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工作安排
新的一年,我们依然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盐城经济已进入深化改革攻坚期、结构调整关键期、增长速度换挡期,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各类社会矛盾增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科学研判形势,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抓住用好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机遇以及江苏沿海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市一策”等政策机遇,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委全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抓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深入实施“八项工程”,全力推进经济稳定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沿海开放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创业开放生态幸福新盐城,奋力开创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新局面。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十项重点工作:
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更大力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全民创业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全民创业各项政策,拆除一切可以拆除的门槛,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更加宽松的政务环境,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资产重组、改制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开投资领域,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新型城镇化、生产性服务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增强发展活力。
抓好可持续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配套改革作为盐城新一轮改革的重大平台,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改革的重点内容,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探索实践、闯出新路。着力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机制,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制,推动生态资源有序开发、集约利用,抓好沿海生态林建设,实施亚行贷款盐城湿地保护项目,积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构建推进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坚决把好产业导向关、项目准入关、节能减排关,创建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园区和企业。构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实施蓝天工程、清水走廊行动,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让盐城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打造美丽宜居新盐城。
不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按照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加快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实行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完善市区财税体制,规范政府性基金征收分配秩序。推进“营改增”改革,落实和完善对小微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加大对乡镇、园区培植财源的激励力度。严格政府举债程序,规范债务管理,着力控制、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改革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推行拨改投、拨改贷,组建市创投公司,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投资领域。深化金融业改革创新,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机构落户金融城,探索组建地方商业银行路径,鼓励发展各类准金融机构,推进村镇银行进乡镇。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二、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努力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积极应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促进盐城经济稳中有进、质效提升、行稳致远。
力保企业健康运行。切实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服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及时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健全要素协调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劳动力供求双方有效对接,协调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企业生产需求。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减少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考核达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继续扩大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大力强化专业招商,主攻日韩港台,重点面向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大型民企,着力招引产业链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合作重组项目,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集聚发展,促进现有企业做大做强、裂变发展。组织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突出推进“三重”项目,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质量效益高的新增长点。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机制,为加快项目审批、加快建设进度、加快投产达效提供更好服务。
促进消费和出口增长。认真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培育消费热点,繁荣商贸流通,开拓农村市场,鼓励电子商务、网络购物、文化休闲、信息、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挖掘消费增长潜力。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物流贸易,积极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子商务、保税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着力打造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出口基地,培植龙头型出口企业,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直销窗口,促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
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始终坚持以工兴市第一方略,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围绕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实行资源、政策、力量聚焦,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发展。新能源产业突出抓好沿海风电场、光伏电站建设,推进海上风电技术研发、整机设备制造和风力发电应用。节能环保产业突出抓好中电投远达环保设备等30个产业链项目,发展先进环保、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新装备新产品。新能源汽车产业突出抓好电动汽车整车和核心零部件开发,支持新产品推广与应用,积极创建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试点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突出抓好电子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技术与器件、新型显示产品、新兴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航空装备、海洋产业。
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继续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计划,推动集群化、信息化、品牌化发展。汽车产业重点推进东风悦达起亚汽车第三工厂投产达效、汽车研发中心和汽车试验场建设,引进更多的零部件企业,加快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发展。机械装备产业重点推进江动农业装备制造等项目建设,打造农机装备、石油机械、风电设备、环保机械和泵阀五个百亿元级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推进沙印精纺与织造等项目,发展新型纤维、高档面料、品牌服装等高附加值产品。化工产业重点推进石油化工、石化新材料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整治安全隐患,关闭能耗较高、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实施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植30家规模型、创新型企业。加大现代物流龙头项目招引力度,发展壮大市现代物流园区、市开发区保税物流园区、盐都电商快递园等集聚区,推进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深度开发丹顶鹤、大纵湖、九龙口、金沙湖等重点景区,麋鹿保护区创建5A级景区。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文化、创意、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态,拉长服务业“短腿”。
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深入实施“千百十工程”,以项目为抓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与科研院所联姻、与风投资本联手、与合作伙伴联动发展,实现千家企业技改项目全覆盖,企业重组、上市取得新进展。积极培植一批开票销售超50亿元、超100亿元企业。突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家,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建立研发机构。强化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实施沿海开发人才集聚、企业家能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吸引创新资源向盐城集聚,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四、推动沿海加快崛起,积极增创新的发展优势。主动对接省沿海开发“六项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市沿海开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三港”联动开发机制,打造活力最强、发展最快的增长板块。
着力提升港口功能。进一步加强“一港四区”资源整合、统筹发展,重点推进6个5万吨级以上码头建设,加快大丰港区10万吨级深水航道、滨海港区中电投煤炭码头、射阳港区物流园区建设,增强港口龙头带动能力。盐城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深化与上海港等国内外知名港口合作,推动盐城港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体系。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加快滨海港区、射阳港区疏港航道建设。加大沿海现代化港城建设力度,提升规划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功能配套,优化生态环境,积极发展港口服务业,加快集聚人气,尽快成为县域副中心。
打造临港产业基地。充分发挥沿海战略资源优势,坚持高端引领、生态底线,大力引进临港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沿海新型工业基地,努力把沿海建成“经济走廊”、“生态走廊”。利用风光资源,推进中海油LNG、海上风电等项目,加快建设沿海能源产业基地。加强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新能源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光亚海洋生物科技等项目,加快建设海洋产业基地。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推进中粮集团100万头生猪产业化、光明集团100万吨精制糖等项目,加快建设沿海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创新开发体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激发沿海发展活力。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性资金、项目贷款支持,加强与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的战略合作,引进社会资本全面进入沿海开发领域。创新合作开发机制,鼓励沿海各地与北京、上海、苏南等地区和大型企业合作,推动市本级深度参与沿海开发,在开放合作中实现借力发展。创新资源管理机制,深化沿海战略资源管控改革,更多利用市场力量推进港口岸线、风光、滩涂、盐田等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沿海资源科学有序、高效集约开发利用。
五、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业农村工作水平。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
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促进园区扩规模、上水平,打造国家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城南世界之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盐龙湖生态示范园等基地建设,开展市级农业园区认定和十佳园区评选活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建立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川东港、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实施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强龙行动计划,以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载体,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新上一批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扶持现有企业合作重组、培大育强,打造千亿元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市县两级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强盐沪农产品产销对接,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副产品质量建设、品牌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上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承办好第十六届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联耕联种、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联农带农机制,提高农业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以渠北片区、渠南阜宁片区、射阳河畔片区为帮扶重点,建立健全低收入群体增收长效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抓好村级组织增收、减负、化债工作。
六、加大城镇化推进力度,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稳妥高质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城市和乡村渐行渐近。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坚持突出功能配套、改善生态环境、加快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更大力度推动大市区建设发展,注重延续历史文脉,突出留住城市记忆,增强中心城市能级。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提高规划和建筑设计水平,强化规划执行力。加快“八大组团”建设,实施一批公共配套、社会事业、园林绿化项目,启动开发商业大厦、人民商场、新盐纺、船厂和肉联厂等地块。开工建设火车站换乘中心枢纽捷运系统,提升城市交通集散功能。推进大市区公交一体化,完善公交运行网络,新增公交车300辆,总量突破1000辆。推进大市区供水一体化,实施盐龙湖水厂建设、城东水厂深度处理、盐龙湖水厂与城东水厂水源互通工程,推动供水管网向村居延伸,实现城乡自来水同网同质同服务。推进串场河沿线开发建设,加快建军路改造出新,综合整治8个老旧小区,新建改造7个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盐城静脉产业园、小贩中心。推进公共绿地建设,提升“十大公园”品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大力度,攻坚克难,继续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新建50公里城市健身绿色步道。推进城市路网建设,城市快速路一期工程范公路北段建成通车,快速路二期开工建设,完成东北环道路桥梁等工程。坚持重心下移,深化城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扁平化、数字化管理,形成政府监督主导、部门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体系,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协调发展。加快县(市)城发展,着力提升规划设计水平,提升建设管理水平,提升产城融合水平,增强产业承接能力,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增强配套服务能力。推进县城城关镇撤镇设街道工作,优化社区布局。突出生态小城镇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避免大拆大建;发展镇域特色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更加凸显产业特色、乡村特点、生态特质。继续抓好36个市级城乡统筹试点镇村建设,打造331省道、双新大道沿线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带,开展县级城乡统筹试点工作,扩大镇村试点范围,高标准建设新镇区、新园区、新社区。积极探索土地管理、资金保障、住房等领域制度改革,制定放开市区、县(市)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的具体办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连盐铁路建设力度,推进新长铁路盐城段改造、徐宿淮盐铁路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阜建高速、淮盐高速盐城至大丰港段、233省道、610省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完成南洋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扎实抓好电力、天然气、通信、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体系和标准,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推进城乡公共交通、区域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消防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七、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更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把园区作为经济建设主战场、对外开放主窗口,开展“载体建设年”活动,推动重点园区转型发展,引领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
推进园区功能完善提升。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规划、产业定位,强化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鼓励兴建“一区多园”,促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咨询、储运物流等商务服务平台,加强学校、医院、银行、工业邻里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产城互动。着力提升创新驱动功能,加快大学科技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建设,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鼓励企业科技创业,带动园区创新发展。着力提升对外开放功能,加快打造韩资集聚区、台资新高地,充分发挥盐城综合保税区、大丰港保税仓库作用,建设中坦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对接合作,深化盐沪、盐苏、盐常合作共建园区,以园区国际化引领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推进重点园区开发建设。推动市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现代汽车名城、韩资工业园、江动农业装备园、大丰港产业园“一城三园”建设,突破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经济增长由汽车主导向多业发展转变。推动盐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升级,发展以新能源装备、高端机床制造、通讯电子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推动黄海经济区加快开发建设,研究制定专项支持政策,拉开基础设施框架,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打造现代工业新区。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加强开放合作,增强发展实力,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开发园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推动各地中小企业园区集约节约发展,完善功能,筑巢引凤,倾情为想创业的人提供平台,为能创业的人提供服务,为创大业的人提供环境。
八、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千方百计增进群众福祉。坚持民生优先、急需先行、主动作为,实施民生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民生幸福八大体系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推动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城乡义务教育水平,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6所,开工建设城南高级中学,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市县卫生信息平台,实施市中医院南扩工程,城南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投入使用。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书香盐城建设,推动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市美术馆建设、中波发射台搬迁。优化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布局,制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市建军路全民健身中心、城南体育中心建设。筹建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康复实验综合楼。关心支持老干部、关工委工作,加强人事编制、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管理、外事侨务、科学普及、防震减灾、气象、保密、档案、地方志、红十字、慈善、援疆等工作。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实施就业援助工程,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保障机制,适时适度调整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企业完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各类保险水平,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面。完善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城乡大病保险制度,并与医疗救助相衔接,建立低收入群体托底保障机制。推广“12349”居家养老服务系统、“6+X”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市社会福利院二期工程、千鹤湾老年公寓建设,推动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继续实施“爱心助保”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以及残疾人,确保政府救助不遗漏。
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工程。今年继续为民兴办20件实事。全市新建各类政策性保障住房18800套。帮助4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新建加固中小学校舍30万平方米。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00个,帮扶20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解决少数地区饮用水不安全问题。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00公里、桥梁1300座、无害化卫生户厕10万座。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6000件以上。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大市区新增更换10辆救护车,新建4个卫生服务中心、2个卫生服务站。推进市区9条河道整治,新建34座城市防洪闸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