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
供应周期:6月上旬-12月下旬
年总产值:2.9亿元
年总产量:5万吨
分享到: |
武台镇已经被公认为齐鲁黄桃第一镇 |
黄肉桃,俗称黄桃,属于桃类的一种,隶属于蔷薇科桃属,因肉为黄色而得名。黄桃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番茄黄素、番茄红素及维生素C,抗自由基等)、膳食纤维(果肉中的大量果胶是人体所需的纤维素,极易吸收等)、铁钙及多种微量元素(硒、锌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水果,是果中之王)。黄桃食时软中带硬,甜多酸少,有香气、水分中等,成熟糖度14~15度。常吃可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 |
武台黄桃历史悠久,据《平邑县志》第六编《林业》载:“平邑境内经济林栽培历史悠久,树种以桃、苹果、梨、山楂、柿子等果树为主,桃主要分布在武台镇,是黄桃集中产区,……到1988年,全县有经济林25.64万亩,其中干果10.77万亩,水果6.65万亩,其中武台1.9万亩。”树木品种节记载:我县蔷薇科树种有“桃(桃树)、黄桃、蟠桃(扁桃、悦并桃)、油桃(利尖桃、尖桃)、碧桃(重瓣碧桃)、垂枝碧桃、寿星桃、紫叶桃、山桃(山毛桃、花桃)、樱桃(山樱桃、青肤樱、樱花)等。”其中黄桃以武台最多,历史久远。远古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创造了一则神话——“夸父逐日”。在这则神话里,桃荣幸地取得了“神化”(意即崇拜为神)的资格。《山海经·海外北经》说:“夸父与日逐走,入曰。渴浴得饮,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同书《中山经·中次六经》说:夸父之山(武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列子·汤问》则说:夸父“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夸父是神话中远古时代一位和太阳“赛跑”的巨人英雄。灼热的阳光毁灭了他的生命,这无疑是个悲剧。但他抛出的那根浸着他的英雄膏血手杖,却幻化成一片“广员三百里”甚至“弥广数千里的大桃林”,这无疑又是他悲剧生命中的异彩。“武山”即现在的武台镇驻地西2公里的山峰,位于浚河以西,山脚下有建于两晋时的天齐庙。《费县志》、《平邑县志》记载:“周成王封太后裔建颛臾国,附庸于鲁国,主祭蒙山,于武山植黄桃为贡品。”[公元前554年(鲁襄公十九年)]。“吴国进攻鲁国,走险路,克境内武城、东阳、武山,于武山食桃充饥,士气振;又经五梧、蚕室、庚宗,一直打到泗上(今泗水县)。[公元前50年(汉甘露四年)]。”另据《植物百科》文献记载:“黄肉桃,俗称黄桃,属于桃类的一种。从这些文献中可知:黄桃在三四千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已受到重视并已人工栽培,到秦汉时代,桃已培育出各种重要品种,延续繁衍成今天的黄肉桃种群。黄桃在中国华北、华东、东北等地栽培较多。主要特点:多数品种树姿偏直立,花芽着生部位高,果皮、果肉均呈金黄色至橙黄色,肉质较紧致蜜而韧,粘核者多。有:武台黄桃、大连黄桃、荣成黄桃、上海光明黄桃等。”《中山经·中次六经》所说“广员三百里”包括仲村、保太部分区域,古诗为证:《鹧鸪天·黄桃林》(宋·张广)“烟花百里武山俏,桃林深处有嬉笑。更待秋夏摘果时,黄桃盛满天齐庙。”有力的证实了夸父“弃其杖于武山脚下,化为桃林”的记载。武台是半山区,土质为沙黄土,适宜种植桃树;这里流传着“桃饱李饿”、“桃饱杏伤人”、“宁可品鲜桃一颗,不吃栏杏一筐”等谚语;桃在民间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能,武台人很早就有用桃仁、桃皮、桃根、桃叶、桃花、桃胶治病的史实。武台黄桃历史悠久。据《费县志》记载:汉时“武台土产曰黄桃,往时有桃贡,……北国之桃,武台最佳,谓之黄桃”。“武台之桃,饶阳之绣,安平之绢,皆一境之独胜也。”明代黄桃开始大量栽培,清朝道光年间桃树发展到10多万株,分布于武台境内各个村庄,并列为进献皇宫的贡品。武台黄桃过去是皇宫中帝王、贵妃享用的贡品,也是我国黄桃之魁。它个头硕大(每个半斤左右),果型秀美,色鲜艳,皮薄肉细,汁甜如蜜。咬开如一包黄金,沁人心脾,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是我省出口的名贵水果之一。相传唐朝中岭南节度使,文人崔护有一年的清明路过武台,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遇到一个女子,从此念念不忘,第二年又来到此处,只见桃花依旧美人却因思念崔护过度而香消玉殒,悲伤之余写下了《题都城南庄》的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为后人留下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而诗中的都城南庄据说就是现在的武台镇。《诗经·周南·桃夭》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武台的黄桃曾吸引史上多少文人志士来此观赏,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到武山,留下《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唐朝宋之问也有《有所思》一首:“浚水之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桃花盛开时也正像王维所说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