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传启:地区现代化的客观事实、重要启示和理论

2011年01月31日15:3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地区现代化 地区 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 世界现代化 排名 新人类发展指数 新人类 发展指数 HDIN 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现代化报告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其三,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的差别。

发达地区现代化过程,一般先后经历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完成后,必须进行战略性转移,包括从工业化向非工业化、从城市化向郊区化和都市化、从相对集中向相对分散的转移,同时要进行普及高等教育和推进知识化与信息化等。

发展中地区现代化过程,可以是追赶现代化,跟踪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先后进行两次现代化;也可以推进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走综合现代化道路。

追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跟踪模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先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然后进行非工业化和信息化等。综合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并持续向第二次现代化转型,实施现代化的“运河战略”,推进路径创新、模式创新和战略创新,走一条工业化、工业转移和信息化协调发展、城市化、郊区化和城市扩散协调发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迎头赶上发达地区的先进水平。

其四,不同层次的地区现代化。

一级地区(省级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一般具有两次现代化的明显特征,先后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特别是发达地区,现代化过程的两个阶段是先后进行的。发展中地区的两次现代化,可以先后进行,也可以协调发展。

二级地区(县级地区)的现代化过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部分二级地区具有两个阶段的特征,部分二级地区没有明显的两个阶段的特征。它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差异比较大,“非农业化”、“非工业化”和“非城市化”有很大弹性。但是,知识化和信息化是不可避免的。

其五,国家范围的地区现代化。国家范围的地区现代化,可以归于国家现代化研究的范畴,也可以属于地区现代化研究的内容。国家范围的地区现代化,包括国家现代化的地区布局,也包括跨地区的交流和合作,涉及国家现代化的空间分布。

国家范围的地区现代化的均衡发展过程。当国家足够小和足够发达时,国家范围的地区现代化,可以走地区均衡发展的现代化过程。如果地区现代化已经不均衡,可以采取均衡发展的措施,促进地区现代化的均衡发展。如果地区现代化已经是均衡的,可以继续推进均衡发展的现代化过程。

国家范围的地区现代化的不均衡发展过程。当国家比较大和比较落后时,国家范围的地区现代化,一般是地区不均衡的。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均衡将扩大。在国家干预的混合经济条件下,将有两种情况可能出现,其一是推进地区现代化的均衡发展,其二是推进地区现代化的不均衡发展。后者就是地区现代化的不均衡发展过程。

国家范围的地区现代化过程是动态的。从国家范围看地区现代化,将出现地区现代化的领先者和追赶者、创新者和学习者等。如果国家范围的地区现代化是不均衡发展过程,那么,将出现地区现代化中心—外围结构。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地区差距相对比较小;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地区差距比较大。

其六,地区现代化的10个原则。一般而言,地区现代化遵循现代化的10个原则。它们分别是:进程不同步、分布不均衡、结构稳定性、地位可变迁、行为可预期、路径可选择、需求递进、效用递减、状态不重复和中轴转变原则(表2-12)。

(3)地区现代化的结果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区现代化的结果与目标的相关性逐步加强。

首先,地区现代化的结果。

地区现代化的结果包括现代性、特色性、多样性和副作用的形成等。人的全面发展是地区现代化的实质。两次现代化的结果是不同的,部分传统价值持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在一级地区和二级地区,两种现代性的表现略有差别。特别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一级地区的两种现代性与二级地区将有所不同,二级地区将具有更多的多样性。

其次,21世纪地区现代化的目标。一般而言,在21世纪,地区现代化有三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显然它是一个静态目标,大约达到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国家在70年代先后进入非工业化时期)。

第二个目标是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在21世纪前50年左右,它是一个动态目标,很少有国家和地区能够完成这个目标;在21世纪下半叶,有些国家和地区将先后完成第二次现代化,进入成熟的知识社会。到那时,完成第二次现代化也将变成一个静态目标。

第三个目标是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显然,世界先进水平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第三个目标是一个动态目标。

其三,地区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三个目标有所不同。

第一个目标的实现。它是可以完成的,但完成的时间有先后。

第二个目标的实现。它是可以完成的,但完成的时间有先后。

第三个目标的实现。只有部分地区能够实现。发达地区,它的目标是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地区,它的目标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1世纪地区现代化的第三个目标是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一般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能够实现第三个目标。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地区不能同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个特点:已经实现第三个目标的地区不能一劳永逸。实现第三个目标的地区,不能肯定第二年仍然能够实现第三个目标。如果某个地区200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并不能保证它在2001年仍然是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个特点:不同水平的地区实现第三个目标的概率有很大差异。例如,根据美国和欧盟地区经验,在20年里,一级地区现代化第三个目标的实现概率,发达地区约为70%左右,中等发达地区约为20%左右,初等发达地区约为10%左右,低水平地区约为0%。

第四个特点:初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实现第三个目标需要分步进行。一般而言,初等发达地区从初等发达“跳级”到发达地区的概率很小,它需要先升级为中等发达地区,然后再升级到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一般不可能“连跳三级”,从欠发达地区“跳级”到发达地区,它需要先升级到初等发达地区,然后升级到中等发达地区,最后升级到发达地区。

(4)地区现代化的动力

首先,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很大差别。例如,欧洲国家的地区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主要动力可能是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工业化、城市化和向海外移民等。美国的地区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主要动力可能是投资、土地开发、技术进步、工业化、城市化和接受移民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主要动力可能是国内外投资、技术引进和创新、工业化和城市化等。

一般而言,地区第一次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可以用古典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理论来解释。

其次,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人力资本和全球化。人民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追求,成为地区发展的推动力,地区创新体系成为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地区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创新合作网络,它包括创新型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包括促进创新活动的政策制定者和中介服务机构;地区创新政策是创新体系的软件,地区创新文化是创新体系的灵魂。

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更多地要用新增长理论和区域新发展理论等来解释。

其三,地区综合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主要动力可能是教育和投资、城市化和郊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引进和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地区创新体系及其创新活动是地区新型综合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来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