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任贾文、效存德研究员在《2008科学发展报告》发表“国际极地年2007-2008”一文。文章首先介绍了历史上的国际极地年情况。在过去的125年里,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曾3次以极地年(IPY)的形式联合组织极地地区的科学和探索计划:第一次国际极地年在1882-1883年;第二次国际极地年在1932-1933年;第三次国际极地年在1957-1958年。然后全面概述了本次国际极地年的活动计划,包括加强极地研究的意义与紧迫性,指出其宗旨是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活动,在极区建立全面系统的观测体系,空前性地获取极地数据;增强对极区与全球关系的认知与了解;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和普及极地科学知识,吸引和培养新一代极地科学工作者。本次极地年的研究主题——6个科学核心问题(1)现状:极地在全球环境中的地位;(2)变化:定量的研究极地地区过去和现在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变化情况,并提高对将来变化的预测能力;(3)全球关联:进一步深入了解极地和全球其他区域各种尺度的关联性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深入研究发生这些过程的物理机制;(4)新的前沿:探索极地地区的科学前沿问题;(5)独特的地理位置:充分利用极地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和提高对地球内部、太阳系以及宇宙外太空的观测系统。(6)人类活动:调查和研究极地地区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演变过程,并评估其对全球文化多样性及文明多样性的贡献。文章还介绍了极地年期间的教育和科普活动。接下来文章概述了中国在本次极地年的行动计划。由我国科学家提出和领衔的普里兹湾—艾默里冰架—冰穹A断面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PANDA计划)成为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核心研究计划之一。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由PANDA计划、北冰洋考察计划、国际极地年宣传与中国公众行动计划、中国参与的其他国际极地年核心计划组成。文章最后指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未能参加前3次国际极地年,失去了参加早期极地考察的机会。自1984年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中国开展了大量的极地科学考察工作,建立了一船三站(雪龙号破冰考察船和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北极黄河站)的极地考察体系,但是,无论是考察水平还是队伍规模,中国还远非极地强国。第四次国际极地年对中国既是一次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机遇,也是维护极地权益的历史性挑战。(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8科学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