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县"全链条式"扶贫新模式 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县

发布时间: 2016-11-22 09:54:33 | 来源: 环球网 | 作者: 韦正业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田阳县,扶贫新模式,融合发展,示范县

短期短平快 中期上产业 长期抓就业

田阳县“全链条式”扶贫新模式打造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县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后来又在多种场合进一步阐述并丰富这一概念的内涵,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体现了我国减贫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对扶贫开发思路与方法的重大创新。

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当下,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唯有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方能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作为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贫困地区,田阳县紧扣“短期有收入、中期有产业、长期有就业”目标,采取“短期短平快保收入;中期上产业稳定收入来源;长期打造就业空间,解决后顾之忧”的办法,“全链条式”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形成了 “当下脱得贫、中期保得住、长期能致富”的立体化扶贫新格局,走出一条具有田阳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一、科学配置“短平快”项目,力促贫困户如期脱贫

短平快项目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是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最快捷方式。该县本着“因地制宜、一村一方案、一户一施策”的原则,为扶贫对象配置“短平快”相结合的扶持项目,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到2016年底如期脱贫。

一是扎实开展“千人就业扶贫技能大培训”,让“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

该县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开展汽车驾驶、挖掘机、电工焊工、烹饪、家政服务等专项培训,每年完成2000名以上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定人定向方式,培训结束后颁发职业技术资格证,推荐就地就业或外出务工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2016年,该县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1.6万人,月人均工资2320元,预计年人均收入2.784万元,全年劳务收入可达2.8亿元。

二是探索推行“平台助推、金融扶持、带资入股、固定分红、劳务增收”金融扶贫模式,让贫困户领“稳定工资”

该县引导贫困户每户向农商行贷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以带资入股方式入股信誉度高、业绩良好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在贷款期限内每年享受贷款本金10%的固定分红(连续享受3年),推动金融扶持与产业扶持深度融合。

目前,该县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7487户3.4287亿元,并确定26家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其中,入股企业3314户1.6589亿元,贫困户每户每年可享受固定分红5000元。

三是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政策“红利”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

该县坚持以民生为重,全面落实低保、教育、医疗、生态补偿等各项惠民政策,逐步解决贫困户看病难、上学难、生活难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目前,该县低保对脱贫的贡献率达60.63%,发放各种教育补助1748万、支出医疗救助金591.24万元,受益学生2.8万人次、救助2.73万人次;9273户贫困户享受生态公益林 退耕还林补助490万元。

四是构建多元化大扶贫格局,变政府“独角戏”为全社会“大合唱”

该县通过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帮扶机制,党政机关倾情帮扶、后援单位全力支持、社会组织扶危济困、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变政府“独角戏”为全社会“大合唱”。目前,该县52个贫困村、14266户贫困户、9468名贫困家庭学生实现结对帮扶干部“一帮一联”全覆盖;区市挂点帮扶单位均从项目、政策、资金等方面帮扶田阳;深圳市对口帮扶百色,落实1000万元援建深百(田阳)农民工创业园;广州市政府、广州慈善会、香港青年领袖“一带一路”学习考察团、柳钢集团等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赠1360万元。

二、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筑牢贫困户“返贫”防线

产业是稳定贫困户收入,防止返贫现象的关键性因素。该县立足实际,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旅游则旅游,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创新“飞地”扶贫模式。规划建设20万亩标准化现代农林立体观光生态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发展桂七、台农等知名芒果,兼种牡丹、白芍等极具观赏价值的花卉,让贫困户以带资入股和“飞地”方式参与示范区建设,每年每户享受一定比例的固定分红,把贫困农民变为“股民”,解决贫困户有稳定收入和持续增收问题。示范区建成后,预期效益可达45亿元以上,可接纳该县所有贫困户带资入股(5万/户),并通过劳务就业和入股分红,贫困户年均增收2.5万元以上。

二是实施“万元扶贫产业增收计划”。推广“企业+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按照“群众自愿、企业发展、利益共享”原则,整合各类资金,按每户贫困户1万元的标准,通过“飞地”或就近捆绑入股参与企业经营方式,享受企业每年5%—6%的固定分红,在经营周期内实施本利返还,形成扶贫产业企业化管理、金融扶持与产业扶持深度融合的格局。

三是实施“互联网+精准扶贫”工程。以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在线交易平台和淘宝田阳馆、京东中国特产·田阳馆等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探索推行“党建+电商+扶贫”新模式,搭建“空中农贸市场”,推行“农货村卖”空店营销模式,让贫困户在家门口交易增收。8月23日,百色第一家“空店”在该县桥马村挂牌运营,目前已创建16家“空店”。

三、打造“七个”小城,铺就贫困户致富“小康路”

就业是推动贫困户致富奔小康的根本措施。该县依托便捷的交通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兴旺的现代农业、新兴的工业崛起等各种优势,以打造“七个小城”为主抓手,拓宽就业空间,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为贫困户铺筑小康路。

一是以“五彩田阳”、万亩养生基地等重大项目为抓手,打造现代农业展示旅游观光小城,推动芒果、番茄等特色种植规模化、精细化发展,培育或引进农林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快农林产业工业化步伐,引导贫困群众到果园务工或企业就业。

二是加快推进“一园两区”(新山铝产业园、红岭坡工业区、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壮乡河谷集团、佳嘉食品等轻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打造新兴工业小城,优先吸纳贫困群众到小城内企业就业。

三是以20万亩生态扶贫农林业旅游观光产业示范带为载体,规划建设集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生态农林旅游观光、农林科普教育推广、农副产品展示展销及精深深加工、生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打造生态农林立体开发、旅游观光小城,引导贫困群众到小城的农林产业基地务工。

四是主动融入百色—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开发鲤鱼岛、东慕岛、东江半岛、惠洞水库及周边水乡旅游等,全力创建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旅游景区和田州古城两个国家4A级景区,打造水乡特色旅游小城,以旅游带动服务业发展,拓宽就业空间,吸纳贫困群众到小城内景区创业或就业。

五是以东江半岛为核心,吸引教育投资,统筹发展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各类教育,打造新兴教育小城。

六是积极融入“右江—田阳—田东—平果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解放路壮文化元素的提级改造、引水入城和四桥五馆一公园(东慕岛大桥、东江一桥、东江二桥、百东大桥和综合博物馆、壮民族博物馆、芒果博览馆、档案馆、文化馆及体育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壮乡民族特色系列古典小城。

七是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优先打造头塘、百育、田州三个特色小镇,分批分期建设玉凤、那坡、那满、五村、坡洪、洞靖、巴别等各具特色民俗小城镇。

总之,该县通过推行“全链条式扶贫”新模式,走出新路子,探索新经验,打造新亮点,是可复制、可放大和可推广的。

(作者韦正业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县委书记)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