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统计局将公布城镇工资新数据 私企首入统计 银行业年薪贫富悬殊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首破"7元"大关 百姓日常投资理财有何影响? -旧金山圣火传递缩短一半 数名藏独分子被制服 华人气势压制藏独 -甘南暴力事件2204名涉案者自首 极分裂分子策动 无关民族矛盾 -国际米价创下20年新高 暂未波及国内市场 -"3.14事件"西藏损失近3亿 已刑拘嫌犯953人 破坏火炬传递将严惩 -发改委确定补贴75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通知] 将增加进口焦煤 -外汇局拟松绑QFII资金限制 平安称高管6600万年薪与交强险无关 -3月人民币有效汇率贬值1.19% 破7影响几何 荷包胀只是货币幻觉 -证监会: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 服务部将规范为营业部
郝红梅:新时期中国外商投资促进战略的转变及政策措施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4 月 1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一)新时期呼唤新的外商投资促进战略

 

根据我国制定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在吸收外资方面,要求未来五年要进一步优化外商产业结构,鼓励外商投资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鼓励外商投资服务贸易,大力推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追求外资质量、外资结构优化、外资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和谐性和统一性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质量增长为目标,而以数量增长为取向的投资促进路径显然与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近几年,为了更有效地吸收外资,各地陆续成立了外商投资促进和中介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目前所采取的投资促进手段主要是境内外洽谈会、研讨会等常规的投资促进活动,均为短期性的集中推介;有条件的地方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招商方面进行了尝试,但信息源不丰富,量小,更新慢,未能充分展现当地的投资机会及形象。

 

  总的来说,我们的投资促进工作还是低水平的,成本高,成效相对较低。各地投资促进机构基本还局限于做一些客观的、政策层面的工作,缺乏完整、有效的投资促进规划,未形成规范的投资促进运作机制,设计投资营销、投资促进技巧开发和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也较弱,投资促进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都有待加强,与国外投资促进机构的联络、信息交流与合作也很有限,投资促进工作在这些地区还未成为一项专业性的经营活动。

 

如何通过吸收外商投资来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促使中国自收外资的总体质量再上一个台阶,对中国外商投资促进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事求是地编制一个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对于有效指导全国各地建立健全投资促进工作体系,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 (二)制订外商投资促进战略的新思路

 

投资促进战略是指导投资促进机构实现已确定目标的路线图,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评估投资所在地吸收外资的需求和潜力;第二个层次,确定目标行业以及对这些行业有兴趣的潜在投资者的国别;第三个层次,制定营销战略。目前我国投资促进工作发展中的问题要求我们进行战略提升的探索,主要思路为:

 

1、战略目的转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外资总体上是一种数量扩张型引资战略,鼓励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的外资政策贯穿于整个90年代。为了出口创汇和引进外资,中国政府对外向型外资生产企业提供用地、税收和融资方面的优惠,对外资进入和开展加工贸易实行鼓励政策,提供优惠关税待遇。目前,中国已形成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由此形成的产业内分工与贸易,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总体规模的扩张,2006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67%

 

当前,中国吸收外资的战略目的已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因此,新的投资促进战略应指导外商投资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进外商投资结构的升级与调整。

 

投资促进战略是投资促进工作的重要指南,应提出未来3-5年我国投资促进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应遵循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立足国情、着眼长远的主要原则,强调制定政策、建立机制、提供平台和服务、营造环境来吸引外资,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的外商投资发展格局。

 

2、国际战略选择

中国投资促进战略的制定,可包含两个层面,即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在国际层面,要注意把握国际投资与资本流动方式、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投资自由化进程等,把建立更科学、更有效的投资促进制度作为战略目标。

 

  虽然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占到全球跨国投资的80%以上,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欧美投资的稳定发展势头。在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中,来自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仅占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呈现起伏不定状态。在我国一般性的资金缺口问题和外汇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应更看重外资搭载的技术竞争能力,而原始创新的知识产权、高技术、高增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在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应把吸引那些技术实力强的大跨国公司,作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贬低外资中小资本的作用。如果政策和理论导向促使中国各地都在引进跨国公司上搞竞争,无形中会增加合作成本。因此,还是要强调用市场导向原则看待外资来源结构,要评估外商投资的适用性,即是否与当地整体生产力水平相一致,是否与当地的消费水平相适应,片面追求高层次、技术密集型,有可能出现主观技术可行性和客观资源、吸收消化能力之间的矛盾。

 

在许多国家,中小企业数目众多,其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及管理经验十分符合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我国的投资促进战略应把推动中小企业对华投资作为长期的战略安排,除了引进世界500强等国际巨头,还应该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现有水平,尤其是就业压力比较大的现实,重视引进更多的中小企业,为外资中小企业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3、国内战略安排

在国内战略层面,投资促进战略应包括全国投资促进战略、区域投资促进战略、行业投资促进战略、企业投资促进战略四个层次。

 

全国投资促进战略应对整体的投资促进工作做出全局性、前瞻性的规划和部署,有效地描绘出投资促进机构未来3-5年的活动计划,协调国家的利用外资政策和主要投资项目的规划实施;3-5年以后,应根据国家特色产业的变化,相关领域竞争力的提高及全球产业的新发展制订新的战略。过去由于缺乏全国层面战略的指导,导致区域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战略决策出现混乱。

 

区域投资促进战略应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和吸收外资能力的差异,对投资促进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在衡量各省或地区的投资促进工作时,不宜追求单一目标。对东部地区来说,由于外资规模已经较大,而且已经形成了比较密集地使用资本和技术的有利条件,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容量下,东部地区应率先实现利用外资由“量”到“质”的转变。目前,中西部广大地区利用外资的规模与东部地区相比还很小,3-5年内也难以根本改变,投资促进的重点是本地区具有较好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的特色企业。

 

  从产业定位看,目前,制造业占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4%左右,近年来的外商投资新增产能仍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即出口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仍占很大比例。通过外商投资建立的生产基地和生产环节,多数还属于中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目前服务领域还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而且已有的服务领域外商投资的结构也很不平衡,集中分布在银行、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多为市场导向型投资,服务外包还比较少。

 

过去,许多地方在引进外资的时候,往往以引进项目为唯一目的,而对于项目的产业带动效应不太关注。新的投资促进战略应关注如何发挥外资企业带动产业结构进步的作用,鼓励外资更多地投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外资企业延长产业链。新的投资促进战略不仅应着眼近期的目标产业部门,还要反映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后的中长期目标,针对重点产业还可制订若干专题投资促进战略。

 

企业是国家投资促进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和基础力量。企业投资促进战略应结合内资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或潜力,对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估,有选择地引进项目。在企业投资促进战略中,政府的定位是:利用把握的信息优势引导企业,但政府不能代替企业直接选择项目,一是政府很难全面准确地把握机遇;二是政府直接抓项目,会导致各地竞相提供优惠条件,造成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和政策寻租现象,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

 

4、加强政策倡导职能

投资促进工作是为吸引投资者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主观活动,终究是一种外力和形式,本身并不等同于外资的必然流入,而国际资本的流入要求东道国提供能与之形成最佳投入产出的配置结构组合。因此,东道国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环境对于投资促进活动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投资促进机构不是政策的制订者,但却是优秀的观察员,观察投资环境是否有效,在那些方面需要改进。投资促进机构要不断研究并预测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新要求和评价标准的变动趋势,增强改善投资环境的预见性;跟踪研究产业指导目录,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修订细目,最终使投资促进战略的指导作用更强,更好地实现引导外商投资的目标。

 

目前看,我们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吸收外资的方式缺乏新“卖点”,在一些关键领域,如金融、电信,我国的市场准入限制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外资的进入;我国还不具备大量吸收并购投资的制度与操作条件,单一的绿地投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大中型投资者的进入。此外,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通行规则的外资管理体系对真正提高外商投资促进水平也至关重要。在目前的外资管理中,一方面是市场化在发展,而另一方面则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化也在加强,在部门之间的协调方面,由于存在部门利益,导致了管理的低效率。这些政策因素导致我国的投资促进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5、建立投资促进有效性评价体系

  我国不少地方政府的投资促进活动本身缺乏有效的衡量监督机制,大量存在着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现象,为此,有必要建立投资促进有效性的评价机制,为各级主管部门加强投资促进工作的宏观管理提供量化和细化依据。投资促进有效性评价机制应把引进项目的开工率、项目质量、技术水平、环保效益、投资者丢失率等作为重要指标,真正建立招商引资的责任体系,引导各地政府从注重数量规模到更加注重提高外资质量,从注重政策优惠到更加注重发挥综合环境优势。

 

6、调整投资促进工作,完善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吸收外资水平和国际知名度地提高,中国作为引进投资场所的优势已被国际投资界所共知,那么制订一个以形象塑造活动为主的投资促进战略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事实表明,组织大型招商引资团、召开一般性的招商大会和研讨会,以及大量散发针对性不强的项目介绍资料等方式,效率并不高。因此,要适当减少举办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投资洽谈会等活动。

 

目前外国投资市场的竞争,是项目加服务的竞争。投资促进机构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向外国投资者提供形式多样且行之有效的支持与服务上。商务部应就各地投资促进机构的职能配置、管理方式、行为模式等作出原则性规定,使其切实负起责任,为投资者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投资服务;还可考虑建立更有效的长期机制性的投资促进平台,如在外资相对饱和且在投资促进方面有一定经验的沿海城市设立投资支援中心,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工作人员和专家,为投资者一揽子提供与投资相关的洽谈、咨询、宣传、调查等服务。

 

投资便利化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增加确定性和透明度,使跨国公司更加便利地获得资源,最终促进的经济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的工作是,加强投资政策法规的及时通报和宣传,定期举办政策说明会等;实现与国际主要投资促进机构网站链接和投资领域的信息共享,将投资促进机构打造成高效服务的平台。 

三、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计算机/通信技术出口最多
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进出口情况(附表)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概况:进口增速略高于全国进口增速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国别/地区情况(附表)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排名前10位的商品情况及特点(附表)
外商投资大型出口企业情况:IT类企业稳居主力军地位
06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分省市情况 前十出口增幅超20%(附表)
外商投资大型进口企业情况:主要为高新技术/物流/汽车生产企业
我国西部渐成外商投资热土
《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补充规定(三)》全文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解读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中国不再鼓励外商投资黄金等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开采
中国鼓励外商投资勘探开发非常规能源资源
中国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 鼓励外商投资非常规能源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补充规定(三)发布 08年1月1日施行
图片新闻:
湖北罕见雷雨大风天气8人死亡 冰雹袭击重庆湖南湖北浙江
中国能源报告蓝皮书:石油消费仍高增长 2010年4.07亿吨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反贫困进程/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 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 考研资讯大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国际现代化 / 生态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