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Conference


分享经验正视现状 全球扶贫大会明起在沪举行
    由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联合发起的全球扶贫大会,明天起在上海召开。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将第一次汇集一堂,展示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和体制条件下取得大规模减贫成果的真正有效的减贫模式,并探讨如何扩大扶贫规模,以实现联合国提出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即到2015年之前,将生活在世界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减半。

    严峻现状:11亿人未脱贫

    向贫穷宣战,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世界银行在2003年发布的《2004年全球经济展望》中估计,世界上还有11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美元,27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

    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制定了一套千年发展目标,并力争在1990年至2015年的25年时间内实现。第一个目标就是将生活在绝对贫困线(按照国际价格水平或购买力小于1天1美元计算)以下的人数减半,其他目标包括降低婴儿死亡率、普及初等教育和消除文盲、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等。

    在截至2003年的25年间,占世界人口一半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基本达到了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标准,即1978年至2003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共同将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其中一些国家还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卫生和教育指标。

    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数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2003年是中国全面开始经济改革的第25周年。25年前的1978年,中国有一半以上人生活在1天1美元的标准以下;而今天这个比例约为15%,这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同时,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取得显著的减贫成效,25年间,印度的贫困率降低了一半,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也取得显著成效。

    但世界的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国家的贫困人口仍在上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仍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国际社会要不断地为扶贫进展添加新的动力,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寻求办法,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加以克服,对发展的战略加以思考,全球扶贫大会就起到了这样一个全球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会议宗旨:分享扶贫经验

    这次扶贫大会的中心主题是“大规模增进减贫成效”,主要目标是从亚洲和其他地区发展的成功和失败中进行全方位学习。

     资料显示,亚洲减贫取得相当进展,但目前世界上约一半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下的人口仍然集中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亚洲许多国家,在千年发展目标的卫生和教育领域都处于落后地位。因此,在亚洲减贫仍是一项重要议程。此外,过去10到20年里,其他主要绝对贫困集中地区,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和中亚地区,在减贫方面没有任何进展。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这些地区的加速发展。

    世界银行举行这次扶贫大会,旨在通过学习互动,促使减贫经验从一个环境移植到另一个环境,在这些国家和社区大规模增进减贫成效,从而真正使贫困的数字有明显改变。

    虽然会期只有两天,但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的学习过程从去年11月就已开始。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5月,案例分析作者、实践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来自学术界和其他社会群体的代表就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全球对话,对全球70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世界银行还提供了10条考察线路,如孟加拉国:孟加拉国的教育项目及其对女童的影响;巴西:多维度减贫;中国:西南扶贫项目等三次实地考察;印度:妇女自助组和在AndhraPradesh对贫穷妇女能力的培养等等。最后,从实践中总结新的扶贫理念和成功经验汇聚到2004年5月25日—27日在上海召开的扶贫大会上,为发展中国家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提供交流平台。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向贫困宣战,任重道远。有人说,发达地区给贫困地区更多的资金;有人说,解决贫困,发展教育最为关键;也有人说,要想富,先修路,改善基础设施是致富的前提;还有的人将贫困根源归结于制度和观念的落后……

    到底怎样才能使贫困人口的数字有真正改变?“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在世界银行专门为这次会议拟订的《概念框架》中,明确地将“投资环境”和“社会包容”列为增进减贫成效的两大战略支柱。

    投资环境最近,世界银行一项调查揭示了投资环境与减贫的直接关系:在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投资环境和企业绩效间存在着明显关系,而企业的业绩本身包括就业增长和工资水平———两个对减贫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调查表明,在一些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或者限制过多,企业难以运转,自然无法创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增长并最终实现减贫目标。

    “让投资者相信未来的投资,无论是开办一个小公司或是送孩子上学,都能有所收益。”世界银行的《概念框架》认为,产权的安全性是投资环境的要素。因为在一个无法保证产权的环境里,个人储蓄将更趋向于资本外逃或是国外移民而不是投资于本地经济。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市场准入。这既包括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开放机会,也包括基础设施的质量,以及地方治理等。调查表明,中国的平均通关时间为8天,孟加拉国为12天,巴基斯坦则需17天。这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关键的市场准入优势,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迅猛发展。

    社会包容投资环境—经济增长—实现减贫,人们寄希望于这样的良好循环,但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贫困人口都能分享到经济繁荣的好处,这取决于他们是否拥有获取资产、基本公共服务和进入市场的机会。给贫困人口更多的“社会包容”,将成为这次会议关注的另一焦点。

    钱显然不是万能的。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单独靠钱或靠增加公共支出,并不一定能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对贫困人口的包容。如果扶贫的款项无法送达穷人手中,他们也就无法获益。如果老师不在学校露面,医生和护士不出现在诊所,对免费的药品收费,或是粗鲁的对待穷人使他们不愿再回来,贫困人口也无法获益。

    更好的办法是赋予贫困者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把他们视为主要的资源和合作伙伴;通过挖掘他们的知识、技能、警觉性和积极性来摆脱贫困,同时对他们的资产和能力进行投资,使他们获得更多机会。世界银行的《概念框架》指出,目前还无法靠一个单一的制度模型来赋予贫困人口权利,但不同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的成功经验反映出四个要素,即:增加获得信息的机会、包容与参与、基层责任制和地方的组织能力。

    《解放日报》2004年5月24日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
    2004 The World Bank Group,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