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18-03-02 16:39:54  |  来源:吉林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发展,吉林,建设,全面,社会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总体安排

未来五年,是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全球经济仍在深度调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个历史机遇,不仅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极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也是吉林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历史的机遇,正等待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我们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挥比较优势,搞好战略谋划,明确战略方向,强化战略支点,选准突破口,在抢抓机遇中创造未来,在新的时代征程上铸就吉林老工业基地新辉煌。

做好未来五年政府工作,我们一定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抢抓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机遇,坚持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新规律中寻求新突破,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集聚新动能,在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取得新进展,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展现新风貌,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奋力开创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

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今后五年,我们既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继续向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宏伟目标迈进,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这样的前进目标和伟大实践,饱含着中央的期望和嘱托,承载着时代的使命和召唤,寄托着人民的愿望和心声。我们必须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主动担当,奋发有为,朝着既定目标阔步前行。

未来五年,我们的具体奋斗目标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集约式、内涵式发展特征更加突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优化明显提升,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继续发挥支撑作用,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旅游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建筑、光电信息、遥感卫星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培育;区域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中东西“三大板块”更加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重大突破,绿色经济成为全省发展的底色;改革开放成效明显提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国际国内合作重点更加突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全方位大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法治吉林”“平安吉林”“诚信吉林”“幸福美好吉林”建设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诚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未来五年,我们的工作布局是: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吉林实际情况,统筹谋划,系统安排,协调推进。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全省各族人民翘首期盼的美好梦想。决胜全面小康,让人民梦想成真,艰巨任务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要向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全力践行这一庄严历史承诺。我们建设的小康,是全面发展、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的小康。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打造形成“五纵四射三横”的高速公路网、“蝴蝶型”铁路网格局,加强机场、航线建设,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民主制度更加完善,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强省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吉林天蓝山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环境更优美。全面小康社会是等不来的,是需要人人为之付出的艰辛事业。全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都要不懈奋斗,向这个目标冲刺前进。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们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必须真刀实枪、不摆样子地推动改革,在体制上加快改革步伐,在流程上优化重构再造,在政策上务实管用透明,在服务上优质高效便民。这考验着我们改革的定力、决心和智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系统风险可控的体制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省直部门和事业单位所属国企实现彻底脱钩,推动省属重点企业引资重组,实现集团化统一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混合所有制经济占比提升,支持优势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在省市县三级推行审批流程再造,实现网上不见面审批,审批时限大幅度压缩,形成投资环境的比较优势。稳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现代财政制度加快建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加快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建设“美丽吉林”。

第三,全面依法行政。要成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积极实践者。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建设厉行法治、依法办事、执法严明、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坚持依宪执政,维护宪法权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和各方面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立法推进力度,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打造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投资有商机的良好环境。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健全问责方式,加大问责力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让崇尚法律、敬畏法律成为全社会共识。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使全省各项事务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要以法治精神、诚信精神构筑新型的政商关系和公民关系,让行政更有质量,让各界更加信赖,让社会更加和谐。

第四,全面从严治政。要按照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政引向深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同核心、爱戴核心、拥护核心、捍卫核心、紧跟核心,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全面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夯实全省上下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各级政府必须强自身、重党建,强队伍、守纪律,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必须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驰而不息转变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以及省委实施办法要求,坚决防止“四风”回潮复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总结推广经验、解决困难问题的重要环节。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彻底肃清孙政才、苏荣、王珉等流毒影响,坚决在思想上划清界限,让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严起来、实起来,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见到“苍蝇”就拍,净化基层服务空间,基本建成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实现审计全覆盖,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强化狠抓落实的导向,向市县乡村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用制度约束不作为,用培训解决不会为,用法纪惩治乱作为,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加强政府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要敢于向社会毒瘤开刀、向黑恶势力宣战,让社会正气充盈,让公平正义彰显。

未来五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吉林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在发展。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走出振兴发展新路战略思想,把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推动吉林新一轮全面振兴。

第一,聚焦创新转换动能。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建立更灵活、能匹配、可操作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激活科技、教育、人才等创新要素,营造集聚之势,激发创新活力,转化创新动能,带动全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加强创新体系、平台和能力建设,强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高新区等创新作用,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专项,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14.9%。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弘扬科学精神,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制度体系和环境保障条件,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真正把人才培养好、吸引来、留得住、有舞台、发展好,着力建设人才强省。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简化人才落户手续,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吸引外埠人才专家要大幅增加,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人数要大幅增加,吉人回乡创新创业人数要大幅增加,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实践证明,善预者立,善学者明,善变者赢。我们要始终以创新的理念主动预测未来的变化,以终身学习的韧劲不断提高本领应对变化,以主动求变的态度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相关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要立足吉林,胸怀全国,放眼世界,对经济技术发展走势做出准确判断,不断更新思路,不断夯实举措。建立以高校为主、社会为补充的培训体系,既开设常规班次服务少量脱产学习,又开设夜间、星期天班次服务大量在岗学习,让吉林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任何时候学有所上、知有所新、才有所长。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推动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模式层出不穷,必须主动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聚焦协调统筹兼顾。统筹发展全局,兼顾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重点,既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又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更加注重资源向均衡发展方向配置,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努力实现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开展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突出特色与重点,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500个美丽乡村。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抓好各级各类城镇化试点,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第三,聚焦绿色培育产业。着眼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树立大局观、长远观、生态观,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黑土地,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实现永续发展。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坚决消除环境污染这个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努力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抓好生态建设行动计划,以东部森林、中部黑土地和西部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为重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实施清洁空气、水体、土壤行动计划,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0%。实施河湖连通等工程,早日实现以水而兴、以水而活。重点流域、重点湖泊水质明显改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超过95%,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81个重点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坚决不上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和低碳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1  2  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