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规划在地域空间上要协调好资源、经济、人口和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整治保护密切结合在一起,以求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生态系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一定空间内的国土资源环境维持自身平衡所能承载的最大可调节能力。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经济发展总是依赖自然资源,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从来没有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虽然可以缓解自然资源对发展的约束,但不能完全脱离自然资源的供给。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和环境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为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土地、矿产、能源、水等资源的大量消耗。
为了探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许多近代西方经济学家运用各国统计数据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进行了估计,得出著名的倒U型曲线,并把它称之为环境的库滋涅茨曲线(EKC)。曲线揭示了经济发展从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迈进时,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会出现恶化趋势,经过某一临界点后,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会得到改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减轻,单位GDP的资源消耗出现下降。按照倒U型曲线的作用机理与作用条件,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与实际条件缩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破坏的两难区间。
尽管学术界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绝大部分还是进行的个案研究和实证分析,真正结合资源环境的整合要素在开放空间层面上进行分析的并不多见。而根据“木桶效应”原理,决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是优势要素,而是各要素中的“矮板”。因此,单一要素所代表的区域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随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各资源之间的相互广义替代性(指各资源之间可以通过一种资源的数量或质量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另一种资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劣势)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客观上要求加强交叉综合研究,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对每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首先应确定该区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定位,也就是首先要进行国土规划。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区域的不同功能定位,构成区域资源供给总量和环境阻力评价的基础,并以此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