评审通过了4个项目:《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资源战略选区与评价》、《南海北部中生界油气资源潜力研究与战略选区》、《南黄海前第三系油气前景研究》、《大庆外围盆地优选区油气资源战略评价及突破研究》。
海域深水区(水深超过300米)已成为国外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我国海域深水区主要集中在南海海域,其中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面积20万平方公里。南海北部是我国油气勘探走向深水区的重要过渡地区,对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评审认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承担的《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资源战略选区与评价》项目取得重大新发现:发现流花34-2气田,找到了新的储量接替区,展示了南海北部深水大气区的广阔前景和潜力。该区南部发现一批较大凹陷,具有战略意义,拓展了超深水区勘探领域。该项目在地质上取得多项新认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渐新统早期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广泛发育,以生气为主;发育古近系三角洲和新近系深水扇及生物礁储层,生储盖时空配置良好;存在古近系与新近系两套输导体系,油气主要向中央隆起区运移;发育四个有利区带,发现并落实了一批大中型构造圈闭及生物礁。
中国地质调查局承担的《南海北部中生界油气资源潜力研究与战略选区》项目,在深水区的白云南凹和潮汕坳陷南部,发现厚度大且连片分布的中生界,为进一步推动该区中生界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奠定了基础;初步圈定了白云坳陷东部—潮汕坳陷—台西南盆地中生界分布范围;初步建立了海域中生界地震层序,研究了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认为海域中生界有较好的生烃条件,显示出南海北部中生界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前景。
南黄海地质条件复杂。中国地质调查局承担的《南黄海前第三系油气前景研究》项目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家认为该项目在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方法攻关取得了重大进展,首次在崂山隆起获得海相古生界的有效反射,揭示了区内海相古生界的地震反射标志层组;首次建立了南黄海前新生界地震层序,认为南黄海前新生界厚度大、分布广、南北差别显著;提出南黄海海相中、古生代沉积盆地是下扬子地块的主体,构造相对稳定等。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大庆外围盆地优选区油气资源战略评价及突破研究》项目,在油气勘探新领域取得新发现:方正断陷方10井首次在基岩潜山和达连河组见油气显示,汤原断陷汤1井试油获少量油流,虎1井首次获得低产油流。在地质认识上取得新进展:大庆外围重点盆地发育三套生储盖组合,确定古近系和下白垩统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将大庆探区外围盆地划分为两类有利目标区,重点突破区为方正、汤原、虎林、大杨树等,战略准备区为三江、孙吴—嘉荫、鸡西、勃利等。(丁全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