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务院公告:5月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 -长期持有中国优质企业是最好选择 4月投融资:创投火热 IPO最低 -地震短期将波及粮食、生猪供应 中国石油保障抗震救灾油品供应 -国内外利差致跨国套利目标直指中国 中国经济增长明年减至8%? -交通运输部:灾后重建已开始提上日程 抗击心理余震起码要八年 -维护股市稳定 支援抗震救灾 哪些川股遭重创 下周股市如何走? -水库决堤谣言散播 上万军民向高地撤离 已制订堰塞湖泄洪方案 -武汉东湖现大面积绿色漂浮物 环保部排查污染源 灾区水源可饮用 -汶川大震影响未定 央行"双防"首松动 波及金融 防经济次生灾害 -两位英国游客:地震中看到的友谊和爱 德游客:向中国人民致敬!
文化体制改革的评估、难点、政策建议与前景展望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三、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和形势展望

从改革的路径选择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借鉴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采取了先试点、再推广,逐步推进的方式,具有渐进式改革的显著特点,应该说是符合国情的做法。为此,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艺术的特殊发展规律,认识到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同时,也要看到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不同,文化体制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已有20多年的丰富经验,物质基础比较雄厚,同时有先进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应该有更高的起点,不必象经济体制改革那样,对于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框架经历长时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所说,“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传播方式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中共十七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以全面制度创新为特征的新阶段。一方面,试点以来文化市场“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推进的效应已经显现,我国文化市场的活力和潜力明显释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由于传统体制的束缚,我国文化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对体制机制创新和市场环境提出了迫切要求;另一方面,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的落差,以及中共十七大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通过进一步的思想解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目前改革面临的若干问题和难点,在“十一五”期间,把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文化体制的基本框架构建起来,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体制基础和环境条件。

1.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特点,继续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混合经济结构的文化企业,重塑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

一是要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配套政策的重点是人员身份转换和企业的历史债务、坏帐问题。根据一些试点企业“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经验,采取新、老分离,对原事业职工保留事业身份和待遇,从而由政府托底过渡,有利于化解改革的阻力。由此形成的企业财务缺口和历史债务、坏帐,建议由国家财政支付其改革成本,促使转制企业摔掉包袱,焕发活力。

二是鉴于社会资本实际上已经广泛进入出版、报刊等国有垄断性文化行业,建议在这一领域进行吸收社会资本,整合“工作室”等社会资源,推进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同时配套进行书号审批制度改革,以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内容创新的积极性,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和行政执法,杜绝长期以来存在的“买卖书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

2.加快文化市场体系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要在积极推进市场流通组织改革,发展连锁、物流等新型业态和文化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版权市场等文化要素市场。

二是要改革现有的行业协会,实现政府与行业协会分开。同时依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特点,发展一批自愿结合、自治管理的文化行业组织,使之在提供行业信息、咨询服务、人才培训、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要加快发展法律、会计、服务代理等文化市场的中介机构。

四是要结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的市场壁垒,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为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一是要在目前国家不断加大投入、以财政专项资金强化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和推广政府采购、财政补贴、贴息、委托经营等面向全社会的市场化机制。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培育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使之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事业文化单位依法运行”的改革目标,推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一是要理顺党政关系。要科学界定党委与政府的职能分工,探索党委领导、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既合理分工,又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工作机制。

二是以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实行大部门制为契机,整合国务院有关文化主管部门,设立国家文化委员会,切实解决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问题。

三是要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

5.积极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系

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建议在继续发展和完善专项资金的同时,借鉴国际经验,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按照“政府出资、专家管理、社会监督、面向全社会、间接资助”的原则,对文化内容创新和民族文化传承给予支持,由此带动具备条件的省、市、自治区设立区域性的文化发展基金,形成国家财政对文化发展资助的完整体系。

二是要在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方面取得新进展。要积极推动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同时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培育文化市场上的战略投资者,促其在跨地区和跨行业的投资兼并、结构调整中发展重要作用,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不断优化。为保障国家的文化信息安全,要借鉴国际经验,对国有传媒企业上市,在股权结构(黄金股或A、B股)、信息披露(豁免制度)、人事安排等方面做出特别的制度安排。

三是要加快发展多元化、社会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如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组合投资等。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加之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强劲,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文化市场。如何使文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巨大的文化财富,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规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行持续的改革和探索,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新阶段改革的起点与趋势——2008'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07年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进入全面推开
温家宝: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四方面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孙家正: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三年取得五方面成效
中央部署力推文化体制改革 由试点走向全面铺开
全球化的紧迫形势 中央力推文化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
《人民日报》: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紧迫性
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 公共服务缺位抑制消费
经两年试点 2006年文化体制改革将在全国推开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政策进一步明晰
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
图片新闻:
汶川大地震救援中五大精锐“武器”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地震中遭受重大损失[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对策/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聚焦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国际现代化 / 生态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