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传启:地区现代化的客观事实、重要启示和理论

2011年01月31日15:3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地区现代化 地区 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 世界现代化 排名 新人类发展指数 新人类 发展指数 HDIN 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现代化报告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3)地区现代化的社会事实

在社会领域,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是基本一致的。由于国家内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同步,地区社会现代化与本国的国家现代化相比,具有多样性。

首先,同国家社会现代化一样,地区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区生活水平的改进,主要表现有: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婴儿存活率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食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下降)、蛋白质摄入量合理增加(在合理范围内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率提高、家庭耐用消费品(电器和轿车等)的质量和普及率提高等。

其次,如果把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称为“城市化”、把城市人口大规模向郊区和乡镇分散称为“非城市化”,那么,在国家和一级地区,社会现代化经历城市化和非城市化两个阶段。“非城市化”的实质是城市文明向郊区和乡镇扩散,所以,《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把“非城市化”称为“城市扩散”。在“非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逐步分散,同时部分老城市在扩张,新城市还在诞生。其主要特点是:中心城市的郊区人口快速增长(郊区化),都市(中心城市和它的郊区)人口快速增长(都市化),城市和都市人口密度下降等。

其三,地区现代化包括社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社会基础设施现代化经历“物质生活基础设施”和“知识信息基础设施”两个发展阶段。地区“物质生活基础设施”包括地区公共事业设施(供水、供电和供气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铁路、民航和水泥高速公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工业时代通讯基础设施(电话和电视等)等。地区“知识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等)、卫星和移动通讯基础设施、数据库和知识库、地区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等)等。在发达国家,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两个阶段是先后进行的;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的地区现代化,同时包括两个阶段的内容。

(4)地区现代化的知识事实

在知识领域,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有高度的一致性。由于知识具有自由流动和利益溢出等特征,国家以及一级地区和二级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和表现有一些差异。

首先,同国家知识领域现代化一样,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地区科学知识和信息的生产能力和普及程度的提高。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的主要表现是:成人识字率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率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职业教育、成人再教育和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知识生产和创新能力(科技经济和人员投入强度)提高、电话电视(电话、传真、广播和电视等)普及率提高、电脑和因特网普及率提高等。

其次,发达国家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经历“义务教育与电话电视普及”和“知识化与信息化”两个阶段。发达国家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已经完成普及12年(左右)免费义务教育、普及电话和电视等,完成工业化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普及。70年代以来,以个人电脑、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为技术基础,以普及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为主要特征,知识化和信息化成为第二次知识现代化的主题。

其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不同。发达国家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的两个阶段是先后进行的,具有“自然进化”的特点。发展中国家地区知识领域现代化就有多种模式,一种是跟踪模仿发达国家的两阶段模式,一种是在推进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和普及电话电视的同时,推进知识化和信息化。

地区现代化的上述事实,只是地区现代化的基本事实中的一部分。

2、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启示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讨论了世界18个国家的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启示。

(1)在一级地区,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具有较强一致性

从18个国家一级地区现代化的历史统计数据和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一级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在大多数方面是一致的;尽管一级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与本国的现代化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与整个世界的国家现代化是相似的。国家内部一级地区现代化,既遵循国家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有比较多的表现形式。

(2)在二级地区,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具有多样性

从美国3个州195个县现代化的历史统计数据和学者们有关的研究结果可以知道,二级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有基本一致的发展趋势,但在不同领域地区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相关性有一些差别。例如,在经济领域,二级地区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与地区现代化和生产率水平的相关性比较小,没有国家的那么强;在社会领域,二级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相关性很强;在知识领域,二级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有许多不同,例如,并非每一个二级地区都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但是,国家一定要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体系。

(3)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和不平衡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18个国家171个地区现代化的历史事实是,在同一历史时刻(例如2000年),不同国家的地区现代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美国地区现代化的历史事实是,在19~20世纪里,美国不同的一级经济地区和一级行政地区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别,始终存在。不同时代地区差别的程度在变化,但地区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4)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缩小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如果地区差距长期存在,那么,地区差距的扩大和缩小现象,就必然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扩大和缩小,有没有某种自然规律呢?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对此有完全不同的解释。这个问题可以从世界范围的和国家内部的地区差距两个层次来分析。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提出地区经济差距的“倒U”形模型,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经济差距从扩大到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化轨迹为倒U形(Williamson 1964)。但是,倒U形模型与美国地区差距变化的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从现有研究文献和历史数据看,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地区差距扩大和缩小现象,似乎比较复杂,没有简单模式。

有些学者发现,从19世纪到20世纪,世界国家间人均收入的差距在扩大,(Clark, Feenstra 2001)。但有些学者认为20世纪后40年,国家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收入差距缩小(Melchior 2000),国家间生活水平(包括预期寿命、婴儿存活率、综合入学率、成人识字率、电话和电视普及率)的差距缩小(Neumayer 2003)。如果国家差距扩大,那么,世界范围的地区差距就必然扩大。如果国家差距缩小,世界范围的地区差距,就需要再研究。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家内部地区差距的扩大和缩小,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地区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变化,有不同的表现。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内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大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内部地区的相对差距大于发达国家。

如果考察美国和欧盟地区相对差距的变化,可以观察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在它们工业化过程中(19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前后),地区相对差距的变化曲线,经历了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地区相当差距下降的趋势就结束了;70年代前后,地区相对差距的变化曲线出现波动;80年代以来,地区相对差距变化曲线呈上升的趋势,但差距的幅度并没有过去那么大。当然,这条地区相对差距的变化曲线不是平滑的,而是波浪式的。80年代以来的地区相对差距扩大,与新的产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知识革命)不无关系。在20世纪里,地区绝对差距(标准差)一直呈现扩大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地区相对差距的变化曲线,更像是一条衰减的波动曲线。这种现象可以在下列时期观察到:1840~2000年期间美国人均收入的地区相对差距变化,1977~2000年期间美国50个州人均生产总值的地区差距波动,20世纪60~90年代德国(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均GDP的地区相对差距变化。甚至在墨西哥1940~2000年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GDP/工人)的地区相对差距的变化中,也能观察到它。

也许,这就是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地区差距收敛和发散的一种演变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地区相对差距的变化曲线是一条衰减的波动曲线,与此同时,地区绝对差距的变化曲线有可能是一条扩张的波动曲线(图2-60)。绝对差距的扩张曲线什么时候衰减,需要专门研究。

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地区相对差距变化的波动曲线,不是绝对的。它可能是地区相对差距变化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找到与这种变化曲线不同的例子。例如,在1911~1993年期间,瑞典全部24个县人均收入的地区相对差距一直在收敛(Persson 1997)。所以,地区相对差距变化的方式,还应该有其他方式存在,例如,地区经济差距有条件的收敛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