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农结合”结硕果:贫困村农产品端上高校餐桌

发布时间: 2017-03-24 09:49:07 | 来源: 贵州日报 | 作者: 梁晓琳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莫洪恩,食堂消费,贫困村,高校,毛南族乡

“如果找不到销路,我这些萝卜、白菜、莴笋就只有烂在土里了。”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长河村的农民石金田笑容满面。

3月22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农结合”农产品运输车开进了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长河村,30多名村民早早地来到地里拔萝卜、摘菜苔、砍莴笋、捆白菜。然后提着菜,高高兴兴地排队等着过称。

“23袋萝卜1618斤、莴笋40斤、菜苔17斤,一共1675斤,每样一元钱一斤,总共是1675元,你点点钱,看对不对?”前来收购农产品的人员一边报账,一边拿出了一沓现金递给石金田。

“对!”石金田接过钱,认真数了一遍,喜滋滋地说,“价钱每斤比市场上高了2毛钱,卖得真舒心。”

87岁的贫困户石瑞芬老人,挎着竹篮,卖了27斤菜苔。拿到菜钱后,老人拉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总务处处长夏飞的手说:“你们下次还要来收菜哦,我家还有100多斤水萝卜,甜得很,肯定会成为你们学校餐桌上的美味。”“老人家,你放心,我们还会来的。”夏飞笑着答道。

在新关村,62岁的贫困户莫洪恩和侄子莫荣喜喜笑颜开地把6头大肥猪往运输车上赶。这批猪本来在年前就能出栏的,但山高路远,没人愿意上门收购,就一直拖到了现在。看着喂肥了却卖不出去的猪,莫洪恩愁得整晚睡不着觉。

“6头猪是1526斤,每斤9.1元,总共是13886.6元钱。”村支书杨秀斌说。“老人家,拿好钱。”任建国递给莫洪恩一沓厚厚的钞票。

莫洪恩接过钱后,让侄子莫荣喜连数了两遍,才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里。“穷了一辈子,我从没拿到过这么多钱。”莫洪恩感慨。

“师院今天跟我们签订了长期的农产品供需合作协议,只要你肯干,以后还会拿到更多的钱。”卡蒲毛南族乡乡长石通佾的一句话,说得大家笑了起来。“好,我明天就去买小猪仔,多多养猪,争取早日甩掉头上‘贫困帽子’。”莫洪恩笑着说。

“我校现有学生1.5万人、教职员工及临聘人员1000余人,每天食堂消费大米、猪肉、蔬菜等农产品数量相当可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邹联克说,该校负责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新关村和摆卡村2个一类村的对口帮扶。该院成立了“校农结合”工作专班,逐步实施包括按市价定点采购新关、摆卡和长河村农产品、出资扶持相关农业产业、科技服务团蹲村、选派教师驻村教育扶贫等长短结合的“十二条”举措,既能促进贫困农户增收,同时也让学校获得质量保证的鲜活农产品。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