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扶贫开发“两步走” 到2020年全部脱贫

发布时间: 2015-11-27 17:09:06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扶贫攻坚 扶贫开发 贵州

新华社贵阳11月25日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入“倒计时”之际,贵州抓住贫困“硬骨头”重点难点问题倒排工期决战贫困,明确“十三五”期间扶贫开发“两步走”时间表:第一步,到2017年底减少贫困人口300万人以上;第二步,到2020年5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摘帽,623万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精准扶贫剑指“硬骨头”

每年减贫超百万

作为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贵州紧紧抓住贫困落后主要矛盾,将扶贫减贫列为“第一民生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初1149万人减少到目前的623万人,年均减贫超过百万。

在扶贫攻坚的艰难历程中,贵州根据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在全国较早探索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持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同时有计划地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讯、小康电和小康寨“六个小康建设”。截至今年10月底,贵州“六个小康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032.7亿元。麻江县宣威镇基东村71岁的村民文化书说,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电话,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生活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

“以前房子阴暗破旧。”住上了三层“小洋楼”的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村村民胡和平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他家规划建成了约40亩的蔬菜基地,办起一个小型养猪场,建起沼气池,发展循环农业。

水电路讯等设施的不断改善,为贵州农村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绿色扶贫挖穷根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5%、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保住青山绿水、发展生态产业力推绿色扶贫,是贵州扶贫攻坚探索出的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的发展之路。

贵州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土地零散、贫瘠、破碎,耕种条件差。同时,贵州肩负着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任。致力于实现“绿水青山生态美、金山银山百姓富”,贵州牢牢拧紧生态保护的“紧箍咒”,在产业发展上力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理念,越来越多的穷山村吃上了“生态饭”。

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岩溶地带的赫章县海雀村,曾一度毁林开荒把玉米等种到山顶,种出的粮食仍不够吃。意识到不能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群众在1万多亩的荒山上种树。

如今,万亩林地染绿了山梁,成为绿色银行,群众也逐渐摆脱贫困。

凤冈县田坝村出产的锌硒有机茶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并通过了欧盟463项检测指标出口欧洲,同时打开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市场。人均两亩茶园的田坝村,每年仅茶青产值就超过2亿元,茶园观光又带来不菲的旅游收入,全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茶旅一体化”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贵州重视生态建设,转变扶贫方式,成为全国扶贫的省级样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

“四个一批”决战贫困发起最后冲刺

扶贫攻坚推向纵深,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深山区、石山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针对这一实际,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四个一批”上狠下工夫,发起决战贫困的最后冲刺。

——产业帮扶一批“换穷业”。帮助有资源有劳力但无门路的贫困户“换穷业”。对有劳动能力的310万人,采取通过种养业、加工业、劳务经济、旅游业、流通业和城镇化就业等路径,实现稳定脱贫。

——搬迁移民一批“挪穷窝”。贵州2012年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3年来已有42万多人搬出大山,接下来还将通过移民解决100万贫困人口脱贫。

——民政保障一批“兜穷底”。加快推进扶贫、低保“两线合一”,整体将210万左右无力脱贫、无业可扶“两无户”纳入民政兜底,到2020年实现扶贫和低保标准“两线合一”。

——医疗救助一批“断穷源”。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先行先试推行新农合、大病保险、贫困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举措,逐步对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实行特殊医疗救助保障。

为了进一步摸清底数,今年6月以来,贵州启动全省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行动,对9000多个贫困村和623万贫困人口的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剖析致贫原因,找准问题根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和帮扶措施。

记者采访看到,村里让“精准贫困户”上墙进档,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扶持产业、脱贫时间等一目了然,《精准扶贫明白卡》通俗易懂,干部肩上责任清楚,群众努力方向明确。

返回顶部