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陵向贫困宣战 用三年实现脱贫“摘帽”

发布时间: 2016-02-06 15:35:44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薛丹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云南 龙陵 脱贫 摘帽

车厘子种植

  车厘子种植 供图

人民网昆明2月6日电(薛丹)有着近30万人口的云南边地小城龙陵2002年被确定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844户3906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2%。为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地党委政府用扶贫开发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扶贫开发攻坚战。

“我们县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在勐糯、碧寨、象达3个贫困乡镇,这3个贫困乡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58户18138人,占全县建档立卡总户数的44.82%、总人数的46.43%...”刚从卫生局抽调到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久的童良清对全县的贫困人口情况十分熟悉。他告诉记者,全县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举全县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以及“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扶贫开发脱贫增收、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工作等实施方案,为精准扶贫、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围绕精准识贫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和‘挂包帮 ’‘转走访’这三大工作,我们要实现到2018年,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达到1.6万元以上。”童良清说,易地扶贫搬迁是让群众脱贫最有效的办法。不搬出“穷窝”,就难脱“穷根”。

目前,全县已经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态脆弱、长远发展极为困难、因地质灾害急需搬迁等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592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00户)农户实施易地搬迁。计划用三年时间分批次推进60个安置点建设工作,目前已有14个安置点开工建设。童良清介绍,根据贫困程度区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般户两个安置补偿标准,乡镇集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4万元,一般搬迁户为1.2万,县级财政专门拿出资金把这笔费用提高到了5万元和4万元。“虽说压力很大,但是必须得这样做。”

象达乡朝阳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林正一家地处高海拔冷凉山区,年近50的他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还在读小学的两个孩子,靠几亩薄田度日。童良清作为张林正的结对帮扶对象,也不是没给他想过办法。“我帮他联系了一个石料厂,老张去那里打工,一个月能有1500到1800的收入,但家里老人和小孩都需要他照顾,无法脱身”。童良清说,不懂技术、缺乏劳动力、不能外出打工,是张林正一家致贫的主要原因。

如何让张林正一家脱贫,一直是童良清心里一直思考的问题。龙陵县是石斛种植大县,去年县扶贫办和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由县里出费用,学校派老师的方式,到各乡镇开展石斛风斗加工技术培训,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挣钱。童良清和张林正一合计,赶紧让他去培训班报了名。“张林正一家下一步还要易地搬迁,盖起新房大概需要15万元左右。我给他算过一笔账,搬迁国家补助5万元,再利用政策低息贷款6万元,自己再出3、4万,他就可以搬出穷窝。”

童良清说,只要学会加工石斛风斗,再搬出大山,张林正和老伴年收入过万不会是太大问题。“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全县8708名干部职工共与1376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

此外,龙陵县还立足贫困村贫困户区域分布、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情况,展开石斛、胡蜂、水果、中药材等的产业扶贫工作,力争每户贫困户均有1-2项产业支撑,每个村(社区)均有1-2个特色优势产业,每个特色优势产业均有1-2个龙头企业带动。确保39064名贫困人口到2020年稳定脱贫,实现小康目标。

龙陵黄山羊

  龙陵黄山羊 供图

胡蜂养殖

  胡蜂养殖 供图

龙陵县平达乡平安社区大秧田易地搬迁点

  龙陵县平达乡平安社区大秧田易地搬迁点 供图

龙陵县仿野生石斛种植与林下产业

  龙陵县仿野生石斛种植与林下产业 供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